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研發口罩生產線:每小時生產5000隻KN95口罩!日本企業都來...

2020-12-16 央視財經

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字,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我國口罩的總體產能是日產2000多萬隻,產能為全球最高。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瞬間成為需求最為迫切的防疫物資,隨著逐漸到來的全面復工,國內的口罩日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

口罩緊缺、人員緊張企業開足馬力依然難以滿足當地防疫需求

目前,市場上的醫用口罩、N95口罩、KN95口罩幾乎都處於斷貨、售罄的狀態,企業 生產 的口罩一直供不應求, 江蘇省南通林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能做的就是爭分奪秒地加緊生產。

江蘇省南通林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大年初一,總經理蔣平緊急召回了十多位員工返廠趕工,恢復了廠子裡三條口罩生產線,為了擴大生產,生產時間從每天8小時改為了24小時不間斷生產,口罩的日產量由原來的1萬多隻增加到了5萬多隻。

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在一天時間內組建了一個85人的志願者服務隊,排班在蔣平的廠子裡幹起了「包裝工」。產量上去了,但是原料卻變得捉襟見肘。

他們的主打產品是KN95口罩和一次性平面口罩,最重要原材料就是一層熔噴布,它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纖維直徑只有頭髮絲的三十分之一,因此能過濾細菌,阻止病毒的傳播,被稱為口罩的「心臟」。

口罩裡的熔噴布夾層

按照每天5萬多隻口罩的產能,蔣平的廠子每天需要消耗200多公斤熔噴布。疫情暴發以來,熔噴布變成了搶手貨,原來的價格大抵維持在每噸27000元,現在價格不斷上漲,而且還訂不到貨。

就在這時,南通市發改委駐廠領導幫忙協調熔噴布生產廠家,幫助蔣平與原材料廠家籤訂持續供貨合同,當場就拿了300多公斤的熔噴布,後續每2天會給他們300公斤。

熔噴布

一月以來,蔣平的工廠已經生產非醫用KN95口罩、一次性平面口罩總計100餘萬隻,全部平價由當地政府採購,支持抗疫工作。在江蘇省如東縣,像蔣平這樣的口罩生產廠家還有4個,5家工廠加起來一天可以生產10萬隻口罩,但仍然難以滿足當地的防疫需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如東縣有2500多家企業復工,復工人數超過了8萬人。隨著復工規模不斷擴大,口罩的需求還會不斷增加。

在口罩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行的情況下,蔣平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打算把一臺幾年前損壞的口罩機修復後投入生產。為此,他找來了當地中天科技集團所屬的一家生產智能裝備的企業一起來想辦法,損壞的生產線重新恢復了生產。

中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維修生產線

這次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要儘快研發製作出全自動的口罩生產線。然而作為一家製造線纜、電纜、石英以及智能車間裝備的企業,他們沒有任何生產口罩生產線的圖紙和程序。

中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徐魏魏:我們先反覆看視頻動作,一個個研究,了解到口罩是什麼尺寸、多大形狀、原材料是多少。

為了搶時間,徐魏魏在設計圖紙的同時,將口罩生產線的主要原件一一列出,發到了中天科技的採購群中,集團60多家子公司的採購人員馬上行動起來,加入到了採購行列,不到一周時間,裝配口罩生產線所需要的700多個零配件全部備齊。

全自動口罩生產線

現在,他們正開足馬力組裝即將下線的全自動口罩生產裝備。目前,主要生產兩種口罩機,一次性平面口罩生產線每小時產量6000隻以上,KN95口罩生產線每小時產量5000隻左右,讓口罩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公司接到的客戶訂單由原來的40臺增加到82臺。近期,日本也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得知中國企業能裝備生產全自動口罩生產線的消息後,日本一家企業也下單了10臺口罩生產線。

口罩機

大數據平臺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

用工名單分分鐘發送到手機上!

