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明璐 範俊娟
01.
關係中的背叛,會留下致命的傷口
一對伴侶從互相陌生到建立起信任,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摧毀這種信任,有時候可能只需要一個瞬間。
夏小姐在老公手機裡發現出軌證據的那一刻,她難以相信一起生活了六年的枕邊人近一年半都在出軌公司一名女同事,而他表面還能對自己溫柔相待,付出精力一起經營這個家。
夫妻間的信任在瞬間崩塌。夏小姐先是震驚、憤怒,隨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當中,她問自己,六年的婚姻就這麼不堪一擊嗎?他說過的情話難道都是謊言嗎?
在痛苦與糾結中思索一周後,夏小姐與老公攤牌,並提出離婚,卻被老公拒絕了。
他向她道歉了無數遍,表明態度,保證自己會與第三者斷絕乾淨,一心一意回歸家庭。
夏小姐在老公這樣的態度前,內心動搖了。於是她決定和老公和好。
但,在這之後的半年裡,夏小姐再也沒能從婚姻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起初,老公想了各種辦法哄她開心,也試過找話題主動交流想法和感受,但夏小姐永遠都淡漠冷靜,對自己的感受閉口不談,也對老公的想法漠不關心。於是到後來,老公也不再積極主動地與夏小姐溝通。
老公和夏小姐都很清楚,半年前的出軌事件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死死壓在夏小姐心頭,使她永遠都沒法從它的陰影下擺脫出來。
但夏小姐的老公不知道的是,夏小姐其實很愛他。因為這份愛,她選擇了原諒,但其實在自己心裡又放不下。
她無法接受老公對別人動心,出軌了別人。這個事件讓她懷疑老公對婚姻的忠誠度乃至人品,也讓她懷疑自己對於老公來說是否已經吸引力全無,甚至懷疑兩人之間的感情從一開始就不夠真誠、不夠牢靠……
夏小姐自己吞下了這全部的迷茫、糾結、痛苦,選擇不去觸碰這段傷痛記憶,卻沒有辦法真正的消化。
於是,兩個人的婚姻逐漸失去了往昔的生命力。
當一段關係發現出軌的時候,原諒和寬恕其實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大家常常會陷入到兩種誤區中去。
02.
原諒的兩大誤區:太快原諒與始終無法原諒
就像故事中的夏小姐,犯的就是第一個錯:太快原諒。
自己心裡的傷口還沒有復原,關係中的隱患和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卻告訴對方「我原諒你了」。當她說出這句話,做出這個舉動,就意味著今後所有的傷口都要靠自己來修復。
因為你給了對方「我原諒你」的承諾,就等於切斷了自己再提起這件事的權力。
如果之後這場出軌再被提起來,對方就會覺得:你又在揪著我的錯不放,你在翻舊帳,你說的「原諒」只是在騙我回到你身邊,我也不敢相信你的話了。
很多太快原諒的人,背後其實都藏著很深的恐懼感:太害怕失去這段關係。
如果把這段關係比喻成她的空氣,把出軌這個事件比喻成身體上被砍了一刀的話,那種感覺就像:沒有了空氣,自己就會死,就會窒息,所以為了留住空氣,讓自己活下去,選擇原諒,可是選擇原諒的時候,被砍一刀的痛苦依然是在的,傷口不會因為空氣的繼續存在,而自動復原。
所以在伴侶出軌後很快做出決定,選擇原諒的人,就好像在自己的傷口上寥寥草草地包紮了一下,沒有消毒,沒有上藥,沒有把刀片拔出來,血一直在咕咕的流,傷口開始化膿,開始不斷撕裂般的痛,但是自己都不敢再把這樣的傷口給袒露出來,因為怕連關係都不存在了。
所以,嘴裡原諒了,表面上原諒了,不代表真正能做到原諒,因為傷口還沒有真正被處理。
哪怕你告訴自己,我原諒了,這件事翻篇了。但其實你知道,在你心裡,那個傷口一直在隱隱作痛,折磨你。
