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10月23日晚,由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出品,西安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陝西大劇院首演。花木蘭這位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故事,以音樂劇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之上。
借力「中國風」傳承文化
本劇以北魏為時間線展開,此時漠北柔然對中原邊境大肆劫掠、襲擾頻繁。邊關戰事吃緊,大魏緊急徵兵,作為兵戶的花弧已年邁體弱,為了讓父親免除沙場之苦,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從軍路上,花木蘭巧遇同樣喬裝改扮的包人九,二人各自隱瞞著自己的秘密一同進入軍營成為患難「兄弟」,十餘年的軍旅生活就此展開。
作為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音樂劇《花木蘭》曾於去年在西安進行了試演。在廣泛聽取了各界朋友的建議、認真梳理總結後,該劇主創對劇目進行了全新創作,努力打造出一部無愧於時代的優秀劇目。
音樂劇《花木蘭》是以樂府民歌《木蘭辭》為藍本,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的人文哲思;在舞臺呈現方面,主創融匯了東西方的戲劇手法,大開大合地展現了木蘭人生中的悲喜情景。
音樂激昂動聽亮點多
「我有我的夢想,我要活出自己的模樣……」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音樂劇一開篇,因織布紡線被同伴嘲笑的花木蘭,率先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也為毅然決然替父從軍埋下了伏筆。
「明朝一別,願你每個夜晚出現在夢鄉……」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的花父,在與妻子將要分別的前夜的對唱,唱出了義無反顧保家衛國背後的深情與託付。
毫無疑問,音樂部分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其中,《我有我的夢想》《相信自己》《替父從軍》《冷雨飛》等多個唱段均旋律優美、朗朗上口,久久縈繞在觀眾心中。同時,該劇頗為新穎地融入了中國風元素,並在配器中選用了琵琶、二胡、嗩吶與中國大鼓等民族樂器,使音樂風格與文本內容達到了高度的一致。例如,劇中《冷雨飛》中悽涼的二胡,《當年》中猶如號角鼓動的嗩吶聲等,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觀眾表示,每一首音樂都很不錯,歌詞部分以文言文和現代語相結合,很用心,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音樂劇。還有觀眾表示,可以在現場感受到這位奇女子強大的氣場。
業內精英合力鍛造
該劇由屢獲國家及省市級大獎的知名青年導演齊寧執導;音樂方面,由多次斬獲文化部各類獎項的資深音樂人楊小強,著名聲樂表演教育家、音樂劇專家、唱段導演湯愛民操刀。舞美方面,力邀曾榮獲文華大獎、文華舞臺美術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大獎的服裝設計秦文寶,三拓旗劇團首席舞美設計曹璐,頻獲國內外大獎的中國國家話劇院燈光設計溫曉楠,優秀舞美道具設計劉曉峰等行業翹楚加盟。
演員陣容方面,本次選擇了唱、演、舞、武俱佳的新聲代音樂劇中堅力量。其中,女主角花木蘭由在迪士尼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月亮和六便士》與《音樂之聲》中擔任重要角色的青年音樂劇演員苗夢初飾演;還有曾主演《女神湖》《霸王別姬》等多部優秀音樂劇的青年音樂劇演員王軼,主演《搖滾西廂》《虎門銷煙》的青年音樂劇演員黃鵬以及旅德優秀男中音何宜霖和在《上海灘》《虎門銷煙》等音樂劇中有精彩表現的青年音樂劇演員杜豪洪。
據悉,10月23日晚的首演後,音樂劇《花木蘭》還將在24日、25日晚與廣大喜歡音樂劇的朋友相約陝西大劇院。(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