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3部「男人聖經」,弗朗西斯·科波拉拍《教父》多僥倖?

2020-12-14 武王爾電影

教父: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黑幫片《教父》系列到底有多經典?

1998年,愛情喜劇片《電子情書》中的一幕有過精妙作答。片中女主角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問男主角湯姆·漢克斯:「是什麼讓男人們如此迷戀《教父》?」湯姆·漢克斯神秘兮兮地回答:「它就是我們男人的聖經,那裡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江湖道義、父子關係、兄弟情義、權力鬥爭、暗殺、弒親?

香港一度是幫派組織的暖巢,鄭伊健、陳小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梁朝偉、劉德華、陳冠希、餘文樂主演的《無間道》系列,杜琪峯導演的《槍火》、《暗戰》,及內地姜文導演的《一步之遙》,等,無一不受到黑幫片鼻祖《教父》的影響,甚至還有不少黑幫片向黑幫組織覆滅這一經典橋段模仿和致敬。

而凡了解並參與探討《教父》,必然對「橘子死亡定律」、一代「教父」馬龍·白蘭度嘴裡是塞了棉花還是特製牙套、科波拉家族成員跑龍套跑了多少次等津津樂道。

但卻很少人知道,《教父》創造了多少不朽,背後就有多少。馬龍·白蘭度晚景悽涼,背負1100萬英鎊(近1億人民幣)的巨額債務;《教父3》中,導演用女兒索菲亞·科波拉換掉早已選定的薇諾娜·瑞德,結果遭到金酸梅獎狠狠羞辱為「木頭」演員;派拉蒙先後找的12位導演都拒拍《教父》,後來30歲出頭的菜鳥導演科波拉接拍後也差點被換掉。

扒光《教父》三部曲幕後的「男人們」,才發現,男性的墮落與崛起往往都充滿著一絲悲涼,而這或許成就了他的偉大?

拍軟性情色電影起步的大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1970年代最有威信的導演,到了1980年代,他和馬丁·斯科塞斯(代表作《禁閉島》《華爾街之狼》)、喬治·盧卡斯(代表作《星球大戰》《美國風情畫》)、史蒂文·史匹柏(《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並稱為好萊塢四大導演。

即便同樣為世界級名導,史匹柏也自認為是科波拉的超級迷弟。

其實科波拉的起步並不光榮,第一部「作品」是自籌資金拍攝的軟性色情電影,第二部是由B級片監製兼導演羅傑·科曼製作的極低成本的恐怖片。接下來拍的幾部片子,《如今你已長大》《菲尼安的彩虹》和《雨族》也都反響平平。

直到1970年,科波拉因為與法蘭克林·謝夫納聯合編劇《巴頓將軍》並贏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才因此被派拉蒙老闆們考慮作為電影《教父》的導演備選。

最初沒有人以為《教父》是部重要作品,派拉蒙先後找的12位導演一一拒拍,給出的理由很直接,拍不好怕影響自己的聲譽,拍好了又怕得罪黑幫。但幾個製片人卻固執地認為,之前黑幫片不成功是因為導演大多是猶太人,於是轉而找到了30歲出頭、義大利裔的新人導演科波拉。

一邊科波拉導演承受著隨時可能被換掉的命運,當時最可能接替他的是有「賣友求榮」爭議的偉大導演伊利亞·卡贊(代表作《推銷員之死》《欲望號列車》),因為他一直被認為是駕馭老搭檔馬龍·白蘭度的最佳人選。

一邊科波拉對故事本來就不怎麼熱衷,堅持用的「票房毒藥」馬龍·白蘭度又處處與自己作對,攝影師等不少工作人員也不好好配合他,拍攝成本更是從200萬美元預算一路飆升至600萬美元。

對於科波拉來說,整個拍攝《教父》的過程都充滿不快,劇本和拍攝計劃一改再改,派拉蒙甚至曾計劃把故事時間改為現代以節省成本。但正如科波拉的經典名言——小心謹慎做不出好電影或好藝術,錢不過是工具,科波拉最終堅持把故事放在40年代,大量用不知名的義大利血統新人演員,而且非要在紐約實地拍攝。

也正因為科波拉的堅持,使得《教父》這部三小時巨作及三個小時又二十分鐘的續集並稱為當代最佳電影,而且成為影史上最賺錢的電影之一。

自此開始,外界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個性、風格評價,不外乎有兩個方向:一是鋪張的愛出風頭的人物,一是大膽的藝術處理以及對錢的漠不在乎。

在《教父》系列、《竊聽大陰謀》和《現代啟示錄》之後,科波拉後繼不足,唯二好的作品就是風格化的娛樂片——1983年的《鬥魚》和1986年的《佩姬蘇要出嫁》。不過僅憑《教父》系列,科波拉就足以成為導演界「文化英雄」了,不是嗎?