在距離江蘇如東一百多公裡的蘇州陽澄湖鎮上,蘇州世康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從1月26日(正月初二)開始,員工們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休息,一直在趕製N95口罩。車間裡、生產線上,到處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蘇州世康防護用品有限公司

2月初,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的防護物資變得越來越緊缺,全國各地雪花般的緊急求援訂單,撲面而來。就在蘇州世康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江國平進退兩難的時候,陽澄湖鎮政府的企業服務人員第一時間來到了企業,決定用之前打造的企業用工大數據平臺為他解決問題。

這個大數據平臺不僅是為人才引進,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動態化梳理、管理鎮裡各個企業的用工情況,化解用工難的困局。所以在此次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大數據平臺立刻就篩選出了本地的、有縫紉經驗的、可以立刻上崗的意向性用工人選。

企業用工大數據平臺

通過大數據平臺,用工人選名單很快就被發到各個村負責人的手機上,短短的幾天時間內,通過村幹部逐家上門拜訪,六十多名熟練工迅速來到江國平的企業,投入到生產之中。

用工人選名單

截至2月28日,江國平的企業已經累計生產了N95和KN95防護口罩共93.7萬件,分別發往了當地的公安、交通運輸部門、醫院等防疫一線相關單位,一定程度上滿足當地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防疫需要。但是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加大,江國平最擔心的還是原材料的問題,他希望接下來各方力量能幫助他解決這個難題。

