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處理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了解一下

2021-01-12 Ainee媽咪

很多人都喜歡掏耳朵,覺得這樣非常舒適,但你會給孩子定期「掏耳朵」嗎?

執筆:嬉武

編輯:嬉武

定稿:楠楠

「掏耳朵」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現在的採耳,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而且還能輕鬆地就把耳朵裡的耳屎給清理的乾淨了。

但對於「掏耳朵」這件事,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反應。有的父母膽子小,可能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了,根本不敢自己去操作;但也有一些父母比較勤快,總是喜歡頻繁的給孩子清理耳朵。

其實,對於「掏耳朵」這件事,家長們可別瞎勤快,處理孩子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應該了解一下。

小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

妞妞今年2歲多了,非常的聰明可愛,平時一直由媽媽來照顧孩子,媽媽非常的愛乾淨,給妞妞每次出門都打扮的乾乾淨淨的,家裡面也比較整潔。

平時媽媽也有個習慣,就是特別喜歡給妞妞「掏耳朵」,小妞妞也很配合媽媽,不過這次清理完耳朵之後,妞妞卻總是捂著耳朵說疼。

媽媽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說,孩子耳朵裡面破皮了,然後問家長是不是擅自掏耳朵了,結果媽媽沉默的點了點頭。

後來醫生建議寶媽說:孩子的耳屎不必要刻意的頻繁的去處理,如果發現真的很多了,也要到醫院來讓醫生幫助處理。

耳屎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呢?

耳屎又被稱為是,就是由耳道皮膚分泌出來的一些物質,又摻雜了灰塵和一些皮屑所形成的。

雖然它讓寶媽看著不太舒服,但是其實耳屎也是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家長還是要了解其正確的處理方法。

1. 保溼

其實耳屎是有潤滑耳道的作用,如果把耳朵掏的特別乾淨,反而會引起皮膚有點灼熱感,甚至是耳癢的情況發生。

2. 保護耳膜

耳朵裡面有一點耳屎,其實反而會避免一些異物進入到耳道,或者是破壞耳膜。

為什麼不建議寶媽給孩子「掏耳朵」呢?

1. 本身有自淨功能

其實對於耳屎來說,耳朵本身也是有自淨的功能的,有的時候,寶寶可能在玩耍的過程中,耳屎自己就會出來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刻意的去「掏耳朵」。

2. 容易傷到孩子

給孩子「掏耳朵」,其實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畢竟耳朵內部的結構比較複雜,而且耳道內也比較脆弱,如果家長稍有不慎,會直接傷到孩子的耳朵,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3. 會將耳屎越推越深

有的時候,父母即使小心的給孩子掏耳朵,也會導致耳屎越推越深的情況發生,然而這種情況,很多父母也只能束手無策了,反而適得其反。

如果家長真想給孩子清潔耳朵,應該怎麼做呢?

☆耳廓內:

對於耳廓內的耳屎,家長可以通過棉籤或者是小毛巾來清理出來,不過不要把手往內伸,那樣如果弄不好,很容易傷害到耳朵的。

☆外耳道:

對於外耳道的耳屎,在清理之前可以先軟化一下,可以用一些滴耳液之類的,然後再慢慢的清理,當然了還是建議去醫院比較好。

【寫在最後】

很多家長特別喜歡自己給孩子掏耳朵,甚至是很頻繁的給孩子清理,其實孩子的耳朵裡面的聹,不需要刻意的清理,有些會自動的掉出來,如果特別多的話,還是建議最好到醫院去清理,這樣才會更安全一點。

今日話題:你會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嗎?

