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學霸家族」,一家三代12人全是碩博!
看得我羨慕極了,不過光羨慕也沒用,既然父輩沒出過什麼文化人,那就得在教育孩子上下功夫,爭取讓自家孩子也有機會像這樣曬學歷!
01、學霸家庭
從張女士曬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他們家從姥爺那輩開始,一共出了12個名校碩士和博士,其中還有多名教授、碩導,其餘親戚也多是本科學歷!
姥爺是哈工大碩士、大舅是清華碩士、父親是建大碩士、姑姑是西北大學中文碩士、姑父是數學碩士、姐姐金融博士、姐夫能源博士、妹妹和妹夫如今博士在讀、表妹是德州大學碩士、張女士和丈夫也都是碩士。
而提到自己的「學霸家庭」,張女士直言:「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學習習慣和努力。」
02、教育沒有捷徑
我認為張女士自稱「普通人」有謙虛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實話!
高智商誠然會為學習帶來不少優勢,但是好的學習習慣和毅力一定是比智商更重要的!
將6個孩子培養成5個博士、6個碩士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在分享育兒秘籍時也說過:「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讓孩子成材的第一步。」
教育是沒有捷徑的,只有狠抓小學時期為孩子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孩子才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03、蔡笑晚教子的三個關鍵詞
1、早教
蔡笑晚認為:讀書要趁早!
所以他從大兒子出生後不久就經常用手指點他的下巴,點幾下就說幾,就這樣孩子剛會說話就會念數字1-5。
他還堅持每天早上聽廣播中播放的英語、日語頻道,時間長了孩子又對外語產生了興趣。
從孩子不識字開始,蔡笑晚就抱著他講故事、讀書,每天晚上堅持全家一起閱讀。
在這樣濃重的學習氛圍下,蔡笑晚的6個孩子都特別喜歡看書、學習,而且明顯比同齡孩子更聰明。
2、立志
蔡笑晚最喜歡的一首童謠中有一句話:「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蔡笑晚一直深信這一點,也是這樣教孩子的,他對孩子們說古往今來的大人物也都是普通孩子,只要有自信和毅力,你們也可以成為像愛因斯坦、牛頓、居裡夫人一樣的偉人!
我覺得蔡笑晚這樣的觀念很好,首先他給了孩子一個目標,同時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可以達成」,最後又提供了方法——「自信和毅力」。我覺得這個方法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3、自學
蔡笑晚認為,教育的重點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擁有自學能力的孩子才有機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蔡笑晚分享了一個方法,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提前讓孩子熟悉課本(預習)。他說:「我不會一課一課地教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哪些重要,要先學;哪些次要,可以晚些學。」
簡單來說,蔡笑晚是在教孩子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教他怎麼做某一道或某一種題。當小學時孩子學會了自學的方法,到了初高中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有不少家長私信我希望分享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或者是教育小學生的方法,因為人數太多,我就整理了一套書單,大家需要的可以看看!
1、《孫小聖成長記》小學篇
主題:入學準備、學習和閱讀方法、社交方法、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共5冊,另外還有6冊版加了一冊《我上幼兒園了》的內容)
上榜理由:
由北京師範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邊玉芳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這套繪本的特點在於每一冊都贈送了手帳和貼紙。
繪本中通過故事、對話、方法和圖片,圖文並茂的講解預習、複習等學習的方法、介紹了學校和學習、同學和老師,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和能力。
手帳中則是一些小遊戲、問答題、手工和培養習慣的打卡內容,配合貼紙可以幫助孩子將繪本中的好習慣、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掌握好。
2、《寫給兒童的文明史》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少兒人文百科類知識科普(共10冊)
上榜理由:
這套書是臺灣資深作家陳衛平先生主編的「人文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全書圍繞著文明的記錄者——「書」為主題,通過奇遇故事的方式,講述了關於語言的產生、文字的起源、書籍的演變以及東西方文明的發展脈絡等文明史。
3、《魔法拼音·名家經典系列》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名家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共8冊)
上榜理由:
這套讀本集合了沈石溪、張秋生、湯素蘭、管家琪、王一梅等8位知名兒童文學家的作品,比如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管家琪的《從現在開始》、湯素蘭《笨狼的故事》。
讀本的內容按照統編教材的編校規則,為了貼合兒童的閱讀習慣,每一篇故事都有大字注音,對孩子識字、學習拼音都有很大的幫助,隨書還附贈了拼音表和輔助學習工具。
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家長,別錯過這套《魔法拼音名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