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戰役,國軍損失了3萬多人,解放軍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

2020-12-22 靜止歷史

1949年12月,國民黨潰軍跑到海口,成立了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在總司令薛嶽的帶領下,想要固守海南島,當時國民黨的海軍實力非常強大,有50艘各種船艦,空軍有戰鬥機和轟炸機等四十多架,總兵力達到了十餘萬人。

而且,在幾個月之內,薛嶽又帶人修建了堅固的防禦體系,想要以海南島為基礎,封鎖瓊州海峽,反攻的意圖非常明顯。而此前,我軍在金門戰役中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損失非常慘重,我軍將士對跨海作戰的信心並不很足。

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下,我軍做出了充分的準備,組織了十多萬的渡海作戰兵力,並且徵集了數千名船工參戰,修復木帆船二千餘艘,1950年3月,解放軍戰士坐著木帆船登上了海南島。

海南島戰役,國軍傷亡三萬多人,而解放軍既沒有堅固的渡海船隻,也沒有防護的空軍,有很多英勇的戰士為了解放海南島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那麼大家知道在這場戰役裡,解放軍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嗎?

海南島戰役從1950年3月5日開始,到5月1日正式結束,一共持續了56天,為了解放海南島,我軍犧牲將士四千五百多人,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解放軍40軍119師的副師長黃長軒。

黃長軒本來是不用死的,戰鬥打響之前,他正在回鄉探親的路上,作為一個河南人,他已經離家18年了,解放戰爭勝利後,黃長軒歸心似箭,想要回家看看,他剛走到武漢,就從廣播上知道了解放軍要攻打海南島的消息,而參戰的部隊,正是他自己所在的第40軍,黃長軒馬上申請歸隊,離開了他的妻子和不滿周歲的孩子。

黃長軒15歲就參加了紅軍,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十多年的烽火硝煙,四保臨江的戰鬥打響時,黃長軒是三十二團團長,他在零下40度極端嚴寒的天氣下,奉命堅守陣地五天五夜,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勝利地完成了任務。為取得整個戰役的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回到了部隊之後,黃長軒一直在帶領戰士們辛苦訓練,畢竟一幫子陸軍,想要獲得勝利,必須學習各種海軍知識,遊泳、在海中辯方位等等,就連揚帆和划船也要學習。

1950年4月16日,黃長軒帶著他的戰友們從雷州半島出發了,並且衝破了敵軍嚴密的封鎖,在海灘成功登陸,並且建立起了一塊縱深二十多公裡的陣地,可是敵軍並不甘心失敗,還是持續在我軍陣地用飛機投擲炸彈,期間很不幸飛濺的彈片擊中了在醫療所看望傷員的黃長軒,他犧牲的時候才只有34歲。

