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用了什麼措施,暗中破壞「山東停戰」,主動加速內戰的爆發

2020-12-22 阿勝說歷史

文章引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的主力部隊,一直集中於大西南、大西北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蔣介石只能再一次施展手腕,一面以和談為幌子,拖延時間,一面利用美國的援助,將部隊從海陸空三線,全部轉移到華北、華東、東北地區,為發動內戰做準備。

這個計劃相當的周密,規模也相當的龐大,蔣介石是如何操作的呢!

指示王耀武,將部隊空運到濟南

1945年11月11日,蔣介石在重慶召開會議,名義上是整軍,實質上就是準備內戰,全面進攻解放區的一個軍事會議。

這個會議決定,將國民黨陸軍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調往濟南指揮部隊,與解放軍作戰。

12月底,蔣介石電令王耀武,直接將部隊開往武昌,並專門在重慶接見了他。

在交談中,蔣介石告訴王耀武:

我們主張軍隊國家化,可是共產黨肯定不會同意,因此和談是沒有希望的,他們也不會放棄消滅國民黨,顛覆國家的企圖。

山東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非常的重要,中共在山東,也有相當的雄厚的基礎,我們必須強力佔領山東,才可以支援華北、東北,擔子很重。

任命你到山東,擔任司令長官,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負黨的栽培。

經過一番的思考之後,王耀武給蔣介石提出了幾點意見:

1,八年抗戰,軍隊在政治軍事建設方面,並不健全,需要進行改進,尤其是軍隊的風氣問題,如不提前解決掉,與共產黨交戰會十分的不利。

2,各地百姓都非常的厭戰,軍隊士兵也這種心理,如果不能做出轉變,作戰也很不利。

3,共產黨的駐地,也是一個大問題。不如先給他們一塊區域,減少中共在各階層的影響,國軍部隊也便於對其進行防範,儘量爭取兩年的和平,整頓軍務。

然而蔣介石對於這三點建議,給出的回答很乾脆:共產黨不會給我們整頓的時間。

於是直接命令王耀武,將所有的部隊,分批運到濟南,一定要做到不被共軍發現。信從暗中佔領青島。然後,利用手中得一切力量,在膠濟鐵路方面,製造一些優勢,實際成熟的時候,直接恢復青濟鐵路的交通。

迎接馬歇爾,派人到三代表駐地鬧事,嫁禍給中共

1945年12月,馬歇爾以調停為目的,來華訪問。

其實這次所謂的調停,只不過是為蔣介石政府,發動內戰,爭取更多準備時間而已。

1946年1月7日,國共代表,馬歇爾三方組成軍事小組,討論停止內戰、恢復交通等問題。

然而蔣介石暗中,讓軍統、中統的特務,專門成立一個小組,在中共代表居住地周圍進行監視,並利用電臺騷擾中共的電訊通信。

所有代表來剛到濟南之後,蔣介石暗中操作,說共產黨不遵守協定,破壞和談,千方百計的把所有責任,都推卸到中共的身上。

說中共不允許濟南百姓回鄉,生活無著落,痛苦不堪。這一番操作之後,馬歇爾認為,山東的民眾,是則共的。

第二天,國民黨暗中煽動人員,到三位代表處請願,儘管人數不多,只有100人左右。可是這些人的組成,有很大的問題,一部分是地主的孩子,一些是鄉紳惡霸,還有一些是國民黨在職官員。

來到三代表住處之後,這群人直接控訴,說共產黨破壞和談,不準農民回鄉,他們有家不能歸,只希望能和平相處,並讓中共代表出來給與答覆。

在美國的支持下,向泰安運輸彈藥

1月20日,國共雙方達成協議,各自守備原防,不得藉故挑起戰爭,可以向城市運糧草,不準運武器彈藥等等。

可是這個期間,國民黨泰安駐防軍,大約有7000-8000人,城外全部是解放區,也就是說,這股兵力成了「甕中之鱉」,彈盡糧絕,一旦發生戰爭,直接就會被殲滅。

王耀武知道,戰爭出現是早晚的事,為了保住這支部隊,暗中進行了操作。

王耀武借著運輸糧食之機,將大量的子彈放進麻包之中,小批量運輸,每一次只運20包左右。按照計劃,只需要幾次,就可以將10萬發子彈運到泰安,分發給各個部隊,用作將來突圍之用。

這件事情,他事先通知了美國代表。

第一批彈藥,隨著軍事調查小組,用火車運到泰安。

然而就在裝貨的期間,民工發現有幾包糧食,要比平常重很多,於是都不願意搬運。中共代表,也懷疑其中有疑團,於是準備開包驗貨,遭到國民黨代表的反對,最後這一批貨,只能返回濟南。

