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詩詞中的酒

2020-12-19 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

劉禹錫一生寄情詩酒,在他流傳下來的八百多首詩歌中, 有不少地方寫到酒。和劉禹錫詩詞中表現出的尖銳的批判與諷刺的鋒芒相對稱的,是他在寫到酒的時候, 不是哀傷悲戚,不是消極頹廢,而是借著酒,抒發出一種積極奮發、樂觀曠達的氣概。這在古代文人中是少見的,尤其聯繫到他長期被貶謫邊遠、坎坷磨難的一生, 更是難得。這方面的代表作, 當然得首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

元和十年,劉禹錫暫時結束了被貶謫的生活,北返洛陽,途經揚州,他的朋友白居易設宴款待他,並為他慷慨悲歌:

為我行杯添酒飲, 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 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 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深深為朋友的勸慰和同情所激動, 他即席獻上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巴山楚水悽涼而又荒遠, 我被棄置在那裡二十三年, 但那畢竟是過去了。沉舟側畔千帆競發, 病樹前頭萬木爭春,感激你為我吟詩一首,讓我們喝乾這杯酒吧,憑藉它振作我們的精神。這裡不去全面評價白居易和劉禹錫,僅就這兩首詩來說, 不得不承認劉禹錫的格調更高昂一些。他的這種心境在《晝居池上亭獨吟》中也有所表述:

日午樹蔭正,獨吟池上亭。

靜看蜂教誨,閒想鶴儀形。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

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

劉禹錫認為飲酒不僅僅是為了享樂,不是為了消愁,而是為了調節精神。與上面兩句聯起來, 他要接受「蜂教誨」, 勤奮努力,他要取法「鶴儀形」, 進德修身, 這些都是反映了詩人美好的情操。這種積極樂觀的情緒, 在劉禹錫詩詞中不時流露出來, 如「芳林新葉催陳葉, 流水前波讓後波」、「雪裡高山頭白早, 海中仙果子生遲」。悲秋差不多是古代文人的一個傳統, 劉禹錫則不然, 他的《秋詞二首》、《秋日送客至淺水驛》、《始聞秋風》、《望洞庭》等詩篇中, 一掃逢秋悲寂的情調, 給人一種豪壯的感受。當然他有時在寫到酒的時候也夾帶出悲傷:

今朝無意訴離杯, 何況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輕遠別, 不知翻引酒悲來。

——《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

本來想開懷暢飲, 不訴說別離的愁苦, 不把遠別放在心上, 不料酒勁上來, 反而引起了悲傷。但是, 就這個悲字, 也不完全是傷心, 這裡也透出一種悲憤。還是白居易是他的知己,在他死後, 白居易對他作了公正的評價: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一生一死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劉禹錫生活在唐的中葉,他所參加的「永貞革新」的政治鬥爭觸犯了專權的宦官、割據的方鎮以及族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合力反對。那樣龐大的專制機器壓下來, 是誰也難於承受的,他不能不感受到壓抑的痛苦。

謫在三湘最遠州,邊鴻不到水南流。

如今暫寄樽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

——《赴連州途經洛陽, 諸公置酒相送, 張員外賈以詩相贈, 率而酬之》

這時他剛剛結束被貶謫的生活回到長安,他滿以為這回可以在京師久住,不料只隔幾個月又因詩得禍,刺往連州。在他赴連州途經洛陽的時候, 朋友們為他餞行。作為答謝,他在席間寫了這首詩。我又被貶到最遠的連州了, 那裡邊鴻不到, 只有水向南流, 今天席間和朋友們在一起, 暫且舉起酒杯盡情地歡笑吧, 明天辭別諸位, 每走一步便增添一層憂愁。這位參加永貞革新的鬥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禁不住發出了悲哀的嘆息。

附帶一筆,劉禹錫詩詞中多次寫到酒旗。「酒旗相望大堤頭, 堤下連檣堤上樓。」《堤上行三首之一》;「長堤繚繞水徘徊, 酒舍旗亭次第開。」《堤上行三首之三》;「城外春風吹酒旗, 行人揮袂日西時。」 《楊柳枝詞九首》。長途跋涉的遊子,在睏乏的旅途上,遠遠看見了酒旗,那一定是感到份外的親切。詩人的視野裡多次注意到酒旗,大概也是他空寞的心境的流露吧!

