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2020-06-30 傾聽風吟花語

《回憶積木小屋》由日本導演加藤久仁生執導併兼任編劇,於2008年上映。影片雖然只有短短的12分鐘,卻圍繞著「親情」的話題,講述了一位獨居老人一生的故事。

導演運用倒敘的創作手法將老人的一生時光娓娓道來,這部影片不僅榮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同時超過14萬人在豆瓣上為它打出了9.3的高分。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獨居老人,他的家園被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吞沒,自己所住的房子也被海水包圍。老人成了這片家園中唯一的守護者,與他共存的是日漸狹小的房間以及沉寂在水底深處曾經的家。影片中老人又一次加蓋了房子,當他搬家時將跟隨自己多年的菸斗不小心掉進了海裡,最終,老人決定親自潛水將菸斗找回,緊接著打開了他塵封已久的記憶。

影片沒有一句臺詞,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從始至終都帶給我們對「親情」深深的感動。隨著畫面色彩的變冷變暖,我們也隨著老人的不斷潛入追思回憶,最終,我們在老人的身上學習到了不屈的精神和愛的力量。

通過「回憶」的無奈結合「現實」的無情,我們既為老人的晚年生活擔憂,也為這片被海水吞噬的地方揪心,對家的渴望和對環境的依賴,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開的話題。下面,我將結合影片中「回憶」與「現實」的碰撞,和大家一起解讀其中蘊含的智慧與思考。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01、電影情節:通過回憶與現實中的家與家園,告訴我們愛要用心築就

老人獨居在海上小屋中,小屋建造在大海之上,宛如一葉浮萍,當鏡頭透過水底向上看的時候,驀然發現,老人的房子如同積木一般層層疊疊,越往上越小,感覺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老人面對獨處的時光,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利用房屋中間的艙門垂釣。老人在享受著在家就能垂釣的同時也飽含著他對海平面不斷上升的無可奈何。

現實中,老人的生活,雖然很孤單,但是他儘量去享受著這孤單中的美好,比如,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看海。

當老人打開回憶大門後,他的思緒被從前的家和家園牽引,歸根結底,老人所追憶所不舍的,正是他曾經生活的家和熱愛的家園。

  • 家的變化:

老人的家從海底層層疊疊一路往上,每當海水漲一點,老人就將房子加蓋一層。一層層的累加,不知不覺老人一共已經蓋了九層了,這九層每一層都是他的家,都有他的回憶,但每一層他都回不去。

影片採用了時間線倒敘的手法將老人從老年到年輕時候都家逐漸向我們呈現。倒敘的結構常常用來交代以前發生的故事,這種敘事結構會打亂觀眾的邏輯,所以劇情銜接是否自然可以看出一個導演的高明之處。

當老人為了尋找丟失的菸斗下到了第三層時,屋角的一張床印入眼帘,這是老人與妻子最後相守的地方,妻子躺在床中,老人悉心的照顧著她,陪伴她走完最後的旅程。第四層是老人夫婦與女兒女婿一家人拍全家福的地方,老人的一個踉蹌曾經逗逗家人哈哈大笑,這一切在老人眼裡仿佛就像是昨天。

第五層是女兒出嫁的地方,第六層是女兒成長的地方,飽含了一家三口的幸福時光。第七層是女兒出生的地方,女兒曾經在這玩過積木,老人的眼光一邊盯著積木,一邊忍不住抬頭往上看,才發現自己的家多像女兒所搭的積木。第八層是老人與妻子一起親手築起的家,也是積木小屋的基底。

老人一層層的回憶,慢慢從年邁到年輕,家的變化除了房子的規模之外,還有家人的變化。越往前幸福越多,回歸現實又只剩下他孤零零一個人。

家的意義對於老人而言,有著兩層含義:

一是老人對舊居想得不可得的無奈,房子一層層的加蓋,原本每一層都是自己的家,但卻沒辦法居住。老人只能在狹小的空間裡生存,吃住都在一間房子裡,連可以娛樂的地方都沒有。

二是老人對老伴、女兒綿綿不絕的思念,從前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這裡,後來,即便女兒出嫁仍有老伴相陪,而如今只剩老人一個孤單的守候著,房子大小對老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渴望親人的陪伴。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 家鄉的變化:

