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最大的寺院西本願寺,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總寺院)。西本願寺和幾條街外的東本願寺都是免費開放,規模十分龐大。今天就來說說他的歷史。
淨土宗原本由善導大師創立於中國,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以往生淨土為期。傳到日本後,親鸞聖人據此創淨土真宗。
親鸞聖人俗姓日野,曾與公主有一段婚姻,所以本願寺僧人可以結婚。本願寺法主是世襲的,但法主只是精神領袖而已,親鸞聖人將法主位傳女兒覺信。
親鸞聖人圓寂後,女兒覺信尼於文永九年(1272年)在東山大谷建了一座寺廟,亀山天皇賜名為「本願寺」,即現在的西本願寺。
因是純實木建築,本願寺命運多舛。1465年,因教派之爭被比睿山延曆寺僧人焚毀;1483年第八代法主蓮如建成山科本願寺,1535年被天台宗僧人聯合六角家軍隊焚毀;1542年第十代法主證如建成石山本願寺,又於1580年被織田信長焚毀。
日本的寺院一般屬於私產,可以作為家產向下傳承。到十一代法主顯如時,為在兩個兒子中選定繼承人,本願寺分為東西兩寺,並列為「日本國寶」,西寺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通常提到本願寺,一般指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的建築反映了絢爛豪華的桃山時代的藝術風格。廣場右邊的是御影堂是1636年建,廣場左邊的是阿彌陀堂是1760年所建,都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共同特點是規模宏大,體量巨大,造型宏偉,築造精緻。
公元1602年,經幕府德川家康之令,東本願寺從西本願寺獨立後創立。寺內佔地面積廣大,排列著巨大的伽藍(寺院建築),位於中心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木結構建築物。
本願寺唐門是國寶,書院、黑書院、飛雲閣(國寶)等均是日本桃山文化的精華。北能舞臺是日本最古老的戲臺。飛雲閣與金閣、銀閣並列為「洛陽三閣」。
歷史上本願寺十分強大,戰國時代能與幕府將軍對幹。1570,織田信長擁戴足利義昭進京,向本願寺索要軍費,以藉口開戰;本願寺不允,宣布信長為「法敵」聯合其他大名反對信長,戰爭持續了十年。到1580年,在天皇之調解下同織田信長議和。
日本的寺院都纖塵不染,從上臺階起就要把鞋脫掉。這一點與蒙塵的中國的寺院很不同。兩堂都是免費開放,遊人與香客都是自由出入,無人嚴密看管。裡邊雕梁畫棟,鑲金裝飾十分華貴。側門是傳統的推拉格子門,因為大殿太過於高大,現在側面加了電梯。
淨土真宗在日本國內及世界各地擁有10500所寺院,1200萬的信徒。在我國的長春、大連和臺灣等地,也有西本願寺或東本願寺的別院,分別是偽滿洲國或日據時期日本的宗派去建的分寺。
臺灣的古建保持和利用得還好。長春店的本願寺呈廢棄狀態,我以為與其閒置等待坍塌,莫不如交給佛教協會,安排迎請高僧大德率僧團入駐,使之重新成為有香火的道場,保持下這個古建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