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抗日戰爭時期,國軍高級將領中在對日戰爭中取得大勝的高級將領不多,但薛嶽絕對算得上一個。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長沙戰役的總指揮,薛嶽自創天爐戰法,多次會戰中殲滅日本軍隊十萬人,這是在抗日戰爭中少有的大勝利,對之後的抗日戰爭格局影響非常大。
薛嶽早期考入黃埔軍校,跟隨孫中山打天下,擔任過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三營營長等職務,有著粵軍「三劍客」之一的稱號,其中另外兩個分別是張發奎和葉挺,都是後來聲名赫赫的大人物,可見這個「三劍客」是非常有能力的人。
薛嶽的抗日戰爭功績自然為我們熟知,但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的解放戰爭中,薛嶽的表現著實讓蔣介石失望。對付日本入有一手的薛嶽用他的戰術來與我軍交戰,沒有討到一點便宜,抗日戰爭的常勝將軍,戰神,在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多次吃癟。
如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山東戰場上,當時薛嶽擔任了徐州「綏署」主任,在蔣軍企圖佔領山東,南北會師的方針下,薛嶽可以說是損兵折將。此戰旅長戴之奇兵敗自殺,馬勵武等被我軍生擒,蔣軍整編26師被殲滅。從薛嶽坐鎮徐州以來,蔣軍在山東戰場上半年內連戰連敗,引起了黨內很多人士不滿。蔣介石也對薛嶽的指揮無能非常氣憤,不讓他當徐州「綏署」主任了。
從薛嶽擔任徐州「綏署」主任與我軍交戰的半年,可以說當時形勢還是敵強我弱的狀態下,其兵力和武器都是薛嶽佔據了很大優勢,但是面對內戰戰神粟裕,薛嶽在抗日戰爭時候的那一套顯得有點不好使,多次中了粟裕的圈套。這不僅給內戰初期的蔣軍在氣勢上輸了一陣,而且嫡系部隊被消滅對蔣介石來說也是一個沉痛的打擊。
薛嶽因為山東戰場的失利,蔣介石對他可以說是失望透頂了,此後的兩年內薛嶽手裡沒有兵權,擔任一些參軍長等虛職,逐漸淡出了一線戰場,直到1949年薛嶽在廣州上任,海南戰役爆發前,薛嶽可以說是有段時間沒有打仗了。
薛嶽在1949年重新被蔣介石啟用,但是此時國共之間形勢已經不能比了,不是薛嶽能挽回的局面。從薛嶽上任廣州後,他精心布防的廣州防禦很快就被瓦解,隨後退往了海南島。在海南島上薛嶽又是大動幹戈了一番,在全島設置了三條防線,還自已命名為「伯陵防線」,但最終沒能阻止我軍佔領海南。
薛嶽敗退臺灣後,蔣介石父子對他十分尊敬,雖然手裡沒有實權,但也沒有被為難,讓他當了戰略顧問等職務,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是在蔣介石父子雙亡後,薛嶽的日子就有點難過了,由於拒絕了李登輝對憲法提出的改革,讓薛嶽在臺北住的房子經費被取消了,也就是說薛嶽不花錢就沒地方住了,晚年過得十分清貧,一直到1998年5月3日薛嶽才病逝,享年103歲。
縱觀薛嶽的一生,他從北伐名將到抗日名將,其主要成就是在對日戰爭中發揮出色,長沙戰役可以說是薛嶽一生最光輝的時刻了。在內戰期間由於派系不同,薛嶽在為蔣軍效力期間屢戰屢敗,從抗日名將到內戰敗將,這其中的落差不免有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