蘇州世康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江國平

相關焦點

  • 廣州白雲區企業「跨界」生產口罩 矢志打造中國版「3M」品牌
    企業始終重視研發和產品質量,在 " 研發強企 " 的戰略支撐下,建立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配備了十數名研發工程師、質量管控工程師和機械設備工程師。同時企業擁有多個通過了 GMP 認證的十萬級潔淨車間,這些都為企業 " 跨界 " 生產口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24小時全自動、日產十萬餘只,以下18家企業的智能口罩生產線極大...
    傳統口罩生產線供應商具備成熟的口罩機生產經驗,大型製造企業具備豐富的機械生產線管理經驗和資金優勢,典型的如國內龍頭車企比亞迪和上汽通用五菱,都已經深度參與到口罩機的生產和口罩製造當中。其中,比亞迪實現 7 天造出口罩機, 日產口罩 500 萬隻,成為全球最大口罩工廠;五菱在 76 小時之內研發下線了口罩機,共設置 14 條口罩生產線,並實現日產口罩 170 萬隻以上,龍頭製造業的加入極大緩解了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
  • 北京市國企研發成功KN95口罩生產線 已實現完全自動化
    在北一工具機生產車間,兩條KN95口罩生產線正在進行調試。本報記者鄧偉攝本報訊(記者 孫杰)在啪嗒啪嗒的機器聲中,潔白的熔噴布沿著生產線緩緩前行,經過壓邊、焊接、切割等多道工序,每兩秒鐘就有一隻KN95口罩誕生。
  • 口罩不夠?這些企業的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經開工
    比亞迪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    比亞迪公司所生產的口罩的規格為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而非N90/N95等規格更嚴格的口罩,現在所生產來的產品主要供給對象為處在第一線的疫區,以及在新冠病毒疫區當中的各大醫院以及抗病毒相關部門。
  • 青島企業深耕日本市場 研發冷感、熱感面料口罩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青企的升級打法:科研助力 新品口罩不斷亮相文/半島記者 李兵 劉丹陽中國的口罩年產量約佔全球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在疫情期間,全國眾多企業紛紛加碼、入局口罩生產,青島企業概莫能外。受此影響,今年前5個月,不少口罩相關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 24h全自動,日產十萬餘只,智能口罩生產線極大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傳統口罩生產線供應商具備成熟的口罩機生產經驗,大型製造企業具備豐富的機械生產線管理經驗和資金優勢,典型的如國內龍頭車企比亞迪和上汽通用五菱,都已經深度參與到口罩機的生產和口罩製造當中。其中,比亞迪實現 7 天造出口罩機, 日產口罩 500 萬隻,成為全球最大口罩工廠;五菱在 76 小時之內研發下線了口罩機,共設置 14 條口罩生產線,並實現日產口罩 170 萬隻以上,龍頭製造業的加入極大緩解了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
  • 口罩板塊一周漲40% 汽車、鞋服、紙尿褲企業跨界生產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中石化等企業也加入了生產大軍,「兼職」做口罩。圖片來源:攝圖網口罩產量呈現持續上升勢頭總體看,口罩產量呈現持續上升勢頭。據工信部統計,中國具備一天生產2000多萬隻口罩的產能。
  • 電聲企業生產口罩,直播設備「一夜爆紅」,熔噴布機自主研發
    2月20日,引進一條口罩生產線,成功解決復工復產防疫口罩需求;4月初,新增兩臺一拖二的平面口罩機和3臺KN95口罩機,可日產口罩近50萬隻,其中10萬隻為KN95口罩;4月中旬,通過外貿出口申請,出口第一批口罩;5月初,新增兩條熔噴布生產線,新增一臺氯化鈉顆粒物過濾效率檢測儀……對於恩平工業園內的恩平市帝瑪音響有限公司
  • 安徽首家入列商務部「雙白名單」N95口罩生產企業落戶瑤海區
    入列商務部「雙白名單」來自商務部的最新消息顯示,安徽盒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進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中,成功進入民用口罩出口白名單。結合此前健康盒子進入醫用口罩出口白名單,由此,這家瑤海企業成為安徽省首家進入商務部醫保商會「雙白名單」的醫用防護口罩生產出口銷售企業。
  • 白雲這家口罩企業用實力為「中國口罩」代言
    本月底,威尼科技將新增50條生產線,到6月底再增加80條。▲威尼科技疫情暴發以來,從滿足國內群眾的口罩需求,到成為我國口罩出口指定生產企業之一,威尼科技始終將維護「中國製造」形象作為企業責任,嚴守口罩質量關。
  • ​口罩告急,金華這家機器人企業臨危受命變身「救火隊」
    8小時,停產一年的機子開工了疫情爆發之時,金華各大醫院急需大量口罩。而金華市區唯一一家具有醫療口罩生產資質的企業,卻因經營不善從2018年就已停產,口罩生產線一年多沒有開工。現在生意來了,機器卻「紋絲不動」。天天有人堵在門口要口罩,公司負責人徐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恰逢春節,又趕上疫情,外省專業修口罩機的人,一時來不了。
  • 中央企業積極努力打通口罩產業鏈
    我們根據央企最近的生產計劃,來算一筆帳。2月24日,中國石化與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在燕山石化、儀徵化纖籌建10條熔噴布生產線,總投資2億元,全部投產後日產量18噸熔噴布,可供加工成1800萬隻醫用平面口罩。日產18噸,按照300天開工日算,年產量為5400噸。
