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2020-12-24 騰訊網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策展人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文人的理想國

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1984 年,受知名學者王世襄(1914~2009 年)先生之邀,我前往北京,將其著作《明式家具珍賞》(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一書翻譯成英文。

王世襄的家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他與家人曾住在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

其中的三間房裡,屋內放滿其所藏的中國古典家具。

我們共事一年,在他那張明代紫檀插肩榫大畫案前完成書稿。

王世襄還是一位美食家,擅長廚藝且待客周到,在他家品嘗的精緻時令點心與茶,至今仍回味無窮。

王世襄於其明紫檀插肩榫大畫案前伏案寫作

他坐在畫案前,每日醉心於研究中國古典家具,將所思所想注之於墨,再以實物驗證所寫是否妥當。

院內常有鴿哨伴耳,若隱若現,如笛聲般清遠,時至隆冬,仍可聽到蟈蟈在葫蘆中吟唱。

20 世紀末,這座王世襄幾乎住了一輩子的四合院被推倒,其所藏家具被一位香港藏家悉數買走,後捐贈予上海博物館。

那張與他朝夕相處的畫案被置於博物館展廳正中的展臺上。

現陳列於上海博物館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

高度上光的表面仿佛拒人於千裡之外,全無私人物品的痕跡,於我而言既陌生又頗感不安。

但這是對王世襄恰如其分的紀念,對博物館的古典家具收藏來說亦增添了一件重要藏品。

大樹圖袁荃猷公元1996 年剪紙

王世襄妻子袁荃猷(1920~2003年)的剪紙作品《大樹圖》象徵了他的一生,而這張畫案正處於畫面的中心。

畫案之上是其部分著作與最愛的植物,他在這裡著書立說,揮墨吟詩,醉心學術,研究他鍾愛的家具、漆器與竹雕,養鴿子、鬥蟈蟈、玩葫蘆。

在中國,如此之大的桌子被稱為「畫案」。

無論男女,但凡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擅長書畫,這是其修養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無論是用絹或紙,都需要大畫案及寬敞的空間以便於創作,並放置文房四寶與文人清玩。

蘇州博物館書房陳設

畫案是文人的珍貴之物,時有如書畫鈐印一般於畫案上鐫刻銘文。

此類銘文在家具中甚為少見,通常僅見於畫案之上。

清宗室溥侗得到這件紫檀畫案後,於1907 年題識鐫刻,述其來歷。

此畫案曾為明末河南商丘望族宋犖(1634~1713年)家傳之物,後被人賣至北京,又為溥侗所藏,其上銘文為:

昔張叔未藏有項墨林棐幾、周公瑕紫檀坐具,制銘賦詩鍥其上,備載《清儀閣集》中。此畫案得之商丘宋氏,蓋西陂舊物也。囊哲留遺,精雅完好。與墨林棐幾、公瑕坐具,並堪珍重。摩挲拂拭,私幸於吾有夙緣。用題數語,以志景仰。丁未秋日,西園嬾侗識。

畫案牙條上溥侗題識的拓本

此案由珍貴的紫檀製成,木質堅實厚重,體量寬大,用料闊綽,線條簡雅,牙子、腿足邊緣有飽滿陽線,雲紋牙頭承上啟下,足端稍作雕飾。

角牙的榫法巧用一對卷草紋作裝飾,而非僅以單調的線條過渡,給人輕快簡約之感。

至20世紀,這件線條流暢、紋飾精美、用料考究的家具被公認為「中國古典家具」或言「明式家具」的典範之作。

明紫檀插肩榫大畫案細部

這類木家具採用榫卯結構,不用釘子與黏合劑,各部分可輕易拆卸。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王世襄意識到這件珍寶可能會毀於紅衛兵之手,便將各部件拆下,再用繩索緊緊綁牢。

