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佛山攜手翻開「跨省通辦」新篇章

2020-12-19 瀟湘晨報

12月11日,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建設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數字政務博覽會在佛山市舉行,會上,賀州市行政審批局與佛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籤訂佛山·賀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兩地在線下開設「跨省通辦」專窗,線上開設「跨省通辦」專欄。今後,無論在哪座城市,選擇需要辦理的服務事項,根據指引填寫相應信息和提交材料,即可全流程在網上辦理,並逐步實現移動辦理和自助辦理。經雙方確認,佛山市梳理出可在賀州通辦事項(第一批)232項,賀州梳理出可在佛山通辦事項(第一批)92項。

廣東和廣西經濟相連、地緣相臨、人文相親,人員流動頻繁,賀州籍在佛山登記在冊的務工人員超過4萬人,佛山企業在賀州的產業戰略轉移數量多、份額重,對「跨省通辦」需求強烈。賀州、佛山開展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對賦能後疫情時代兩地更深層次合作,糅合兩地經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下一步,賀州市行政審批局與佛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密切兩地合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兩地「跨省通辦」機制,加強政務數據資源治理共享和應用,充分釋放雙方數字政府建設效能,通過數字政務的高效協同,拓展更多通辦事項,提升通辦時效和服務溫度。

【來源:賀州市行政審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賀州·佛山籤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會上,賀州市行政審批局與佛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籤訂佛山·賀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兩地在線下開設「跨省通辦」專窗,線上開設「跨省通辦」專欄。
  • 佛山與廣西賀州政務服務 「跨省通辦」
    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 通訊員 陳寶筠 呂金生 廣東佛山與廣西賀州12月11日在佛山籤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將解決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點難點問題,逐步實現兩地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群眾異地
  • 有了它,政務服務也可以「全國漫遊」「跨省通辦」!
    日前,《廣東省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印發。加快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部門供給導向向企業和群眾需求導向轉變,打破事項辦理的屬地限制,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 ...商丨讓政務服務破「牆」入「圈」,成華發出「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積極對接,打破政務服務的地域阻隔和行政壁壘,合作推出「兩地通辦」工作機制,籤訂「結對共建」框架協議,為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雙方探索創新跨區域商事登記服務模式,讓政務服務破「牆」入「圈」,實現「跨省通辦」。
  • 廣東推出泛珠三角「跨省通辦」政務服務 線上全程網辦
    央廣網廣州10月21日消息 記者從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作為全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排頭兵,廣東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21日在廣東政務服務網正式上線泛珠三角區域「跨省通辦」專欄,異地辦事不再「兩頭跑、折返跑」。
  • 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實現跨省通辦
    考慮到部分繳存單位和職工不熟悉信息化系統操作,近日,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花園街、政務、濱湖三個營業網點開設了跨省通辦、長三角一體化線下服務專窗。線上涉及跨省通辦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開具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全部還清證明等8項服務和長三角一體化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異地貸款繳存證明開具等3個事項均可在服務專窗辦理。    8月20日,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共同籤訂了《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長三角地區深化區域合作,打破信息壁壘,健全政策協同,強化業務合作進入一體化新進程。
  • 遼寧登記註冊業務「跨省通辦」 解決異地辦事「折返跑」
    中新網瀋陽1月6日電 (韓宏)記者6日從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省已實現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等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解決了市場主體和民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據介紹,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 每日一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inter-provincial government...
    為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建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近日上線,初步實現了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等58個高頻政務事項「跨省通辦」。
  • 遼寧省住房公積金年底實現跨省通辦
    從現在起,無論你身居何地,都能查詢你的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信息,如果你需要辦理異地公積金貸款也不需要回到原地辦理相關手續了……這一大波操作就叫跨省通辦。昨日,記者從遼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我省將通過採取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兩地聯辦等方式,實現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
  • 教育、就業、社保、醫療、婚育……將實現「跨省、省內、全市」通辦
    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蘭州市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全市通辦」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將圍繞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異地辦事需求,推動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全市通辦」。
  • 年底前實現社保卡服務跨省通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佘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月15日表示,2021年年底前,我國將實現社保卡申領、啟用、補換、臨時掛失等服務事項的跨省通辦。  據介紹,我國居民社保卡分為實體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兩類。
  • 電子社保卡申領等58項事項年內實現「跨省通辦」 推行無償幫辦...
    電子社會保障卡申領、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等58項事項,今年年底前將實現「跨省通辦」。方案附件列出了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共140項。在川渝地區先行先試基礎上,2020年底前實現第一批58項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同步建立清單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機制,逐步納入其他辦事事項,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
  • 寧夏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編制「跨省通辦」「區內通辦」「跨區域通辦」三個清單●打造辦事不求人、24小時不打烊的「跨省通辦」網點●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所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2月24日,記者從寧夏政府辦公廳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 「跨省通辦,無感換乘」!章丘市民收到了來自銀川的營業執照
    11月25日,濟南市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受理了首張黃河流域「跨省通辦」營業執照申請,通過兩地審批部門接力,全程線上溝通,行政審批人員全程幫辦代辦,解決了企業「兩頭跑」的麻煩。「市場你來闖,服務我來辦」。
  • 每日一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inter-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s 中文原文 1.為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建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近日上線,初步實現了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
  • ​黑吉兩省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來了!未來還有大動作 ↘
    ​黑吉兩省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來了!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吉林省政務服務和數位化建設管理局共同籤署了《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合作框架協議書》,並於即日起實施。
  • 「跨省通辦,無感換乘」!章丘市民在家門口收到了來自銀川的營業執照
    11月25日,濟南市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受理了首張黃河流域「跨省通辦」營業執照申請,通過兩地審批部門接力,全程線上溝通,行政審批人員全程幫辦代辦,解決了企業「兩頭跑」的麻煩。「市場你來闖,服務我來辦」。
  •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廣州將推動實施婚姻登記跨省通辦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廣州將推動實施婚姻登記「跨省通辦」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近日,「婚姻登記全國通辦」話題引發社會關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12月12日,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在一場公開活動中表示,廣州將推動實施婚姻登記「跨省通辦」。  據微信公眾號「廣州日報」12月12日消息,12月12日,全國首個婚姻服務創新綜合平臺在廣州從化揭牌落地,30對新人在祝福中完成了浪漫的集體婚禮。
  • 四川58個事項年底前實現「跨省通辦」 學歷公證、學位公證排在前兩位
    12月2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蜀都公證處獲悉,今後,這樣的問題將逐漸得到解決,公證「跨省通辦」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異地辦理學歷公證遇難題  「蓉漂」小張是一位剛畢業入職僅3個月的大學生。近日,有同事向公司舉報,小張的學歷和英語6級證書是偽造的。隨後,公司要求他開具證明或進行公證。
  • 佛山陰冷模式上線;注意!多款嬰兒床存在安全隱患|聽佛山|...
    ·佛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及系列活動上周六在佛山結束。廣東省教育廳表示,將繼續支持佛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支持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高質量開展工作,希望佛山成為全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樞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