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 快門 感光度在曝光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2020-12-21 志勵好攝

光圈、快門、ISO是曝光的3要素,任何一張照片都是由這3個曝光參數組合形成不同曝光。這3要素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去真正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光圈、快門、感光度在曝光中的作用

1.光圈的作用:

是調節景深的深淺,大光圈下環境與主體虛實對比強烈,清晰的主體非常突出,反之小光圈下環境與主體全實,突出主體與環境的關係。

2.快門的作用:

是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狀態調整不同的快門速度,以達到拍清楚主體的作用。

3.感光度的作用:

感光度其實是一個輔助曝光的作用,曝光不足時,提高光感畫面就變亮了,但畫質會增多噪點。

光圈、快門、感光度之間的關係

知道了光圈、快門、ISO各自的作用後,是不是就能拍曝光正常的照片呢?

這裡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你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正常曝光參數。

1.在光線充足ISO默認為100(最佳畫質):

光圈越大代表著進光量越多,快門速度就要越快,去減少進光的時間,為曝光正常。

光圈越小代表著進光量越小,快門速度就要越慢,去增加進光的時間,為曝光正常。

反之,快門速度的快慢可以通過光圈進光量的多少,來控制正常曝光。

2.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

手持拍攝有一個安全快門的限制,像我快門速度低於1/30秒就很難拿穩相機,拍出來基本都是糊片。

此時,在1/30秒的快門下,用最大光圈增加進光量後還是曝光不足的話,就要用到感光度ISO粗暴地進行提亮,後果就是噪點增多,但總比拍不清楚好啊,是吧。

什麼才是正常的曝光

很多朋友們可以第一反應就是高光和陰影都能看得清楚才算是正常的曝光,其實不是這樣的。

曝光有分為高調(很亮的)、中間調(不明不暗)、低調(很暗的),它們是不同風格的正常曝光。

那如何通過光圈、快門、感光度去設置不同風格的曝光呢?

相機的系統默認的正常曝光是18度灰的狀態,也就是高光不能太亮,陰影不能太暗。

我們通過調整光圈、快門、感光度去調出高調或低調的曝光其實是不太好把控的,所以相機也有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是曝光補償(相機中的黑白+ -按鍵配合滾動輪一起用)。

曝光補償的作用是還原黑白的真實純度,也可以使白的更白,黑的更黑。

常見的有雪景要加曝光補償,純黑色的物體要減曝光補償,黑白強對比的環境下也要減曝光補償。

那什麼情況下要加,什麼情況下要減呢?這個沒有個標準,主要看環境中是白色多還是黑色多,白多加,黑多減,黑白平均看心情。

結束語

光圈、快門、感光度不用想的太複雜,了解了這些原理就行了。

相機不是還有看半自動功能嗎,光圈優先與快門優先模式,你只要設置光圈大小,系統就幫你配好了快門速度,同樣設好快門速度,就出配好合適的光圈值。

對曝光不滿意,又可靈活使用曝光補償。

是不是很簡單呢?

