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撿了皇位的嘉慶,為什麼卻變成了傀儡皇帝?只因父親乾隆不準!

2020-12-14 小賢帶您看歷史

自古以來,多是帝王無情家,為了爭奪皇位,大打出手。最出名的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殺害自家兄長,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展示了帝王家的無情與冷漠。皇上、皇子、甚至眾多臣子,之間都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無不想爭奪最高權力,當皇上。

皇位

然而失敗者們,都紛紛命喪黃泉,成為勝利者皇權路上的墊腳石。然而在清朝,卻有一個皇帝,在擁有十幾個兄弟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地就登上了皇位。不用面臨,兄弟們反目成仇,更無須擔心朝中大臣的阻礙,天下百姓的議論。

那麼這一位最輕鬆獲取皇位的人是誰,是因為什麼原因獲得的?

白撿的皇位,懵逼的嘉慶

他就是嘉慶皇帝,獲取皇位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有一個長壽的父親,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用著十三年登上皇位,在位時間共六十年,榮獲兩個「長稱號」。不僅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更是歷史最長壽的皇帝,沒有之一。

長壽的乾隆

對於嘉慶來說,父親乾隆福比南山,活多久也罷。但是耐不住,嘉慶那些優秀的競爭者們,一個比一個死得早。直到在乾隆當了60年皇帝的時候,不想當皇帝了。就不得不,從僅存的四個中挑選了。

嘉慶

嘉慶也就是矮個子中的高個子,以中肯中肯的優勢,入得了乾隆的法眼。就順利地當上了皇帝。當上皇帝的嘉慶,本以為父親要好好安享晚年,不再管事。卻想不到, 父親就竟這樣做,導致嘉慶鬱悶之極!

當了傀儡皇帝,還要收拾父親乾隆留下的爛攤子

已經三十五歲永琰的終於成為嘉慶皇帝,然而已經退休的父親乾隆卻殺了個「回馬槍」、雖然退位了,卻不願意歸還手中的權力,用太上皇的名義行使著皇帝的權力。仍舊住在皇宮處理政務,而嘉慶皇帝卻悲催地住在太子府。

在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乾隆曾明確向各國表示:「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

老邁的乾隆

這無疑告訴天下的人們,嘉慶只是個傀儡皇帝,真正主事的是太上皇!而嘉慶卻只好負責接待、開會、祭祀、禮儀之類的日常務虛工作,還終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惹得老邁的父親責罵自己。

而已經老邁,腦袋糊塗的乾隆身邊圍繞的還是以和珅為首的奸猾利益集團,整得朝廷烏煙瘴氣亂成一團。直到乾隆去世的,第三年,逐漸掌握手握權力的嘉慶,才對和珅集團動手。打掉了一個腐敗集團,卻打不掉底下官員的貪腐之心。

和珅

爺爺雍正皇帝,積累的家底,很快就被乾隆敗光,到嘉慶時略有好轉,卻也阻止不住大清的下滑之勢!

