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的三大特點個個出人意料,當年傳教士猜測的結論被今人肯定

2020-12-15 讀歷見聞

在明末農民起義界,張獻忠有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脾氣極壞,是超出了天際的那種壞。普通人脾氣壞點也就頂多在嗓門上表示表示,但是張獻忠的壞脾氣風格就很不一樣了,簡單來說就是拿起屠刀立地成魔!所以眾多史料在記述張獻忠的時候,最常用到的一個字就是「殺」。

比如,《明史紀事本末》說他「暴豪嗜殺」,《明季北略》說他「天性好殺」。最形象的要數《明史》,說他是「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甚至連當時入川的西方耶穌會傳教士也湊這個熱鬧,他們雖然在成都受到大西陣營的優待,但在寫《聖教入川記》時仍然瞎說了不少大實話,說「獻忠性情殘暴,稍有不順,狂怒隨之,或刑或殺,視人命如草芥」。

其它諸如「獻忠殺人無算」、「虐殺僧道」之類的話,《聖教入川記》中也出現了許多次。更珍貴的是,這書還記下了張獻忠對自己亂殺人行為的解釋,他說:「吾殺若輩,實救若輩於世上諸苦。雖殺之,實愛之也。」也就是說在他自己看來,殺人對他而言是積德行善做好事!這種混淆善惡的無恥之言,讓虔誠的傳教士們也不能忍了,他們大膽猜測張獻忠存在神經方面的疾病,簡稱「有神經病」。

在我們大家的通常印象裡,農民起義一般幹的都是以有道伐無道的正義之舉,但這樣一個殺人成癮的張獻忠顯然是例外。更例外的是,張獻忠作為明末農民軍陣營中「無道流」的旗幟性人物,還偏偏是眾多大佬中混得時間最長的人。在大佬們先後嗝屁的隊列裡,張獻忠搶到了最後的位置。

這就是張獻忠在明末農民起義界的第二個特點:混得最久。

跟張獻忠長達十八年的漫長造反生涯相比,明末農民軍第一任盟主王嘉胤只混了短短的三四年,就被曹文詔幹掉了。第二任盟主王自用也就混了五六年,便死在了鄧玘軍的箭下。第三任盟主高迎祥在掘焚皇陵時已經混了七八年,但不久的一年後他將在崇禎的注視下死於千刀萬剮,所以也快混到頭了。而那位被吹上天的李自成雖然混了十七年,但他的嗝屁時間還是比張獻忠早了兩年。

甚至在1647年張獻忠戰死之後,他的三個養子又作為領軍人物繼續混了十幾年。比如,原大西國撫南將軍劉文秀混到了1658年,原大西國平東將軍孫可望混到了1660年,原大西國安西將軍李定國混到了1662年。

雖然在李自成的餘部中,也有劉體仁、郝永忠等人撐了十多年門面,但若把張獻忠集團稱作明末農民起義界的常青樹,高迎祥、羅汝才等其他大佬應該是說不出反對意見的。

講到這,就自然會發現張獻忠在明末農民起義界還應當有第三個特點,那就是能力出眾。

自己特能混,手下們也特能混,沒點出眾的能力是不可能辦到的。最為難得的是,張獻忠殘殺了那麼多手無寸鐵的無辜之人,最後還能落個北上抗清戰死沙場的英雄般結局,實在是比敗亡途中被民兵所殺的李自成要幸運很多。

關於張獻忠的才能,當時身在四川的西方傳教士們在《聖教入川記》中,給了他一個非常類似「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的評價,說他「智識宏深、決斷過人」,「其才足以治國」,但又因為他「有神經病」而嗜殺,所以「不足以為人主」。

有能力、有智謀的張獻忠,是怎麼走上嗜殺的不歸路的呢?

現代有人調查了他少年時的經歷,推測他可能因為成長中遭遇過太多的挫敗,因此形成了一種「反社會型人格」。而這個「反社會型人格」一點也不高端大氣上檔次,因為它在今天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分類中,被歸到了神經病一類。這與當年傳教士們根據親身見聞所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

在24歲參加農民起義軍之前,張獻忠自幼時以來有條不紊地遭遇了一個接一個的挫敗。首先是家境很差,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幼年的張獻忠跟著做小販的父親四處奔波,他父親奔走外鄉所遭受的欺凌,大都也在他心裡落下了一份。甚至在一次父親遭遇欺辱時,小小張獻忠立下誓言:「我復來時,盡殺爾等,方洩我恨!」可見用極端手段反抗報復的思想,很早就在這個孩童心裡扎了根。

其次是求學闖禍,父親千辛萬苦把小張獻忠送入學堂讀書,結果他反而把同學當成發洩暴力的對象,據說還打死了一個學生,導致張家賠了個傾家蕩產,最終不僅書讀不下去,還被父親趕出家門。

