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抓耳朵」,就是耳屎多?寶媽最好別亂掏,先了解原因

2020-12-14 羊駝媽媽

|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每個寶寶出生後,一言一行都會牽動一個家庭的關注。

比如有很多寶媽發現,自己的寶寶經常會有手抓耳朵這個舉動,不管睡覺、喝奶還是玩耍的時候都會抓,即使耳朵已經抓紅了,他們還是不停得抓。

於是,很多寶媽認為是不是寶寶的耳屎太多了,他們很不舒服導致的。這時候可以用棉球先初步清潔判斷下,如果寶寶耳朵有分泌物,而且還有異味,寶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處理,不然寶寶很容易受傷的。

媽媽亂給寶寶掏耳朵有哪些不良影響?

皮膚容易受損寶寶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如果寶媽經常給寶寶清潔耳朵,很容易導致寶寶耳部的皮膚受到損傷。

個別寶寶耳朵中的耳屎硬度比較硬,而且數量很多,如果方法不當,皮膚就會被劃傷,這樣細菌就會進入到傷口中,從而出現發炎感染的情況。

因此,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的時候,一定要適度,不要太頻繁,而且也要注意方法和力度。

鼓膜受到傷害部分寶寶不喜歡清潔耳朵,每當家長想要給他們掏耳朵時,寶寶都會非常抗拒,如果寶媽在給寶寶清潔耳朵的過程中,寶寶突然亂動掙扎,鼓膜就很容被刺傷,這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寶媽在給寶寶清潔耳朵之前,一定要做好他們的心理工作,同時也要時刻注意寶寶的情緒和反應,也不要在寶寶身體不適咳嗽的時候掏耳朵。

誘發外耳道炎個別的家長非常不注意衛生,特別是一些男性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之前不清洗雙手,也不會對工具進行消毒,直接就用掏耳勺對寶寶的耳朵進行清潔。

這就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耳朵發炎,出現急性外耳道炎的情況。所以,各位家長們在給寶寶清潔耳朵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工具的衛生問題。

成年人如果耳朵癢,可以直接用棉籤來清理,但是寶寶年齡小,很多家長就不知道該如何清理了。

其實,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家長就可以適當對寶寶的耳朵進行清潔,避免一次性清潔太麻煩,而且難度也會增加。

日常如何清潔護理寶寶的耳朵?

定期檢查清潔有些家長在給寶寶洗臉和洗澡的時候,會忽視掉耳朵,這就會導致耳朵中的灰塵和耳屎越積越多。

因此,各位寶媽需要定期給寶寶清潔耳朵,可以用乾淨的棉籤或棉球,對耳道的外部進行擦拭。

同時,每次洗澡和洗臉後,也要用水將毛巾蘸溼,然後對耳廓擦拭清潔,這樣耳朵上的汙垢就不會堆積,清洗也會比較方便。

耳朵保持乾燥耳屎正常的顏色應該是淡黃色,而且硬度相對柔軟,並不會散發出異味,或者看起來量很多。

雖然寶寶的耳朵很小,但或多活少還是會有一些細菌,細菌在潮溼的位置很容易繁殖,這就會導致耳屎的味道變重,感染的概率也會增加。

因此,家長要時刻保持寶寶的耳朵乾燥,每次洗澡洗臉後,都要用幹毛巾擦乾寶寶的耳部。

讓寶寶保持安靜耳朵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年幼的寶寶,耳部還處於發育的階段,稍有不慎就會受到傷害,所以寶媽在給寶寶清潔耳朵時,一定要讓寶寶保持安靜,否則耳膜很容易受傷。

最好有兩一起,一個人清潔寶寶的耳朵,另個人保持寶寶不要亂動。清潔時,可以讓寶寶平躺或側躺,這樣寶寶能平靜下來,而且也比較容易取出耳屎。

適當藉助清潔油當寶寶耳朵中的耳屎比較多時,寶媽可以適當藉助清潔油或礦物油來清潔,在此之前,寶媽要先確認好寶寶是否對這些物品過敏,如果寶媽怕自己操作不當,可以帶寶寶去醫院的耳鼻喉科處理。

寶媽自己在家裡給寶寶清潔耳朵時,如果寶寶出現了抗拒的情緒,或者感覺不舒服,這時要立即停手,不要強行給寶寶清潔。

耳屎是耳朵分泌出來的垃圾,但對人體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並不是一無是處。

特別是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作用非常大,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清潔的太頻繁,最好隔一段時間再清潔。

耳屎對寶寶有哪些積極的作用?