進犯解放區被識破,徹底發動內戰

1946年,膠濟鐵路西段,有一群保安團隊,大約有5000-6000人。在張店、周村地區,無二不作、人民對其恨之入骨。

為了把這支隊伍整頓成,對抗解放軍的力量,王耀武直接下令,讓高級參謀於兆龍前往收編指揮,同時讓部隊迅速向周圍擴展,然後向解放軍薄弱點,進行進攻。

於是,於兆龍抵達張店之後,立即指揮軍隊向周圍的村莊進軍,掠奪糧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解放軍為了自衛,只能進行反擊,一個晝夜的激戰,國民黨的軍隊被全部殲滅。

這一次戰役,也給國民黨藉口,污衊解放軍不堅信用,派遣大量的軍隊,想周村,張店進攻,有組織的消滅國民黨軍隊。

1946年6月,在小麥豐收之時,解放軍再一次與國民黨軍隊發生衝突,共產黨員雷奮強被流彈大死。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共的工作在濟南位置從不下去,直接撤離的濟南。

6月底,蔣介石直接發動了內戰。

文章總結:

從小編的角度,共產黨的妥協性,讓很多人犧牲的不值得,儘管有很多時候,是當時的國內局勢所決定的。

相關焦點

  • 初中中國近代史知識點梳理:全面內戰的爆發
    去了就能用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謀求和平的,是代表人民意願的,同時也能有力地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備戰的陰謀,進一步在政治上獲得主動,以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全面內戰戰爭性質:美帝國主義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的一場反共反人民的戰爭。   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力圖通過和平的途徑實現中國的進步和發展。
  • 國民黨軍部署重點進攻,目標為何選定陝甘寧和山東兩地
    ▲全面內戰爆發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悍然撕毀國共兩黨籤訂的「停戰協定」,調集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李先念部,由此點燃了全面內戰的戰火。▲全面內戰爆發但隨後近1年的戰況卻讓蔣介石大出意外,國民黨軍在各個戰場連遭敗績,多個裝備精良的美械、日械整編師被殲滅。
  • 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但蔣介石以強大的財力收買了桂系將領,打敗了李宗仁。馮玉祥知道蔣介石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了,便公開宣布反對蔣介石,蔣馮戰爭爆發。蔣介石繼續用收買將領的策略,收買了馮玉祥的部下韓復榘和石友三,從而打敗了馮玉祥。戰敗後的馮玉祥聯合閻錫山、李宗仁等人,重整隊伍結成了反蔣同盟,就這樣我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在中原爆發了。
  • 2020年中考歷史複習:全面內戰爆發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歷史複習:全面內戰爆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重慶談判:(1945年8月)   (1)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主要目的:   ①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   ②為了欺騙人民,   (2)毛澤東去重慶的目的:   ①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   ②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 蔣介石晚年坦白:丟掉江山不怪別人,罪魁禍首是這2人
    蔣介石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在抗日戰爭中也是立下過功勞,畢竟當時能夠讓各地軍閥團結一致去打日本人已經是他的極限,但是後來內戰遭到失敗,最終只能敗退到臺灣,他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 國共內戰,蔣介石為何「一手好牌」卻打輸了?說一說土改這件事情
    關於國共內戰,有個很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蔣介石明明「一手好牌」,為何卻打得稀爛? 什麼是土地改革? 單說解放戰爭時期的土改,簡單說就是,先沒收地主的田地(只稍微留一點給地主),然後分給可憐的農民(當然這只是狹義的土改,廣義的土改更複雜)。
  • 「川軍」的興亡史,抗戰時慘烈,內戰時無奈,最後的歸宿如何
    劉湘也不是傻子,蔣介石的軍隊進入四川,就完全沒有自己什麼事情了,四川就成為蔣介石的地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湘言辭拒絕中央軍入川的決定。妥協之下,劉湘只能答應蔣介石,接受賀國光入川相助。其實,賀國光入川,名義上是幫助劉湘圍剿紅軍,實際上就是幹預四川的省政。
  • 為什麼1945年的史達林和杜魯門都不約而同地出面阻止國共內戰?
    因為當時美國人都已經重視延安方面的力量,並且向延安派去了美軍觀察組,而史達林卻竟然是希望由蔣介石領導中國的統一。甚至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的80萬軍隊在淮海戰役中被我們60萬軍隊殲滅,史達林仍然不看好我們南渡長江統一中國的前景。他在1949年1月10日的電報中說:「蘇聯政府過去、現在都贊成中國停戰和建立和平。但在同意進行調停之前,蘇聯政府想知道,另一方是否同意接受蘇聯的調停。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然而,此時心懷野心的蔣介石則假借停戰的名義,邀請中共領導人商談和平事宜。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蔣介石要打是真,和談是假,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幌子。因為此時,蔣介石卻調集著大量的軍隊,前往華北、華東、東北等地,時刻準備發動內戰。果然不久後,蔣介石就撕下了和談的遮羞布,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內戰,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