最後是事業不順,張獻忠離家之後從事過的工作包括捕快、邊兵和囚犯,結果當鋪快被開除,當邊兵被構陷,所以去做了囚犯。囚犯工作做完之後,正趕上府谷山賊王嘉胤由幹綁票轉型幹起義,張獻忠於是前去入夥,從此一幹就是十八年。

在這十八年造反生涯中,與高李合夥攻入中都鳳陽、掘焚朱明皇陵,堪稱是張獻忠的一大光輝時刻。以張獻忠狡黠多詐的性格,在鳳陽皇宮跟李自成鬧得那點小嫌隙,並不可能是他脫離高李、獨闖江淮的全部原因,其後的事情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江淮地區位於今天安徽和江蘇兩省的中部,張獻忠曾先後率部五次進入安徽,第一次就是崇禎八年(1635年)一月攻鳳陽的這一次。隨後高張李在鳳陽分開,高迎祥、李自成率部向西返回河南,而張獻忠則一路向南闖蕩江淮,但最後他們殊途同歸在三月時又聚到陝西。

箇中原因的關鍵自然是洪承疇,洪總督新官上任成為徵剿農民軍的前線總指揮後,最初的計劃是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兵力,齊入河南圍剿聚集在那裡的農民軍主力。但是洪承疇人尚未來得及出陝西,農民軍就在滎陽大會勝利閉幕後攻入鳳陽,掘了皇帝家的祖墳。

朝代還在祖墳沒了這種事,在明朝之前是毫無先例的。皇帝還坐在龍椅上管著事,皇帝的祖宗就被粗暴地從地下請出來這種事,在崇禎之前也是毫無先例的。當然,這種過於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何處理,在洪承疇之前的歷朝臣僚中也無人有此經驗,他作為下屬的內心體驗是極度崩潰的,他背負著六個月內滅賊的考核壓力,唯一能自救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

崇禎八年(1635年)三月初一,洪承疇抵達了河南汝寧府(府治在今汝南縣)。鑑於鳳陽附近農民軍已分路西進河南、南下江淮的動向,以及官軍已經大部進入河南或者雲集河南周邊的態勢,洪承疇調整部署將目標指向從鳳陽回軍河南的高迎祥、李自成,打算幹掉他們為崇禎報掘焚皇陵之仇,順帶穩一穩自己在崇禎心目中的能臣形象。

高迎祥、李自成的返豫路線是從太和(今屬阜陽)走歸德(今為商丘),分路從洪承疇的頭上闖入了豫東的夏邑、寧陵等地,與在那裡的羅汝才、九條龍等部會合,然後一路向西橫穿整個河南。

農民軍的這條入陝路線,避過了官軍重兵集結的鄂豫陝交界地帶,而且在行動的發起時間上又比洪承疇早了一個月。因此,各路官軍尚未來得及執行洪承疇所調整的部署,高李等部就已走出河南取道終南山,進入了官軍兵力幾乎被抽空的陝西中北部,跑到富平、寧州一帶故地重遊,洪承疇的復仇計劃宣告失敗。

與此同時,從鳳陽南下闖蕩江淮的張獻忠,在先後攻擊巢縣、舒城、廬江、廬州、潛山、太湖、宿松等地後,已經從皖南取道霍山、英山轉入湖廣,與在那裡的馬守應匯成一股。於是,作為掘焚皇陵的兇手之一,洪承疇又將復仇的目標指向了張獻忠,打算進兵湖北剿殺這股農民軍。

可是張獻忠在麻城會和馬守應後並未停留,而是也一路向西取道商州進入陝西,到達鳳翔與高迎祥等部會師。至此,洪承疇履新以來聚兵河南、進剿湖北的計劃,在短時間內全部失敗了。更為棘手的是,六個月內滅賊的期限已經過去近半。

