終於醉了一回茶,這道茶名叫「天所茶」!

2020-12-06 湘湘帶你看社會

天所茶

作者:黃美蓮

天所村位於雲安區六都鎮東北部,是一個只有272人的自然村。村中有羅、李、梁、呂等四姓。

4月16日,我們《雲安文史·人文六都》採寫組一行到了六都鎮光明村委天所村採寫收集文史資料。一路往天所村方向前進,只見滿目蒼翠,空氣十分清新。一看就知道是好山好水的地方。當地村民羅水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聯繫了他的父親——一位97歲的老人羅甫老伯為我們講述天所村與天所茶的來歷與故事。

羅老伯身體硬朗,只是有點耳背,要在他耳邊大聲說才能聽清。我們一行原先對天所名字的猜測是:天所,是天之所在,指這裡山高,離天很近;也有人猜,天所,是過去朝廷在這裡建的城所,因這裡擁有繁衍生息的優越自然條件,在城所守護的人產生了落腳於此的想法,後來逐漸成了村落。種種猜測隨著我們見了羅老伯而被一一否定。羅老伯給我們說天所名字的來歷,打破了我們原來的種種想像,原來天所村名是因山形而命名的。村前的山形似一把古老的銅鎖鎖匙,鎖匙長長的像一條挑擔,鎖匙頭部與尾部的山像被擔子挑著,所以起名「天鎖」。隨著天鎖村人口越來越多,耕地不足,村民就在那「鎖匙」位置的山上開墾荒地,並引水灌溉,成了水田和山地。後來再也看不到那把「鎖匙」了。原來天所以前叫「天鎖」,不知何時改為「天所」。

天所村最著名的要數天所茶了,天所茶大多是小茶細茶,茶葉細長,茶芽略帶紫色,產量不高。天所茶過去曾被大量種植,遠銷省內外。天所村的海拔高,村中常年雲霧繚繞,這裡產的天所茶茶色青翠、茶味濃鬱持久、甘甜醇厚。天所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規模種植,曾作為天所村的重要經濟來源,被天所人寄予了厚望。

由於天所茶產量不高,創造不了多大的經濟價值。加上當地年輕一代都往城市工作,留守的村民對天所茶種植熱情不高,而改種其他作物,天所茶已經日漸減少,只有村民零星種植或保留著原有茶園。打理茶園的都是留守老人,他們自給自足,每年只是清明前後去摘一兩次茶葉,然後等到白露前夕再摘一次,夠一家人一年喝就行了。

我們沿途並沒有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也沒有看到想像中從山頂到山腳都是一行行綠油油茶樹的現代茶園。只有在林間零星散落一小片一小片的茶地,心裡為天所茶的日漸式微而惋惜。

村前那塊曾經名聲遠播的天所大田如今已經變成了山地,村民種植花生、芋頭等農作物,據說那塊大水田有五六畝,是天所村最好的水田,還沒有分田到戶時那塊大田一年兩造都是插秧。分田到戶後,大田被分到了各家各戶。因為年輕人都外出了,留守村中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對耕田種地也沒有多大的力氣。目前全村只有一戶人還在耕田種水稻,其他村民都是種些玉米、木薯之類的農作物。

據說天所茶由明朝抗倭名將陳 璘 在此種植而成,它曾經美名遠播。村中還生長著兩棵數百年以上的茶樹,據說是由陳 璘 大將軍手植。村民對那兩棵茶樹是格外珍惜的,即使在開荒造田的年代也沒有把那兩棵茶樹砍掉,不知道那兩棵茶樹是不是由陳 璘 親手種植,所以才會保存到現在。據說村口有塊大石頭上有個「陳璘印」,是陳璘在此跌了一跤而留下的腳印。我問羅老伯,陳 璘 為何會在這裡經過而跌了一跤?他是不是在此駐守過?或在此打過山賊?羅老伯說他也不知道。

我們在羅水清屋後的茶園裡體驗採摘正宗的天所茶,一行人與心心念念的天所茶終於有了個親密接觸。茶芽不多,而且是參差不齊短短的尖芽,一副纖細柔弱的樣子。羅水清說,今年的天所茶更少,清明前雨水多,天冷,茶樹不發芽。等到雨停了,天氣變得乾旱了,茶芽又生長緩慢。因為天所茶種在山坡上,不施肥不除蟲,任其自生自滅,完全的原生態。我們尋尋覓覓,總感覺無從下手,茶芽實在太少了,只好作罷。

