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一直以來,嬰幼兒的護理問題,都讓新晉寶媽們,操碎了心,受盡了累!
很多寶媽媽們,從孩子出生之後,就「立志」把孩子打造成最靚的崽,容不得絲毫馬虎大意,不容忍寶寶身上任何一處邋遢、不乾淨。
比如說很多寶媽,看見寶寶的耳朵裡有耳屎,就像是有強迫症一樣,一定要給寶寶處理掉。
可是呢,掏耳朵這件事兒,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謂是非常之難,寶寶動來動去,一點也不配合,有時候稍不注意,可能還會傷到寶寶,給寶寶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6個月大寶寶「掏耳朵」差點致耳聾,寶媽後悔:以為掏了更好
王女士半年前,生下一個可愛漂亮的小公主,取名叫做「果凍」,小果凍遺傳了爸爸媽媽的好基因,雖然現在只有6個月大,但是大眼睛、高鼻梁,一看都是個典型的美人胚子。
王女士對女兒也是精心護理,容不得半點馬虎,尤其是熱衷於給女兒「掏耳朵」!
據王女士自己說,她有點強迫症的感覺,只要看見孩子耳朵裡有東西,就想要給孩子掏乾淨,然後就特別有成就感。
有一次,給孩子洗完澡後,王女士看到寶寶的的耳朵裡有耳屎,就拿出掏耳勺給寶寶掏,沒成想,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哭鬧不止。
王女士查看情況的時候,就發現孩子的耳朵裡,像是有「膿水」流出來,情急之下,就趕忙送孩子去了醫院。
經過醫生檢查,這是急性中耳炎,並且耳膜穿孔,如若不是送來及時,任由發展,甚至會導致耳聾的出現。
聽到醫生的話,王女士也是非常後怕,她沒想到,自己這個舉動,竟然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傷害。
那麼如此說來,我們還要不要給孩子掏耳朵呢?首先來了解一下,寶寶的耳屎為什麼這麼多!
寶寶耳屎為什麼這麼多?
耳屎,是我們大家經常說的口頭語,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耵聹」,是外耳道的一種正常情況的分泌物,和我們的眼屎、鼻屎是相同的道理。
而耵聹呢,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鼓膜的作用,所以說,耳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但沒有壞處,而且呢,還會起到保護的作用。
而寶寶耳屎多的原因,大概有這麼幾種,一方面是寶寶比較小,外耳道呢還沒有長開,比較狹窄。
另一方面是寶寶飲食咀嚼的時候,幅度不大,所以呢,耳屎不會隨著咀嚼運動,而是堆積在外耳道內,讓我們看起來寶寶的耳屎就比較多。
那麼重點來了,寶寶的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呢?
其實,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耳屎,會隨著咀嚼和張口等動作,自行排出的,所以沒有特殊情況,我們是不需要給寶寶掏耳朵的。
而且,掏耳朵的話,會存在一系列的風險。
比如:掏耳工具不乾淨,沒有衛生保障,可能會損傷到寶寶的耳朵,造成感染。
或者:寶寶的外耳道的保護膜,相對比較稚嫩脆弱,掏耳工具一旦比較堅硬,則容易損傷保護膜,留下隱患。
當然,給寶寶掏耳朵,就像之前所說,寶寶一直在亂動,很容易傷到寶寶耳朵,引起外傷,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不過,這幾種情況,是可以根據情況,給寶寶掏耳朵的哦
1、感覺寶寶聽力下降,查看發現耳朵裡耳屎堆積堵塞嚴重。2、耳朵由於一些情況,不得已需要進水,則需要在進水之前,取出耳屎。3、寶寶耳朵疼痛,有不適感,並非伴隨有膿液流出,是需要幫助寶寶清理的。建議:在幫寶寶清理耳朵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掏耳勺,或者棉籤,讓寶寶耳朵一側朝下,在掏的過程中,利用重力作用,使其自行掉落。
忒咪媽媽寄語:
掏耳朵,看起來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對於小寶寶來說,小事情背後,往往藏著大風險,也希望每個寶媽,都能夠積累育兒經驗,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
你會給寶寶掏耳朵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