相關焦點

  • 攝影中的光圈、快門、感光度分別有什麼作用?
    在攝影中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這三樣是攝影中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知識了,下面簡單說一它們分別有什麼作用,以及如何搭配使用。一、光圈光圈的主要作用是調整圖像感應器的受光量,當你把光圈調大,那麼進入相機的光量就多,你把光圈調小,那麼進入相機的光量就少。
  • 相機光圈快門和ISO感光度有什麼關係呢?
    一、了解ISO感光度前面我們講了相機的各種拍攝模式及它們的使用區別,可以關注我,在我的作品裡找。其實相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在拍攝曝光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就是ISO感光度。以前的膠片時代,我們用各種膠片來拍攝照片,這些膠片有很重要的一樣標識就是ISO感光度。不同ISO感光度的膠片代表著不同的曝光速度。感光度越高的膠片,對光線越敏感,曝光速度越快,可以獲得較高的快門值,同時畫質噪點也比較大;反之感光度越低的膠片,對光敏感程度相對較弱,曝光速度相對也慢,但是所拍的照片會更細膩,畫質也更好。
  • 大白話說攝影-光圈 快門 感光度三者關係
    如果你看過我前幾篇關於光圈,快門,感光度的介紹,你就很快能理解我今天講的內容了。好吧,我今天簡答粗暴的解釋一下三者的關係。我們以下圖為例我們知道了中間這張照片的曝光是合適的,假如這張照片的曝光參數是F4.0的光圈值,快門速度是1/125 感光度是100 我們想讓光圈大一檔變成F2.8 那麼快門速度也需要減一檔 變為1/160 感光度不變,這是得到的曝光不會變。
  • 第3期|光圈,快門速度,ISO三者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光圈是控制相機進光量的,而感光度又是指相機對光的敏感程度,可見三者之間最簡單粗暴的聯繫就是「光」。那他們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它們可以說是「三角戀」的關係,被稱為」曝光三角「。他們之間互相補充,互相影響。如果在曝光不變的前提下:* 光圈與快門的關係:反向。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那快門開關的時間就越短,快門越快,這樣進光量才會不變。* 光圈與ISO的關係:反向。
  • 攝影的鐵三角設定:光圈,快門、感光度。簡單易懂的攝影基礎入門
    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也許很多買了相機的小夥伴也還不清楚,就拿我身邊的朋友舉例,有的朋友買了相機好幾年了,令我吃驚的是她竟然除了A檔(自動擋)就沒用其他檔位,更別提什麼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了。我猜,用了這麼些年的A檔,沒準這位朋友連光圈、快門、感光度是什麼還不太清楚。
  • 認識相機:ISO感光度是什麼?對照片有什麼影響?看看效果與作用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學習了光圈影響進光量與景深,快門速度影響曝光時間和動作。這兩項參數與感光度結合起來,就可以確定影像的最終曝光程度,三項參數缺一不可。本文為大家帶來感光度的介紹與運用。ISO感光度是什麼?
  • 光圈、快門、感光度,弄懂攝影基本算入門了
    》上面這三篇文章分享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先弄懂這三個東西,接著才能學習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拍攝者需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照片是亮還是暗。
  • 攝影入門之IOS,感光度快門速度光圈三者關係
    IOS就是 感光度,從字面上來理解顧名思義就是對光的敏感度,IOS值越高說明對光越敏感,那麼成像的畫面就會比較亮,但記住IOS值越高噪點就會更明顯,這是它唯一的缺點,比如下面這張圖片所以平常我們拍攝的時候一般是把IOS值控制在IOS100到IOS400的區間,如果這時候拍攝的畫面還是過暗的話我們就要去調整光圈值或者快門速度了。按照正常的拍攝的手法的話一般在亮度方面是先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的,但是當我們想把 照片拍得更細膩,畫面更清楚的時候,光圈就不能調太大,因為會產生淺景深造成背景虛化。
  • 旅途中如何快速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門、ISO如何運用
    我們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一般都會配備一臺相機,記錄旅途中發現的美好,當你拿到相機的那一刻,一定會有很多人不太會使用數位相機,一般只是使用P檔拍攝,那麼相機裡的P檔表示是什麼?P檔,表示自動曝光模式,相機會自動調整曝光,不需要手動設置,但容易出現曝光不準確的現象,此外如果使用小光圈鏡頭,可能導致畫面模糊。
  • 認識相機:什麼是光圈,光圈大小對成像有什麼影響?帶你了解光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學習了曝光的過程,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曝光三要素中的光圈,看看光圈大小會對畫面產生什麼影響,用幾分鐘帶你了解它的作用。光圈是數碼單反用來控制進光量多少的組件,表示光圈大小用「f值」來表示,如F3.5、F5.6等,通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很直觀的在界面菜單或肩屏看到光圈為多大。
  • 教你怎麼調節感光度,快門,光圈,手機也可以哦!