對耳膜起到保護寶寶耳朵的鼓膜是非常薄的,而且特別嬌嫩,如果遇到劇烈的聲波,鼓膜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還會破裂失聰。

而耳屎對鼓膜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聲音再進入耳道之前,會先經過耳屎,而是可以有屏障的效果,如果沒有耳屎,聲音就會直達鼓膜。寶寶在聽聲音時會感覺很大,經常會嚇一跳,對耳朵和神經都會受到影響。

耳屎有殺菌作用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小飛蟲,這些飛蟲體型非常小,而且不容易捉住,很容易進入到耳朵中。

而耳屎中含有一定的脂肪酸,可以對皮膚起到保護的作用,能夠形成一層酸膜,讓耳朵呈酸性的環境,對耳道殺菌清潔。

因此,即使寶寶的耳朵進入了細菌或者小飛蟲,但是又耳屎的保護,家長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可以對耳道清潔耳屎中含有「耵聹」,可以將耳道處的灰塵粘附,同時皮膚新陳代謝的細胞也可以被其粘附,對耳道有一定的清潔作用。

有些人的耳屎很髒,這就是耳道的灰塵較多,被耳屎吸附住了,各位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時要適度,不要清潔的太過頻繁。

可以用肉眼觀察,如果眼睛可以直接看到耳朵裡的髒物,那就說明寶寶的耳朵需要及時清潔了。

羊駝媽媽結語: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各位家長要多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再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時候,不要盲目進行,避免對寶寶造成傷害。各位寶媽如果不知道如何清理耳屎,可以去醫院,讓醫生處理,自己在一旁觀看學習。

