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盛極一時的富察家族,為何被嘉慶拼命打壓?一切都為了報復

2020-12-19 清朝那些人

「二馬吃盡天下草」的富察·馬齊、富察·馬武兩兄弟權重一時後,富察家族因為孝賢純皇后的出現而「一門朱紫,出將入相,更臻於鼎盛之勢」。就乾隆朝而言,孝賢純皇后所在的富察家族絕對是聖眷最渥、權勢最盛的外戚家族。

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乃係被乾隆皇帝評價為「世胄元臣,與國休戚」;被嘉慶皇帝許為「社稷臣」;死後推恩贈郡王銜,並配享太廟的一代寵臣、權臣。

孝賢純皇后的侄子——富察·福康安,更是「經(乾隆皇帝)多年訓誨,至於成人」的囂張人物。被時人評價為「異姓世臣,叨被至此,本朝第一人也」的福康安,就因為所受聖眷太過,以至於被後世懷疑為乾隆皇帝的私生子。福康安病逝後,被追封嘉勇郡王並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再度刷新了富察家族的榮光紀錄。

除了傅恆和福康安,孝賢純皇后家族成員中的一等公、大學士、都統、副都統乃至地方督撫、駐防將軍更是如同不要錢一般,層出不窮。富察家族的鼎盛時期,如果不混到一品官銜、侯爵以上爵位都不好意思號稱富察家族成員。

可在乾隆太上皇駕崩後,這個盛極一時的外戚家族卻遭到了嘉慶皇帝近乎滅頂性的瘋狂打壓:

傅恆第四子福長安,乃係繼福康安以後富察家族的代表人物,於嘉慶四年因「黨附和珅,肆意貪婪」被奪爵抄家並重判斬監候秋後處決。

傅恆之孫豐紳濟倫,乃係福長安以後富察家族代表人物,從都統、護軍統領等高級武職官員,被一路貶黜為品秩僅為從五品的四等侍衛。

福康安之子德麟,降等承襲貝勒爵位,被嘉慶皇帝接連降爵並最終削去一切爵位和官職,發配伊犁。

除此之外,就連傅恆、福康安、福靈安等人也屢次被嘉慶皇帝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負面評價,幾乎將傅恆一脈連根拔起。總之,在嘉慶皇帝親政後不久,以傅恆為代表的富察氏家族就遭到了近乎顛覆性的打壓,以致富察氏家族再無乾隆朝的旺盛狀態。

為「乾隆鼎盛」做出巨大貢獻,屢立戰功、與國休戚的富察家族究竟怎麼得罪了嘉慶皇帝,讓其如此瘋狂的打壓?

其實,這一切都來源於嘉慶皇帝的報復心理,或者直接來源於乾隆皇帝埋下的禍根。

因為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對嘉慶帝生母的羞辱

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即為我們所熟知的令妃,也就是《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歷史原型。歷史上的令妃曾經10年中為乾隆皇帝生育6胎,曾經被乾隆皇帝盛寵了20年,更是以皇貴妃身份執掌乾隆後宮長達10年之久。

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帶著魏佳氏之子,已經成為大清君主的嘉慶皇帝祭奠魏佳氏時,曾經發出過「今伊子紹登大寶晉冊為孝儀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貴之義也,名正順言欣」的感慨,僅憑此一言就足以證明魏佳氏早就被乾隆皇帝視為皇后的特殊位置。

可這一切都發生在富察皇后崩逝以後,一旦魏佳氏和富察皇后之間有了比較,乾隆皇帝的態度就有了顛覆性變化。

乾隆四十年,魏佳氏薨逝,乾隆皇帝親作悼念詩文,卻在註解中如此說明:

昔年參近御之班,曾資悔迪;此日侍升仙之駕,如奉生存!

也就是說,在乾隆皇帝看來,魏佳氏只是富察皇后的奴婢,生前、死後都應該服侍於富察皇后身邊,哪怕她的兒子已經被乾隆皇帝秘密寫入了傳位詔書。

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再次對魏佳氏祔葬而非合葬於裕陵的原因,予以了羞辱性說明:

令懿皇貴妃為子皇帝生母,從前殯入地宮即令近祔孝賢皇后之側。

哪怕魏佳氏已經升格成為了皇帝生母,哪怕馬上就要追封為皇后,她也只是富察皇后的奴婢,也只配於富察皇后身邊永久侍奉。乾隆皇帝如此天壤之別的身後態度,會讓嘉慶皇帝心中多麼的不平衡,可想而知。先皇的旨意不能改,但嘉慶皇帝能對富察皇后家族的人施以報復。

