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當被問及自己的行醫風格時,維樂口腔上海格林門診部的馬力院長這樣答到。
「我本身的風格是追求用最快的速度幫患者做到最好的手術效果。」對於「快」的定義,他解釋說到,「我的手術時間一般是比別人短的,我是相對喜歡比較快速地完成手術,這是我以前長時間做外科手術得出的經驗。」
原來,馬力院長有過很多長時間在手術臺上操作的經驗,經過親身反覆驗證,馬力院長深刻認識到,大多數患者的術後創傷和反應是和手術時間成正比的,在把手術做好的前提下,速度越快,則患者術後反應越小,也就會感覺術後越「舒服」。這種認知無形中給馬力院長自己造成一種影響,在確保達到手術效果的前提下,他不斷地加快著自己的手術速度。有質量的「快」,對患者的手術後恢復等各方面都有利,也節約了雙方時間。
「醫學上有根據,術中時間越短,創傷越小,術後患者恢復越快。」馬力院長在10餘年的職業生涯中,成功完成上萬例牙槽外科及種植手術,現在每年要做大約300臺種植手術,幾乎是天天忙於牙椅前。從過去到現在,他一點一滴地累積,每一個病例的診療細節、心得收穫以及可改進之處,都是他思考總結的重點。
一. 果敢、幹練、專注,他的「吸引力」法寶
與馬力院長「快」的行醫風格一脈相承的,是他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果敢、幹練、專注的氣質。
初見馬力院長的人,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那份「氣場」。劍眉、朗目,藍衣著身,舉手投足間同時迸發著老道沉穩與年輕朝氣。與同事間的閒談,與病人的交流,電腦屏幕上的細緻分析,視線所及幾本厚厚的醫書,都能讓人感受到,這是一位不尋常的牙醫、不尋常的門診院長。
獨特的醫者氣質,自身多年沉澱的醫學功底,以及「快」而「精」的行醫風格,吸引到一批批慕名追隨前來的患者。
一位定居日本的友人,回國為母親尋找種植醫生,三甲醫院口腔科診斷判定病患條件不允許無法種植,就連上海九院也診斷是雖可種植但成功率不高,另外漫長的預約等待期讓他們無法接受。最後在一位日本齒科博士的推薦下,找到馬力院長,經診斷,馬力院長面診判斷,患者可做骨增量手術同時置入植體,很快,馬力院長為患者完成了治療,在短時間內完成種植手術以及後期修復。手術時間和效果都大大超出患者的心理預期,自然也就收穫患者的滿分好評。
還有很多次拔智齒的患者,點名「非他不拔」,拔智齒通常都要做很多心理建設,但讓馬力院長拔牙,「快、準、穩」。
二. 出身醫生世家,牙醫中的學霸
馬力院長出身於醫生世家,外公、外婆,姨媽、姨父等許多親戚都是醫生。自小就受家庭薰陶,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一直是他童年的夢想、少年的目標和青春的追求。用他的話來說,「醫學事業是我的摯愛。」
2003年參加高考填報志願時,馬力全部填報醫學院,最終,他順利被蘭州大學醫學院錄取。被口腔種植臨床醫學的魅力所吸引,馬力成為一名口腔專科醫生,本科畢業後進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工作。但這個「鐵飯碗」並沒有成為他職業的盡頭。平時忙碌的口腔癌、頭頸腫瘤、唇顎裂之類的重大手術工作之餘,馬力還積極報考研究生,隨後順利被浙江大學口腔臨床醫學錄取。碩士畢業後,開始從事口腔種植領域的工作。
雖然是一名廣受好評的80後高學歷牙科醫生,他卻不認為自己是學霸,也不認為自己天生擅長,在馬力院長自己看來,他只是用他的執著,換來了患者的信任。今天的一切榮譽都來自他經年不斷的學習與深造,來自他對自身醫術的嚴苛要求。
三. 學習,他嘴邊的高頻詞
作為維樂口腔資深種植專科醫師,馬力院長高超的種植技術一直被稱道。但「學習」二字,仍是馬力院長掛在嘴邊的高頻詞。
醫生是非常嚴格的職業,要想成為醫學領域中的佼佼者,一輩子都需要不斷學習。從本科畢業開始,馬力就不停地在研究口腔頜面部相關的各種手術。「身為醫生,就應該不停地充電,我平時只要有閒暇時間的話,我會一直不停地看書。全世界各個種植專家們的各種專著,無論中文的也好,英文的也好,我都是一直不停地在閱讀,在學習;包括還有一些文獻,我一直不停地在看全世界關於種植方面的最新的文獻,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識。」