不過,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黃長軒等人為新中國做出的奉獻,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相關焦點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拉下帷幕,國軍敗局已定,剩下的殘兵敗將大都逃往臺灣。不過,不死心的國民黨政府,在海南島集結了重兵,企圖實施所謂的「光復大陸」計劃 。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我軍發動了海南島戰役。
  • 海南島戰役國軍大敗,其中這3個國軍將軍逃到臺灣,分別都是誰?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戰爭還並沒有結束,我們國家之後爆發了解放戰爭,在解放戰爭後期,我黨和國軍還在進行著鬥爭,其中有一場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戰役就是廣西戰役,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國軍的敗局就已經註定了,剩下的一些殘兵敗將只得逃到了海南島,但是還沒有結束1950年初又發生了海南島戰役,這場戰役讓國軍徹底失敗了,他們只能逃到臺灣,
  • 廣西戰役,3個國軍高級將領趁亂逃脫,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2月,廣西戰役爆發,負責守衛廣西國軍將領的是「小諸葛」 白崇禧,而我軍第四野戰軍擔任此次進攻任務。白崇禧眼看大勢不妙,他提前逃到海南島,另外還有3個高級將領趁亂逃脫,那麼這3個國軍將領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國軍將領在關鍵時刻,棄暗投明扭轉局勢,幫助解放軍全殲六萬餘人
    論及愛國將領,近代中國以來爆發的多場戰爭之中,不乏有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為國盡忠。他們的身上流淌著對於中華民族最純粹的熱愛,也為之付出了血汗代價。解放戰爭時期,曾有一位身為國民高級將領的將軍,在歷史進程的關鍵時刻選擇了棄暗投明。不僅從魯南會戰中扭轉了兩軍交戰的局勢,更是幫助解放軍全殲六萬餘人,最終取得勝利。
  • 海南島戰役中,他是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死時年僅34歲
    人民解放軍曾對海南島國民黨守軍實施了渡海登島作戰,史稱「海南島戰役」。1950年3月5日,海南島戰役打響。第40軍和第43軍兩批偷渡部隊,總共用26天的時間,成功登陸海南島。國民黨軍隊非常恐慌,隨即集中力量加強正面海防。此時,人民解放軍已登島部隊的戰役準備工作也已基本就緒,隨後決定強行渡海。
  • 解放戰爭中,從上黨戰役到海南戰役,一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公布的數據顯示,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少將以上級別軍官,共有85人在1950年海南戰役之前陣亡。其中級別最高的國軍將官是唐式遵,1950年被擊斃於西昌境內時,軍銜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此人早年為四川王劉湘麾下愛將。二級上將在國軍銓敘軍銜中處於第三等級,僅次於特級上將(老蔣一人)和一級上將。
  • 中國最大登陸戰「海南島戰役」 旋風助解放軍大勝
    核心提示:1950年的5月1號,海南全境解放,紅旗插上了五指山,海南戰役歷時58天,創造了解放軍渡海兵登陸作戰的奇蹟。此役共殲滅了國民黨軍3.3萬人,但是由於解放軍沒有海空軍配合,不能切斷國民黨軍的海上通道,約7萬國民黨守軍,逃往了臺灣和萬山群島。
  • 遼瀋戰役中,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你擔任什麼職務?
    因此,東北的歸屬關係到國共兩黨的生死存亡,在一定意義上也決定著中國的未來,因此這場戰役意義重大。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向國民黨軍隊發起主動進攻,遼瀋戰役正式爆發。解放軍首先切斷了北寧路,使錦州成為孤城,然後運用靈活的戰術,攻佔了東北門戶錦州,初步實現了我"關門打狗"的戰略目標。
  • 解放戰爭共戰死85名國軍將官,哪5個人級別最高?最後一位是上將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共有85位少將以上級別高級軍官陣亡,或在戰場上被擊斃,或不願當俘虜選擇自裁。在這85人當中,不乏綏靖區司令、兵團司令級別的高官,其中更是包含了一名國民黨陸軍上將。今天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了解一下,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地位最高的5位將領。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共陣亡了五位師長:全部來自華野和東野
    解放戰爭中,我軍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是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朱瑞將軍,另有謝祥軍、羅炳輝、張元壽等一批高級指揮員。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我軍師長,一共有5位,其中3人來自華東野戰軍系統,2人來自東北野戰軍系統。他們都是誰,怎麼犧牲的呢?第一位是王麓水師長。
  • 三大戰役,為何淮海戰役最難打?看看參戰的國軍將領都有誰就懂了
    三大戰役中,哪場戰役最難打呢?個人認為非淮海戰役莫屬。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中,我軍都在兵力上佔據優勢。遼瀋戰役是70萬對55萬,平津戰役是100萬對52萬,淮海戰役則是60萬對80萬,解放軍比國軍整整少了20萬!為了打好這場戰略大決戰,老蔣把自己的嫡系精銳都投入到了淮海戰場,同時除了桂系之外,國軍名將悉數上陣。
