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國內媒體報導,日本《讀賣新聞》10月8日稱,日本政府計劃下個月取消對中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禁令。隨後「日本將取消對中國旅行禁令」立刻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不少人好奇,「取消旅行禁令」是不是意味著中國遊客可以入境日本了?日本遊客也可以自由前往中國了嗎?還有人認為日本政府這麼著急取消,一定是出於明年東京奧運會的考慮,希望儘快恢復旅遊市場。
所以,「旅行禁令」到底意味著什麼?外國遊客真的可以前往日本了嗎?禁令的解除與我們有著怎樣的關係?
只是降級,並非取消網上所有的消息都來源於日本《讀賣新聞》10月8日的一篇獨家報導。這篇報導的標題是「日本政府考慮從下個月開始對中國等12個國家/地區解除『渡航中止』」。
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標題,日本政府考慮從下月開始對中國等12個國家/地區解除『渡航中止』」 新聞截圖
所謂的 「渡航中止」 ,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旅行停止或取消」,實際上它指代的是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設置的「第三等級」旅行限制。文章指出,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根據各國疫情情況,設置了
「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共分為四個等級。被評為「第一等級」的國家和地區,政府建議本國遊客在該國家/地區旅行或逗留時需小心謹慎,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危險;被評為「第二等級」時,政府建議停止不必要、不緊急的旅行,且旅行時需特別注意並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
「第三等級」即「渡航中止建議」,政府建議停止出於任何目的前往該國家/地區的旅行(在某些情況下,它還包含另外一條信息,即敦促留在該地區的日本人進行疏散及做好疏散準備的可能性。);「第四等級」,即「撤離建議」,政府建議本國遊客從當前國家/地區撤離到一個安全的國家/地區。同時在這種情況下,停止出於任何目的新旅行。
「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共分為四個等級,「第三等級」即「渡航中止建議」。日本外務省官網 截圖
據了解,目前,日本政府將全球159個國家和地區列入「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的第三等級,其中包括了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等。
但日本《讀賣新聞》表示,從11月開始,日本政府計劃將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韓國和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從第三等級降低到第二等級。
換句話來說,危險等級降低了,從「建議不要去」變成了「建議避免前往以上地區進行非必要、非緊急的旅行」。這一方面說明日本政府認可12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窺見日本有意推進與中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經貿、人員往來等。
因此,所謂的「旅行禁令取消」並不是真的取消,只是「危險係數」降級罷了。
「旅行禁令取消」並不是真的取消,只是「危險係數」降級罷了。 資料圖
只適用日本國民,並非外國遊客入境許可據日本《讀賣新聞》稱,這是日本新冠疫情暴發後首次下調旅行限制。下調到「第二等級」後,日本民眾以商務目的前往「第二等級」國家/地區赴任或長期出差將變得更容易。
那有人會問,被評為「第二等級」的國家/地區的外國人是不是也可以前往日本呢?
需要注意的是,「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是日本政府為保證本國國民安全出行而設置的,
其適用對象為日本國民,與外國遊客並無關係,所以日本取消「渡航中止」禁令,並不意味著外國遊客可以前往日本旅行。
「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是為日本國民安全出行而設置的,其適用對象為日本國民。
另一方面,即便日本取消了「渡航中止」禁令,也並不意味著日本國民可以自由前往其他國家。
那是因為仍然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禁止來自日本的旅行者入境。據日本外務省海外安全官方網站公示,
截止到10月9日,全球仍有中國、韓國、泰國、德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94個國家和地區對來自日本的旅行者和日本人採取入境限制措施。所以,即便日本對我國的「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降低到「第二等級」,也並不意味日本旅行者可以入境我國。
即便日本對我國的「傳染病危險提醒級別」降低到「第二等級」,也並不意味日本旅行者可以入境我國。
中長期居住者10月起有望入境,每日千人限制早在8月起,日本政府已逐步放寬對外國留學生的入境限制,同時在9月取消對具有在留資格外國人的再入境限制。據統計,持有日本居留籤證的外國人約有260萬人,包括永住、留學生、工作等資格。
對於恢復商務目的的往來,日本早在6月起,就率先與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4個國家展開磋商。隨後在7月,又啟動與中國、韓國、蒙古、馬來西亞、汶萊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磋商。
9月,日本與新加坡就兩國商務人士入境達成一致,即從9月初開始,只要限定好活動範圍,兩國的商務人士通過「短期商務」和「常駐人員」兩條綠色通道,在滿足檢驗檢疫的條件下,前往對方國家。10月6日,日本外務省又宣布,日本和韓國同意自8日起恢復兩國人員間商務往來。按照兩國達成的協議,短期商務訪問人員需要提交活動計劃以及72小時內出具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免予隔離,但需安裝手機應用程式追蹤健康和活動,入境後一段時間內不得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長期居留人員無需提交活動計劃,但需要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且入境後14天需接受隔離。
日本逐步放寬外國人入境限制,從留學生到商務人士再到取得中長期居留身份的外國人。資料圖
而近日,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
日本政府決定於10月1日起,再度放寬對外國人的入境限制。其對象不僅限於商務人士,還包括取得3個月及以上中長期居留身份的外國人。另外,外國留學生已完全被允許入境,但觀光客仍然排除在外。同時,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入境後也需接受14天隔離等條件,並且每天入境配額上限為「
1000人」。
日本首相菅義偉對此表示:「為振興經濟,恢復國際人民交通往來至關重要。」
為奧運做準備,明年春天或開啟入境試運行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0月4日報導,日本政府正在對東京奧運會期間外國遊客入境問題展開討論,計劃從入境、滯留、出國三個階段,保證入境人員和國民健康安全。
在入境方面,日本政府計劃讓所有訪日外國遊客在日本領事館取籤證時,下載健康管理應用程式。在出發前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義務購買應對新冠肺炎感染的醫療保險。入境後,遊客只有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有資格進入奧運場館觀看比賽,並在進入日本後的14天內,每日通過應用程式報告其健康狀況,從而免予在酒店隔離。
籤證、下載健康管理應用程式、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醫療保險缺一不可。 日本外務省官網 圖
考慮到各地方政府的應對能力和國內疫情壓力,日本政府還計劃設置專門的「發熱健康諮詢支持中心(暫定名稱)」,統一負責入境外國遊客的健康管理。
據了解,
日本政府希望在明年4月啟動接收外國遊客入境的試運行,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對策。但是,恢復外國遊客入境仍然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比如到底接收多少外國遊客入境;對入境免籤的國家中,如何解決應用程式下載和出發前核酸檢測的問題;外國遊客入境後的活動範圍是否需要限制等等。
有日本官員指出,未來全球新冠疫情如何發展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