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網三同人文化到底有多強?90年代就開始有文化圈了

2021-01-15 十裡說

同人是指在動漫遊戲中,對喜歡的人物故事開始自創、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或者自主的創作。它比商業創作有較大的創作自由度,以及在原則範圍內的「想創作什麼,便創作什麼」的味道。同人誌則是這種創作的自製出版物。這個文化圈則被稱為同人界。

最初開始入坑劍網三的時候是90年代,那時候覺得他們的人物很好看,還可以自由捏臉,還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聯機打遊戲,探索地圖的每一個角落,同時也安利了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入坑劍網3。雖然有一些朋友因為電腦等個人原因沒能入坑,但是卻有許許多多人都是知道劍網3的,經常會刷到一些劍網三的cosplay,同人畫作和一些同人漫畫等等,有時候也會把把自己喜歡的劍網3同人畫手的畫作設為壁紙。這些不玩遊戲但是基本上了解劍網3的我們統稱為雲玩家。

說起來到目前為止,劍網三的同人文化圈發展已經十分壯大,還有一些莫名的吸引力,很多雲玩家對劍網三的初印象都是衍生出來的同人作品,例如大名鼎鼎的【山河人間】,還有【葉蛋的江湖】等等,更有後來官方推出的衍生漫畫【九天】了,身邊有的朋友和我說,劍網三是一個令他很尊重的遊戲,他第一次聽見【蒼雲業火歌】的時候,就令他很震撼,他現在還記得燕無情說的那句話,你們願意陪我一起去生,去死,去拿回應屬於我們戰士的榮光嗎。他說雖然不能在劍網三的江湖裡面馳騁,但是每一次刷到劍網三的同人漫畫,小說甚至工作室做的有聲漫畫的時候,都會很點擊進去觀看。

不僅如此,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號在2018年的時候,轉發了由HiDii國樂團演奏的劍網三大師賽主題曲【何曾俱】以及【當戰】,古典樂器搭配出超強的節奏感。並且成功引來劍網三遊戲玩家的紛紛點讚和留言,並且開始問共青團是不是也喜歡上了劍網三,是不是在背後也開始偷偷在玩了,這也算共青團對劍網三同人文化的一次高度認可。

隨著衍生出來的同人文化越來越受歡迎了,劍網三近幾年也開始推出了不少視聽作品,反響都十分不錯,其中劍歌江湖在短短髮售幾天後更是售出了130W,同時還有劍網三的舞臺劇曲雲傳從2018年首映開始,在成都一連上映3天,反響巨大,許許多多玩家看完全劇淚崩,不禁感嘆認識這個江湖太好了。不僅如此,還有劍網三遊戲改編的【俠肝義膽沈劍心】系列在上映後全網播發更是過億。到目前為止,劍網三已經舉辦了十一屆的同人嘉年華。

在喜愛劍網三的群體中無論是不是遊戲玩家,劍網三憑藉著自己優秀的衍生同人文化正在吸引著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支持自己喜歡的文化。入坑了的玩家在遊戲中與朋友們一起仗劍天涯遊歷江湖,遊戲誕生出來的同人文化,同時用這些同人文化來吸引共同愛好者,這就是劍網三的江湖了。對劍網三感興趣的話,不妨也下載一個玩玩。一起遊歷一下這個江湖。

