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國民黨潰軍跑到海口,成立了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在總司令薛嶽的帶領下,想要固守海南島,當時國民黨的海軍實力非常強大,有50艘各種船艦,空軍有戰鬥機和轟炸機等四十多架,總兵力達到了十餘萬人。
而且,在幾個月之內,薛嶽又帶人修建了堅固的防禦體系,想要以海南島為基礎,封鎖瓊州海峽,反攻的意圖非常明顯。而此前,我軍在金門戰役中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損失非常慘重,我軍將士對跨海作戰的信心並不很足。
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下,我軍做出了充分的準備,組織了十多萬的渡海作戰兵力,並且徵集了數千名船工參戰,修復木帆船二千餘艘,1950年3月,解放軍戰士坐著木帆船登上了海南島。
海南島戰役,國軍傷亡三萬多人,而解放軍既沒有堅固的渡海船隻,也沒有防護的空軍,有很多英勇的戰士為了解放海南島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那麼大家知道在這場戰役裡,解放軍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嗎?
海南島戰役從1950年3月5日開始,到5月1日正式結束,一共持續了56天,為了解放海南島,我軍犧牲將士四千五百多人,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解放軍40軍119師的副師長黃長軒。
黃長軒本來是不用死的,戰鬥打響之前,他正在回鄉探親的路上,作為一個河南人,他已經離家18年了,解放戰爭勝利後,黃長軒歸心似箭,想要回家看看,他剛走到武漢,就從廣播上知道了解放軍要攻打海南島的消息,而參戰的部隊,正是他自己所在的第40軍,黃長軒馬上申請歸隊,離開了他的妻子和不滿周歲的孩子。
黃長軒15歲就參加了紅軍,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十多年的烽火硝煙,四保臨江的戰鬥打響時,黃長軒是三十二團團長,他在零下40度極端嚴寒的天氣下,奉命堅守陣地五天五夜,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勝利地完成了任務。為取得整個戰役的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回到了部隊之後,黃長軒一直在帶領戰士們辛苦訓練,畢竟一幫子陸軍,想要獲得勝利,必須學習各種海軍知識,遊泳、在海中辯方位等等,就連揚帆和划船也要學習。
1950年4月16日,黃長軒帶著他的戰友們從雷州半島出發了,並且衝破了敵軍嚴密的封鎖,在海灘成功登陸,並且建立起了一塊縱深二十多公裡的陣地,可是敵軍並不甘心失敗,還是持續在我軍陣地用飛機投擲炸彈,期間很不幸飛濺的彈片擊中了在醫療所看望傷員的黃長軒,他犧牲的時候才只有34歲。
不過,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黃長軒等人為新中國做出的奉獻,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