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豪劉禹錫: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以詩煮酒盡顯風流

2020-12-09 一條鹹魚愛詩詞

公元772年,是我國文化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繁星亂墜,才子扎堆出生,就像是文曲星使了分身術下凡,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崔護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因為有他們,才造就大唐詩歌的盛世王朝。

今天帶大家了解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唐詩大拿中最刺頭兒、嘴巴最寬的、最不怕事的詩人劉禹錫。

劉禹錫,自稱祖先為中山靖王劉勝,上一個這麼說的還是劉備,這樣論的話,這兩人也是血親關係,這背景,也算是很強大了,到了劉禹錫祖父、父親時代也均為小官僚,他的父親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跟著父親在江南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他從小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十九歲,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獲得了很高聲譽。後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又一起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

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朗州近十年,後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創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得罪執政,被貶謫為連州刺史近五年。劉禹錫因母喪才得以離開連州被任為夔州刺史,後調任和州刺史。被貶歷二十三年後劉禹錫終於再次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

回到洛陽的劉禹錫再次寫下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絕句》,12年前就是因為寫玄都觀桃花得罪權貴被貶連州,這次回來,絲毫不妥協的又寫了一首,在官場絕對算的上是個大刺頭了。而且被貶的二十多年期間,劉禹錫創作了大量寓言詩,表達了對當朝權貴的極大不滿,又寫了許多賦來表達自己不甘沉淪的雄心。

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自然流暢、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同時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

一反常調,另闢蹊徑的融情、景、理於一爐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在感嘆秋天有多麼的蕭條,我卻要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裡有晴空萬裡,還有一排排的仙鶴撥開雲層扶搖直上,看到如此美景便能引發我詩性大發直接飛上雲霄。

世事變遷,仕宦升沉,我自豁達襟懷,堅定樂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般荒涼的地區,已經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去舊友,又徒然吟誦聞笛小賦,如今歸來感到是物是人非的光景。

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憑藉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筆調清新,隨手勾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圖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上一片風平浪靜,猶如未經打磨的銅鏡一般。

遠遠眺望這洞庭湖的山水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萬裡的黃河水彎彎曲曲流動中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也帶上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邊滿是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