相關焦點

  • 劍網3同人文化究竟有多強?網友:你可能不玩遊戲,但一定接觸過
    雖然有一些小夥伴因為電腦等個人原因沒能入坑,但很多人都是知道劍網3的,經常會刷到一些有趣的劍網3的818帖子,把劍網3同人畫手的相關作品設為壁紙等等。這些行為的"路人"有一個共同的名稱——"雲玩家"。(下圖作者微博為知名劍網3同人畫手"伊吹雞腿子") 說起來,劍網3 的同人文化圈自發形成至今不僅已十分壯大
  • 頂級同人文化,劍網3玩家COS質量上流
    ,國內UCG圈太多COS和衍生的作品,均出自劍網3這個大IP,這個ip甚至都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同人文化,從端遊劍網3,到手遊劍網3:指尖江湖,再到動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都有著代表著國內頂尖同人作品。
  • 《劍網3》同人文化的強大你可知道?婚禮現場直接變成COS秀?
    然而「劍網3」除了遊戲和動畫之外,還有其同人文化也是非常受歡迎,可以說是國產遊戲圈裡同人文化最強的存在或許有人會覺得大叔說得有些誇張了,但是我們用事實數據說話,來證明大叔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郭煒煒就給粉絲透露了一組數據,《劍網3》遊戲公測到現在已經有11年之久,而在這11年裡他們舉辦了8次同人文創大賽,而這些比賽相關的話題閱讀量總數已經超過了100億。
  • 二次元到底有多花錢?手辦、兵人國產遊戲周邊居然能做到這樣!
    越來越多的漫展,越來越多的lo娘,都在證明著這個二次元攻佔世界的現實發生。而兵人這個詞彙,在很多愛好者心裡,無疑是「洪水猛獸」級別的存在!因為一旦熱愛上兵人,你就即將和你的錢包說拜拜。作為和Cos、Lolita、軍服等一樣燒錢的存在,兵人向來也是以高還原度高成本著稱的,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了兵人產品的稀有性,不可能形成流水線的生產。
  • 風波中心的「同人文化」
    同人作品、作品的創作者、受眾以及基於同人作品製作的周邊等,共同組成了「同人圈」,形成「同人文化」。目前普遍認為「同人文化」起源於日本,最早在日本、歐美等國流行,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傳入我國。由古風圈、配音圈等多個圈子內的眾多知名人士共同參與製作的《魔道祖師》同人曲——《同道殊途》,當年一經發布就在粉絲群體裡引起轟動▼萬物皆可出同人?同人文化起源於動漫領域,後在小說和包括遊戲在內的「二次元」領域迅速發展。而隨著粉絲群體和粉圈文化的興起和壯大,同人文化也逐漸開始影響「三次元」。
  • 劍網3有多牛?十年前開始做遊戲同人文化,如今成古風圈半邊天
    劍網3在古風圈內,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於,即便說劍網3是與古風圈一同成長起來的,那也絲毫不為過。談及劍網3的古風,有個人肯定不得不提,很多劍網3的玩家都是因為她而走進了劍網3的江湖之中。伊吹五月,是古風圈中數一數二的畫手。
  • 同人逼死官方系列:劍網三玩家捏了個傘蘿,這顏值堪比天仙下凡
    #遊戲圈中的春節#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如果要問中國網遊圈內誰的同人文化發展得最好,那麼答案肯定是劍網三了,受劍網三獨特的文化薰陶的玩家,常常在熱愛的驅使下,做出很多令人驚豔的同人作品,這些同人作品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深入大眾,甚至能夠影響到一些劍網三圈子以外的人,比如伊吹五月的條漫《山河人間》,比如以冬的填詞翻唱歌曲《我的一個道姑朋友》,幾乎人盡皆知,能做到這個影響深遠的程度同人文化,全靠各位圈內大佬。
  • 當遊戲成為一種文化:從沈劍心到劍網三,這個江湖我來過
    而以劍網三為中心的一系列產業:動畫,手遊,舞臺劇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以「沈劍心」為主角的動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在國內二次元綜合視頻網站B站上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從沈劍心到劍網三,劍網三的成功離不了其遊戲衍生出的文化氛圍。
  • 告別「100年代」的劍三玩家,開始向下一個時代邁進了
    「100年代最後一天啦,大家都來留個名吧,110級最後一天我再把你們挖出來。」劍網三的貼吧,一個這樣的帖子被三千多條回復頂上了熱門。所謂「100年代」,是指劍網三這款遊戲目前的版本——滿級的級別是100級。
  • 激怒肖戰粉絲的「同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文化?
