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2020-12-03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嘉慶皇帝當時的處境,嘉慶皇帝是在父親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之時,通過父親乾隆皇帝的禪讓登上皇位的,乾隆皇帝之所以要禪讓皇位,只要是為了踐行他當初的諾言,乾隆皇帝在早年間說過,他不會超過祖父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如果在位到了六十年時,身體依然健康的話,就禪位給當時的太子,因此才有之後將皇位禪讓給當時的太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統治長達六十年的乾隆皇帝,讓他立刻放下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乾隆皇帝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是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就要實現,於是乾隆皇帝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表面上也裝作願意的樣子在禪讓禮上圓滿的完成了權力交接。

不過對當時的嘉慶皇帝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除了年號從乾隆改為嘉慶以外,其他的沒有任何的改變,乾隆皇帝依然居住在養心殿內,依然把持著朝政大權,甚至在外國使節來訪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說出朝政大權依然歸他的話,這個時候嘉慶皇帝也在身邊,嘉慶皇帝表面上陪著笑,心裡一定是悲傷的,此時嘉慶皇帝的心裡也一定在想,我這個皇帝沒有任何的權利,當著還有意思嗎?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是面上不能表現出來,因為一旦表現出來,恐怕連現在沒有實權的皇帝都做不成了,還是繼續忍耐吧。

對於朝中貪腐現象嚴重,嘉慶皇帝知道源頭在和珅這裡,對和珅是恨之入骨的,但是卻不能懲治他,因為和珅是父親乾隆皇帝最為寵愛的臣子,父親乾隆皇帝很多事情都離不開和珅,此時父親乾隆皇帝還在世呢,如果懲治和珅勢必會引起父子之間的矛盾,因此嘉慶皇帝在權衡利弊之下,最終選擇了暫時放過和珅。

在經歷四年沒有實權的皇帝生活後,嘉慶皇帝終於迎來了他掌握實權的時期,因為乾隆皇帝沒過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在乾隆皇帝去世後的十三天後,嘉慶皇帝下令將和珅逮捕,同時下令抄了和珅的家,和珅僅僅在獄中度過了五天,隨後就被嘉慶皇帝下令賜死在獄中,終年四十九歲,嘉慶皇帝在處置完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後,不僅沒有沒有得到百姓的褒獎,反而得到了百姓的吐槽,因為將和珅抄家後,和珅的巨額財產,全被嘉慶皇帝搬進了皇家的小金庫中,並沒有放進國庫中,來造福百姓,因此也就有了後來當時民間所流傳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歌謠出現,這也直接表達了當時的百姓們對於嘉慶皇帝的不滿。

雖然在處理完和珅的事情之後,嘉慶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由於嘉慶皇帝能力的欠缺,不僅沒有有效的改善當時的問題,反而使得問題加深,使得嘉慶皇帝在位期間,白蓮教起義頻發,嘉慶皇帝在位期間光是平定多次白蓮教起義的軍費就已經花去了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朝四年的收入,清朝也因為多次的戰爭,因此元氣大傷,自此走向了衰落,這也是嘉慶皇帝最為悲劇的地方。

因為造成這一切的主要源頭,並不在他,而是在他的父親乾隆皇帝那裡,因為是乾隆皇帝過分的寵信和珅,才使得和珅在後來能夠大肆的貪汙,加上乾隆皇帝因為他奢侈的行為,使得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效仿乾隆皇帝的奢靡,因此也就有了吏治腐敗的現象,吏治的腐敗引起了很多的社會矛盾,在乾隆皇帝統治後期,起義也是頻發的,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了,只是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起義的現象更加重了而已。

準確的說,嘉慶皇帝是接了父親乾隆皇帝留下來的爛攤子,也在一件件的處理留下來爛攤子,只是因為嘉慶皇帝能力沒有乾隆皇帝能力強,使得這些問題不僅沒有處理好,反而變得十分嚴重,這也令嘉慶皇帝感到十分苦惱,明明自己做了一切的努力,卻沒有因此收穫好的結果。所以嘉慶皇帝的處境算是清朝皇帝所有中較為悲劇的皇帝,而不是最為悲劇的,因為要是算上清朝所有皇帝的話,最為悲劇的皇帝應該排在後兩位的皇帝,嘉慶皇帝比起這兩位皇帝不知要好多少倍,說嘉慶皇帝悲劇的,是對比嘉慶皇帝之前的那幾位皇帝說的,因為嘉慶皇的處境帝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的處境相比,確實是最為悲慘的。