好萊塢「教父級」的演技神話

好萊塢演員界長盛不衰的演技神話,如果羅列一個名單的話,《教父》三部曲中出現的「教父」——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絕對可以說是翹楚中的翹楚,神話中的神話。

馬龍·白蘭度一生可用一長串數字概括:1個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經典影片《教父》《欲望號列車》《現代啟示錄》《巴黎最後的探戈》《碼頭風雲》;6個自殺的情婦;17個律師;大約25個不幸的子女;1100萬英鎊的巨額債務。

馬龍·白蘭度的風流成性和他的「戲霸」標籤一樣矚目。

他有過三段婚姻,和瑪麗蓮·夢露、自己的保姆甚至是助手都有過風流史。在1971年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中,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導演和馬龍·白蘭度甚至暗自設計了那場臭名昭彰的「黃油戲」,在19歲的女主角瑪利亞·施耐德不知情的情況下,「假戲真做」激情戲份。

用「勞模姐」傑西卡·查斯的話說,「你們看到的,是19歲的女孩被一個48歲的老男人強暴,而這一切是導演安排的」。

貝託魯奇和馬龍·白蘭度因此晚節不保,而瑪利亞·施耐德因「豔名」一夜爆紅後不久,就走了上了一條自毀的道路。

回到1972年,馬龍·白蘭度最開始並不是飾演美國黑手黨柯裡昂家族一代「教父」維託·柯裡昂的最佳人選,前有曾主演過《蝴蝶夢》《斯巴達克斯》和《傲慢與偏見》的勞倫斯·奧利弗因健康問題退出,後製片方另外舉薦的丹尼·託馬斯、歐內斯特·博格寧又被科波拉導演否決。

最終馬龍·白蘭度為了參演《教父》,不僅答應降低片酬,還參與了試鏡和籤署絕不延誤拍攝進度的協議。

科波拉選擇的「二代教父」阿爾·帕西諾同樣不受製片方待見,他身高只有一米七,過於弱小,撐不起角色,而且尚名不見經傳。但科波拉傾向於帕西諾這一看上去像義大利人的陌生面孔,拒絕了前來試鏡的傑克·尼科爾森、達斯汀·霍夫曼、沃倫·比蒂、馬丁·辛和詹姆斯·凱恩,並以退出拍攝相威脅留下了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最初接到科波拉邀請的第一反應是「他腦子有病」,有那麼多優秀的演員為啥找自己來演這個角色?

直到開拍後,派拉蒙還幾次想炒掉他。據帕西諾回憶,「他們每天看著匆忙的人群,再看看我,就問『這孩子在幹什麼?這孩子是誰?』每個人都認為我會被炒掉,包括白蘭度——儘管他對我非常好。」直到拍攝麥可槍殺警察的一場戲,他身體內的能量真正爆發出來了,才徹底說服了製片方,保住了角色。

另有一番隱情是在《教父2》出現的年輕版一代教父——羅伯特·德尼羅,其實早在第一部時,羅伯特·德尼羅就參加了麥可、桑尼、卡洛和鮑利四個角色的試鏡,並得到了鮑利的角色。可在製片方無法確定是否該讓阿爾·帕西諾扮演邁克時,帕西諾已經籤約出演《我的子彈會拐彎》,科波拉只好用德尼羅換回帕西諾,在第二部時再補償給德尼羅出演「教父」的機會。

1940年出生於義大利的阿爾·帕西諾比羅伯特·帕西諾大三歲,出演過《疤面煞星》《導火線》《聞香識女人》等不少電影經典。1993年,阿爾·帕西諾憑藉《聞香是女人》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時,更是獲得了全場明星起立長時間的鼓掌,大有贏得終生成就獎般的待遇。

人稱「戲王之王」的男演員羅伯特·德尼羅更不用多說,只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御用男主角這一層身份,就足以令其閃耀於影史。