羅水清把他今年採摘的全部清前茶拿出來,說:大約半斤吧,今年就這麼多清明茶了,茶樹不長芽啊!言語之間有些無奈。用柴火炒幹的天所茶,外表褐色,茶味濃鬱,羅水清泡了一壺給我們品嘗,我們終於喝上了用天所水泡的天所茶,茶水清澈、略帶綠色。為讓我們真正品嘗出天所茶的獨特醇香,羅水清特意把茶泡得很濃。我們喝了一杯又一杯,讚不絕口。

以前經常聽人說:「你喝得了天所茶,食不了天所水。」原來,天所水泡天所茶才是最好的搭配。天所茶相對易得,天所水卻一水難求。天所村離市區路途遙遠,天所茶攜帶相對容易,天所水攜帶卻不方便。尤其是過去交通極其不便的時候,天所人出行只是靠一條窄小的山路,九曲十八彎的,天所村的山路就如一首山歌所唱:「爬上山坳又落嶺,才過山坑又過圳」。可以想像天所村是多麼的偏僻。

羅水清的鄰居——一對70多歲的老夫婦李植和羅秀英正在門外大聲呼喚,叫羅水清過去炒茶。原來,為了讓我們直觀地了解天所茶的手工炒制過程,羅水清特意叫鄰居提早去摘茶了。夫婦倆去茶園摘了半天,才摘到半篩子的青茶。

羅水清過去幫忙翻茶,李老伯負責燒火。只見羅水清右手拿一塊木尺一樣的木條,左手拿鏟子,兩種工具同時使用,把茶葉不停地翻炒,待到茶葉水分減少,茶葉開始變軟退青,才把茶葉鏟起放在竹籬上,然後趁熱進行搓揉,這可是個技術活,力度要均勻適度,搓揉成團然後把茶撒開讓水分揮發。把茶葉搓揉一遍後,燒熱 鑊頭 ,然後又把茶葉放進去翻炒。炒制天所茶要搓揉3次,然後慢火炒幹。老夫妻兩人相對而坐,用力揉著篩子裡的茶葉。兩人好奇地問我們從哪裡來,並叫我們吃了晚飯才回家,十分熱情。同行的攝影師說他母親以前在鄉下炒茶時,不是用手搓茶,而是用雙腳直接踩在茶葉上用力搓揉。我們立馬覺得手工炒茶衛生不夠。老伯夫婦聽了哈哈大笑說:我們 天所 茶炒茶不用腳只用手。他們專門為我們一一展示了手工炒茶工序。

我體驗了一下揉茶,滿滿的茶葉香味,雙手有一種糖分的粘糯感。怪不得咀嚼天所茶後口腔有一種甘甜。因為時間倉促,我們沒有去看那株百年古茶,也沒有去看 陳璘 印。

我們同行中有對天所茶情有獨鐘的愛茶人,與老伯夫婦一交談,羅秀英婆婆禁不住我們的懇求,把本來留給兒女們的清前茶拿了出來讓我們品嘗,我們提出買幾斤回家,羅婆婆說只可以賣二三斤給我們,因為數量不多,她一定要留些給兒女們,說孩子們在外面工作,一年才回一、二趟家,茶葉就成了父母給孩子們的最好手信了。我們每人買了少量天所茶,如獲至寶,約好下次再來買天所茶。

天所村海拔高,到達天所村時我耳鳴得厲害,加上飲了幾杯濃濃的天所茶,回到家還有些頭暈頭痛腳浮的感覺。終於醉了一回茶,我知道,我醉的不只是天所茶,還有天所那醉人的春色。