而且受傷的你,很容易對伴侶產生懷疑,如果之後兩人關係有什麼風吹草動,很難不去往負面的方向猜疑。於是你想追,想問。但是你只能告訴自己,「我已經說過原諒了,我不能再去追問他什麼。」
這樣死死地逼著自己,會導致你們失去談論這個話題的空間。一旦你說出「原諒」,就好像給這件事上了一道鎖,你不說,對方也不說,「出軌」成為你們之間的禁忌詞,之前的傷痛和懸而未決的問題都被匆匆掩埋。
第二個誤區,就是始終都無法原諒出軌的伴侶。
也有的人是這樣:在你心裡,這件事成為一道永遠過不去的坎。只要想到,你就會感覺到無比的怨恨,你會用很多方法,比如語言攻擊或者是冷暴力,來指責對方,傷害對方。你惡狠狠的告訴對方: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你。
這就像是你被最親密的人捅了很多刀,已經遍體鱗傷,千瘡百孔。但是這個時候,你首先做的,既不是包紮自己,也不是安慰自己,而是拿刀去捅對方。
你想讓對方也承受這種痛不欲生的感覺,讓他受到懲罰,這樣自己心裡才會覺得公平,解恨,起碼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像個傻瓜一樣痛苦。
你以為只有一刀刀扎向對方,直到對方也傷痕累累,你的痛苦可以得到緩解。
但其實,這種行為並不能治癒你。對方也受傷了,並不能讓你身上的傷口小一點,也不會讓你的痛減輕一點,只會讓你覺得,我好像平衡了,不是我一個人在受傷。
可是無論你插對方多少刀,傷對方有多狠,你都覺得還不夠,自己的痛他體會的還不夠深,他根本無法感受我心裡的傷痛。
隨著這一刀刀插下去,你的多年的感情,你們曾經美好的回憶,你們孩子昔日安穩完整的家,還有原本那個快樂自信的你,都不復存在了,家裡變成了一個戰場,而你變成了滿身仇恨的怨婦,你把自己給弄丟了。
03
送給大家一個原諒公式,真正的原諒要做到四個卡位
很多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我該不該原諒?
其實大家忽視了一個前提:原諒要基於傷害已經被修復了,被彌補了。
成年人的世界,一個人犯了錯,並不是說犯錯的人嘴裡道個歉,承諾保證一下,然後另外一方說「我原諒你了」問題就解決了的。
原諒不是嘴巴說出來的,而是行為做出來的。原諒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
在修復婚姻這個問題上,是有個卡位的時間軸的:
卡位1: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原諒,如果你也想努力修復的話,對我的傷害太深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們試試看;
卡位2:努力行動,彌補修復,出軌方在生活上給對方更多的照顧和支持,承擔更多的責任,積極主動坦白,努力讓對方感受到開放度;
卡位3:被傷害的一方從砍對方,比如不再經常甩出這些話「你就是個人渣、你品德有問題、你當初為什麼沒想到我」,而是開始給對方機會療傷,告訴對方:「我真的很心痛,就好很多把刀插在我心上一樣,讓我痛不欲生,你能理解我嗎」
卡位4:出軌的一方能夠內心傾聽,面對傷害的後果,真實的感受到自己的行為,給對方帶來的傷害有多深,後果有多嚴重,同事可以跟對方分享自己內疚、自責、罪惡感等等。
卡位5:當前面的療傷的過程真正完成之後,最終才可能真正做到所謂的原諒。那時候你嘴裡說出來的「我原諒你了」,才是長出一口氣之後的釋然,傷口真的被抹平了,也許還會有個疤在,但是不會讓你經常會想到就痛不欲生,想到就會情緒失控。
所以,這裡送給大家一個原諒公式:
真正的原諒=積極有效的彌補行動+真實的表達自己的痛苦、需求+坦誠的回應自己的感受+深度有效的療愈
當傷口真正痊癒時,原諒才能真正發生。
願看這篇文章的你,能夠拔出心裡的刀,讓傷口癒合,找回自己內心的平靜,願你此生再也不必承受如此之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