他是電影《窮街陋巷》裡驕傲又帶點瘋狂的男孩強尼,是《計程車司機》裡駭人的怪咖、神經病,是《紐約,紐約》裡毛躁的薩克斯,是《憤怒的公牛》裡的暴力拳王,是《好傢夥》裡冷血的黑幫份子。毫無疑問,羅伯特·德尼羅擁有不凡的明星魅力,且在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裡綻放出不拘一格且挑戰道德的光彩。

一代教父維託·柯裡昂冷峻、講義氣,偏於感性,做生意像交朋友;二代教父邁克則理性、自私,不留情面,哪怕是面對自己的至親背叛。

可以說《教父》系列中,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堪稱影史上塑造的經典形象典範。

義大利的驕傲——黑手黨

電影《教父》系列又被戲稱為「義大利集中營」,因為包括原著作者馬裡奧·普佐在內,導演科波拉、主演阿爾·帕西諾都是義大利籍。在美國乃至世界上,黑手黨本來就是義大利西西里的驕傲,通過這一偉大的創作,黑手黨就更負盛名了。

1969年面世的長篇小說《教父》曾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作者馬裡奧·普佐在寫小說時是個窮困潦倒還欠了一屁股賭債的賭徒,他寫這個黑手黨故事只是為了5000美金的版權稅。但實際上他不認識一個混黑社會的熟人,只是以自己能幹的媽媽為原型創作了柯裡昂這個任務。

眼看著5000美金快花完了,小說還沒有完稿,被逼無奈的出版社為了催促他,不得不出錢給他買麵包。陷於貧困泥潭的馬裡奧·普佐,情急之下僅以8萬美元的超低價格,就把小說版權賣給了派拉蒙。

電影版的實際改編中,一代教父維託·柯裡昂的原型人物就是紐約五大黑手党家族之一的甘比諾家族首領,掌權時間跨度從1957年到1976年,共19年之久。他深諳政治和法律,又善於外交,連執法機關都對其束手無策。

一代教父去世後,全球有100多家電視臺實況傳播,葬禮上更是名流雲集,悼詞更是極盡榮耀:一位愛國者、慈善家,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優秀公民」。

同樣在《教父》三部曲中,無論哪一代教父,都對家庭、親友甚至是故鄉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愛。一代教父柯裡昂說「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二代教父邁克忠告男人「我花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夠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如此充滿智慧的臺詞貫穿始終。

暴力美學是基於「美」之上,縱然黑幫片充斥著血腥、暴力和道德糾葛,但真正的「教父」會永遠恪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和為人處世的準則,也可以體面地活著,遊刃有餘地與政界高層人物甚至是底層人物交往,樹立自己的威信和魄力。

科波拉女兒背鍋的收官之作

與《教父2》趁熱打鐵在《教父》風靡兩年後不同,《教父3》是在《教父2》面世16年之後才開始拍的,開拍契機同樣是因為經濟原因,科波拉不惜血本耗資3600萬拍就的《現代啟示錄》遭到冷遇,大膽先鋒的表達導致無人領會,欠了巨額債務。

科波拉拍了多部影片還債卻無果,是《教父3》再次拯救了他,拿下了全球1.36億美元的票房成績。

相較於前兩部,這部收官之作也稍顯遜色,大家把對科波拉的不滿意都轉嫁到了他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身上,這個年僅18歲毫無經驗的姑娘,像片中她飾演的替二代教父邁克擋子彈的女兒瑪麗一樣,現實中也成了對「父親」最大的懲罰。

第一部結尾,索菲亞·科波拉作為接受洗禮的小嬰兒出現;兩歲時,她在《教父2》中飾演了一個在輪船上玩耍的兒童;到了《教父3》和《星球大戰前傳》,她被金酸梅獎狠狠羞辱為最差新人和最差女配角。

又是10年之後,索菲亞·科波拉用29天拍完《處女之死》,用27天拍完《迷失東京》,最後再加上《絕代艷后》三部影片,史無前例獲選為英國電影雜誌《電影大全》「史上百位偉大導演」且成為唯一被選中的女導演。

科波拉家族再為「教父」增添一員猛將,其他如科波拉的堂妹飾演邁克的妹妹康妮,科波拉的侄子尼古拉斯·凱奇是第三部的製片之一,科波拉的爸爸擔任《教父3》的作曲並在其中飾演樂隊指揮,群眾演員之中也都有科波拉的媽媽、孫女、叔叔等。