    因為牽繫倫理道德、版權法、網絡文學多重議題,並與當下一線流量明星相關,該事件很快從「粉圈內鬥」升級成了熱門文化事件。但關於「同人」到底是什麼,圈外人大多仍一頭霧水。實際上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金庸起訴江南《此間的少年》一案所涉及的,就是「同人」版權問題。鳳凰網讀書特邀資深同人文化學者鄭熙青,對「同人文」做了一次詳盡、客觀的知識普及:何謂同人?
  • 動漫同人沒落!遊戲同人頻繁登頂P站熱搜,老澀批的喜好變了?
    早年間同人文化僅僅作為ACG亞文化中的一個小分支,如今在各大事件中卻頻繁看到同人圈的聲音,簡單來說,同人文化正在走向主流!很多人將同人文化崛起歸功於現在90後和00後兩代對於文化的包容,推動了這種新鮮事物的發展!
  • 70歲女導演融入二次元,劍網3同人破圈粵劇,而這才是冰山一角
    在大多數人眼中,二次元幾乎是獨屬於十幾二十歲年輕人的一種文化,不論從它的表現形式還是內涵意義來說,都是非常年輕有活力的。這種圈子與中老年人有著天然的次元壁和代溝,二次元中包括同人小說在內似乎永遠都不可能被他們所理解包容。
  • 70歲女導演融入二次元,劍網3同人破圈粵劇,而這才是冰山一角
    這樣的大膽嘗試,讓粵劇這個中國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產生了一次劇烈的碰撞,同時也讓粵劇正式進入了八零後九零後的視野範圍內。而這其實只是劍網3萬千同人文化的一次閃光而已。自劍網3自開服以後,就幾乎成了國內同人文化最大的那根中流砥柱。時至今日,劍網3在多種表現形式上都有著堪比《決戰天策府》的重量級造詣。
  • 對亞文化圈【同人】的理解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些亞文化圈,但是她們基本上是我娛樂生活的全部。裡面有著最為真摯的情感,誕生了許多優美的衍生作品。同人多多少少有一些人關注,是由於移情作用,加之再創作,對原創文化的一種延伸。延伸包括:人物的豐富闡釋,立意的內涵拓展。同人因為原作已有的背景和世界觀,為創作減少了很多麻煩。又因為對原著深刻的感情,人物不用從頭塑造,更容易過渡到立意的升華階段,也就是容易挖的比較深。
  • 遊戲衍生同人文化,大學生紛紛COS遊戲角色,後悔入圈太晚
    同人文化越來越流行,而同人圈的影響力遍及到娛樂生活圈。作為一種同好,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同人創作者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那麼到底何為同人文化?其實是由日本傳入,主要是以動漫文化,而後延伸到了遊戲圈。但目前來看,更多的同人文化還是以動漫遊戲等作品展示出來。
  • 與肖戰粉「對線」的《劍網3》玩家,是怎樣的存在?
    而這部分玩家的熱情高、購買力強,則和遊戲的付費模式有一定關聯。《劍網3》問世時,正值網遊免費模式普及、推廣的重要階段,網遊的主要收費模式是裝備收費,而《劍網3》反其道而行之採用的是月卡或點卡付費模式(並且費用在十年前還不算低,月卡每月60元)。
  • 期待劍網三手遊?西山居的這遊戲符合你的所有想像!
    要說國內端遊扛把子,村長提名西山居的《劍俠情緣網絡版叄》(劍網三)應該沒有人反對吧?從2009年公測開始,劍網三就在眾多端遊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國內端遊界的常青樹,與其他呈快餐化的端遊可以說是區別非常大了。
  • 同人文化或許是一條路子
    要做女性向遊戲,不得不提的是對遊戲有更大價值的女性自傳播。女性玩家適合怎樣的營銷方式?與男性玩家不同的是,女性用戶可能在「選擇」上更有主見。尤其在攝影、圖片、同人文化等領域,其實已經形成了不少線上線下的聚集地。如在百度上搜索「二次元同人交流論壇」,就顯示有約713萬個相關結果。
  • 大師賽同人應援徵集進行時 《劍網3》推欄新版本上線
    第五屆《劍網3》競技大師賽-俱樂部爭鋒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八家職業俱樂部強者出徵,每晚19:00決戰沙場!與此同時,大師賽線上競猜應援活動開啟,競猜獎池再度刷新,諸多豪華大禮等你來拿!應援肩飾「泛海期約」「清纓不敗」「箋斷紅英」同步開售,三款肩飾為本屆大師賽量身定製,背後更有傳奇故事,佩戴同款左右肩掛還將觸發額外特效表現!
  • 「同人」文化在中國:從晚清反案小說到二次元時代的動漫同人
    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動漫文化流傳至臺灣和香港,港臺青少年在追看動漫作品的同時,亦接受了日本的漫畫同人誌文化,並開始主動模仿日本,以動漫集會(同人祭)的形式開展同人活動和創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大約在90年代中期,衍生類的「同人」概念經由港臺地區以盜版漫畫的形式輾轉進入中國大陸,此後中國大陸的同人活動逐漸開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