相關焦點

  • 張獻忠是怎麼死的?傳教士給出了答案,死得不怯懦
    正是張獻忠在四川的暴行,讓他有了「殺人兇手」的美譽。那麼,張獻忠是怎麼死的,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爭議越大的人,死因就越撲朔迷離,張獻忠也是如此。關於張獻忠的死因,有三種主流說法:病死,箭死,自殺。綜合分析,張獻忠中箭身亡的可能性最大。
  • 張獻忠屠蜀是造謠?傳教士親歷:張獻忠性情暴虐,至少殺了60萬人
    大家都知道,張獻忠沉銀已經被考古人員打撈出水,僅發現的金銀珠寶就價值連城,可以想像當年張自忠搜刮的財富數量一定是無比驚人的。自從沉銀被發現,張獻忠生平經歷就一直成為歷史愛好者、專家們研究的重點。那麼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屠四川(屠蜀)呢?
  • 3天屠殺60萬人,張獻忠為何屠城,兩位傳教士揭露真相
    對於張獻忠的傳言一直很多,有人說他是個很好的大將軍,有說他是個天生的惡魔,殺了全城的人還會生吃女人,而最大爭議的就是曾有人指控張獻忠在四川對百姓多次進行殘忍殺害,後來也有一些證據有跡可循。張獻忠出生於明萬曆年三十四年的陝西定邊縣,字秉忠,在天啟末年的時候,陝西全境鬧蟲災,也正逢嚴重的乾旱,餓殍遍野大家不能生活,無奈發生了農民暴動,1630年,他在家鄉召集很多人,組成了隊伍響應暴動,自稱為"八大王",剛開始跟隨王嘉胤後又自成一軍。因為他本身受過軍事訓練,還讀過書,一直有勇有謀接連大勝,隊伍就一天天的壯大起來,逐漸成為了最強的一支軍隊。
  • 張獻忠屠蜀真相:是誰塑造了這個「殺人魔王」?|百家故事
    這是大明亡國的第二年,1645年11月23日,同時也是張獻忠攻佔成都的第二年,作為張獻忠軍中的「天學國師」,來自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利類思和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此時也在成都城中,對於即將到來的魔鬼時刻,張獻忠非常得意,還下令將利類思安排到東門城樓,將安文思安排到南門城樓,觀看他對20萬成都百姓的超級大屠殺。
  • 火影忍者:關於面具男的身份,當年5個熱門猜測,一樂機會很大
    這種場景忍不住讓人想起當年對於面具男的分析,當年的面具男剛出場的時候十分的搞笑,給人一種小角色的感覺。可是後來,大家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偽裝,面具男才是幕後黑手,曉組織的boss。因此對於面具男的真實身份大家都很好奇,關於他身份的分析貼從來也沒有停過,每一個都有理有據,感覺都有很道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回顧一下,當年關於面具男的身份,當年5個熱門猜測,一樂機會很大!
  • 張獻忠沉銀遺址的文物:原來張獻忠屠蜀是真的,圖3是最重要發現
    【數量眾多的五十兩銀錠】長久以來,關於張獻忠屠蜀掠奪財寶一直有爭議,但隨著張獻忠沉銀遺址考古發掘的結束,這一爭議隨之煙消雲散。考古人員通過「圍堰築堤」的方式對張獻忠沉銀遺址的發掘,先後出水了4.2萬多件文物,包括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金銀錠、金銀幣、金銀首飾等。
  • 張獻忠屠殺四川實錘了,5名偵察兵60萬大軍當中:一舉擊殺張獻忠
    在1646年冬季,張獻忠的1000多艘大船滿載金銀財寶在江口遭到明軍伏擊,張獻忠下令所有船隻沉沒,無數財寶沉入江底。這基本上實錘了,當時記載的張獻忠「以火攻陷重慶府,大殺。次日悉斷民右手」,在攻陷了成都後又「盡驅城內軍民男女於中園,將盡屠之」事件。否則張獻忠到哪裡去找到1000多船財物?
  •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寶藏要上交國家
    張獻忠是什麼人物? 張獻忠在四川「江口沉銀」 幾年後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明一暗,在官兵圍剿時伏兵圍攻,把官兵打的那叫一個丟盔棄甲,慘不忍睹。後來這個出頭草就被官兵圍住了,被圍在包圍圈裡,後來他兵敗,逃入四川,四川是個讓他瀕臨死亡又起死回生的地方。他奇蹟般的跑出來。帶領剩下那點人跟官兵"競走",把官兵搞的顧此失彼,疲於奔命。
  • 明末「暗黑破壞王」恃暴的弱者張獻忠
    張獻忠一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下令刺殺。無論男女老少、親族臣下、敵軍官員通通在其人的打擊名單之列,並且此類施暴的手段一直被張獻忠貫穿生涯上下。(明末農民起義軍作戰路線)相信只要你願意搜索一下張獻忠的有關信息,與其人干係最大的話題無非是「張獻忠到底是不是殺人狂魔」?大多數答案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事實也是如此。別的不敢說,但若論明末誰才是真正的「破壞之王」,那張獻忠要是排第二,都沒有人敢上榜了。
  • 用歷史心理學和現代醫學知識,看張獻忠為什麼入川後行為如此瘋狂
    張獻忠曾經也是個「行仁義」的人。突襲襄陽後,他從襄王府中發銀五十萬以賑饑民。對待明朝官員,他曾經給松江知府方嶽貢修書,感嘆:「使人人不愛錢入公,獻忠如何自作賊?「甚至在騎兵時還特意開城門放走方嶽貢的兄弟。張獻忠也是個懂知識分子價值的人。
  • 側面印證:唯一沒被砍掉的虎鈕金印 是張獻忠本人持有?
