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化智聯支付牌照獲續展 分析人士稱B端市場及跨境支付領域有成長...

2020-12-12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傳化智聯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續展成功。

12月8日傳化智聯公告稱,下屬子公司傳化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化支付」)12月7日接到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傳化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獲得續展,有效期續展至2025年12月7日。

在支付產業網創始人劉剛看來,支付牌照續展已經成了支付機構五年一次的大考。他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目前支付機構續展已打破前幾批全部通過的『固有現象』,有些支付機構在此輪『折戟沉沙』。傳化支付續展成功也能反映其業務合規性。」

傳化支付牌照成功續展

傳化智聯表示,公司致力於發展傳化智能物流服務平臺,傳化支付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物流生態場景,堅持深耕產業支付業務,為大型製造企業、各類物流企業和中小商貿企業提供多種定製化的系統、智能的支付結算服務,助力其業務更好更快地發展。後續,傳化支付將進一步推動產業支付服務的優化升級,不斷優化服務產品,擴展服務內容,努力成為產業支付領域的標杆企業。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示顯示,傳化支付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成功,業務類型為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線上實名支付帳戶充值),業務覆蓋全國。

記者翻閱傳化智聯公告注意到,早在2017年6月30日,傳化智聯公告稱,公司下屬公司傳化支付有限公司接到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傳化支付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0年12月7日。

此外,根據傳化智聯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報告期末,傳化支付交易規模實現2245.50億元。定位為中國物流行業標杆性的綜合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以服務物流行業生態圈為核心,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深度挖掘行業B端和C端用戶需求,為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系統、智能的支付結算服務。

行業合規、出清、併購仍是主旋律

而從行業角度看,監管層對支付行業一直處於嚴監管狀態。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央行網站顯示,截止目前,央行已註銷34張支付牌照,剩餘數量為237張。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合規仍然是支付行業的主旋律。從2015年開始,央行嚴控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鼓勵現有機構兼併重組、持續發展健全市場退出機制,研究實施支付機構分類、分級監管。2016年之後,央行暫停了新支付牌照的核發工作,在牌照的續展上,也從嚴把關,不合規的不予續展或縮減業務。」

此外,根據艾瑞發布《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第三方產業支付市場規模,從單一的支付服務向全產業鏈的數位化升級服務的轉型已經成為產業支付市場的必然發展方向,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即將開始,百萬億規模的第三方產業支付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於百程坦言,「目前行動支付市場格局已經比較穩定,在C端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佔據了90%以上的份額,用戶改變支付習慣比較困難,並且市場已經過了通過補貼獲取大量用戶紅利的階段。而B端市場及跨境支付及等領域仍有成長空間,但中小支付機構成長及發展空間依然有限。」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認為,未來,合規、出清以及併購都將是支付行業主旋律。他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支付行業具有典型的雙邊市場特徵,強者恆強態勢明顯,市場上諸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機構佔據第三方零售支付的主要市場份額,其他支付機構大多在B端積極尋找開拓市場空間,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時代使得第三方支付的戰略價值突出,支付機構牌照價值效應依舊存在。

他同時強調,「對於第三方支付而言,只要合規經營同時有真實的業務,續展牌照並非難題。人民銀行對於備付金帳戶的整頓和規範使得行業合規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時市場上的併購加劇也會使得一些空殼第三方支付加速出清。」

(編輯 白寶玉)

