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收垃圾、掛牌服務、統一著裝、廢品回收明碼標價
扔垃圾的地方,太遠居民覺得不方便,太近居民又覺得有異味。垃圾堆放在門口不但不安全還影響鄰裡關係。怎麼辦?14日,在富豪花園內,一輛「小藍車」解決了困擾著居民的這些難題。工作人員不但上門收垃圾,而且服務正規、明碼標價,讓居民十分安心。
再生資源回收車服務到家居民心裡敞亮
「離老遠我就看見了這輛藍色的小車,這樣流動收集垃圾對居民來說太方便了。」孫女士在樓上看到正在收集垃圾的「小藍車」,立馬從樓上走了下來,本來要扔掉的易拉罐,在工作人員的公平秤上一稱,竟賣了一元錢。「以前收廢品的來收這些易拉罐都是0.1元一個,沒想到我這8個易拉罐竟賣了一元錢,以後這些廢品我不亂扔亂賣了。有了這個『小藍車』,不但明碼標價,而且工作人員掛牌服務、統一著裝,讓我更有安全感。」孫女士一邊說著,一邊跟附近的居民攀談,不一會兒的功夫,又來了兩位阿姨,拿來了不少紙盒和塑料……
「正常情況下這個『響料』,就是帶響的塑料瓶,我們是不收的,可又怕大爺大娘們一聽不收又亂扔,我們也就按0.4元一公斤的價格收了,別看這兩大兜塑料瓶只賣0.7元,可是大娘們也很開心。」曹先生是「小藍車」駕駛員,同時也是工作人員,別看都是收廢品,可曹先生可是帶著感情來工作的。
再生資源回收車改造相當有講究
「小藍車」的改造人,吉林融信坤科技環保公司的劉安全也沒閒著,跑上跑下的幫助居民搬運廢舊的洗衣機、電視機。「這個可回收物收運車是我在一輛電動三輪車的基礎上改造的,不但用全白鋼製作了箱體,而且車身也擴大了一些,這樣全封閉的收取垃圾不會讓異味影響居民,而且全封閉的設計也很美觀。」劉安全告訴記者,別看這個回收車不大,可改造也得花費1萬餘元,箱體以藍綠色為主,象徵環保,雖然14日是第一天「上崗」,可居民們都親切地稱它為「小藍車」。
「我發明的這個回收車為居民解決了很多難題。」劉安全說,現在長春市內的很多小區都是封閉式管理,不少居民積攢廢品後不知如何售賣,有的乾脆將廢品直接扔到小區垃圾箱內,導致垃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類處理。「有了這個回收車,市民不僅不用出小區門就能售賣廢品,而且我們在收取廢品後還能進行分類處理,真正的做到環保收取,對居民和城市來說都是好事。」劉安全對他改造的「小藍車」非常滿意。
記者注意到,在這輛再生資源回收車的車身上,不但宣傳哪些垃圾可收取,還有聯繫電話,同時張貼了分類宣傳口號:資源有限,循環無限,再生資源,從我做起。讓其身兼「流動收取」和「流動宣傳」雙重功能。
再生資源回收車暖心服務獲百姓稱讚
再生資源回收車的第一次亮相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堆在門棟口的垃圾賣了10.5元,上次來收廢品的給我5元錢我沒捨得賣,沒想到這不用我拎到小區門口,上門幫我收撿垃圾,還幫我分類,賣價還高,真方便。」富豪小區1棟4單元的張大娘一邊念叨著「紙盒1.1元一公斤,塑料0.4元一公斤,碟片1元一公斤,明碼標價讓人放心。」一邊數著工作人員給她的賣廢品錢,高興得直誇「小藍車」上門服務太棒了。
「這洗衣機賣了46元,上次收廢品的告訴我只能幫我抬下樓、不給錢,沒想到這次『小藍車』如此給力。」崔女士高興地不得了。
再生資源回收車不僅方便了居民垃圾投放,也提高了小區物業的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力等成本投入。實際上,再生資源回收車的駕駛員就是垃圾分類收集員、監督員,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垃圾收集任務,所以小區居民跟物業比較歡迎這個模式。
據了解,從14日第一輛再生資源回收車運行開始,該公司未來將繼續改造車輛,在全市小區範圍內推廣流動回收車,共同做好垃圾分類現場指導,監督居民提高分類實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居民都能做到自主分類,愛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