來源:雲浮日報

【來源:雲安電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藏在茶名裡的詩意,還未入口,心神已醉
    茶名裡有詩,茶名裡也有遠方。茶未醉人,人自醉。中國茶的種類很多,產地也多。不同的一方山水風土涵養出不一樣的茶氣質。我們中國各有千秋的茶,不僅僅美在滋味上,許多茶我們往往還未嘗到其味,光是一聞其名,就已然被帶入了茶名中的絕美意境,恍然如醉。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一些怎樣美好的茶名,他們的來歷又是什麼呢?
  • 茶醉山翁單樅茶:給你塵世浮華如水霧的一份安寧心境
    傳承工藝 精心製作饒平縣松炭香茶業有限公司坐落於中國名茶之鄉,歷史悠久,旗下茶醉山翁是專注於單樅茶產品的生產、銷售,傾心打造茶行業的出色品牌。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多數人的生活都比較浮躁,茶醉山翁採用了傳承千年的土家茶葉製作工藝和現代科學茶葉加工方法精心製作,嚴格執行數十道環環相扣的工序。
  • 聞香一盞茶,煙碧清香醉
    誰不想千帆過後,轟轟烈烈的為自己活一回。總以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總以為前路漫漫,有大把光陰可以揮霍,當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穿過記憶,落在那些遠走的時光中,才發覺,曾經的來日方長,早已相隔千山萬水。多少繁華已變舊,多少歲月以變遷,時光像一件舊物件,縫縫補補,卻怎麼也不忍丟棄,那些遠去的光陰,曾藏著我們的夢想,安放著我們的過往,充實著我們的記憶。
  • 鐵觀音茶是屬於什麼茶?有哪些品類?
    鐵觀音,有容乃大,炒茶師用靈心慧手和經驗悟性來調節、掌握,讓鐵觀音具有綠茶的鮮香、紅茶的甘醇、花果的芳香。運用古法手工,百年傳承只為一杯上好鐵觀音,那安溪鐵觀音茶是屬於什麼茶呢?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青島嶗山:新茶第一採 醉香雨前茶
    清明過後,地勢較高的嶗山茶園陸續萌發出了嫩綠的新芽,山野也被浸染了一層新綠,休眠了一個冬季、積蓄了充足養分的嶗山茶迎來了開採時節,據有經驗的茶農介紹,由於去年冬天溫度適宜,又喜逢春雨,嶗山茶將迎來豐收,這為嶗山區2020年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整年的希望。 當天,在王哥莊街道長嶺社區舉辦了「新茶第一採,醉香雨前茶」宣傳活動及茶園採風、攝影活動。
  • 有茶十八藝,無道何言藝?
    通過民間的整理,歷史上的茶藝有27道,後來對其中一些比較牽強的程序去除,保留了18道茶藝。 這18道茶藝中帶著武夷山當地的特色。 葉嘉酬賓:葉嘉是出自蘇東坡描寫武夷茶的《葉嘉傳》; 重洗仙顏:出自天遊的摩崖石刻; 再斟流霞:出自李商隱《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 碧螺春、龍井、金駿眉,從茶名變身工藝標準,都經歷了什麼?
    曾經一直認為碧螺春、龍井、金駿眉這些只是茶名而已,可突然一天才發現,這些卻成了賣家口中的工藝。恍然大悟間,竟發現自己被蒙在鼓裡多年。金駿眉,不同於前面兩款茶,此茶2005年才研製出來,是中國高端紅茶的代表。雖不是歷史名茶,卻受到現代人的追捧。那麼,為什麼茶名會變成賣家口中的一種製作工藝呢?為什麼貴州茶也可以叫碧螺春、烏牛早也可以稱之為龍井、梅佔也有金駿眉了呢?
  • 鐵觀音和碧螺春這兩種茶,哪個比較好喝呢?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有名茶種類,而碧螺春則是綠茶中特別受歡迎的茶種類。那麼,鐵觀音和碧螺春這兩種茶,哪個比較好喝呢?接下來來看看鐵觀音和碧螺春口感滋味上的區別!碧螺春喝起來具有與眾不同的芳香,具有花果茶香味喝起來有著一絲絲甜茶香味哦!鐵觀音簡介而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鐵觀音不單單是茶名,同樣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韻雅,衝泡後有純天然的蘭花香,茶湯滋味純濃,茶香味馥鬱長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文/冰凌讀書有詩云: 一 壺茶香一壺醉,半盞清酒半盞淚。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唐,盧仝,節選,《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七碗茶歌)》關於茶詩,不得不提的便是盧仝的這篇《七碗茶歌》,一首詩歌便被封神!這是「茶仙」盧仝在喝完朋友寄來的陽羨貢茶之後所寫的作品,一連七碗,而且將每一碗的感受都這樣形象的寫了下來,筆走龍蛇,一氣呵成,讀來猶如啜飲了一壺好茶,茶仙的稱號,果然當之無愧。
  • 《茶之書》:艱辛不易的2020年,重讀這本守護心靈的茶之書
    轉眼之間,一年的光陰就這麼匆匆而逝了,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2天的時候,整理書櫃又看到了這本《茶之書》。好不容易遇到不用加班的周末,不如花兩天時間,把這本書再刷一遍。於是乎,冬日坐屋內聽北風呼嘯,一壺茶,一捧書,消磨這靜謐的時光吧。