  • 口罩稀缺,智能衛品企業「轉行」來幫忙
    來源:挖貝網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口罩需求呈幾何倍上漲,始終供不應求。面對亟待解決的防護物資短缺,許多企業甚至跨界轉產,原本做藥品、汽車、電子和紙尿褲的企業都參與了進來。這其中紙尿褲等從事衛品生產的工廠「轉行」做口罩更具備天然優勢。
  • 自主開發加入抗疫生力軍 滬機器人企業推出自動化口罩生產線
    圖說:口罩生產線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最關鍵階段,保障醫療防護物資供應是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務。「口罩難求」,工業機器人企業積極行動。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迅速調集精兵強將,在最短時間內自主開發了全自動化平面口罩生產線,用於生產一次性口罩。按每日10小時計,投產後日產能可達6萬隻,全力以赴為口罩生產商緩解供應的壓力,也能夠為許多復工企業解決員工口罩供應的燃眉之急。中科新松作為新松機器人集團在上海的國際總部,從2月9號開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戰疫隊伍。
  • 「我們不信做不好一個口罩」 服裝紡織企業火線轉產 溫州口罩廠一...
    疫情發生前,整個溫州僅有一家口罩生產企業。一個月後的今天,溫州一下又冒出了25家口罩生產企業,全市口罩日產量翻了近20倍,且每天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長。口罩雖小,轉產難度卻不小。但溫州企業卻做到了——沒有專業生產線,就手工縫製;沒有設備,就跨省採購;買不到原材料,就自己研發……就這樣,一批溫州傳統的服裝、紡織、醫藥等企業如今轉型成了口罩廠。
  • 健康盒子」雙十億」只kn95口罩超級工廠合肥建成投產
    當前情況下,口罩作為重要醫療戰略物資,由北京健康盒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立的安徽盒子健康有限公司,也於近日正式在合肥建立超級工廠,生產kn95口罩,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生產工作的客觀需求。產品方面,則統一採用過濾度遠高出kn95標準的99級熔噴布,確保了產品質量安全,從根源上杜絕了不合格產品的出現。  為最大限度加快口罩生產速度,公司群策群力,共建設了40條全自動生產線,極大提高了公司生產效率,產品也已通過相關國標檢測,保障了產品質量。
  • 白雲這家企業堅持在出口口罩上印「MADE IN CHINA」
    結果顯示:抽檢的85家中國企業中,廣東能量堡壘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KN95口罩各個指標的測試結果均達標,且是唯一一家達到過濾效率最大值100%的口罩生產企業。企業始終重視研發和產品質量,在「研發強企」的戰略支撐下,建立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配備了十數名研發工程師、質量管控工程師和機械設備工程師。同時企業擁有多個通過了GMP認證的十萬級潔淨車間,這些都為企業「跨界」生產口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堅持產品質量,企業獲得多項榮譽。這是一家多優秀的企業話你知!
  • 生產口罩的十大企業
    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業,創建於1902年,素以勇於創新、產品繁多著稱於世,生產數以萬計的創新產品,在醫療產品、高速公路安全、辦公文教產品、光學產品等核心市場佔據領導地位。上海興諾康綸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呼吸防護產品和健康紡織品專家。公司集研發、設計、品牌、銷售為一體,從纖維科技的角度,切入健康產業,為社會提供康綸纖維抗菌和綠盾健康呼吸兩大系列高科技產品。
  • 首批5000隻「成都造」醫用N95口罩面市
    彩虹電器與海匯藥業「跨界」協作  3月1日,首批5000隻「成都造」醫用N95口罩面市。成都實現醫用N95口罩本地生產能力零突破。  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醫用N95口罩,背後還有一段佳話。新津工廠原本生產電熱毯,2016年上線了一條民用KN95口罩生產線,一年可生產數十萬個防霧霾口罩。  疫情發生後,這條生產線晝夜不停生產,同時還自主研發投入2條生產線,日產民用KN95口罩達2.5萬隻。  「醫用N95口罩特別緊缺。」彩虹電器新津工廠副總經理江承華說,2月初,據成都市衛健委統計,17家市級定點醫院每日消耗醫用N95口罩6000餘只,而本地供應量為零。
  • 連續20天24小時保電 確保成都醫用口罩企業生產
    商蓉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口罩的生產量提高到了原來的10倍左右。」2月12日,作為成都5家醫用防護口罩定點生產企業之一的成都市衛生材料廠內,機器不間斷運轉,保障醫用級防護口罩的生產。據了解,為了保障生產線不停,並提高口罩產量,國網龍泉供電公司連續20天24小時不間斷為該廠和轄區醫療機構啟動保電。據了解,該廠是成都近40年的一個老企業,配電設備還有的是1963年產的,多年來都沒有對設備進行過更換和維護,且沒有備用電源,更沒有自備發電機。為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供應,該企業近期在抓緊增加生產線,確保口罩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