因為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對嘉慶帝的羞辱

乾隆六十年九月,已經被明確皇太子身份的皇十五子永琰,在乾隆皇帝的帶領下「詣端慧皇太子園寢行禮」。對此,嘉慶皇帝雖然在嘉慶九年給出了「當蒙皇考諭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應行叩跪之禮,非因以弟拜兄」的說明,但讓一個準皇帝叩拜、祭奠一個九歲夭折的孩子,會讓永琰生出多大的屈辱感受,不言而喻。

當然,儘管端慧皇太子年幼夭亡,但其畢竟有過皇太子的身份,畢竟是永琰的兄長,對其叩拜倒也能說得過去。但乾隆皇帝對於富察皇后所出兩位嫡子的「寄予厚望、皇位傳承」說明,無疑讓永琰丟掉了面子、感到了侮辱。

寫有端慧皇太子名字的秘密傳位詔書

《清實錄·高宗實錄》有載:

朕登極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為孝賢皇后所出。人亦貴重端良。曾書其名。立為皇太子,未幾薨逝。且皇七子亦皇后所出。又復逾年悼殤。

自古以來,「嫡庶有別」,乾隆皇帝打算傳位於嫡出皇子的計劃,原本也無可厚非;但乾隆皇帝在明確了兩位嫡出皇子本為皇位繼承人身份以後,又給出了「若以次序論,則當及於皇長子;而以才學論,則當及於皇五子」的明確說明,這幾乎直接說明了乾隆皇帝對於皇十五子永琰的選擇,乃係選無可選以後的無奈決定。如此直接的羞辱,勢必會讓永琰心生怨恨,登基以後的報復行為也就成了必然。

因為富察皇后,富察家族對嘉慶皇權的巨大威脅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歷代帝王登基以後,為了穩固皇權、樹立權威,勢必會培植自身政治勢力,對於前朝舊臣、外戚勢力也都會予以制衡和打壓。也就是說,富察家族在乾隆朝的盛極一時、權勢過大本來就嚴重威脅著嘉慶皇權的穩定性,再加上福長安對和珅的黨附、袒護表現,嘉慶皇帝對富察家族的打壓就變得更為合情合理。

再加上乾隆皇帝對傅恆、福康安毫無底線、失去理智的巨大恩寵,讓原本就進入頹敗境地的大清王朝憑空出現了一股分攤皇族勢力的外姓高等爵位。如此負面影響,不但讓嘉慶皇帝心有忌諱,就連昔日敢怒不敢言的皇室宗親們也甚為不滿。如此背景之下,富察家族的覆滅幾乎成為了眾望所歸的事兒。

說到底,因為對富察皇后的極度恩寵,乾隆皇帝對富察家族的恩賞太甚,沒有顧忌嘉慶皇帝及其生母的心理感受、身份影響,以至於讓嘉慶皇帝心生怨恨。再加上富察家族新一代代表人物——福長安對嘉慶皇權的巨大威脅,讓一心穩固皇權、樹立權威的嘉慶皇帝找到了突破口,盛極一時的富察家族才會就此沒落。