  • 茶知識:烏龍茶之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茶)
    今天這期我們繼續講解臺灣的烏龍茶,今天筆者講的是重度發酵的烏龍茶之東方美人。東方美人也叫是膨風茶,東方美人茶原稱膨風茶(臺灣方言吹牛的意思),據說早期有茶農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乃挑至城中販售,沒想到竟因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迎,回鄉後向鄉人提及此事,竟被指為吹牛,從此膨風茶之名不脛而走。
  • 烏龍茶鐵觀音口感滋味如何分辨?
    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種名,源產地於福建安溪。我國十大名茶的任何形式評選中,鐵觀音和西湖龍井同樣,地位從不被撼動。它在全國的諸多茶系中,品茗覆蓋面廣,知名度是最高的,那口感滋味怎樣呢?接下來華祥苑茗茶小編就給大伙兒具體的介紹一下吧!
  • 茶禪一味
    大家一見面,就會說「隔閒來啖茶」。辦公室大小無所謂,一定要有一個講究的茶臺,可以自動上水煮水,擺著喜歡的各色茶葉盒,還有茶則、茶匙、茶夾、茶漏、茶針、茶筒……葡萄藤和蓄水池之間,容得下一張茶案,悠閒地享受「嘆一茶兩件」的時光。 我來深圳後,在一日日的茶香裡,愛茶更甚,已致到今天無一日不飲茶,無茶不歡。於深圳,我曾經聽見這樣的說辭:一座稍微不努力喝茶,就會溜走一筆業務的城市。
  • 國際茶品牌4|Goodearth: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花草茶品牌
    圖5 有趣的茶名(二)從好茶園帶來好的茶Goodearth一直堅持「從好茶園發現好的茶並帶給人們」,比如印度的Hathikuli種植園和卡南德凡山(Kanan Devan Hills)種植園,前者是印度有名的有機種植園,後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環境最好的茶葉種植園之一。
  • 茶裡春秋|有女如茶
    茶與女人相遇相知相識,這緣分是與生俱來的。茶仿佛是為女人而生的,女人因為茶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佳人嘉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相得益彰,剪不斷理還亂。漸漸地,人們發現,這紅色或綠色的湯液,真是太神奇了,喝了它,能夠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尤其是酷熱的夏天,它能夠祛署瀉火,提神聚氣,而署極過熱是容易致病的,這樣一來,中暑的病症就被消滅在了萌芽狀態。這樣一來,茶就具備了飲用解乏和藥用療疾的雙重功能。在民間,茶葉與雞蛋同炒,可以治痢疾和腹瀉,與姜蔥豆豉加水同熬,可以治傷風感冒。
  • 茶,喝茶,喝好茶
    丨本文由小青話茶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青話茶丨作者:小青1、有一句話叫:「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而酒桌上談生意的時候,都在大吹特吹,一喝起酒來,都覺得自己行,比別人行,並且還想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行,喝完了回家睡覺,第二天繼續喝,繼續吹。2、茶是什麼?
  • 茶鼎房桌邊小茶,您的新「茶友」終於來了
    茶鼎房桌邊小茶,「袋」出色彩時尚靚麗的設計,絢麗奪目的色彩,有一種體現,叫過目難忘。「茶鼎房桌邊小茶」不僅「袋」出色彩,更「袋」出時尚。絢麗的檸檬黃,陽光般奪目;喜慶的玫瑰紅,高端、大方。宜人怡情,桌邊「茶宜」宜室宜家,更宜人怡情。「茶宜」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地點,提供了適合的便捷。她是「茶宜」新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新的一年,茶宜也換上了新裝。紙質更堅硬,攜帶更方便。玫瑰紅有一種天生的氣質,不像大紅色,溫柔怡情,簡約大方,不失品味!
  • 用春茶做一碗董小宛的茶泡飯
    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描述:「醉蛤如桃花,醉鱘骨如白玉,油鯧如鱘魚,蝦松如龍鬚,烘兔酥雉如餅餌。」有幸嘗過的人讚不絕口,抗清名將史可法評價跑油肉:「肥而不膩,鹹中滲甜,酒味馨香,虎皮縱橫。」所以她做的菜,時人譽為「董菜」。
  • 埼玉冒充茶蘭子參加武道會,為什麼茶蘭子的師兄苦蟲一直沒識破?
    埼玉在某一天興趣使然想要領略武術的奧義,便戴了一頂假髮冒充銀色獠牙的弟子茶蘭子去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苦蟲跟茶蘭子在銀色獠牙道館中練武時,茶蘭子一直是被孤立的對象。苦蟲等人雖然是茶蘭子的師兄,但是他們不待見茶蘭子經常讓茶蘭子跑腿。這導致茶蘭子不怎麼喜歡跟苦蟲說話。而埼玉與苦蟲不熟,只有苦蟲一個人自顧自地過來搭話,埼玉都是敷衍應付。埼玉為人處世的冷漠態度恰好跟茶蘭子如出一轍,所以苦蟲會將埼玉誤以為是茶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