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線上填信息,線下寄材料「人沒去上海,營業執照就到了家」
在上海開店,辦理營業執照可以有多快?
一般情況下,登錄「一網通辦」企業專頁,上傳店鋪的房產證、租賃合同、個人身份信息等,全程無跑動、電子化,一到兩天的時間即可辦結。
不過實際辦理時,遇到複雜情況怎麼辦?
主要業務設在浙江嘉興的吳先生,2020年底曾想在上海松江區某商場開一間店鋪,結果上傳資料第一步就卡住了。「網頁顯示房產證信息和租賃合同信息不匹配。」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手中持有的是整個商場的房產證複印件,而租賃的只是其中一層的一間店鋪,「工作人員說,需要帶上商場的平面圖到屬地行政服務大廳的窗口進行人工核驗。」
原本已經想好年後專程跑趟上海的吳先生,第二次登錄「一網通辦」網頁時,看到了一則關於「跨省通辦」的說明,「裡面說,像我這種情況可以將材料寄到松江區的辦事窗口,然後在家等著辦好的營業執照寄過來。」吳先生將材料一次性打包,按照要求的地址寄到了上海。
1月4日,松江區「跨省通辦」服務專窗工作人員便將辦理完成的營業執照投遞給了吳先生。「人沒去上海,營業執照就到了家,現在再去上海,就可以直接置辦起我的小鋪子了。」吳先生說。
如果說一些小生意通過網絡處理起來還比較容易,具有一定規模企業的個性化訴求則相對複雜。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工作人員施毅介紹,僅變更法人這一事項,根據公司組織架構、法人在公司內職務等各個要素的不同,遞交的材料、審核程序和生成的文本就不一樣。「情況千差萬別,很多時候只靠線上填報還不夠,也需要線下的細緻工作。」
據了解,2020年,上海新設企業41.79萬戶,日均設立企業1665戶。「『一網通辦』優化了大量格式化、標準化的服務流程,但在解決企業個性化訴求方面,離不開人工。」施毅說,在這一背景下,開設政務服務的「跨省通辦」顯得尤為重要。
上海由此構建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跨省通辦」服務體系。自2020年12月31日起,申請人無需來上海,通過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或上海市開辦企業一窗通的「跨省通辦」專區,就可以在外地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等13項業務。線上填格式化信息,線下投遞個性化材料,大大減少了「多地跑」「折返跑」。
據介紹,上海首批開通的13項「跨省通辦」業務都是關乎企業開工營業的高頻事項。「項目已經跑起來了,我們還在繼續優化流程。」施毅說,「相信隨著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市場的促進作用會進一步顯現。」(季覺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