    是不是進一步印證是張獻忠本人的。 早在5年前,虎鈕金印一經面世,就引起不少人的熱烈討論:這印到底是不是張獻忠的? 著名巴蜀文化學者、《張獻忠傳論》作者袁庭棟曾一度懷疑,這枚金印是後人造假。原因是金印上的信息,實在讓人摸不透。
  • 還原張獻忠「江口沉銀」民間傳說有關的歷史真相
    金印之外,十餘枚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銀錠,首度以實物勾勒出他在四川的統治疆域;而考古人員發現的江底文物分布規律,更揭示出張獻忠撤退成都時的準備充分。在此之前,考古人員已根據陸地調查和水面探測相結合的方式,將遺址劃分為了五個區域,本年度的工作區域,就在前兩期考古發掘的偏上遊處。去年11月10日,圍堰正式開始,被滾滾岷江水衝刷成鋸齒狀的江底砂巖漸漸裸露。歷時3個多月,考古人員在5000平方米的範圍內,再度發現了1萬多件文物,其中就包括了這件國內首次發現的世子金寶實物。
  • 處女座的三大特點,看完肯定會點頭!
    今日八鬥將繼續為你帶來十二星座中的第二個——處女。02固執卻又直率處女是個直截了當的人,總是那麼頑固,不僅是為了他自己,還為了他的朋友。雙方不必猜測對方的想法,只要直接說就可以了。概述:處女座是個不易相處的星座,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也很難融入處女座的世界。它們也不那麼積極主動,因為它們認為遲早會有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
  • 訪談︱馬敏:傳教士馬士曼與第一本中文《聖經》的誕生
    關於馬士曼,您有什麼想法和創新性的結論呢?僅僅這三項結論,或者說三項學術意義,這個研究就非常重要,目前我們正在準備進行系統的研究。《中國言法》很厚,我們沒辦法弄回來,但是研究中國語法問題非要研究這本書不可。有意思的是,學術研究中有許多很偶然的東西,我看到這些書是偶然的,科大衛如果不告訴我,或者我偷個懶不去看,也許就錯過這個機會了,也許就不會得到這麼多讓歷史界震驚的發現。
  • 一起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引出張獻忠沉銀舊事,專家:傳說是真的
    郭建華依稀記得,當年他住的村子裡就有11名村民被帶走,只有1名村民後來回來了,他說他涉案不深,這才沒有被捕,被放了回來。2016年10月14日,所有去過江口沉銀遺址盜掘過的「尋寶人」,在這一天都要為當初的猖狂和罪惡付出代價。
  • 《帝國時代3:決定版》西班牙傳教士特點分析 使用技巧分享
    ,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帝國時代3:決定版》西班牙傳教士使用心得。 《帝國時代3:決定版》是一款策略模擬遊戲,遊戲中各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兵種,可能有的玩家還不清楚西班牙傳教士好不好用,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帝國時代3:決定版》西班牙傳教士使用心得。
  • 教案事件此起彼伏,難道真的傳教士這麼惡毒嗎?背後原因要深思
    不過這些東西都是最為純粹和粗暴的一面,在近代最讓大家不能接受的就是西方傳教士。道理很簡單,武力的鎮壓只是會讓我們反抗更加激烈,但是文化的傳播往往殺人不見血。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能夠很清楚的感受到文化傳播的殺傷力。但怪異的是,在那個沒有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時代,我國國民卻一直對於傳教士特別反感,甚至經常醞釀教案。那麼問題來了,當年的教案事件此起彼伏,到底是為什麼?
  • 張獻忠屠川疑點重重,七殺碑原文揭開歷史真相?
    對於張獻忠屠川事件,史學家一直都是議論紛紛,其觀點無非就是兩種。第一種是張獻忠屠蜀是真的,張獻忠就是個殺人魔王。最經典的例證就是張獻忠的七殺碑。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
  • 「張獻忠遺寶」流傳300年,未見真容,後來如何被發現並挖掘的
    ▲張獻忠和李自成張獻忠是明朝末年與闖王李自成齊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清軍入關後號稱百萬的李自成「大順軍」迅速敗亡,而張獻忠的「大西軍」則進入四川繼續活動,直到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底才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率軍擊敗,張獻忠本人也中箭而死
  •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來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傳教士通過各種策略開始打開中國向外緊緊關閉的國門,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活動始於明朝。 而明朝時期政府對外來人員採取了嚴格的限制,不僅對於外來貿易有很多限制,甚至對於外國人的進入都有著十分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