    所以我想寫下這篇關於曝光三角的教程,也是攝影中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知識,希望可以對初學攝影的你有一些幫助。曝光三角就是指感光度(ISO)、快門和光圈之間的聯繫,學會曝光三角,不僅是使用相機的基礎,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手機拍照。
  • 認識相機:什麼是「曝光補償」?它有什麼作用,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曝光補償的一般應用當拍攝環境中有較多的白色和黑色時,相機往往遇上特別多的白色,或拍攝特別多黑色時。增加曝光補償要在什麼情況下用呢?什麼時候用曝光補償曝光補償並不是任何情況下就可以使用,與拍攝模式、測光模式都有關係。例如,使用M手動擋時,曝光補償就沒有任何效果。有許多新手因為是從AV、TV檔過度過來的,已經習慣了曝光補償的用法,在使用M檔時就發現曝光補償已經不能用了。
  • 認識相機:什麼是快門優先?什麼情況下用比較好?看看它的效果
    快門優先屬於半自動模式,我們只要操作快門速度即可,光圈和感光度依然是交給相機處理。通過下面的文章,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快門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曝光離不開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三項參數,只要搭配合理,就會得到一張正確的曝光的照片。在前面我們了解光圈大小可以影響景深,光圈優先是以控制景深為主的拍攝模式,而快門優先是以控制速度為主的模式。
  • 什麼是光圈?光圈怎麼使用?通過本文,讓你完全了解光圈
    學習攝影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曝光三要素,也就是光圈、快門、ISO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而光圈又是三要素中最難的一個,在這一課中,我們主要來學習下如何通過光圈來控制曝光,如何通過調整光圈大小來營造不同畫面效果等知識。
  • 為何相機的快門、光圈、ISO值與標準值不同?「步長」是啥概念?
    例如標準值得1/250和1/125之間多出1/200和1/160,就是說如果1/250稍有曝光不足,而1/125稍有曝光過度,那麼你就可以使用1/200或者1/160拍攝。這中間是1/3進位的,就是說快門速度降低一檔曝光量增加1/3個級差,而不是一級,例如,從1/250增加到1/125這一級之間需要通過3個1/3級差。
  • 相機上的快門優先怎麼用?都有什麼效果呢?攝影新手應該掌握技巧
    除了最常使用的P模式之外,快門優先是對新手最快上手的拍攝模式之一,在快門優先模式的下,是由攝影師自己設定快門速度,相機的測光系統會根據場景的光線的強弱來自動選擇適當的光圈,讓影像能正確的曝光。快門速度不夠的應變方式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些因素互相影響,快門速度越快,意味著進光時間變少了,畫面就黑了,若現場光線不夠強的時候,高速快門拍攝的作品會很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此時就得提高感光度的數值,把感光度100提高到800或2000,就可以在弱光的環境下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
  • 【攝影講評】拍攝時快門參數怎麼調 第1184講?
    光圈:相機自動賦值F值 8 效果:背景有一點虛化效果 光圈優先Av檔——拍攝背景虛化效果(尼康是A檔) 光圈優先Av檔模式是相機的半自動拍攝模式,允許攝影師手動設置光圈係數和感光度,快門速度是由相機進行計算賦值。
  • 相機的光圈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用大光圈?什麼時候用小光圈?
    現在相機都不貴,很多人玩了一段時間的手機攝影后就會買一臺單眼相機,相機上複雜的功能讓很多新手繞不出來,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本文就帶大家了解相機的上的光圈,看看都有什麼用。大光圈可以這樣用光圈除了影響進光量以外,還影響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在拍攝時,想要突出主體的美,將主體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就要用大光圈拍攝,例如拍攝人像、花卉、飛鳥、昆蟲等,常常會遇到雜亂的背景,為了讓背景減少對畫面的影響,就可以用大光圈的淺景深的效果。小光圈可以這樣用!
  • 攝影基礎:光圈優先、快門優先、P模式、AUTO、M模式都有什麼用?
    每一臺單眼相機或微單相機最少都有下列幾種常用的曝光模式,攝影師根據需求和表達的目地或使用習慣來設定,進而拍到想要的照片,下面我列出了幾個示例,帶你看看應該怎麼用。調好光圈位置,快門自動跑,(不必調快門)相機在該光圈值下自動曝光光圈優先大都運用在景深上背景要模糊,可先把光圈設在1.8或者2.8, 拍照時每一張照片固定用F1.8或2.8完成曝光,使用SIGMA APO 400mm F5.6鏡頭 A ISO-200 F6.3 1/250。
  • 掌握光圈、快門、感光度和曝光補償等曝光知識,輕鬆拍出好人像照
    4 個影響曝光的因素關鍵詞光圈[ 關鍵詞 ]:光圈 實際上是相機鏡頭內部的一個組件,由許多片金屬薄片組成,金屬薄片可以活動,通過改變它的開啟程度,可以控制進入鏡頭光線的多少。光圈值即指光圈元件打開的程度大小,通常情況下將其簡稱為光圈。常見的光圈值如下: F1、F1.4、F2.0、F2.8、F4.0、F5.6、F8、F11、 F 16 、F 22 、F 32 、F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