圖源網絡,侵者必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嘉慶皇帝當時的處境,嘉慶皇帝是在父親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之時,通過父親乾隆皇帝的禪讓登上皇位的,乾隆皇帝之所以要禪讓皇位,只要是為了踐行他當初的諾言,乾隆皇帝在早年間說過,他不會超過祖父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如果在位到了六十年時,身體依然健康的話,就禪位給當時的太子,因此才有之後將皇位禪讓給當時的太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統治長達六十年的乾隆皇帝
  • 嘉慶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為什麼帶他祭拜一個九歲去世的孩子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為實現曾經說過「在位之年不超過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諾言」,乾隆皇帝準備退位,而他親自宣讀了自己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傳位詔書,立他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琰為皇太子,並將皇位禪位於他,這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想要重啟雍正皇帝已經中止的木蘭秋獮,必然遭到群臣非議和爭論,乾隆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為達到重啟木蘭秋獮的目的,直接搬出祖父與父親,乾隆說:康熙皇帝在《聖諭》中指出,一定要擁有嫻熟的弓馬騎射;雍正皇帝說過自己只是例外,後代還是要遵從康熙教導,「後世子孫當遵皇考(康熙皇帝)之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於是乎,木蘭秋獮盛行於乾隆、嘉慶兩朝。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歷史上,乾隆後宮中的大贏家是令妃,即電視劇《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不但自己深得乾隆的寵愛,是為乾隆帝生兒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而且兒子永琰還繼承了大清皇位,即嘉慶帝。但令妃雖贏了,清朝卻沒贏。嘉慶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和珅造成的,因而乾隆一死,他就誅殺了和珅。然而事與願違,死一個和珅,並不能扭轉清朝逐步衰弱的局面。他只看得到表象,看不到實際根源。看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想問,既然嘉慶才智平平,為什麼乾隆還選擇他為下任皇帝,卻不選擇更聰明的皇子?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能夠和乾隆關係這麼好,絕對不只是靠著拍馬屁,他的腦子肯定非常好用。那麼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我們說,和珅並不是皇帝,他也不是以往的那種能夠廢立皇帝的權臣。他只是喜歡權力,喜歡錢而已。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嘉慶對和珅示弱因為乾隆的寵信,和珅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後來甚至統領了二十多個官職,這時候的乾隆已經步入暮年了,於是提前冊立了皇太子永炎,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不少的朝臣都開始討好永炎,和珅一開始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
  • 乾隆禪位給嘉慶後,在養心殿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他都在幹什麼?
    太上皇便是中國歷史上給予退位皇帝或者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首位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實際上他壓根沒稱帝,這是他兒子給他追封的榮譽。最後一位太上皇則是乾隆,這位跟歷史上諸多的太上皇都不一樣,像劉太公、李淵、武則天、李隆基等大部分太上皇要不是被迫退位,要不然就是後人追封。
  • 同樣都是魏瓔珞的兒子,為什麼一個做了皇帝,一個卻被乾隆厭惡
    令妃除了嘉慶皇帝之外,還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永璘,令貴妃一生為乾隆皇帝生下了四個男孩,但有兩個卻不幸夭折了,就只剩下了永琰和永璘,兩人雖然是一母所生,但是兩人卻有著天壤之別,永琰天資聰明,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再加上自己的生母是皇帝的寵妃,永琰自幼就得乾隆皇帝的喜歡,也正因為如此,永琰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帝的繼承人!
  • 清代嘉慶皇帝登基後為什麼會棄用傳統吉祥物如意?與和珅有關?
    作者:趙心放清代的嘉慶元年和乾隆61年同為1796年,「如意」是清代傳統的吉祥物,可是嘉慶皇帝執政後就棄而不用了。這些事兒令人感到奇怪。但細細查閱典籍,炙手可熱的權臣和珅在乾隆和嘉慶朝的轉換間倏忽由紅人變成罪犯,那才叫人匪夷所思。在此專門給讀者聊聊有關這方面的事兒。
  • 嘉慶為何能當皇帝?全因乾隆太高壽,把自己兒子活活熬死了
