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2年,是我國文化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繁星亂墜,才子扎堆出生,就像是文曲星使了分身術下凡,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崔護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因為有他們,才造就大唐詩歌的盛世王朝。
今天帶大家了解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唐詩大拿中最刺頭兒、嘴巴最寬的、最不怕事的詩人劉禹錫。
劉禹錫,自稱祖先為中山靖王劉勝,上一個這麼說的還是劉備,這樣論的話,這兩人也是血親關係,這背景,也算是很強大了,到了劉禹錫祖父、父親時代也均為小官僚,他的父親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跟著父親在江南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他從小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十九歲,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獲得了很高聲譽。後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又一起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
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朗州近十年,後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創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得罪執政,被貶謫為連州刺史近五年。劉禹錫因母喪才得以離開連州被任為夔州刺史,後調任和州刺史。被貶歷二十三年後劉禹錫終於再次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
回到洛陽的劉禹錫再次寫下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絕句》,12年前就是因為寫玄都觀桃花得罪權貴被貶連州,這次回來,絲毫不妥協的又寫了一首,在官場絕對算的上是個大刺頭了。而且被貶的二十多年期間,劉禹錫創作了大量寓言詩,表達了對當朝權貴的極大不滿,又寫了許多賦來表達自己不甘沉淪的雄心。
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自然流暢、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同時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
一反常調,另闢蹊徑的融情、景、理於一爐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在感嘆秋天有多麼的蕭條,我卻要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裡有晴空萬裡,還有一排排的仙鶴撥開雲層扶搖直上,看到如此美景便能引發我詩性大發直接飛上雲霄。
世事變遷,仕宦升沉,我自豁達襟懷,堅定樂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般荒涼的地區,已經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去舊友,又徒然吟誦聞笛小賦,如今歸來感到是物是人非的光景。
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憑藉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筆調清新,隨手勾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圖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上一片風平浪靜,猶如未經打磨的銅鏡一般。
遠遠眺望這洞庭湖的山水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萬裡的黃河水彎彎曲曲流動中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也帶上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邊滿是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