相關焦點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陋室銘》:年少不懂劉禹錫,白首方知真詩豪
    通曉古今、才華橫溢的劉禹錫,即使仕途坎坷,屢次被貶,卻一直保持著曠達樂觀的心態,生生把中唐的詩寫出盛唐的氣象,無愧「詩豪」之稱。1.劉禹錫年少有為,卻中途衰落劉禹錫可說是年少有為,二十一歲,考中進士,接著通過了博學宏詞科、吏部考試,可謂三科及第,風光一時。三十歲時,做監察御史,那是相當得意。
  • 嚶其鳴兮 求其友聲:劉禹錫晚年的唱和詩
    黃鐘大呂的豪邁使白居易三年後記憶猶新讚不絕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劉白唱和集解》),並據此類作品總結出劉禹錫詩歌的風格:「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詩豪」一評遂成為後世評劉禹錫詩風的定論。如宋人邵博已指出「詩豪,白樂天目夢得雲」(《邵氏聞見後錄》卷一九)。
  •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的痕跡碧綠,長到臺階上,青蔥的小草映入竹簾裡。與我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與我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它們都很簡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簡陋了)。孔子說:(既然君子住在裡面),又有什麼簡陋的呢?
  • 劉禹錫很「女人」的一首詩,刻畫一美女素描,20字流傳1000多年
    今天,我們來研究劉禹錫。劉禹錫的外號是「詩豪」,有唐一代寫詩豪放飄逸的詩人很多,為什麼這個稱號單單給了劉禹錫呢?這一點,還要從劉禹錫的生平說起,前半生,他仕途順暢,官運亨通,一直做到監察御史,是朝中大員,他也以很強烈的政治熱情參與當時的政治變革。
  • 劉禹錫:與白居易並稱「劉白」,《烏衣巷》淺顯易懂,並不直白
    詩人簡介《烏衣巷》的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彭城人,現在的徐州,是著名文學家和詩人,與同時代的柳宗元、白居易等人水平相當,都屬於中唐時期文壇代表人物,被後人稱為「詩豪」,與白居易並稱「劉白」。劉禹錫從合州返回洛陽,途經南京時,寫了幾首詩,這是其中之一。詩中大意朱雀橋邊已經長滿野草野花,夕陽餘暉照在烏衣巷口,以前這裡堂前屋簷下的燕子,都飛到平常人家去了。
  • 劉禹錫詩題名為《竹枝詞》,可詩中卻不見「竹」字,讀完長知識了
    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詩,是唐代詩豪劉禹錫的詩,頗讓人不解的是,題目明明說是詠竹,可詩中不見一個」竹「字,那麼詩人到底要寫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禹錫的十首詩,體會文字背後詩人高揚的內心力量以及詩文中的哲理思想。
  • 劉禹錫:被流放23年,依舊相信人間值得
    大和三年,白居易稱病免歸,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整理《劉白唱和集》,主要收集在長安與劉禹錫往來的唱和詩作。在詩集序裡出現了「詩豪」的說法: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在這裡,白氏因劉禹錫詩歌有森然之氣稱其為「詩豪」,其實,文如其人,劉禹錫就是從不對時乖命蹇的遭際認輸的一個人。劉禹錫和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年齡相仿,私交也相當好,這哥幾個應該算是中唐詩壇的槓把子。
  • 詩豪劉禹錫的長壽秘訣:莫道桑榆晚,為霞沿滿天
    新皇上臺一下子就變了天,「永貞革新」慘遭夭折,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至遠州(今四川茂縣)任司馬。(二)時乖運蹇 直面謫貶人生劉禹錫赴任剛走到江陵,朝廷傳來急令,叫他到朗州(今湖南常德)任刺史,他又改道而行。一般來說,被貶之官員無不失意喟嘆。而胸懷寬廣的他卻放聲高歌,就在那年秋天的謫貶途中,寫下了《秋詞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王維才華橫溢,曾官至尚書右丞,他在陝西藍田有一座輞川別墅。後兩句承上一轉,「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雖然高人消逝,別墅荒涼,但他的好詩卻天下傳誦、名垂不朽。而且他也如他的弟弟、宰相王縉那樣,沒有斷絕其文採風流的傳統,這總算可以使人在悲痛中感到一絲安慰。「能」,是唐人口語,即那樣的意思。
  • 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唐代很多詩人都寫過詠史詩,比如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評價一首詠史詩的優劣,不僅要看其中引用的典故,以及作品的思想內容,更要注意其對讀者的啟示作用。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老百姓還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下面介紹,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 詩鬼、詩傑、詩豪、詩佛、詩魔、詩神和七絕聖手分別是誰呢?
    那麼你們知道詩鬼、詩傑、詩豪、詩佛、詩魔、詩神和七絕聖手分別是誰呢?1.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五首白居易感慨頗多詩,艱辛,憂愁,青春,讀來不禁讓人動容!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我們同時在洛陽任閒職,年近古稀,老病纏身,兩位摯友同病相憐,心心相印。我和劉禹錫就像劉備與曹操那樣煮酒論英雄,他的文章委婉如同孔子的《春秋》。詩人將自己和劉禹錫比作三國時煮酒論英雄的劉備與曹操,說明兩人都是詩壇的集大成者,水平也是在伯仲之間,可謂惺惺相惜。「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唐代開成元年至會昌二年之間,年過花甲的劉禹錫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
  • 詩仙詩聖詩魔詩佛詩豪詩鬼詩神詩狂分別是誰?說出五個就算你狠!
    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 這才是患難見真情,劉禹錫和柳宗元的生死之交
    劉禹錫,唐代的文學家、哲學家,是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他的著名作品《陋室銘》更是在高中語文教材上被廣大學生學習。
  • 8000萬孩子都在追的背詩神器
    但還有一個人,他的文學成就可比肩李白杜甫,被稱為「詩豪」。他就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經典詩篇。但是他卻經歷了相當坎坷的一生,二十三年都在流放。但劉禹錫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就在於,不管遭遇什麼,他都能樂觀地面對。並且始終不改變自己的追求,想批評就批評,該諷刺就諷刺。是唐朝文壇中非常個性,獨具風流的人物。
  • 千黛詩畫欣賞:再讀劉禹錫《賞牡丹》
    千黛作品:國色 少年時讀此詩,覺得真好,「唯有牡丹真國色」著實安慰了我私心裡特別喜歡牡丹,但又怕被人說富貴俗氣沒文化的小心理。當然,劉禹錫並不知北宋的「四相簪花」,韓琦、王珪、王安石、陳昇之所簪之花,就是「妖無格」的一種叫「金纏腰」的芍藥花,而此四人後來都「格」為相爺!再說「池上芙蕖」,從唐太宗始,玄奘取經回來,佛教文化大大豐富了大唐從廟堂到野裡,從達官到百姓的文化與信仰,那麼佛教的宗花,象徵慈悲仁愛的「蓮荷」,怎麼淨少情了?大唐的多元融合文化精神,在劉禹錫這首詩裡顯得好沒氣場,好沒度量,誇牡丹,沒必要貶損芍藥和蓮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