相關焦點

  • 清朝搞笑故事:皇帝寫了一首詩,大臣立馬告狀說皇帝要造反
    眾所周知,乾隆原本應該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他說自己是不能超過自己爺爺的,於是自己主動將自己的皇位讓給兒子嘉慶,做了清朝唯一的太上皇,「太上皇帝御太和殿,傳位於上,上即位」。然而,乾隆皇帝並沒有真正的退休,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乾隆皇帝點頭同意之後,嘉慶才有真正的處置權。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68年。在這268年裡,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先後有十二位帝王統治這個泱泱大國,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有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是溥儀,也有他註定的使命。
  • 清朝皇后自己有兒子,為什麼還心甘情願扶持別人的兒子成皇帝?
    清朝是歷史上持續時間非常長的一個朝代。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清朝就貢獻了4到5位。自從雍正皇帝後,清朝皇帝就有了秘密立儲的習慣了,因為雍正爭奪帝位飽受了兄弟相殘的煎熬。一般皇帝秘密立儲就是將一份詔書放在正殿「光明正大」的牌匾上,除此以外自己也會保留一份詔書。
  • 白撿了皇位的嘉慶,為什麼卻變成了傀儡皇帝?只因父親乾隆不準!
    最出名的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殺害自家兄長,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展示了帝王家的無情與冷漠。皇上、皇子、甚至眾多臣子,之間都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無不想爭奪最高權力,當皇上。然而在清朝,卻有一個皇帝,在擁有十幾個兄弟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地就登上了皇位。不用面臨,兄弟們反目成仇,更無須擔心朝中大臣的阻礙,天下百姓的議論。那麼這一位最輕鬆獲取皇位的人是誰,是因為什麼原因獲得的?白撿的皇位,懵逼的嘉慶他就是嘉慶皇帝,獲取皇位的原因也很簡單。
  • 嘉慶皇帝連繼承人的事都沒有交代,就突然去世,到底是什麼原因?
    對於嘉慶皇帝的死因有著許多傳言,其實不僅是嘉慶,清朝幾乎差不多所有皇帝的死因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和傳言,比如皇太極也是突然去世的,順治皇帝也有出家和突然去世兩種說法,就連康熙竟然也有人說是被雍正害死的,雍正之死傳言就更多,被人說是讓呂四娘殺的,連頭都被割了。
  • 古代皇帝為什麼沒人願意當太上皇,讓太子繼位以保持局勢穩定?
    於是有人突發奇想,為什麼老皇帝不願意提前幾年退位,讓太子平穩過渡呢?其實,這有點異想天開了。讓老皇帝提前退位來幫助兒子過度,光技術層面就做不到,因為老皇帝根本算不準自己的壽命!這種方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到底要過度多久。如果老皇帝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這時候就是傳位了,似乎也沒辦法幫助新皇帝實現平穩過渡。
  • 嘉慶為何能當皇帝?全因乾隆太高壽,把自己兒子活活熬死了
    說起清朝的皇帝,雖然清末的幾位皇帝能力有限,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算的上是絕對意義上的昏君。乾隆借著康熙和雍正勵精圖治功績,坐享盛世,清朝也在經歷短暫的盛世之後,急速下墜,而這次下墜正是始於乾隆,到了嘉慶時,也無力逆轉局面,衰落的速度逐漸加快。
  • 他是嘉慶的兒子,因為父皇的疏忽,差點當不上皇帝
    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有很多人都覬覦皇帝的位置,當然並不是說每一個覬覦皇帝的位置的人都通通當上了皇帝,這對這個世界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朝代的君王只有一位。在清朝皇朝中這麼一個沿襲下來的規定,當上皇帝的人為了繼續讓自己的王朝延續下去,他必須要在自己彌留之際之前放入一個密詔,而這個密詔當中就寫了關於誰當皇帝的事情。那這個密詔他會放在哪裡呢?又怎麼能不讓別人發現呢?這些皇帝十分的聰明,他們將自己的密詔藏於大殿上的匾額之上,沒有任何人會想到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
  • 清朝最「悲催」的皇帝:做了三年的傀儡皇帝,最後還被雷劈死了?
    要說清朝最「悲催」的皇帝是誰,那恐怕就非嘉慶帝莫屬了。雖然說嘉慶繼承了自己老父親乾隆所開創的「乾隆盛世」,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所謂的盛世不過就是個幌子而已,實際上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了。
  • 清代嘉慶皇帝登基後為什麼會棄用傳統吉祥物如意?與和珅有關?
    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紅頂商人。(二)除掉和珅的原因大清王朝有一傳統,每次易帝,新主都會發動一場對前朝重臣的殘酷清洗運動,例如順治皇帝對付多爾袞,康熙皇帝殺掉鰲拜,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乾隆皇帝密除訥親。人怕出名豬怕壯哦,嘉慶皇帝上位,他不遭殃誰遭殃?傳統歸傳統,嘉慶皇帝除掉和珅的直接原因估摸有兩個方面。
  • 清朝歷史上最禍國殃民的4位皇帝,乾隆屈居第二,第一眾望所歸
    從歷史角度來看清朝在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如明朝,讓人無奈的是,清朝出現了四位皇帝,這四個人的出現使得東方和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清朝統治中國268年先後有12位皇帝,在這12位皇帝中,以下四位的統治,使得中國歷史倒退百年!