日常工作中,遇到複雜、疑難的病例,查閱文獻是馬力院長常會做的一件事,「因為全世界的醫生會把自己做的一些很複雜的病例做個案報導,我會用現有病例的情況去查閱,看看有沒有全世界醫生相同的病例,他們都是用什麼方法去解決。比如說,找到一到兩種可行的方案,再聯繫國內領域裡的專家,相關情況一起做下探討。」
在他看來,優秀的醫生就應該把科研和臨床相結合,不斷發現難題、研究難題、解決難題,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他主張診療過程中要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無論是從學習中也好,或者實踐也好,用反證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現有的知識理論也應該要用質疑的眼光去學習。」
除此之外,馬力院長多次參加進修深造。
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顯微外科技術」學習班進修的日子裡,馬力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每天都要在醫院學習到將近深夜10點才回宿舍,然後整理自己一天所學習的內容。最終,他以考核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馬力在美國羅馬琳達大學深造
幾年前,馬力圓滿完成了美國口腔種植學會(AAID)大中華區唯一授權課程體系China MaxiCourse 第二屆種植課程的培訓深造。
談及深造他說到:「畢業後的繼續再教育是很重要的,這些會在一些平時自己在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細節方面為自己帶來更深一步的幫助和提升。因為很多基礎的知識可以從書本上獲得,但是有一些關於手術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畫龍點睛之筆,可能書本上通過文字和圖片不一定能得到很詳細的了解,但是去到專家所在的院校去直觀地觀摩別人的手術,聽到別人的講解,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文獻、書籍,這是最基礎的;能夠和全世界最優秀的專家進行直接交流,才能帶來進一步的提升。」馬力說。
△馬力參加美國口腔種植學會國際最高標準種植課程
△馬力與「上頜竇提升之父」Hilt Tatum教授
四. 結緣美維,源於志同道合
作為維樂口腔上海格林門診的院長,他與美維的結緣,也是一段順理成章的美好經歷。
在他的認知裡,美維是一個嚴格把控醫療質量的品牌。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看到民營口腔醫療市場上不遵守市場原則和醫療本質的情況,因此一直希望找一個能嚴格把控醫療質量的機構合作。在不斷探索與學習的經歷中,馬力結識了美維口腔醫療集團CEO朱麗雅女士,成為她身邊的醫療助理,深度學習臨床操作知識以及團隊管理。
「朱總是我做種植醫生的引路人,我認可她對於患者的態度以及她對於治療原則的把控,我認可美維一直堅守的嚴格把控醫療質量的原則,我毅然選擇加入美維。」
同時,美維口腔醫療集團也非常注重對馬力醫生這樣的人才的栽培。「保持醫療初心,追求技術精進,是每一個醫者的執著,也是美維永恆不變的企業文化。」美維CEO朱麗雅表示。
美維口腔醫療集團通過系統性的培訓課程、國外進修、病例大賽等人才培養機制,帶動更多社會資源承擔起培養新一代口腔醫學人才和學科建設的重任,有效保障醫療服務品質的不斷提升,也保障醫護團隊個人的不斷自我提升。這也是很多像馬力院長這樣的醫學人才選擇美維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9年第三屆美維全國病例大賽,馬力院長獲獎
牙醫路遙,見證「馬力」;口內雖小,卻顯真章。馬力與美維,經由時間,見證成長。
問及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醫生,馬力院長說:「我想成為一個被每個患者看做家人一樣的醫生。他們來找我看牙,希望他們對我是百分之百放心,像親人一樣地信任我,無論是我自己治療的技術,還是我治療的態度,信任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我想,這也是每一個美維人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