老人和妻子一起在這裡長大,青梅竹馬,當年這片被大海淹沒的地還是一片陸地,大地上房屋密布,樹木森森。老人和妻子圍繞著大樹奔跑、嬉戲,轉眼間他們長大成人,兩人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在老人的回憶中,這裡白雲飄飄,人煙稠密,大地在植被的映射下格外的生機勃勃。老人和妻子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原本他們可以更幸福,一切因為海平面的不斷上升而改變了。

可以看出,老人的房子很早就開始加蓋了,當她們的女兒出生時,已經從第一層搬到了第二層。面對自然的力量,人力總是顯得格外脆弱無力,老人的家鄉正在和自然界展開最後的追逐,後來經年累月,老人的房子越來越高,變成了積木小屋。

如今,老人生活的地方儼然就是一片大海,村莊裡所有的房屋都被大海吞噬了。村裡的其他人已經放棄了和大海作鬥爭,一個個全都離開了這裡,只剩下老人,還在默默的堅持。

老人一覺醒來,發現海水再次淹沒了家,這一次,老人同樣沒有放棄。他找來工人幫他準備好蓋房子的材料,此後,一個人風雨無阻的在屋頂繼續蓋房子。這座小房子比之前的更小,已經不能和先前一樣容納一張床,但是老人依舊將舊物好好的收拾擺放,照片牆仍然按照之前的擺設,他又回到一個人靜靜對著照片發呆的畫面。

那些被海水吞噬的房子是證明這裡曾是陸地的最好憑證,這樣的畫面一定陪伴過老人很多次,面對一個人的生活,已經年邁的他,不知道還可以支撐多久,他想守住的家園也在自然力量下一步步變得艱難起來。

老人晚年生活的艱難和不易,在自然環境下被呈現的無比明顯,他不斷的加蓋房屋,不斷的挑戰自然的力量,讓我們在痛苦中又品味出對生的渴望,這正是老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所帶給我們的思考,我們也許無法抗拒自然規律,但是,人定勝天的信念卻可以支撐我們繼續前行。

家鄉的變化伴隨著老人的一生,這也是影片最大的催淚點。老人經歷過世事滄桑,轉頭發現家沒有了,家鄉也沒有了,只剩下自己孤單一人與這自然界做最後抗爭。讓我們不禁對老人的晚年生活感到悲傷,又為自然的無情感到無比悲憤。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02、敘事結構:冷暖色對比與、現實與回憶的來回穿插,表達了老人的孤獨與守候

  • 冷暖色對比:帶給我們不同的內心感受,傳遞給我們不同的情感世界

冷暖色的來回穿插,帶給我們視覺效果的不同感受,同時在幫助我們理解影片內容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片基本上採用的是藍綠兩種色調,在視覺效果上,黃色會顯得溫暖明亮一些,而藍綠色調則偏冷。

每當沉睡的回憶被開啟時,以暖色係為主導的畫面則會帶著老人回到當初甜蜜的時刻,老人和妻子和女兒女婿的其樂融融等一系列回憶,讓我們沉浸其中。而每當老人想要觸摸回憶時,畫面一下子回到冰冷的現實,早已物是人非。

導演通過對色調的把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敲開了我們的心門。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電影的深刻內涵,在幫助我們捋清思路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 現實與回憶的來回穿插:多個不同時空的回憶與現實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電影開篇便定格在老人一邊抽著煙一邊對著牆壁上的照片發呆的畫面,第一眼就將老人的孤獨和寂寞放到了觀眾眼前,慢慢的,老人打開了地面的暗艙,拿起魚竿釣起了魚。

老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看海,他的世界裡只有自己孤單的身影。海風的呼嘯聲,電機的嘈雜聲,與老人沉寂般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將這種孤獨放大的,是在老人穿著潛水服尋找菸斗的過程中對回憶的追思。時間線開始倒敘,老人潛下水拿到菸斗的一瞬間,畫面閃回到了老伴幫他撿菸斗的回憶裡,美好的回憶讓老人捨不得回到現實。他繼續下潛,接著看到了老伴生病躺在床上,他坐在一旁細心的照顧著她,畫面一轉又閃回到現實中,面前只剩下一張破舊的小床。

通過這種現實與回憶的來回穿插,深刻的表達了老人的孤獨,以前的美好與當下的孤獨仿佛要要溢出畫面。這種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從視覺上傳遞情緒,直擊人心。