總之,正如電影海報上所寫「任何信念的力量,都無法改變命運」,戲外科波拉也印證了「教父」詞——每個人只有一種命運。

相關焦點

  • 《教父2》與《教父3》,教父三部曲的巔峰之決
    無論從類型片,黑幫片,歷史片,傳記片,或者是系列片的角度看,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三部曲都是影壇當之無愧的經典。更加難能可貴的,這部根據馬裡奧.普佐同名小說改編的系列電影,分別拍攝於1972年(《教父1》),1974年(《教父2》)和1990年(《教父3》),而在長達18年的時間裡,不但保持了主創人員和主演陣容的一致,而且保證了每一部影片的上乘質量,令人讚嘆。若問,在合計長達8個多小時的三部影片中,哪一部堪稱三部曲的頂峰之作?
  • 《教父3》真結局來了,科波拉親自操刀,導演剪輯加強版年底上映
    近日據外媒報導,在恰逢經典影片《教父3》上映30周年之際,派拉蒙公司將推出一個全新的導演剪輯版,並由原作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親手打造。雖然《教父》系列作為「」 唯二「」的三部都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三部曲之一(另一個是同樣大名鼎鼎的指環王),在各大電影排行榜上都是常客,但對於一些影迷來說,對於《教父3》這部作品平淡的演出和模糊的價值觀還是略有微辭,對其沒有為《教父》這個波瀾壯闊的系列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感到惋惜。
  • 《教父》幕後電影將拍 奧斯卡·伊薩克扮演科波拉
    日前,一部名為《科波拉與》的幕後電影確定了演員,在這部講述《教父》幕後的電影中,奧斯卡·伊薩克和傑克·吉倫哈爾將會聯袂出演。 角色分配上,伊薩克將扮演福特·弗朗西斯·科波拉,而吉倫哈爾則將扮演派拉蒙當時的負責人羅伯特·伊萬斯。本片根據安德魯·法羅特的同名劇本改編,該劇本曾經登上過2015年劇本黑名單。
  • 《教父3》推出新導演剪輯版 科波拉打造新結局
    《教父3》推出新導演剪輯版 科波拉打造新結局 時間:2020.09.04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教父3》重新剪輯,有必要嗎?
    1972年,科波拉根據普佐的暢銷小說改編並拍攝了巨製《教父》,不過他從未打算拍續集。但他說,他受到了製作這些影片的派拉蒙公司的「誘惑」,後者同意了他的要求,給第一部續集起了一個當時不太尋常的名字——《教父第二部》。
  • 科波拉導演剪輯版《教父3》曝預告12月上映,比原版少了5分鐘
    新京報訊 11月18日,《教父3》導演剪輯版發布預告。據悉,為慶祝《教父3》發行30周年,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對影片進行了重新剪輯與4K修復。導演剪輯版《教父3》將於 12月4日在北美部分影院上映,12月8日發布藍光數字版本。該版本長2小時37分鐘,比原版時長少了5分鐘。
  • 科波拉重新剪輯修復版《教父3》12月美國上映,結局大不同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當地時間9月3日,派拉蒙影業宣布,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3》的重新剪輯和修復版本,將於12月在美國影院上映,之後在DVD上亮相。這部於1990年上映的電影被重新命名為《馬裡奧·普佐的教父終章:麥可·柯裡昂之死》,「這個片名是我和編劇馬裡奧·普佐都很喜歡的,也是對我們製作《教父3》初衷的肯定」,導演科波拉說,「對於這個版本的大結局,我創造了一個新的開始和結尾,並重新安排了一些場景、鏡頭和音樂線索。
  • 「教父3」導演剪輯版比原版少5分鐘 科波拉:重做開頭結尾 這才是最...
    「教父3」導演剪輯版比原版少5分鐘 科波拉:重做開頭結尾 這才是最好的完結篇 時間:2020.10.0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第三代教父」滿意《教父3》重剪版,為索菲亞·科波拉鳴不平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美國時間12月2日,據外媒報導,《教父3》的主演阿爾·帕西諾、安迪·加西亞、黛安·基頓等人一起觀看了《教父3》的重新剪輯版本,所有人都對結果很滿意。>>>科波拉重新剪輯修復版《教父3》12月美國上映,結局大不同
  • 佳片推薦:《教父》——男人不能錯過的一部電影!
    《教父》,男人的聖經,一切智慧的總和。今天在下帶大家來回顧一下影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教父》及它背後的故事 最初沒有人以為《教父》是部重要作品,派拉蒙先後找的12位導演一一拒拍,給出的理由很直接,拍不好怕影響自己的聲譽,拍好了又怕得罪黑幫。加上之前描寫義大利黑幫的電影總是猶太人來執導,派拉蒙這次決定安排一個義大利裔導演來拍攝。由於之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參與了《巴頓將軍》劇本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因此進入了派拉蒙的眼帘,決定讓他來執導。