王氏夫婦都在博物館與藝術研究所工作,紅衛兵抄家時找到這張畫案,將其扣至孔廟。

文革之後,王世襄從鄉下返京,所有物件得以收回。

王世襄與祖連朋師傅

在木藝大師的協助下,他復原了這張畫案。

畫案位於書房窗邊,窗外有四時景致,王世襄坐於紫檀座椅上伏案寫作,踏在一張長足踏上。

畫案沒有抽屜,所以他將一些小物件放置在窗邊的木盒及書櫃的小盒中。

其身後是一件宋代的銅菩薩頭像,文房清玩置於桌面,古香爐裡時有香氣縈繞,這便是王世襄的書房。

王世襄先生書房

書房作為文人的棲息之所,是其私密的理想國。

書房是文人修養的象徵,他們在這讀書、著述、繪畫、彈琴,盡享文人雅事,沉醉於古今藝術。

這亦是與友人相交之地,可邀三五知己到此吟詩唱和。

若不想與妻妾同房,還可在此獨處休憩。

在中國,除在戲劇與小說插圖和春宮圖中有所表現外,私人的居住空間很少被描繪。

然而,書房在文人心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常出現於描繪山水、庭院、莊園的畫作之中,即使有時只是露出可窺見的一角。

唐寅(1470—1523 )的《守耕圖卷》中〔下圖〕,描繪了山腳河畔的莊園景致,書房是畫中唯一可見細節的房間。

(明)唐寅《守耕圖卷》細部

手卷,紙本水墨 縱32.2 釐米*橫99.2 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繪畫中,書房多隱於幽靜庭院一隅或藏於深山之中,位於整個院落布局前部的情況甚是少見。

(清)楊晉《史文靖公下直讀書圖》細部

手卷,絹本設色 縱45.4 釐米*橫224.5 釐米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這幅《史文靖公下直讀書圖》為楊晉(1644 —1728年)所繪〔下圖〕。

坐在院內書房的書桌前,庭院滿目青蔥,明顯是一處達官顯貴的豪宅深院。

畫軸右側為一條溪畔小徑,石橋跨於溪上,沿著小路可步入庭院之中,畫面最左側為一扇滿月形門,可通往另一處院落。

書房前植芭蕉、松樹,枝葉環茂,怪石嶙峋,整個院落看似自然,實則獨運匠心,無一不彰顯主人的品位與意趣。

院內所種植物也寓意深遠,以物託志:松堅韌高潔,竹正直謙遜,以喻君子,雨打芭蕉,更顯清幽僻靜,梧桐引鳳來,可激勵求取功名之心。

圓形門後通往一處道家思想裡的極樂之地,那裡有理想中的生活。

石頭飾以藍色,象徵道家的永生之地,佇思凝神,可進入精神的極地之境。

在實際建造中,大多書房所在的位置都可俯瞰整個庭院。

文人坐於山間的書房,周遭皆為可喚醒其靈感之物,植物、奇石、書畫、古籍、書桌、文房用具,莫不如是。

文人的畫案歷來是備受器重之物,也是極具價值的古董。

文人在書作中也會對此類器物傾注更多的關注。

與家具不同,有些畫案甚至可知為何人所制。

(明)張希黃 竹雕筆筒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在書房中,文房清玩必不可少,明末竹雕大師張希黃(活躍於公元17 世紀早期)以擅長「留青竹刻」而揚名於世,在他所制的這件竹雕筆筒上,可見人物漫步於山間〔上圖〕。

另一紫砂筆架亦值得玩味〔下圖〕,為宜興紫砂名家陳鳴遠(活躍於公元1573 ~1620年)所作,形似梅枝,點以朱色花蕾,渾然天成,形狀宜放毛筆,似園林奇石,有巧奪天工之妙。

陳鳴遠 紫砂筆架

高5.7 釐米,長10.8 釐米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

隱於山林的書房無疑令人神往,然而事實上,大多文人書房都處於都市之中。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是。

20世紀文人王世襄的書房隱於偌大北京城中一座四合院的一隅,他坐在那張古雅的大畫案前,著書立說,伴鴿哨入耳,以筆墨為夢。

如古代文人一般,王世襄的書房裡案頭雅玩俯拾皆是,遁隱於此,可遠離俗塵煩擾,享受藝術之樂。

熱門文章

*文章來源明清家具研習社,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

全 國

紅木從業者 | 紅木愛好者

都關注:紅木家具廠

正心、近心、方匠心...

