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7日,由江蘇省旅遊協會和宜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家級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無錫市旅遊業協會共同承辦的「2020江蘇研學旅遊發展論壇暨全省旅遊協會會長座談會」在宜興舉行。
本次論壇圍繞高質量發展江蘇研學旅遊,共同探討交流新形勢下文旅融合創新賦能和研學旅遊的未來發展方向,為進一步復甦旅遊經濟和創新發展旅遊產業提供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宜興是陶的古都、書畫之鄉、教授之鄉,素以崇文重教名聞遐邇;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宜興積極推進研學旅遊的發展,研學旅遊已經成為為宜興旅遊的特色IP。 作為無錫首個摘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殊榮的區縣,宜興的成功突圍不僅是無錫做好全域旅遊示範的一次單點突破,更是助力宜興將旅遊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一個新引擎。
近年來,宜興市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通過產業結構優化,服務品質提升,固化生態優勢,優化旅遊供給,強化旅遊治理,活化旅遊營銷,大力推動文化旅遊建設,總投資超過662億元的雅達陽羨溪山、窯湖小鎮、大拈花灣等一批龍頭旅遊項目落地建設。宜興走出一條「紫玉金砂」與「青山滴翠」互促共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金鑲玉」式發展路徑,打造舒適自然、雅致淳樸的「陶式生活」。
2020年是江蘇旅遊業發展中極不平凡並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給近年來突飛猛進發展的旅遊業按下了一個暫停鍵。全省旅遊行業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產業復甦,發展態勢正在向好。江蘇省旅遊協會會長張衛國認為,在旅遊業的復甦和振興中,需要適應新常態新消費,創新發展包括研學旅遊在內的旅遊新業態,創造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本次論壇的召開,將跨界整合資源,凝聚智慧和力量,積極地推進研學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省旅遊業的復甦和振興,以不斷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文化同樣需要傳承。近年來,宜興市致力於打造「陶都文化研學傳播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幹部文化傳承培訓基地、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平臺」,並依託國家級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以及宜興悠久的陶文化、茶文化、書畫之鄉等文化資源,量身定製打造不同形式的研學專題、研學產品,開發了一批安全適宜的文化修行、生態教育、科技探秘、戶外拓展、勵志教育等主題研學旅遊項目,突出體現了宜興「陶的古都、茶的綠洲,洞的世界,竹的海洋」的文化旅遊特色,積極促進研學和旅遊深度融合,推進宜興市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論壇上,「宜興全域旅遊總入口」正式上線。宜興全域旅遊總入口是宜興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新實踐,是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提振文旅消費信心的重要舉措。總入口依託支付寶和微信平臺,直接搜索「宜興全域旅遊」就可進入,提供吃住行遊購娛一站式服務,所有景區景點都通過獨立的小程序入駐,環環相扣,層層嵌套,景區景點獨立運營管理,統一在市級平臺呈現,真正實現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從宏觀層面和專業角度就「新時期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研學旅行?」對研學旅遊發展趨勢作了條分縷析,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現實價值 ;江蘇省旅遊協會副會長、無錫市旅遊業協會會長王潔平結合無錫研學旅遊的發展實際,作了「研學旅遊:新需求,新業態,新實踐」的主題演講,提出創新發展旅遊的新路徑;蘇州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永博代表省協會研學旅遊專家組做了「江蘇研學旅遊服務與管理規範」解讀,詮釋了如何推進研學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三位專家的主旨演講集思想性、前瞻性、實操性於一體,強調了研學旅遊開發是旅遊振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深化文旅融合和業態創新,並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新發展,促進新消費。
論壇中江蘇省旅遊協會為國家級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授牌「江蘇省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無錫市旅遊業協會向宜興已經通過驗收的17家宜興研學基地授牌「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和宜興市教育局,以及山東眾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進一步合作發展研學旅遊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江蘇廣電無錫中心站/徐愷言 通訊員/易辰章 編輯/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