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能老人享受居家溫暖 養老護理有「秘笈」

2020-12-17 騰訊網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對這類老人的護理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有不少「秘笈」。12月16日上午,由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的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活動在渝北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舉行。

活動現場,10位「個護志願者」分別以抽籤的形式與10戶「失能老人」家庭進行結對,結對成功後,志願者們將上門對失能老人家庭的養老護理進行「一對一」服務。

居家養老護理有哪些知識要點?志願者上門服務有哪些注意事項?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二休養區副主任彭藜講述了她的「護理知識百科全書」。

「居家養老除了要注意老人噎食、摔跤、燙傷等常見問題外,外出時也得時刻提醒他們穿好走的鞋。」彭黎說,「由於一般的家庭成員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再加上絕大部分失能老人都患有幾種慢性疾病,所以在護理的同時也需要進行長期的康復治療,對家庭人員護理知識儲備也非常高。」

在家庭居室環境方面,除了要求室內空間開闊,方便輪椅、助步器等迴旋外,家具還應擺放固定、高度適宜,同時還要保證室內照明充足,夜間應有床頭燈、壁燈、地燈等方便老人夜間活動。另外,居室內輔助設施應齊全,如洗手池邊、坐便椅旁安裝扶手、把手等,方便老人扶持和抓握,降低跌倒風險,條件允許的家庭最好有呼叫設備,比如在衛生間、客廳和臥室裝有電話或呼叫器等。

對於失能老人的護理用品選擇也有很多注意事項。在此次公益活動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愛舒樂還為此次活動提供了1萬個成人護理用品,一定程度上緩解失能老人家庭的經濟負擔。「對於失禁人群來說,特別是老年群體,紙尿褲的可調節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紙尿褲都可以更好的貼合身體,帶來恰到好處的舒適感。」山東愛舒樂衛生用品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大區銷售總監顏磊介紹說,成人失禁護理用品,比如拉拉褲,只需要從兩側拉開即可取出,非常方便,不需要像脫褲子那樣從上褪到下,但有些老人還不太清楚使用方法,還在有原有的方式來使用。

據了解,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項目將每年組織10名「個護志願者」深入村莊、社區,走進失能老人家庭,通過一對一結對的形式,指導家庭成員科學護理失能老人,在傳播護理知識的同時,進行家庭成員心理疏導,緩解因長期照料老人而產生的焦慮倦怠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失能老人家庭解決一些養老問題。