導演用樸實真誠的敘述手法打動了每一位觀眾,雖然全片幾乎沒有對白,但是通過場景的塑造和回憶的對比,更能觸動每個人的心弦。同時也表達導演對自然環境的熱切關注,傳達給我們要熱愛環境,保護生態的思想。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03、現實意義:結合影片內容,談談《回憶積木小屋》給我們帶來的價值與意義

美國教母級影評家波琳·凱爾在其著作《電影——絕望的藝術》中說:「一部偉大的影片是一部含義如此清新、富於想像、引人入勝或令人激奮的影片,它使我們對人生有新的看法。」

影片通過對獨居老人一生的回憶,將人與自然的關係緊密相連,讓我們在感嘆人的無奈時也對自然產生了尊重。老人在回憶中,重新擁抱了愛與希望,使得他繼續有勇氣與自然相抗衡,老人帶著滿滿愛與希望重新出發,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思考與感悟。

  • 愛要趁早,幸福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老人的回憶雖然充滿苦澀,但真正讓我們感到悲傷的,是老人還能夠在這片大海中堅持多久。而老人年輕時候的生活,帶給我的更多是幸福和快樂。

老人年輕時對生活充滿熱情,他盡心盡力愛護自己的家人,因此收穫了許多幸福,這是老人的智慧,更是他能夠重新出發的重要原因。

我們總是在回憶中來回拉扯,但如果回憶是美好的,那麼我們的人生才不算虛度,所以說,愛要趁早,幸福幸福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 堅守自己的初心,並為之拼盡全力

老人倔強的堅守著自己的家和家園,為的是守護自己所愛的人和土地。所以,即便全村人都走了,他也不離開,面對海水的不斷挑釁,老人也從未想到放棄。

我們總是把眼光看的太遠,卻忘了當下才是我們生活的重心,堅守初心的人才不會迷失方向,面對挑戰和選擇,才有更多的勇氣去收穫真正的希望。

  • 做一個灑脫的人,不念過往,不懼未來

老人最終帶著妻子當年遺落的酒杯回到了現在一個人的家,雖然回憶的美好終將破滅,但那隻遺落的酒杯就是是妻子給老人的回應,老人因此得到了釋然。

這是老人對「過往」的重新認知,他不再固守遺失的美好,學會樂觀的享受當下的生活,這對老人而言是一種「收穫」。也許,老人可以和自然抗爭的時間不會太久,但是他會好好的守護自己的家園,保護他這片充滿愛與希望的地方。

影片中老伴離去,女兒遠嫁,一個再也回不來,一個再也回不去。老人曾經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真正對生活充滿愛的人必定是一個灑脫的人,過去的讓它過去,未來的隨它而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憶積木小屋》:在回憶與現實中採擷真愛,探尋生活的意義


寫在最後:

《回憶積木小屋》是一部內涵非常豐富的動畫短片,其中蘊藏的關於現實與回憶的來回拉扯,帶給我們對愛與希望的重新認知。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現實」是「回憶」的另一種存在,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握當下,開心的做自己。