相關焦點

  • 明式家具置身現代空間,彰顯文人氣息,穿越時空的美
    明式家具經過幾百年的沉澱傳承至今,但時過境遷,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與古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明式家具在使用上的方式也相應發生著變化。因此,只要是在不違背傳統禮制的前提下,讓明式家具古為今用,賦予它新的生命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 明式古典家具——文人的家具
    明式家具,作為世界三式家具之首,是晚明時期大為流行的家具,更受到了文人文化的影響。在工藝製作和藝術造型已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水平,代表著中國人的智慧。民宿明式家具古代文人常用的家具有畫案、圈椅、官帽椅、書桌、茶几等。
  • 明式家具:中國建造文化中的「遺珠」
    從這個價格就可以看出中國明式家具在國際收藏市場的熱度。可是,你也許想不到,幾十年前,這些家具還在被拆成零碎的木料當廢品賣。明式家具能有如今的地位,要歸功於一個人和他的一本書,這個人就是王世襄,他是中國文物的權威、收藏鑑賞專家,同時他也是「京城第一大玩家」。
  • 明式家具之簡素空靈
    一句簡素空靈,把明式家具的最高審美指向表達的淋漓盡致。體現簡素空靈之美的家具被推為上乘之品,是有其藝術淵源和文化背景的,它直接受明清以來文人畫的影響,兩者在審美旨趣上一脈相通。從魏晉玄學開始,一直有著一個哲學命題:有和無。王弼在他的《論語釋疑》中提出:「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
  • 王世襄藏品不負京城第一玩家名號 所收皆「邪」
    田家青說,「世好妍華,我耽拙樸」其實是王世襄對明式家具精髓的體悟。  展覽中,一張「鯨背象足」的花梨獨板面大畫案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這是王世襄和弟子田家青按照明式家具特點自己設計製作的畫案。以明式家具研究著名的王世襄研究了一輩子明式家具,一直希望把他的思想融入在一件家具中,在2002年終如願以償。王世襄《錦灰堆》、《自珍集》等為人們喜愛的著作都是這張大案上完成的。
  • 王世襄舊藏奧氏黃檀夾頭榫捲雲如意紋平頭案「經典復刻」
    材質:奧氏黃檀王世襄舊藏,神韻複製 收錄於上海博物館在王世襄先生豐富廣博的收藏品中,無論是藝術價值的含金量、品類款型的豐富度,都是明式家具。在近半個世紀的收藏生涯中,他能憑一己之力收藏到這些精絕之品,簡直稱得上是曠世奇蹟。
  • 一把見證家具歷史變遷的椅子,明式矮南官帽椅
    經典復刻 明式矮南官椅規格:71釐米*58釐米,座高31.5釐米,通高77釐米矮南官帽椅為經典的明式家具,原件收藏在清華大學博物館,它是中國古代家具由低向高發展轉化的標誌性器物,見證了古人從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這一生活方式的轉變
  • 中國第一玩家 著名文物專家 鑑賞家 收藏家——王世襄
    王世襄一家合影 右一王世襄 中間王世襄父親 王繼曾 左一王世襄母親 金章幼年王世襄王世襄和哥哥(左)左邊是哥哥王世容,在巴黎出生,後來哥哥不幸染病身亡。王世襄玩鷹 王世襄養鷹的愛好一直持續到年老北京觀復博物館馬未都老師和王世襄:馬未都抱貓照片和王世襄抱貓照片。
  • 明式家具的美學特徵
    再加上唐寅、李漁等文人墨客紛紛參與到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制式的推廣中,使明式家具突破了功用性,而一度上升為功能和審美性的完美統一,其美學特徵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含蓄之美 文人的思想、藝術和獨特的審美觀,融入到設計的家具中,形成其特有的氣質:典雅端莊、簡約大方、空靈含蓄。
  • 王世襄款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經典復刻」
    王世襄舊藏1:1複製 收錄於上海博物館在王世襄先生豐富廣博的收藏品中,最為重要、數量也最多的品項,是明式家具。在近半個世紀的收藏生涯中,他能憑一己之力收藏到這些精絕之品,簡直稱得上是曠世奇蹟。這批明式家具,如今已入藏上海博物館,而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被王世襄先生留了一席之地,收錄於《明式家具研究》甲3。
  • 寧波人策劃的明式家具展開到了西溪溼地