  • 時隔30年《教父3》將發布最終導演剪輯版 擁有全新的開頭和結尾
    今年是《教父3》上映30周年,近日派拉蒙影業宣布將在12月上映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教父3》,並對此前的版本進行重新剪輯和4K修復,並發行數字和DVD版。
  • 「電影教父」弗朗西斯九大經典影片,錯過哪一部都是遺憾
    今天要推薦的便是「電影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九部高分影片,豆瓣平均分8.4,刷過這些經典大作之後,距離電影達人便只有一步之遙。 NO.3 教父3 The Godfather: Part III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編劇: 馬裡奧·普佐
  • 《教父3》是系列最差?製作環境早已決定了成片上限
    《教父3》,是他的最後一搏。他要Corleone的姓氏徹底擺脫黑幫的標籤,他要自己的孩子都走上正途,他要贏回本屬於自己的人生。這也是「幕後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最後一搏。負債纍纍、無可奈何的科波拉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教父」這塊金字招牌的身上,如果失敗,他的電影人生可能就會就此完結。這時他的目標已經不是超越系列前兩部作品了,資方派拉蒙所給到的時間和資源註定了《教父3》的上限。
  • 教父:重新定義了黑幫電影,男人的聖經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經典的黑幫片,這部電影也重新定義了黑幫電影,它就是《教父》,豆瓣評分為9.3分。《教父》一共有三部,但我們今天來說一說第一部。故事來源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制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故事的一開始,是殯儀館老闆包那薩拉在向老教父講述他女兒的悲慘遭遇,實際上殯儀館老闆的名字包那薩拉是義大利語的Amerigo Buonasera,也就是「晚上好,美國」的意思。而此時的老教父溫柔的撫摸著手機的貓咪。
  • 人稱「金句製造機」教父柯裡昂,10句話教你看穿人性,做真正的男人
    大多數人看過《教父》的系列電影,可惜的是沒有看過它的原著。確實,作者馬裡奧·普佐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是為了拍電影而創作的,因此你看到的電影和小說裡幾乎一致。然而由於分級的原因,電影中隱去了很多細節部分。這部影片,是一部絕對以男人為主角的影片,整部影片為了使得故事更符合邏輯。
  • 「電影教父」弗朗西斯的九部經典電影
    從左至右分別為:馬丁·斯科塞斯 《愛爾蘭人》、史蒂文·史匹柏《拯救大兵瑞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今天要推薦的便是「電影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九部高分影片,豆瓣平均分8.4,刷過這些經典大作之後,距離電影達人便只有一步之遙。
  • "教父3"導演剪輯版比原版少5分鐘
    時光網訊 根據外媒報導,派拉蒙將於今年12月8日,以在北美院線限定上映,以及發行藍光版和數字版DVD的方式,發行導演剪輯版的1990年《教父3》,慶祝該片發行30周年,新版本將由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親自剪輯。
  • 索菲亞·科波拉或拍新片 與"蜘蛛女"鄧斯特望合作
    索菲亞·科波拉或拍新片 與"蜘蛛女"鄧斯特望合作 時間:2015.08.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一句話貫穿《教父》這部男人聖經的神作
    《教父》這部影史上最偉大的系列電影之一,第一部在沒有寄予什麼希望的電影卻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也教會甚至改變了以後拍攝「黑幫題材」電影的手筆與做法。關於《教父》的介紹我推薦的是看一下「發條張」的——電影最TOP 79: 一口氣擼完男人的聖經《教父》三部曲。《教父》第一部主講老教父與新教父的權力交接,其中開篇的那個穿西裝打領帶在書房裡與客人交談(做交易)的情節,被以後的導演無數的引用。我曾經說姜文的《一步之遙》開篇就是模仿教父的這個人設。
  • 影史百年,只推薦這部電影給男人
    在這些浩瀚的電影作品中,有這樣一部被稱為男人「聖經」的電影,一直盤踞在各大電影排行榜的前幾位。這部影片由當年還不能稱為電影大師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執導,由事業上已經開始跌向谷底的好萊塢巨星馬龍.白蘭度主演,這部影片的另外一位主演,則是當年初出茅廬,現在已經封神的另一位好萊塢巨星阿爾.帕西諾,這部影片就是1972年上映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