  • 海南島戰役:中國近代史上非常兇險的決定,卻改變了歷史走向
    1949年10月,華東野戰軍第十兵團進攻金門不利,3個團的登島部隊全軍覆沒。領導層意識到,國民黨軍退守島嶼後局勢已經發生變化,解放軍面臨著跨海作戰這一新課題,不能像以往那樣依託人民群眾進行大兵團作戰。1950年1月,最高領導人在訪問蘇聯期間定下在春夏兩季解放海南的決心,前線部隊卻遲遲沒有行動,原計劃定在2、3月進行的戰役,一直推遲到6月份。
  • 解放戰爭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受老蔣影響,他手下那幫將領也一個個狂得不行,吹牛說大話者比比皆是。然而解放戰爭爆發後,短短三年多時間,老蔣就敗光了800多萬大軍,同時還有上百名國軍高級將領被俘。那麼在這些俘虜當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人分別是誰呢?被俘職務最高的人:湯堯。湯堯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過青幫,從軍後擔任過黃埔軍校兵器教官。之後一直在國軍中從事後勤和參謀工作,因此名聲不顯。
  • 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淮海屬第一,看看參戰將領都是誰
    在三大戰役中,我方的士兵一直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其中淮海戰役是最為艱難的一場戰役,儘管我軍在兵力上一直處於劣勢地位,國軍雖然在軍事部署上比我軍多了二十萬兵力,但是我軍還是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正是有了這些艱難險阻我們才更加能體會到擁有一批出眾的領導者和一批敢於直面危險的解放軍是多麼重要,訴說著中國人民對於解放和獨立的深深渴望,同時也表明了共產黨是一個真正在為老百姓做事實的政權,所以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 二戰中,雙方陣營陣亡的級別最高的將領都是誰?中國這位是大英雄
    全球所有大國都卷了進去,全球因此而喪生的人高達6900萬。那麼在二戰期間參戰各方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都有誰呢?我們先看看德意日也就是主要軸心國這邊(義大利放到軸心國稍微有點冤,因為後期義大利倒戈了)。德國費多爾·馮·博克,納粹德國唯一一位被盟軍擊斃的元帥。博克元帥出生於1880年,是納粹德國的元帥之一,先後擔任1939年入侵波蘭、1940年西線攻勢b集團軍最高指揮官,也是入侵蘇聯「巴巴羅薩」計劃的主要主力指揮官。
  • 解放海南島,我軍犧牲的級別最高將領是誰,未來少了一位開國將軍
    解放海南島,是第四野戰軍南下的最後一戰,也是我軍一次漂亮的登陸作戰。指揮這場偉大戰役的鄧華司令員,韓先楚軍長,後來都成為著名開國上將。當然了,在這場戰役中,也犧牲了很多可愛的同志,其中級別最高的是韓先楚麾下的一位副師長,他就是119師副師長黃長軒,我們河南新縣人,大別山優秀的兒子。119師是解放海南島的一個主力師,雖然不像118師那麼衝鋒在前,卻解放了潿洲島,為40軍搞到了一大批船隻,保障了海南島戰役的順利進行。
  • 國軍將領被包圍請求支援,蔣介石送信一封,他看信後心裡涼半截
    1948年冬天,淮海戰役爆發,此戰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中國命運的走勢,為此,國共兩軍特別重視此次戰役。國軍派出了80萬官兵,我軍派出了60萬官兵,兩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國軍將領黃百韜的第七兵團是我軍首個進攻對象,當華東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進攻黃百韜兵團時,這時的黃百韜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成為他們進攻的對象。黃百韜兵團被解放軍包圍在碾莊時,黃百韜採取圍點打援戰術,想等附近軍隊求援。蔣介石接到黃百韜求援的信息後,他看到幾十萬解放軍已經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到水洩不通,於是放棄了救援他的計劃。
  • 為何說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最難打?不妨看看戰役結果和參戰將領
    引言: 在江蘇省徐州鳳凰山上,有一座淮海戰役紀念塔,是為紀念在淮海戰場上浴血犧牲的將士和支援前線的民眾的,整個徐蚌戰場,國共兩軍共犧牲30多萬人,就兩軍傷亡而言,我軍十三萬六千,國軍十七萬一千,兩軍的傷亡比例差距並不大。
  • 解放戰爭:從45年的長治到50年的海南,國軍總共戰死多少名將官?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是1946年劉峙率30萬國軍圍攻我中原軍區,但事實上雙方的大規模交戰,從1945年的長治(上黨)戰役便開始了。自長治戰役到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總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公布的數據顯示,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少將以上級別軍官,共有85人在1950年海南戰役之前陣亡。
  • 國軍「戰神」薛嶽,海南島戰役後隨蔣介石臺灣,晚年過得如何?
    回顧抗日戰爭時期,國軍高級將領中在對日戰爭中取得大勝的高級將領不多,但薛嶽絕對算得上一個。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長沙戰役的總指揮,薛嶽自創天爐戰法,多次會戰中殲滅日本軍隊十萬人,這是在抗日戰爭中少有的大勝利,對之後的抗日戰爭格局影響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