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學生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想法:我學的這個專業以後可以幹什麼工作?這個工作需要幹什麼?這個崗位是幹什麼的?
當我們有這樣的疑惑的時候,老師往往會建議我們去做生涯人物訪談。
生涯人物訪談是我們通過向實際從事某一職業的人了解該職業的技能要求、行業前景,了解特定職業不為常人所知的要求、工作內容等,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在進入某一行業之前做好職業方面的技能準備。
至少,通過訪談,你能確定自己將來要不要從事類似的工作,以及想要從事相關工作需要具備什麼技能。
但很多老師往往並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去做生涯人物訪談是最有效的。
這裡,手把手教你做大學生生涯人物訪談。做生涯人物訪談的關鍵,就是要把握好三個三。
我們在挑選生涯訪談人物時,一般至少選擇三個人,且這三個人應該來自相同領域內不同組織。
比如,我想當老師,那麼我一般會選取在體制內的中小學或者高校老師、在國企做企業培訓老師以及在私企的中小學培訓機構的老師成為我的訪談對象。
他們分別來自事業單位、國企、私企,所屬組織不同,但都是教師這個領域。
其次,當我圈定這些人之後,要在符合條件的人裡,挑選已經在該工作崗位上工作滿三年的人。
為什麼這麼選呢?只有在一個崗位上剛好做滿三年的人,他對該崗位有一定的見解,又不至於在該崗位上工作疲勞,而產生很多負面的評價。選他來訪談是最好的。
人選好了,那我們提出哪些問題呢?什麼樣的問題能夠全面地去了解這個崗位以及該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呢?
這就需要我們去訪談至少三類信息:關於這個崗位、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們先來小結一下:做好生涯人物訪談,要去了解:
該領域內工作三年至少訪問相同領域內不同組織中的三人訪談至少三類信息:過去、現在、未來那麼,訪談過去、現在、未來具體是了解哪些信息呢?
在訪談時,我們要去了解歷史,包括但不限於:
所在行業發展的歷史所在組織發展的歷史被訪談者的從業發展史。我們還要去了解這個崗位的現在:
通過請被訪談者描述他典型的一天工作情況,從早上上班到下午下班的情況,來了解他一天的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了解他在這個崗位的薪資待遇和福利狀況,如果對方不方便說出,可以了解一下他這個工作領域內同級別崗位的工資待遇和福利狀況的範圍;再請他說一說目前感覺在這個崗位或者行業最好的事情和最不好的事情。通過他的描述,來判斷自己缺乏什麼技能,是否喜歡這個崗位。
最後,我們還需要聽他談一談他對未來的看法:
聽一聽他對這個單位發展方向的闡述;他對單位前景、行業前景的看法;以及該如何提升自己;或者請教一下他,如果想要得到一份這樣的工作應當具備什麼條件。我相信,通過這樣的訪談,會讓你更加清晰:該職業技能要求是什麼,並且能夠根據職業的技能要求去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個人技能,從技能的角度去看待職業和自己,在將來的簡歷和面試中反映出自己與工作相關的技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