今日話題:你會幫寶寶清理耳屎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處理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了解一下
    但對於「掏耳朵」這件事,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反應。有的父母膽子小,可能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了,根本不敢自己去操作;但也有一些父母比較勤快,總是喜歡頻繁的給孩子清理耳朵。其實,對於「掏耳朵」這件事,家長們可別瞎勤快,處理孩子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應該了解一下。小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
  • 男童長期不掏耳屎,不得不全麻手術?最傷寶寶耳朵的是這些事
    因為趙趙配合度低,病情又比較嚴重,所以醫生在他全麻的狀況下,用耳內鏡清理了耳屎。他形容,「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媽媽感嘆,沒想到小孩子第一次掏耳屎就花了5000塊錢。早知如此,當初不管怎樣都要定期給他清理耳朵。有很多寶媽就會疑惑了,那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呢?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 嬰兒需要不需要「掏耳朵」?答案要了解,可能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很多寶媽媽們,從孩子出生之後,就「立志」把孩子打造成最靚的崽,容不得絲毫馬虎大意,不容忍寶寶身上任何一處邋遢、不乾淨。比如說很多寶媽,看見寶寶的耳朵裡有耳屎,就像是有強迫症一樣,一定要給寶寶處理掉。可是呢,掏耳朵這件事兒,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謂是非常之難,寶寶動來動去,一點也不配合,有時候稍不注意,可能還會傷到寶寶,給寶寶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 寶寶反覆搖頭抓耳朵的原因你知道嗎?
    家住廈門思明區的黃女士發現,七個月的寶寶最近總是抓耳朵,有時候還把耳廓皮膚抓爛了,耳朵裡面看起來又沒有分泌物。此外,寶寶晚上一直睡不安寧,搖頭,哭吵,總會醒。 於是黃女士帶著寶寶到兒童醫院進行檢查檢查,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後,診斷為中耳炎。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一碰就哭!
    醫生診斷,孩子的耳朵已經發炎比較嚴重了,並且耳屎聚集得太多,耳屎堵住了整個耳道甚至到了耳膜,必須要把耳屎掏出來才能繼續治療炎症。醫生剛拿出工具,才伸進孩子耳朵裡碰了一下,孩子就疼得哇哇大叫。因為耳朵裡的耳垢常年不清理,已經硬得像水泥一樣。
  • 闢謠| 有耳屎就要掏耳朵?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人們通常認為掏耳朵不但可以解癢還可以清潔耳道。但實際上,有耵聹(即耳屎)並不意味著耳朵裡面很髒,如果掏耳朵的方式不正確還可能會給耳朵帶來傷害。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耳屎越來越多。如果掏的方法不當,還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響聽力。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有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不僅如此,常掏耳朵還容易把外界黴菌帶進耳內,引起又溼又癢較難根治的黴菌性外耳道炎。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有的說,都說耳屎會自己掉出來,可孩子的是不會自己掉出來的,大人自己掉是咬合,小孩咬合發育不完全呢。我家兩歲多,是我自己給摳出來的,那麼大一塊,黑的,一直耳朵癢,我都沒給清理過,後悔了都,現在不敢任由它發展了。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狀,一碰疼得哇哇...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出生後從沒掏過耳屎,耳朵被堵住了幾周前一個晚上,五歲的趙趙睡著睡著突然喊耳朵疼,兩隻手忍不住一個勁兒抓耳朵。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一位來自浙江海寧的小患者,就被這塊巨型耳屎折磨得夠嗆。(圖片來源於CFP)出生後從沒掏過耳屎,耳朵被堵住了幾周前一個晚上,五歲的趙趙睡著睡著突然喊耳朵疼,兩隻手忍不住一個勁兒抓耳朵。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耳朵還會發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背後搞鬼?而且有些人不掏乾淨不罷休,一直用力往耳朵內部掏,這很容易破壞耳朵皮下組織,耳屎挖得太乾淨,外界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耳朵,也會造成外耳道乾燥,從而引發耳朵瘙癢。04蟎蟲很多人耳朵很癢,但是卻掏不出什麼東西,可能是耳朵裡面有蟎蟲導致的。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人類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
  • 5歲男孩自出生起就沒有掏過耳朵,醫生稱耳屎像「水泥狀」
    5歲患者在全麻狀態下接受醫生治療,醫生直言:「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拋出來的這塊兒時常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硬如水泥,看到如此巨大的耳屎,醫生也是驚呆了,從家長那裡了解到,孩子自打出生起,長到5歲就從未掏過耳朵。據孩子的媽媽說,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每回說給孩子掏耳朵,還未碰到他,孩子就躲得遠遠的,所以孩子長這麼大,一次耳朵也沒有掏過。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屎掏出「瘤子」!耳鼻喉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挖耳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
  • 耳朵別隨便掏,或暗藏3種「危險」,醫生:別只顧一時舒服
    很多人會沒事的時候就會掏耳朵,當挖出了耳屎,就感覺一直堵著的耳朵便通暢了,聽力也變好了,但是並不是這樣的。有相關的研究證明,美國每年大約有八千萬人因為隨意掏耳朵,造成耳道堵塞的現象,最終只能做手術治療。在中國一些家長們不僅自己喜歡掏耳朵,還喜歡給自己的孩子掏耳朵,大約百分之七十的兒童中耳炎患者,都是被父母掏過耳朵的。
  • 寶寶不停揪耳朵,原來是因為這個
    我們家三個月的寶寶一直抓耳朵,耳朵都抓紅抓流血了,我很擔心,不知道寶寶耳朵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寶寶一直抓耳朵,有時候還會歪著頭去蹭耳朵,檢查一下發現裡面有耳屎,我可以給寶寶掏耳朵嗎?那天帶孩子去遊泳,不確定寶寶耳朵有沒有進水,怎麼辦?寶寶無小事。耳朵的健康影響著寶寶一輩子的聽力。爸爸媽媽在寶寶耳朵護理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 怎樣給寶寶清潔耳朵?3歲以內的寶寶,日常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頭痛一個問題,就是每次給寶寶洗頭,都會哭鬧不止,寶寶不是一般的「護頭」,更別說剪頭了。姐姐楊柳剛生小侄子的時候,每次洗頭都「如臨大敵」,婆婆也要幫忙,才能按住孩子,每次洗頭兩個人都被這個「小人兒」累的一身汗。洗完頭,還擔心水會不小心灌到孩子耳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