    著有長篇小說《茶人三部曲》的國家一級作家、同樣也是明式家具愛好者的王旭烽來到現場,她說:「明式家具,是我們中國文人的最愛,它高貴、簡約、具有人文氣質,它的價值超越任何時代,顯示出永恆的美。」    在一張清代中期明式家具風格的「清供」大案前,王旭烽仔細地觀看了上面的「蝠化龍」的圖案。她說,中國古人的生活空間其實挺有情趣的。
  • 古典意境之美,你是否想擁有一件明式畫案
    舉報   中國古代家具,在明代時期發展到了頂峰,當時由於經濟社會的空前繁榮,加上航海技術的提高,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大量文人參與到了家具的設計製作中
  • 架子床,被王世襄稱為「最科學的床」!
    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90年代時將自己珍藏一生的79件極品明式家具捐給了上海博物館。雖說這79件家具涵蓋的家具種類很多,且件件都是精品,卻唯獨缺少一件能夠代表中國明清最高工藝的架子床。其實不管是「四柱床」還是「門罩床」,作為一種睡眠用的大型傳統明式家具,它的價值都是不言而喻的。2017年北京印千山春拍上,一張明福山壽海天地同春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以5290萬人民幣的高價成交。中貿聖佳201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張明萬曆黃花梨刻詩文蒼松葡萄圖四柱架子床以5002.5萬人民幣成交。
  • 明式家具聞名於世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
    攻玉山房經典明式書房家具四件套代表明式家具是到嘉靖以後才迎來一波爆發,隨著明朝嘉靖時期的到來,明朝開始逐漸穩定,雖有倭寇和一些自然災害,相對於之前幾十年算是較為平穩的一個時代,農業和生產水平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
  • 簡約雋永,明式家具經典器,黃花梨瘤疤面板刀牙案
    【黃花梨刀牙平頭案】規格:長117.5*寬47.5*高78cm刀牙板平頭案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樣式,在宋代已經成型,諸如《蕉陰嬰戲圖》《文會圖》《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刀牙板平頭案的身影。在明代亦受歡迎,尤其是江南地區文人書齋,是經典的文房用具。諸如明蘇州王錫爵墓出土的木製平頭案模型、南京博物院藏明萬曆充痷款黃花梨畫案等,都是這種造型。眾多的繪畫、版畫中,也可見當時這種家具之流行。此刀牙案選用名貴的黃花梨材料製作,料質凝潤,造型疏朗大方,製作工藝考究,是標準的明式家具制式,蘊含家具精髓。案面攢框鑲嵌面芯,面板為一木對開的瘤疤大料開制,花紋舒展,大流水紋。
  • 這些外國人的家,因為明式家具而驚豔世界
    明代之王·安思遠 他是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山北鬥, 被稱為「中國古董第一教父」, 他對明式家具收藏頗具建樹, 又被成為「明代之王」。
  • 竟然也位列明式家具經典之列?
    居然還能位列明式家具經典八大名椅之列?話不多說,先來揭曉它的廬山真面目!其實,這裡的插牌椅就是屏背椅,是一統碑椅的一種。一統碑椅始於明而盛於清。它的搭腦兩端不出頭,椅背上下寬度一致,和椅面成直角,又與後足連成一體,形狀長方挺直如古代碑碣,故稱「一統碑椅」,簡稱「一統椅」。一統碑椅沒有扶手,靠背挺直適合靠牆並列陳設使用,通常為二椅一幾成套擺放。
  • 一代學界大師皖籍作家竇忠如不同凡響的人物傳記《奇士王世襄》
    王世襄先生學識淵博,對文物研究與鑑定有精深的造詣.王世襄先生研究的範圍很廣,涉及詩歌、音樂史、書法、繪畫、雕塑、烹飪、民俗、建築、火繪、收藏、鑑定、馴養等方面。他對工藝美術史及家具,尤其是對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獨到見解。他注重長期的實踐考證,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寫出了專著10餘部,論文90餘篇。其中在家具方面的專著有《髹飾錄解說》和《明式家具珍賞》等。
  • 我本英雄,捨我其誰|明式架幾式書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魚翔木友之家,ID:yuxiangmuyouzhiji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書案明式架幾式書案參見王世襄所著《明式家具珍賞》。此案乃田家青設計製作的圓裹腿架幾大畫案,造型渾圓敦厚。參見田家青所著《明韻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