來源:中國酒業協會CADA

相關焦點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由於他對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曾參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人生坎坷,多次受貶,因此,劉禹錫的一生,很多時候「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若按照貶謫時間來算,大唐第一刺頭兒劉禹錫絕對可以上榜。唐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被貶了二十三之久的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相遇。
  • 中華醉美詩詞,或把酒言歡或借酒消愁,李白鬥酒詩百篇詩酒趁年華
    7、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8、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9、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10、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2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30、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31、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詩稱國手徒為爾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劉禹錫,唐代文學家,今屬河南人,貞元間擢進士第,授監察御史。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 劉禹錫的別樣人生,命途坎坷卻能享高壽
    公元815年,劉禹錫奉召回京。十年的貶官生涯並沒有改變他的思想,也沒能消磨他的銳氣。劉禹錫回到闊別十年的京城,自然要到各處走走。一天,他來到玄都觀,觀中的桃花開得正豔,吸引了眾多達官顯貴前往觀賞,這其中就有不少當年通過排擠王叔文集團而位居要津的新貴。
  • 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詩人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要好。太子當上皇帝後,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政,就提拔棋友劉禹錫當監察御史。後來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實則二十二年)後應召回京。
  • 苦難終會過去,如果在這之前沒有人安慰你,那就讓詩詞來陪伴你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解讀:這首詩顯示了詩人對於自己所處的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所表現出來的豁達襟懷,以及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詩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看似自慰的話,也暗含哲理,表明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觀念。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是飛花令「君」的故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1.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2.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3.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8.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9.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10.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一代詩豪劉禹錫: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以詩煮酒盡顯風流
    公元772年,是我國文化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繁星亂墜,才子扎堆出生,就像是文曲星使了分身術下凡,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崔護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因為有他們,才造就大唐詩歌的盛世王朝。今天帶大家了解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唐詩大拿中最刺頭兒、嘴巴最寬的、最不怕事的詩人劉禹錫。
  • 無酒不成詩,200句含有「酒」的詩詞,收藏背誦,做飛花令之王!
    酒,是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你喝或者不喝它,它都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高興時會喝酒,難過時會喝酒,得意時要喝酒,失意時也要喝酒,酒承載了我們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在詩詞的國度裡從來都是詩酒不分家,小編整理了200句含有「酒」字的詩句,看完之後,詩酒趁年華。
  • 詩詞丨願有一人,懂你悲喜,予你心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徐志摩說: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這世界會有一個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強顏歡笑,懂你的欲罷不能。懂得,是一種長情的陪伴。
  • 飛花令「歌」,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歌揚郢路誰同聽,聲灑梁園客共聞。 ——《賀雪》齊己6.歌舞聲消跡已陳,危臺今日壓城闉。 ——《姑蘇臺》吳錫疇7.須付畫堂蘭燭畔,歌懷醉耳兩悠悠。歌入離人耳,青衫淚點多。 ——《賦得自君之出矣》馬守真25.歌吹催春事,風光預可賒。——《元夕雨四首其三》王廷陳26.猶記城南別,歌殘折柳枝。 ——《無題》王翰27.
  • 勞動節:51首經典詩詞,致辛勞的自己
    今天,詩詞君特意挑選了51首詩詞,致勞動節,致勞動者,致每一個辛勞的自己!致自己——累了,就休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02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劉禹錫:被流放23年,依舊相信人間值得
    沒有黑韓愈的意思,唐代科舉比宋代難很多,在唐代能考中進士的就已經算是精英了。)劉禹錫後來入幕杜佑府中(這個杜佑,就是晚唐詩人杜牧的祖父),而後,「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此時的太子是後來的順宗,就是在此期間結交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