上遊新聞 吳思倩

相關焦點

  • 誰來破解失能老人照護難題?失能老人家屬對護工不放心
    目前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數量達到了4000萬,其中大部分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進行居家養老。龐大的數字背後,反映出失能老人的家人對於養老院、護工、上門康復等多方面有著迫切的需求。翻身、擦身、餵飯、按摩……老人失能,其家人的生活也會跟著發生改變。不僅要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中判斷出老人的需求,還要在照護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
  • 兒女工作都忙 家裡的失能老人如何安享晚年?
    為了傳遞居家養老理念,普及失能老人護理知識,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招募令,招募1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關注老年群體,關註失能老人。
  • 「長期護理保險」 在試點中溫暖走來
    像王美琴這樣,選擇長期居家護理的,按15元/天的標準享受護理補助,同時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選擇長期護理服務協議機構提供的上門服務。上門服務提供洗頭洗澡、進食排洩、造口護理等30種服務項目。護理費個人支付30%,「長護險」基金支付70%(每月不超過500元)。  若參保人員需要醫療護理,可選擇到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養老機構。
  • 雲南省昆明市南鑫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探索「家政+居家養老」業態融合...
    主要做法   南鑫家政公司提供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首先對熟練優秀的家政服務員進行養老護理專業知識的集中培訓,使其成為專業居家養老護理員;與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中心合作,對員工進行心靈呵護專業訓練,為獨居、空巢、高齡老人,特別是失智失能或半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養老24小時的生活照料、專業護理、急救處理、健康管理和基礎康復服務,提供精神慰藉的心靈呵護服務。
  • @重度失能老人,請收下這份關愛!怎麼申請?一起來看看
    保障對象:連續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滿2年以上,並且參加長期護理保險,連續足額繳費的參保人員,經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規範診療且失能狀態持續滿6個月以上,經申請評估認定為重度失能人員的,可按規定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籌資標準:按人均每年120元的標準籌資,單位和個人同比例各分擔60元。
  • 零距離的溫暖!灣裡五類老人可享政府購買養老服務
    為陳杏香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只是灣裡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中的一個縮影。居家養老問題,關係到老年人特別是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關係他們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日前,小編從灣裡管理局社會事務辦公室了解到,為了提升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滿足多層次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灣裡管理局採取政府出資購買、專業社會力量提供服務的方式為轄區內228名符合條件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200元的居家養老服務。
  • 長護險為家庭減負 失能老人享專業服務
    子女忙於工作,照顧老人的任務幾乎都落在了她和丈夫身上。父母高壽是幸福的事,但瑣碎的照護工作也讓快到古稀之年的方嘉麗感到疲憊。「老人幾乎需要24小時照護,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方嘉麗說。今年9月,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建議下,方嘉麗為婆婆申請了長期護理保險。接著,每周都有護理員上門提供免費服務,為婆婆剪指甲、理髮、洗澡、更換內衣褲等。
  • 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讓養老變享老
    今天的系列報導《夢圓全面小康》,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潤州區迎江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看看如今鎮江老人們,是如何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的。 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裡的''家外之家''五年前,因為一次搶救,金繼前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住了將近三個月,住院期間老人偶然聽說,鎮江信緣康護理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老夫妻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出院後兩人一起立即辦理了入住。在這裡,不僅有護工體貼細緻的照顧,還能享受24小時,一按鈴醫生隨叫隨到的服務,他們很放心。
  • ...舉措促養老服務發展,到2022年底前 力爭所有街道都有社區養老機構
    並努力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完成農村敬老院法人登記工作,完善養老服務設施,確保有集中供養需求的特困人員應養盡養。將地理位置好、設施較完善的農村敬老院發展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開展對農村居家和社區老人的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並輻射到周邊村屯和農村養老互助點。到2022年,每個縣至少建有一所以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 車道溝老人長期照護
    車道溝老人長期照護,中心(看丹老年公寓)以「為老人謀福,為國家分憂」為使命,為老人營造一個能享受到充足生活照料、貼心護理、合理膳食於一體的住養環境。車道溝老人長期照護, 短住,提供一站式的專業短期照料。喘息服務,讓老人享受一段幸福安康的生活,也讓長期照顧老人的子女或老伴喘口氣。
  • 這份南京春節短託養老服務攻略請查收 部分老人可免費享受服務
    春節假期,家政保姆返鄉,子女外出旅遊,高齡、獨居和行動困難的老人沒人照料怎麼辦?記者了解到,南京各區陸續嘗試推行春節短託養老服務,部分老人還可以免費享受這項服務。
  • 專業醫療、高質量陪伴...居家養老出新方|我蘇特稿
    去不去養老院 讓兩輩人左右為難   據統計,目前我國失能老人超過四千萬。子女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提高了護理水平,卻稀釋了家庭親情。採訪中,有不少子女認為,把父母送往養老院,不符合傳統孝道。   此外,不少老人認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維持現有的社交關係,不容易產生孤獨感,所以,許多人也希望在家養老。
  • 廣安: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廣安市民政局副局長李應春介紹,一項針對全市9000名老人的抽樣調查顯示,願意花錢到機構養老的城鎮和農村老人佔比僅為2%和1%,90%以上的老人不願或無力支付機構養老的高額費用。  除了支付能力不足,根深蒂固的養老觀念,也是機構養老的「攔路石」。「我有兒有女,為啥要住養老院。」87歲的周先奇老人表示,寧願獨居,也不會花錢養老。
  •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青島城陽託起最美夕陽紅
    讓老年人過上高質量的養老生活,體現著一座城市生長中的人性關懷,也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   近日,由世界500強企業泰康保險集團投資興建的高品質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青島養老社區奠基儀式在城陽區舉行。   以「舌尖上的養老」破解老人用餐難問題,城陽區出臺辦法,對助老餐廳進行補助,最高可補助29萬元。政策激勵之下,一年內區內助老餐廳從2家發展到19家,其中,流亭街道白沙灣社區助老餐廳、城陽街道仁和居社區助老餐廳、上馬街道林家社區助老餐廳日均服務老人均達到100人以上。   以「一站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便捷化、實惠性養老服務。
  •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關乎家庭老人護理,你了解多少?
    根據政策,如果老年人自理能力受限(如大小便失禁),或老年人患了某些老年病(如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需要醫療照護,申請失能護理並被評為二至六級護理等級後,每周可以獲得3-7小時的護理服務,在享受完護理服務之後,長護險可以對護理費用進行報銷,其中90%由長護險基金支付,個人只需要付很少的部分。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十三五」以來養老...
    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普遍開展;養老與醫療、健康、信息技術等產業融合發展,業態不斷創新;從居家、社區到機構,從公辦到民辦,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初步形成,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 櫸林頤養院:把溫暖送給父母,用親情陪伴老人
    櫸林頤養院坐落在島城地標性景觀櫸林山的腳下,奉行「把溫暖送給父母,用親情陪伴老人」的理念,是一家醫養結合、以失能失智照護為主、兼顧自理老人照護的專業醫療養老服務機構。院區佔地3000餘平方米,交通便利,鬧中取靜,所處位置輻射青島市所有老城區。
  • 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的快速發展期 如何更好地應對養老問題?
    失能失智老人護理難不過,和身體仍然較為健康,基本可以自理的許軍相比,失能失智老人才是養老院照護的難題。根據衛健委此前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當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也就是說,平均有超過8年時間我國的老人處於需要照護的階段。目前來看,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
  • 靈武市積極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縱深發展
    為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高效、健康、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全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靈武市多措並舉,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縱深發展。一是完善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網絡,推動養老融合發展。強化養老服務設施保障,通過投資新建、改擴建、購買、租賃等方式建設城鄉養老服務綜合體。大力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按照失能月標準享受家庭養老床位套餐服務補助。持續深化醫養康養結合,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不斷完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籌資與運行機制。二是深化「網際網路+養老」,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 廣西地方標準《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規範》通過專家組審定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當前,廣西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20年,廣西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為797萬人,佔常住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6%左右;其中,80周歲以上人口佔老年人口比重提升到15%左右,為我國老齡化程度較嚴重的少數民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