參考文獻:《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實錄·仁宗實錄》、《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史稿·傅恆傳》、《嘯亭雜錄》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家禁衛軍世家富察氏 為何在乾隆朝榮耀至極?
    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所有稱為富察氏。當時,富察氏主要有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拉、長白山九大支系,不過最為顯赫的無疑是"沙濟富察氏"一脈。明末,旺吉努舉族投靠努爾哈赤,南徵北戰,自此"沙濟富察氏"開始真正發跡。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嘉慶是如何成為皇帝的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需要了解一下嘉慶成為皇帝的坎坷過程。生在乾隆朝的皇子們,無疑都是比較可悲的,因為乾隆從25歲就開始當皇帝,一直當到85歲,在此期間,乾隆的兒子們很多都熬不過乾隆提前離開了,甚至有一些乾隆比較中意的,也以英年早逝而結束。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乾隆與康熙雖然都在位長達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卻沒有像康熙晚年那樣出現諸子為了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爭鬥,這又是為何呢?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在文化方面胤祉著書立作成就頗豐,在武力方面,精於騎射的康熙都自嘆騎射不如自己的三兒子。老四雍正那就不用多說了,雍正執政13年的輝煌政績就足以說明一切。
  • 富察皇后真實畫像曝光,撞臉一位國家一級演員,難怪乾隆那麼愛她
    這首詩是乾隆寫給富察皇后的追思詩,雖說乾隆寫的詩有些「粗製濫造」,但寫給富察皇后的詩,字字深情,字字刻骨銘心。人人都說,皇宮哪有什麼愛情,都是政治聯姻,在皇權眼前,愛情相當的奢侈,後宮的妃子也不祈求能得到皇帝的愛情,大多數人都是想要母憑子貴,晚清時期,慈禧為了掌權,將娘家的人都嫁給朝中重臣,以此來控制朝野。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一朝天子一朝臣」講述了古代皇帝的普遍心態,那就是只有自己的親信才會得到重用,哪怕是什麼託孤大臣或者前朝重臣,只要是新皇登基都會慢慢的被剷除,所以很多人都會在確立太子之後,拼命的成為他的親信以求能夠保證自己和家族的榮華富貴。
  • 清乾隆時期,有這樣的一個家族,父子五人出了三個公爵一個侯爵!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原大地上共出現了二十四個封建王朝,四百多位皇帝,在這諸多的皇帝當中要說誰是最長壽的,那肯定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 和珅被嘉慶清算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有沒有任何報復行為
    他原本是乾隆皇帝最寵信的一位權臣,就連嘉慶即位初期,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和珅的兒子出世,還是乾隆皇帝親自賜名為豐紳殷德。後來,乾隆又告訴和珅,千萬不要給豐紳殷德安排婚事,因為他有意讓其做額駙。沒想到,最後乾隆還將自己最寵愛的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許配給了豐紳殷德。所以說,乾隆對和珅一家的恩寵,可謂是獨一份。
  •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兒子為何能當上皇帝?這還得感謝富察皇后
    她一共生了4個兒子,分別是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帝)、皇十六子(幼殤,未封)、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 最後乾隆選了皇十五子永琰做了自己的接班人,那很多人好奇乾隆為何要看上永琰呢?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他活了88歲,等到他去世也就幾個小兒子還活著,經過深思熟慮,他選定了永琰。
  • 細講乾隆兩位皇后:出身不同,命運各異,卻都在丈夫心中無可替代
    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從悲痛中走出的富察皇后再為丈夫乾隆添了一子,即皇七子永琮。對於乾隆來說,又有了大統合適的人選,而對於富察皇后,此子彌補了自己多年的喪子之痛。一年後,乾隆十二年三月(1747年),乾隆與富察皇后唯一長大成人的女兒固倫和敬公主下嫁蒙古王公。為了能讓女兒陪在父母身邊,乾隆破例打破了公主出嫁蒙古王公要離開京師的慣例。
  • 乾隆剛死,嘉慶為何立即誅殺和珅?嘉慶:我必須這樣做,已經忍他很久了