  • 若嘉慶聽取了洪亮吉信裡的建議,清朝還能再活兩百年,信裡寫了啥
    清朝的最大的弊端到底在什麼地方?有人說是2000年儒家文化的積累,有人說是清朝的愚昧封閉,有人說是因為滿族的統治,其實,這都是不是主要原因。在18世紀之前,清朝一直都在對外擴張,並建立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之一。而論經濟總量和手工業發展,清朝絕對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因此就這一條,滿清皇帝即便對親身兒子不放心,但對御前侍衛卻是放一百個心。皇帝絲毫不會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可以說有侍衛在旁邊,反而能睡得十分踏實。他們天天接觸皇帝,因此可以比外臣得到更快的升遷機會。像隆科多、索額圖、明珠、和珅等權臣都是侍衛出身而官至朝廷要員的。毫不誇張的說,整個清朝統治時期,御前侍衛應該可以稱得上是所有滿人心目中的黃金職業,並為此擠破腦袋也在所不惜。因為和珅等人就是他們努力的榜樣,激勵著他們兢兢業業的工作,更加賣命的保護皇帝。
  • 道光——清朝最默默無聞的皇帝,「摳」和「賠」兩個字伴其一生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從努爾哈赤到光緒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有些皇帝如康熙、乾隆等為大家所熟知,也有一些有些皇帝默默無聞,如道光、鹹豐等。今天就為大家揭秘清朝第八位皇帝——道光帝不為人知的故事。在位期間清朝持續衰落,他為挽救清朝也曾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平叛亂、禁鴉片等。但無奈治標不治本,由於清朝的封建鎖國政策,中國與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鴉片戰爭中又節節敗退,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最後道光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不再往朝政上努力,王朝也一步一步走進了深淵。
  • 清朝11個皇帝的駕崩,9個的死都有問題「你細品」
    清朝皇帝的死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清朝12個皇帝,在位死的有11個皇帝,宣統死的時候已經不在位了,這11個皇帝死是9個有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因為皇太極是猝死,所以有人說皇太極是被多爾袞 或多爾袞與莊妃合謀害死的,甚至很多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也是把皇太極的死歸咎於謀殺,讓不明真相的大家被騙了這麼多年。其實這種推斷純系胡謅,毫無歷史根據!的確《清史稿〈太宗本紀〉》曾記載皇太極無疾而崩,意思是說皇太極在臨死當時或幾天內並沒有病狀。這不等於平時沒病。史料又記載,皇太極不但有病,而且是個老病號!
  • 清朝有十二位皇帝,他們的「年號」原來有這麼深的含義
    在我國古代裡,人們說文解字都講究個吉利,凡事也追求一個好的寓意,那些帝王世家們取名字更是有講究,這其中,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皇帝的年號最能說明這個問題。清朝從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為止,共歷十二帝,時間長達296年。
  • 和珅死前留下一首預言詩,嘉慶皇帝不以為然,三十三年後全部兌現
    我想很多人會說是和珅,他的家財富可敵國,但是自打嘉慶皇帝繼位,和珅的好日子也就到了盡頭,我們經常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不得不承認的是,和珅的溜須拍馬功夫甚是了得,正是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這種拍馬屁的功夫,和珅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歡,不過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繼位後,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換人,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和珅了,先是將其軟禁了起來,然後對其心腹開始清除,等到他的勢力被清除得差不多了,才將其放回府中。
  •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8億兩白銀,為何大清國庫還是沒留住銀子
    嘉慶四年(1799年),作為太上皇的乾隆駕崩,嘉慶皇帝終於得以親政。乾隆駕崩後,嘉慶就馬上將和珅革職入獄,並抄了和珅的家,最終和珅也在獄中自盡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和珅一生斂財無數,據說家產有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之多。
  • 清朝皇帝說漢語還是滿語?溥儀的滿語水平最差勁
    在滿天飛的清宮劇中,清朝的格格、阿哥們整天念著的都是皇阿瑪、皇額娘,貴族們說的都是整齊劃一的流利漢語,雖然這是因為電視劇的緣故,卻也誤導了很多對歷史不熟悉的人。那麼,作為一個由滿族人建立的帝國,清朝的皇帝們究竟是說的漢語還是滿語呢?
  • 為什麼明朝皇帝多奇葩?而清朝卻個個勤政!
    首先我們知道明朝皇帝多奇葩,有木匠皇帝,有蟋蟀皇帝,有不當皇帝當大將軍的奇葩明武宗,也有30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明朝真可謂古代奇葩最強戰隊!相比清朝皇帝卻個個勤政愛民,不到早上五點就起床上朝,給太后請安,而且要讀書!尤其是雍正皇帝,當了皇帝以後連生孩子都沒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