    說起清朝的皇帝,雖然清末的幾位皇帝能力有限,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算的上是絕對意義上的昏君。乾隆借著康熙和雍正勵精圖治功績,坐享盛世,清朝也在經歷短暫的盛世之後,急速下墜,而這次下墜正是始於乾隆,到了嘉慶時,也無力逆轉局面,衰落的速度逐漸加快。
  • 乾隆自動退位,卻在退位當天做了一件令自己兒子非常尷尬的事情
    按說皇帝退位給下一代是件好事兒,因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嘛,年輕人更加有活力有思想,所以乾隆在這件事情上做的還是很不錯的,知道自己老了,就退位給下一代。而且乾隆對親情是十分重視的,之前的「九子奪嫡」的歷史就在眼前,而且他自己也曾經歷過皇位之爭。所以他不想讓他的下一代也因為皇位之事兄弟之間相互殘殺,所以在位期間就讓賢給了嘉慶皇帝。但是為何乾隆退位後卻飽受爭議呢?這就要說到他退位之後的種種舉動了。
  • 乾隆朝盛極一時的富察家族,為何被嘉慶拼命打壓?一切都為了報復
    為「乾隆鼎盛」做出巨大貢獻,屢立戰功、與國休戚的富察家族究竟怎麼得罪了嘉慶皇帝,讓其如此瘋狂的打壓?其實,這一切都來源於嘉慶皇帝的報復心理,或者直接來源於乾隆皇帝埋下的禍根。因為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對嘉慶帝生母的羞辱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即為我們所熟知的令妃,也就是《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歷史原型。歷史上的令妃曾經10年中為乾隆皇帝生育6胎,曾經被乾隆皇帝盛寵了20年,更是以皇貴妃身份執掌乾隆後宮長達10年之久。
  • 皇帝自稱是「朕」,太上皇該如何自稱?宋徽宗最卑微,乾隆最霸氣
    皇帝自稱是「朕」,太上皇該如何自稱?宋徽宗最卑微,乾隆最霸氣 皇帝是古代最尊貴的職業,皇帝是終身制,老皇帝什麼時候去世,下一任皇帝就什麼時候登基。中國一共產生了幾百位皇帝,那麼產生了多少太上皇呢?根據統計,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了17位太上皇。
  • 古代皇帝為什麼沒人願意當太上皇,讓太子繼位以保持局勢穩定?
    毫無疑問,是皇位的繼承。許多王朝都在皇位的傳承過程中,付出了血的代價,新君即位,無法穩住大局,最後甚至出現家破人亡、改朝換代的慘劇。於是有人突發奇想,為什麼老皇帝不願意提前幾年退位,讓太子平穩過渡呢?其實,這有點異想天開了。
  • 深受乾隆信任的福康安,被嘉慶當成待宰的「肥羊」,究竟怎麼回事
    乾隆手下有位名叫福康安的大臣,他一生戎馬倥傯,幫助大清迅速平定苗疆動亂,廓爾喀之役。可就是這樣一位深受乾隆皇帝器重的大臣,到了嘉慶朝卻被貶為"奸臣",甚至福康安子嗣被嘉慶皇帝整得不像樣子。民間傳言;福康安簡直像是嘉慶待宰的"肥羊",他的下場甚至比大貪官和珅還要悽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福康安出生於公元1754年,他乃是滿洲鑲黃旗人,隸屬上三旗。
  • 她雖然是嘉慶的通房丫鬟,卻生下一個皇長子,陪伴嘉慶長達43年
    在清朝,大家都知道康熙和乾隆的妃子是非常的多的,而對於乾隆的孩子嘉慶來說,妃子卻是少了很多,他似乎對於這些不感興趣,即使如此,但是對於嘉慶皇帝來說,有一個妃子卻得到了他的深愛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並不多見,一共只有17位,其中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而歷史上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則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太公本是莊稼漢,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根本沒想到兒子有一天能當上皇帝。
  • 乾隆告誡兒子不要殺和珅,嘉慶卻不聽,15年後後悔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起和珅大家腦子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胖乎乎、貪財的油膩大叔。 和珅的貪財乾隆是知道的,不過乾隆沒有處罰他還把十公主嫁給他的兒子豐珅殷德,死前還特地囑咐兒子嘉慶不要殺和珅。
  •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不同?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話說當年劉邦登基之後,擺在他面前的有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和父親的關係,因為當時他的父親還健在,所以從人倫角度去考慮,跪拜父母天經地義,可是擺在他面前的又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此時劉邦已經是皇帝了,可是劉太公還是個平頭老百姓,按照古時候的規矩只有百姓像天子「下跪」的規矩,哪有天子向百姓下跪的呢?
  • 歷史上408位皇帝,唯獨他是哪一個幸運兒
    那麼我想歷史上的乾隆皇帝一定是每天笑得像朵花一樣,不然怎麼會如此幸運呢?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之所以說乾隆幸運是因為無論是與自己的父親雍正皇帝、還是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相比,乾隆都非常的幸運。他的幸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皇位繼承;二是所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