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蒙田隨筆集》,看到一句觸動心靈的話:貶斥我們不理解的東西是一種危險而嚴重的傲慢,也表現出一種荒唐的魯莽。
我想起大學期間,在書店看到南懷瑾先生的作品,講什麼佛啊道啊的,感覺這人就是個搞封建迷信的。當時,我還很不理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讀他的書?等我自學了幾年哲學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淺薄和無知,買了一堆先生的書回來閱讀。
為什麼我對南先生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呢?
因為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過往經驗和已有認知去理解這個世界,如果我們不具備某方面的經驗和知識,在面臨相關情況時 ,我們就是無知的。
大學時候的我,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對傳統文化和修行缺乏深入了解,去寺廟玩還被和尚要捐款。因此,在我那時候的經驗和認知裡邊,修行悟道什麼的都是騙人的玩意兒。所以,當我看到南懷瑾的文章,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感。
等我學了哲學之後,世界觀發生了轉變,對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才發現以前的自己是多麼無知。
晉惠帝在天下發生饑荒的時候,問了一句 ,「何不食肉糜?」 這話至今還受到人們的嘲笑。其實,這還真不能怪他,因為他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裡,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認知。把我們任何一個人換到他的處境 ,也不一定能說出更好的話。
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在某個時候都可能像晉惠帝一樣無知!
當一個人認為某件事不太可能的時候,往往就會不屑一顧,或者嘲笑貶低一番,蒙田認為這也是一種愚蠢的傲慢。
尤其是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無論發生一個什麼事件,真相究竟如何還沒搞清楚呢,許多人就搶著發表意見了。他們根本沒有耐心搞清楚真實情況,就藉助一點捕風捉影的信息和自己腦補的事實,去抨擊這個抨擊那個,宣洩自己的情緒,推銷自己的觀點,進而吸引一大波流量。
這種做法是很草率荒唐的,但是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因為這些人根本不關心真相,他們要的就是流量。
所以,我們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認知層次,還是要多讀書,在看到網上的觀點時,不要輕易附和,自己在就某件事某個人發表意見的時候,也需要謹慎。
對於自己沒有深入了解的東西,保持虛心,可以不相信,但是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即便是對於自認為很了解的東西,我們也不一定真的就理解了呢,更何況是那些未知的事物。
虛心使人進步,傲慢使人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