    和珅有能力,深受乾隆寵信,他把持清廷高層眾多職位,嘉慶皇帝為何一定要殺他? 乾隆是在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駕崩的,四天後和珅被抄家下獄,十二天後賜死。如此迅速處死和珅,完全不顧還在乾隆大喪期間。嘉慶自己也擔心是不是太快了點,和珅被賜死後,嘉慶和直隸布政使吳熊光有過一段對話。
  • 名存實廢,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乾隆繼後那拉氏斷髮為哪般?
    乾隆十年(1745年)高貴妃病重去世,在臨死前乾隆冊封其為皇貴妃,在這裡說一下清朝關於皇貴妃的制度,根據清宮規矩皇貴妃是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地位,所以通常皇后在世時為了照顧皇后的面子是不設立皇貴妃,而高貴妃臨死前乾隆為了給她衝喜在富察皇后在世的情況下冊封了 其為皇貴妃。因此高貴妃死後被乾隆追諡為慧賢皇貴妃的名號。
  • 被乾隆親封異姓王的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福康安的出身並不低,他的父親是軍機大臣傅恆,而姑母正是乾隆的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富察家本就是滿洲鑲黃旗,加之富察皇后與乾隆琴瑟和鳴,榮寵頗豐,更提升了富察一族的榮譽。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然而,康熙的皇位繼承人卻中止了木蘭秋獮等遊獵活動,這是為何?不過,雍正自己給出的理由除了擔心兄弟之外,他認為是自己不喜歡見血,「好逸,惡殺牲」,為了表示自己是例外,自己不是不願意跟著自己父親的腳步走,專門強調後世子孫要繼續進行木蘭秋獮,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雍正就是想用時間來讓秋獮這項活動慢慢廢止。雍正在位十餘年後去世,其子弘曆繼位,是為乾隆皇帝。
  • 乾隆告誡兒子不要殺和珅,但嘉慶不聽,15年後才明白父皇苦心
    和珅也曾想做個父母官,但是和珅在查辦大貪官李侍堯時貪了一大筆贓款,再加上兒子豐珅殷德娶十公主獲得乾隆巨額封賞,和珅初嘗金錢的滋味原來這麼好,於是胃口大開,拼命巴結乾隆。乾隆的母親去世,其他大臣頂多說句節哀順變,但和珅什麼都不說,乾隆哭他就哭,乾隆悲傷的吃不下飯,他也不吃飯,就好像死的是自己的親媽一樣。這種既能體會乾隆又能和他共情的人乾隆能不喜歡嗎?
  • 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弟弟和琳由吏科給事中破格提拔為內閣學士、兵部侍郎,後至四川總督;曾經的恩師吳省蘭、李光雲等分別擔任副都統、侍郎等要職;即便是耳背又昏聵的親家蘇凌阿,也被提拔為兩江總督、東閣大學士等要職;連富察皇后的侄子福長安,也被拉攏過去,成為了和珅陣營的一員。在當時英國使臣馬戛爾尼眼中,和珅就是清朝的「二皇帝」。
  • 乾隆十二后妃真實容貌:一妃子像極了富察皇后,順嬪並非絕色美人
    比如富察皇后為何青春便早逝,是否與宮廷鬥爭有關?比如令妃魏佳氏也就是影視劇中的魏瓔珞,包衣奴出身,為何能勝過一眾巡撫、總督之女,躍升後宮第一寵妃?再比如續弦皇后那拉氏,為何會在陪乾隆巡幸江南時突然被廢,乾隆說她剪髮是否為真,帝後為何反目到乾隆只花200多兩銀子為她辦喪的程度?
  • 深受乾隆信任的福康安,被嘉慶當成待宰的「肥羊」,究竟怎麼回事
    乾隆手下有位名叫福康安的大臣,他一生戎馬倥傯,幫助大清迅速平定苗疆動亂,廓爾喀之役。可就是這樣一位深受乾隆皇帝器重的大臣,到了嘉慶朝卻被貶為"奸臣",甚至福康安子嗣被嘉慶皇帝整得不像樣子。民間傳言;福康安簡直像是嘉慶待宰的"肥羊",他的下場甚至比大貪官和珅還要悽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福康安出生於公元1754年,他乃是滿洲鑲黃旗人,隸屬上三旗。
  • 乾隆禪位給嘉慶後,在養心殿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他都在幹什麼?
    最後一位太上皇則是乾隆,這位跟歷史上諸多的太上皇都不一樣,像劉太公、李淵、武則天、李隆基等大部分太上皇要不是被迫退位,要不然就是後人追封。 這些太上皇看起來和平,實際上並非真正的自願,自願退位的在極少數。而乾隆便是自願退位的一員,他退位的原因很簡單,當時乾隆在位已長達60年。而他的祖父康熙在位時間是61年,為了不超過祖父,他選擇退位。
  • 深受乾隆寵愛,可惜兒子卻是一個笑柄!
    毋庸置疑的是,和碩和嘉公主就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女兒,乾隆皇帝視之為掌上明珠,百般呵護。為了給和碩和嘉公主找一個好丈夫,乾隆皇帝可是操碎了心,他找來找去,最後確定了福隆安為最終人選。福隆安家世顯赫,他的父親乃是大學時富察傅恆,長得英俊瀟灑,而且飽讀詩書,才華出眾。
  • 尋找富察家族的公子哥:三位公子娶三位皇家千金,一位比一位特殊
    的確,富察氏就是因家族中出了這樣一位受皇帝寵幸的皇后才逐漸興盛的。但富察氏一族的崛起還要早。富察皇后屬於沙濟富察氏,先祖曾是女真沙濟城主檀都。在檀都孫輩時分成了幾大房,其中第一房的始祖叫果臣噶哈善。這一房的地位在清朝入關前在富察氏家族中是最高的,其中努爾哈赤的繼妃袞代和弟弟弟舒爾哈齊之側福晉,都是第一房的後裔。所以,這一支是最先與最高統治者聯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