  • 國軍「戰神」薛嶽,海南島戰役後隨蔣介石臺灣,晚年過得如何?
    薛嶽的抗日戰爭功績自然為我們熟知,但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的解放戰爭中,薛嶽的表現著實讓蔣介石失望。對付日本入有一手的薛嶽用他的戰術來與我軍交戰,沒有討到一點便宜,抗日戰爭的常勝將軍,戰神,在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多次吃癟。
  • 抗日正義大將軍抬棺血戰,因反對內戰宣布起義,蔣介石立即槍決
    黃樵松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的抗日英雄,抗日戰爭中他親臨前線為抗戰立下赫赫大功,如此一位抗日名將卻因為反對蔣介石內戰最終被蔣介石處於死刑。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與馮玉祥一起北上參加了抗日,出發之前他以懷著赴死的決心,向家人寫下了訣別信:「此次揮師北上,將與日倭決一死戰!他不死,我便亡,最後關頭便是今日」北上之後他 參加了保衛娘子關、臺兒莊的戰役。更是在之後保衛南陽的戰役中立下大功,當時近7萬日軍開赴南陽,此時只有黃樵松的143師一個師駐守南陽,為表決心他為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決心與日軍拼死一戰。
  • 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為什麼不敢對毛澤東下毒手?
    內戰也是戰爭,一旦爆發,就會造成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死傷最多的都是窮苦老百姓,古今中外,歷來如此。 歷史還證明了另一個道理,就是國民黨總是喜歡搞內戰,他們的眼裡容不下一丁點沙子。 1927年北伐戰爭之後,蔣介石就發動四一二政變,搞起了內戰,一搞就搞了十年之久,最終迫於壓力才收手。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中國全面內戰爆發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議,以22萬軍隊自信陽、羅山、光山、黃安等地分4路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全面內戰爆發。我中原軍區部隊5萬餘人在司令員李先念等率領下經浴血奮戰分3路在7月成功突圍,解放戰爭開始。
  • 「山東王」韓復榘,47歲被蔣介石槍斃,留下的4個兒子後來結局怎樣
    對於這些軍閥來說,他們等同於是半獨立的狀態,仍是財政軍事一手抓,各路軍閥把這些大權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說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山東王韓復榘。1.一時的山東王韓復榘下場慘烈,47歲被蔣介石槍斃1930年中原大戰一觸即發,在中原大戰爆發前夕,韓復榘臨陣倒戈,投靠了蔣介石,他也因此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後來在中原大戰當中,他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大戰結束之後他主政山東,很快就當上了山東省的主席,開始了自己長達8年之久的統治生涯,山東王的名號也是這麼來的。
  • 方覺先:孤軍抵擋日軍四十七天,被俘歸來,蔣介石為其殺一員戰將
    張巡守睢陽 那麼方軍長當時,到底是協商停戰、力屈被俘還是主動投降的呢? 蔣介石和方先覺都覺得,這場仗,應該是有驚無險,然而他們倆都沒有料到,戰事一旦展開,有時候真會有失控的時候。 衡陽之戰,在其爆發之後,很快便朝著失去控制的方向馳騁起來。
  • 全美爆發抗議,川普欲讓軍隊出動,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暴亂越來越嚴重,甚至川普已經出動了軍隊鎮壓,反抗聲越來越大,有人懷疑,美國內戰會不會一觸即發。其實,雖然現在暴亂難以控制,但是還沒有到爆發內戰的那一步,美國民眾不可能與裝備精銳的軍隊對抗,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政府可以選擇直接強勢鎮壓,不會讓內戰爆發的。
  • 為謀奪獨佔東北,國民黨在無一兵一卒情況下,蔣介石只能依靠美國
    藉助美國力量蔣介石為了實現其獨佔東北的企圖,在停戰協定上大做文章。在美國的支持下,他並不想執行停戰協定,並宣稱停戰範圍不包括東北,東北只是從蘇軍手中收回主權的問題。於是下令其軍隊:「迅速搶佔戰略要點。」
  • 韓復渠為何放棄主動抵抗,將大好河山讓給日本人?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當時強大的西北軍聯合閻錫山、李宗仁等幾個地方軍閥反蔣,史稱中原大戰。蔣介石很聰明,他懂得打經濟戰,派人用金錢收買西北軍的高級將領,從內部瓦解他們。才華橫溢的說客何成浚到東北遊說張學良南下支持蔣介石。再加上蔣介石的黃埔軍也有很強的戰鬥力,所以北伐註定了蔣介石是勝利者。
  • 蔣介石何以反腐失敗,這是歷史的必然!
    蔣介石很早就知曉充斥於國民黨黨部、各級政府、軍隊當中的貪腐行為, 一開始他本人也下定決心, 採取了嚴厲措施懲治腐敗。 一、抗戰中後期以降, 蔣介石國民黨的反腐措施 抗戰中後期及全面內戰時期, 國民黨官員的腐敗行為日益增多, 轟動一時的腐敗大案就有1941年的林世良受賄包庇走私案, 1943年重慶幣案, 1945年美金公債案, 1948年金圓券洩密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