相關焦點

  • 《回憶積木小屋》:在記憶與現實穿越中,體悟歲月的靜好
    在我看來,優秀的電影總能發人深思,《回憶積木小屋》是以記憶反思現實,沉浸其中並無助於圓滿人生。因此,本文就從故事中老人潛入記憶深海,到重回現實嚮往事乾杯的過程,以及導演加藤久仁生成長環境和影片寓意表現,分析下我們為何要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在尋找人生方向時體悟歲月的靜好。
  • 《回憶積木小屋》,溫馨的回憶下,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警醒
    這部短片通過倒敘的方式,將溫馨的回憶穿插於悲涼的現實生活中,表現了獨居老人孤寂悽涼的晚年生活,但是導演在表現這一悲涼心境,給予主人公人文關懷時,也彰顯了主人公的豁達樂觀面對現實的積極精神,同時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也是導演對日益惡化的環境的諷刺和抨擊。
  • 你的積木小屋搭建到了第幾層?——看《回憶積木小屋》
    動畫片《回憶積木小屋》時長僅12分鐘,是日本導演加藤久仁生,曾榮獲200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老人的菸斗——失去所有親人的人,依然有心愛之物,孤獨的生活依然要繼續。《回憶積木小屋》裡,老人有一個心愛之物——菸斗。從片中可以看出,老人從年輕時起,嘴上就叼著這個菸斗,和妻子女兒生活時,也是叼著這個菸斗,老年的一個人生活的老人,也是叼著這個菸斗坐在椅子上,幹活的時候,也是叼著這個菸斗。
  • 《回憶積木小屋》-淹沒不掉的回憶
    大家好,我是愛動漫的繪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回憶積木小屋》《回憶積木小屋》是由日本動畫公司Robot Communications公司於2008年製作的動畫短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講述了一位老人為了找回心愛的菸斗而決心潛下已被海平面覆蓋的舊屋之中,回憶起過往生活的故事。全片濃濃的法式情調,造型和畫面氣氛的營造讓人驚豔充滿著一種童話般的意境,曾獲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恍如世界末日一般,洪水席捲地球,世界變成一片汪洋,空曠而孤寂。
  • 《回憶積木小屋》:堆砌起來的小木屋,淹沒不掉的記憶深處
    色彩意義的表達形式在電影中有很多,可以是整體色彩基調,也可以是部分畫面場景,還可以是環境,但所有的表現手法都必須與影片中的形象、主題、內容等相契合,短片《回憶積木小屋》以泛黃的手繪色彩為主,冰藍色為輔的畫面色彩,讓短片畫面顯得真切實感。
  • 奧斯卡短片《父與女》《回憶的積木小屋》:時光往復,思念如舊
    看完這裡,老人往回遊,回到現實生活。02、用極具象徵意義的事物展示影片背後的深意,帶給觀眾對親情和生命的深度思考隱喻是不同於明喻的一種比喻方式,它比明喻更生動,更具深意。這兩部影片中,有大量的事物隱喻,這些隱喻將海水、積木小屋、車輪等具象物品抽象化,賦予它們更深的含義,也引發了觀眾的浮想聯翩和解讀。
  • 奧斯卡短片《父與女》《回憶的積木小屋》:時光往復,思念如舊
    看完這裡,老人往回遊,回到現實生活。順敘手法和倒敘手法都是藝術作品中常用的敘述方式。順敘的好處是貫通故事情節,使劇情條理清楚。而倒敘雖是從後往前進行敘述,卻能增強故事的生動性,更加引人入勝。《回憶的積木小屋》採用倒敘方式,既符合主人公老人的角色設定,也帶領著觀眾一步步潛入記憶深處,內心溫暖一點點增加。
  • 《回憶積木小屋》:年輕時為家庭付出一切,年老時卻無人問津
    最近有些煩心,總是靜不下心來閱讀學習,我朋友建議我可以找找治癒的短片看看,這一看,我越看越生氣,特別是當我看完《回憶積木小屋》,實在是為短片裡的老爺爺哀傷。這部短片由加藤久仁生先生擔任導演,充滿法式情調,透露著童話般意境,曾獲得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水裡有個小屋,外形似積木,孤獨的老爺爺居住在這裡,無論歲月流逝,都不舍離去,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回憶積木小屋》
    《回憶積木小屋》是由日本動畫公司Robot Communications公司於2008年製作的動畫短片 。短片由加藤久仁生先生擔任導演兼編劇,曾獲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它承載了一個家庭,處處記載著你生活的點點滴滴,若說如此,其實大部分人都捨不得這麼一處所在,仿佛是故鄉的濃縮,難過的時候最容易記起的那個地方。《回憶積木小屋》開篇充滿了濃濃的法式情調,蠟筆畫般簡樸的風格,極易呼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一個老人獨自生活在一所小房子裡,一個人發呆,一個人釣魚,一個人喝著紅酒吃飯,一個人睡覺,像是在一座孤島上,什麼都是一個人。
  • 《回憶積木小屋》:傳承在文明易逝的時代裡變得彌足珍貴
    當時一直抓不到這句話的精髓,直到看了加藤久仁生先生的短片《回憶積木小屋》,才不得不承認有實物承載的情感和記憶確實更不容易消散。在以往獲獎的奧斯卡動畫短片中,涉及「親情、感恩、回憶」的作品也不是沒有,如荷蘭動畫《父與女》,但真正把「家」的意義和「記憶儲存」的價值在12分鐘裡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的,《回憶積木小屋》是首例也是唯一。