相關焦點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寶寶經常「抓耳朵」,就是耳屎多?寶媽最好別亂掏,先了解原因
    這時候可以用棉球先初步清潔判斷下,如果寶寶耳朵有分泌物,而且還有異味,寶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處理,不然寶寶很容易受傷的。媽媽亂給寶寶掏耳朵有哪些不良影響?個別寶寶耳朵中的耳屎硬度比較硬,而且數量很多,如果方法不當,皮膚就會被劃傷,這樣細菌就會進入到傷口中,從而出現發炎感染的情況。因此,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的時候,一定要適度,不要太頻繁,而且也要注意方法和力度。
  • 男童長期不掏耳屎,不得不全麻手術?最傷寶寶耳朵的是這些事
    因為趙趙配合度低,病情又比較嚴重,所以醫生在他全麻的狀況下,用耳內鏡清理了耳屎。他形容,「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媽媽感嘆,沒想到小孩子第一次掏耳屎就花了5000塊錢。早知如此,當初不管怎樣都要定期給他清理耳朵。有很多寶媽就會疑惑了,那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呢?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 闢謠| 有耳屎就要掏耳朵?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人們通常認為掏耳朵不但可以解癢還可以清潔耳道。但實際上,有耵聹(即耳屎)並不意味著耳朵裡面很髒,如果掏耳朵的方式不正確還可能會給耳朵帶來傷害。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耳屎越來越多。如果掏的方法不當,還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響聽力。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有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不僅如此,常掏耳朵還容易把外界黴菌帶進耳內,引起又溼又癢較難根治的黴菌性外耳道炎。
  • 嬰兒需要不需要「掏耳朵」?答案要了解,可能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很多寶媽媽們,從孩子出生之後,就「立志」把孩子打造成最靚的崽,容不得絲毫馬虎大意,不容忍寶寶身上任何一處邋遢、不乾淨。比如說很多寶媽,看見寶寶的耳朵裡有耳屎,就像是有強迫症一樣,一定要給寶寶處理掉。可是呢,掏耳朵這件事兒,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謂是非常之難,寶寶動來動去,一點也不配合,有時候稍不注意,可能還會傷到寶寶,給寶寶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一碰就哭!
    醫生診斷,孩子的耳朵已經發炎比較嚴重了,並且耳屎聚集得太多,耳屎堵住了整個耳道甚至到了耳膜,必須要把耳屎掏出來才能繼續治療炎症。醫生剛拿出工具,才伸進孩子耳朵裡碰了一下,孩子就疼得哇哇大叫。因為耳朵裡的耳垢常年不清理,已經硬得像水泥一樣。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耳朵還會發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背後搞鬼?蟎蟲就會趁著我們睡覺的時候跑到身體上,如果說跑到了耳朵裡,我們就會感到耳朵很癢,會不自覺的想去掏一下。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一塊長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的耳屎堵在耳朵裡是怎樣一種體會?對於大人來說都會很難受吧,更何況還是個5歲的孩子,這屬於巨型耳屎了,是耳屎中的戰鬥機啊。據悉,浙江海寧的一個5歲小男孩,突然喊自己的耳朵疼,止不住地掏耳朵,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去檢查。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這位婦女承認自己已有二十年未掏耳朵,當醫生最後把她陳年耳屎掏出時,她說自己從來沒想過能聽得那麼清楚。像這種長期不清理耳屎導致耳朵被堵住的事情,在醫院五官科屢見不鮮。除了耳朵不掏來醫院的人多,掏耳朵太勤快導致耳道發炎的也是比比皆是。所以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掏耳屎?
  • 2歲寶寶突然耳朵疼,爸媽用手電一照嚇一跳,趕緊去醫院
    醫生說的耵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家有小寶寶,父母對孩子的衛生都非常重視,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就受到細菌侵害。當然更不會放過耳朵的衛生。看到周圍有很多新手媽媽,很關注寶寶的耳朵,發現有耳屎,覺得孩子肯定不舒服,總是想盡辦法去清理。
  • 5歲男孩自出生起就沒有掏過耳朵,醫生稱耳屎像「水泥狀」
    5歲患者在全麻狀態下接受醫生治療,醫生直言:「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拋出來的這塊兒時常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硬如水泥,看到如此巨大的耳屎,醫生也是驚呆了,從家長那裡了解到,孩子自打出生起,長到5歲就從未掏過耳朵。據孩子的媽媽說,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每回說給孩子掏耳朵,還未碰到他,孩子就躲得遠遠的,所以孩子長這麼大,一次耳朵也沒有掏過。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狀,一碰疼得哇哇...
    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萬般無奈下,家人帶著趙趙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找陳志凌主任求診。因為趙趙配合度低,病情又比較嚴重,且兒童耳道本身就比較狹窄,需要小患者配合進行精密操作。
  • 醫生,貓咪需要和人一樣定期掏耳朵嗎?
    貓家長 醫生您好,我家貓咪耳道有褐色渣渣,這是正常的嗎?貓咪需要和人一樣定期掏耳朵嗎? 貓醫生 正常的貓咪耳朵是非常乾淨的,也無需定期掏耳朵或洗耳朵。 這隻貓咪會經常有撓耳朵、甩頭這種動作嗎?
  • 專家說這三種情況下才需要處理耳屎
    如果掏耳方法不當,可能將耵聹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聹栓塞,導致聽力減退,壓迫鼓膜引起耳鳴,眩暈。用不乾淨的挖耳勺、長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細微的傷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經常挖耳朵還會引起耵聹分泌異常,常掏耳朵還可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反而促進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並且使外耳道皮膚長期慢性充血,還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反而會更多。
  • 採耳——之棉籤掏耳朵
    現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們的飲食也是越來越豐富,身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加快,人們對於耳朵的保養或許還停留在用掏耳勺或者棉籤掏耳朵,但是這種方式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耳朵裡的分泌物是怎麼形成的:外耳道軟骨部的皮膚內有耵聹腺存在;其分泌的分泌物稱作耵聹。呈片狀,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耳屎,這種耵聹可以隨著頭部以及下額關節的運動而脫落,另有少部分人的耵聹粘稠稱作油性耵聹;不易脫出。
  • 怎樣給寶寶清潔耳朵?3歲以內的寶寶,日常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
    孩子太小,有時候發現耳朵髒,就簡單的擦一下外耳廓,也不敢做過多的清潔,擔心會傷到孩子。嬰兒期的寶寶一般都不是很配合,所以,寶媽給寶寶清潔耳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父母幫忙清理,用力過度了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我爸媽幫我清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