  • 動漫推薦:悲涼下的溫暖——《回憶積木小屋》
    《回憶積木小屋》是由日本動畫公司Robot Communications公司於2008年製作的動畫短片;短片由加藤久仁生先生擔任導演兼編劇。該片獲得八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大家也許都玩過疊積木類的遊戲,這部《回憶積木小屋》的主人翁就像是疊積木的高手玩家一樣,在無際的大海上,一位老人把自己的房子歪歪扭扭的一層層疊高,讓自己的房子不至於被日漸升高的海平面所淹沒,他似乎無處可去,望著滿牆的老照片若有所思。
  • 周末怪奇短片小劇場第四期:『回憶積木小屋』
    周末怪奇短片小劇場第四期:『回憶積木小屋』 動漫 2011-10-09 18:09:41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榮獲
  • 豆瓣9.3奧斯卡最佳短片《回憶積木小屋》:人生最有溫度的一面
    看到這部短片能被打到9.3的高分,似乎懂得,人內心深處依舊期待的一處生活的溫柔是什麼。《回憶積木小屋》是日本導演加藤久仁生的代表作,因摘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而廣受關注。全片僅僅12分鐘,沒有一句對白。
  • 《檸檬桌子》:向死而生,在生命的盡頭探尋人生的意義
    在他筆下,男爵柯西莫從爬上樹的那一刻起自己的靈魂就是自由的,他可以制定自己的規矩,可以在樹上享受戀愛和學習生活,可以帶領士兵打勝仗,也可以在樹上以書信形式與世界各地的文學大亨交流。他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事,卻在自己的虛構世界中完成了夢想。
  • 回憶的意義是什麼?
    記憶的基本過程是由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組成的。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對事物的識別和記住,並形成一定印象的過程。保持是對識記內容的一種強化過程,使之能更好地成為人的經驗。回憶和再認是對過去經驗的兩種不同再現形式。記憶過程中的這三個環節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識記是保持的前提,沒有保持也就沒有回憶和再認,而回憶和再認又是檢驗識記和保持效果好壞的指標。
  • 《懸崖上的金魚姬》:在自由與堅持中採擷真愛,探尋成長的意義
    電影中以波妞和宗介的感情為主線,襯託出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為了在一起生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改變,最後終於圓滿地走在了一起。影片中的波妞和宗介,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性格,下面我將會通過家庭、個人成長以及現實思考三個方面去分析這兩類孩子所傳遞出來的現實意義。
  • 《懸崖上的金魚姬》:在自由與堅持中採擷真愛,探尋成長的意義
    電影中以波妞和宗介的感情為主線,襯託出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為了在一起生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改變,最後終於圓滿地走在了一起。影片中的波妞和宗介,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性格,下面我將會通過家庭、個人成長以及現實思考三個方面去分析這兩類孩子所傳遞出來的現實意義。
  • 《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中島京子 分享「抓緊聲音」之道
    中島京子透露,熱愛聆聽的習慣早於她成為作家前已經形成,當時她為一本女性生活風尚雜誌擔任記者及編輯。       回想昔日的工作,中島京子指日常採訪讓她有機會接觸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期間聽到狠多人的「心底話」。
  • 回憶中的瑪妮:源於現實,又超越於現實,又一個成長蛻變的女孩
    動畫劇情來源於現實,又超越於現實,一部作品能夠成為經典又能夠給予觀眾最好的體現和思考,就要獲得觀眾的共鳴。往往越接近現實生活的動漫作品就越容易打動觀眾。特別是親情和友情,最能引起觀眾對生活的思考。吉卜力工作室的每一部都包含著很深刻的主題,包括自然、社會、戰爭、親情、友情和成長等等,《回憶中的瑪妮》同樣講述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只不過她的成長有點「怪」,已故的外婆以年輕女子的身份引導自己的孫女走出黑暗內心,成長為樂觀的女孩。
  • 成也現實,敗也現實,《秋之回憶3》為何會遭遇口碑滑鐵盧
    說到《秋之回憶3》(MO3),就不得不提到同系列的《秋之回憶5》(MO5),這對難兄難弟每每在外人誇讚第2和第4部有多經典的時候都要被拉出來鞭屍。今天小源就帶大家走進《秋之回憶3:想君》,探索作品口碑撲街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