相關焦點

  • 傳化支付深耕行業獲認可,金融科技撬動物流支付沉默市場
    深耕產業支付獲認可 雙方攜手業務融合縱深發展,產生共贏效應 中國農業銀行作為中國金融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銀行網點遍布城鄉,資金實力雄厚,服務功能齊全。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從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續展和註銷情況看,未來支付牌照被註銷的名單仍會持續擴大,牌照數量將進入一個動態出清的過程,不論是預付卡、網際網路支付還是銀行卡收單等支付資格,如果業務量極小或涉及重大違法違規,都將面臨不予續展或註銷的局面。
  • 盒子科技通過「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獲取支付牌照似乎仍遙遙無期
    盒子科技一直未取得支付牌照,申請牌照未果後,盒子科技一直試圖收購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環迅支付)的支付牌照,不過在近年來環迅支付頻收罰單的情況下,其能否順利通過續展也還是個未知數,對於盒子科技來說渴求的這張支付牌照似乎仍然遙遙無期。
  • 粵通寶支付牌照獲續展:股東廣東聯合電子,ETC業務被訴亂扣費
    近日,央行公布新一批支付牌照續展結果。據廣東粵通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粵通寶」)《支付業務許可證》準予續展公示信息顯示,許可內容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據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粵通寶牌照有效期為2020年3月26日至2025年3月25日。
  • 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PingPong獲盧森堡頒發的電子貨幣機構牌照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跨境支付在對外開放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區塊鏈與產業金融研究院院長劉洋對記者表示,自2013年我國開展跨境外匯支付試點以來,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瞄準了中國的跨境支付市場,深耕收單、匯款、結售匯等不同分支領域。
  • ...支付牌照成巨頭標配|支付牌照|域名|bilibili|支付業務|支付寶|...
    驅動中國2021年1月6日消息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穩坐支付市場的頭把交椅,難分伯仲,但在這看似平靜的局勢下,暗流湧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小巨頭從未放棄對支付的覬覦之心,布局金融支付業務的速度遠比業界想像的快。最新消息顯示,B站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支付業務布局未雨綢繆。
  • 傳化集團數位化轉型聚焦在B端市場
    近幾年來,傳化的全國公路港網絡在線下逐步形成了倉儲、分撥、運輸、配送等涉及供應鏈各環節的服務能力。傳化的物流板塊業務不斷聚焦到B端市場,從一家企業到一類企業,再到一個行業,一步步形成產品化、標準化。
  • 中小支付機構:2020太難了
    此外,年內監管部門向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中,涉及機構與相關責任人「雙罰」的佔比近半,如商銀信被罰案例中,其董事長、風險管理部總監/高級風控經理也分別被處罰款45萬元、20萬元。有分析人士透露,部分寄望於監管今年「手下留情」的機構已然落空。「從罰單情況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支付行業嚴監管的態度沒有絲毫放鬆,『雙罰』趨勢顯著,大額罰單頻出,處罰力度甚至較往年更上一個臺階。」
  • 央行註銷4家支付公司 江蘇CA丟失網際網路支付牌照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近日,央行官網又新增4家被註銷牌照的的支付機構,包括御嘉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御嘉支付」)、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艾登瑞德」)、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CA
  • 瑞銀信支付:深耕B端市場,不止於「支付」
    當前疫情的影響疊加政策的支持,不僅為眾多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同時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加速也意味著第三方支付新一輪發展機遇已經到來,B端支付將成為了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 匯付天下登陸港交所 第三方支付上市不易
    除了匯付天下之外,拉卡拉以及漫道金服(寶付母公司)也在衝擊資本市場,不同的是,他們選擇的上市地是A股。「最開始是拉卡拉計劃在A股上市,這兩年計劃上市的第三方支付越來越多,匯付天下成功上市開了先例。」一位不願具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當前,第三方支付公司面對的是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一方面的體現是牌照收緊;另一方面央行嚴厲打擊支付亂象。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預計接下來銀聯商務將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申報材料,目前A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僅拉卡拉,港股市場上有匯付天下。若銀聯商務順利IPO,將會成為A股第二家支付機構。作為國內收單領域的「執牛耳者」,與支付寶、微信支付著重線上支付的打法不同,銀聯商務更傾向於線上、線下並重,擁有全國最大的商戶受理網絡。
  • 漫道金服:寶付支付布局跨境支付業務
    2020年10月15日至10月16日,漫道金服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寶付支付,受邀參加2020年億邦未來零售大會,此次大會及全球跨境電商私享會由億邦動力網主辦,寶付支付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寶付支付將與其他業界夥伴共同探討跨境電商及未來零售業的發展。
  • 全球收款公司PingPong與航天支付關係密切 或連同中原消費金融一併...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無論何時,擁有牌照才是王道。目前,金融領域的牌照有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小貸、融資擔保、融資租賃、銀行等。其中,支付牌照因其「稀缺性」以及在消費環節的「重要性」等,使得價值也頗高,市場上的收購案例屢見不鮮。此前,支付行業產生了一些公司如PingPong、錢方好近、Paymax等,區別於第三方支付公司又被稱為第四方支付公司。跨境電商服務公司PingPong在美歐日港等業務區均持有支付牌照,但偏偏在國內沒有支付牌照。
  • 開店寶參與申請DWB牌照事項未獲批准
    亞聯發展:控股子公司參與申請新加坡數碼批發銀行牌照未獲批准亞聯發展公告,控股子公司開店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前期與濤石股權投資管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方共同發起申請新加坡數碼批發銀行牌照。公司於2020年12月7日收到開店寶科技的通知,其於2020年12月4日收到新加坡金管局的郵件,通知開店寶科技前期參與申請DWB牌照事項未獲批准。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經營和當期損益產生重大影響,公司仍將繼續推進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支付及金融科技領域的業務發展,並積極尋找其他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投資機會,提升公司整體的競爭力。
  • 翠微股份曲線拿到支付牌照 海科融通身價縮水近10億
    支付牌照「真香」。4月15日,海科融通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A股上市公司翠微股份(證券代碼:603123)收購海科融通的計劃已獲北京市國資委批覆。海科融通正式成為A股市場上除了拉卡拉之外的又一家正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用了19億元,翠微股份買下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權。
  • 跨境支付科技戰:火拼T+0結算 降低匯兌風險
    一站式跨境支付需求迫切「儘管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紛紛切入跨境電商結算匯兌業務,但當前跨境支付領域依然存在諸多痛點待解。」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向記者直言。上述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深入應用,目前跨境支付領域的不少痛點已得到初步解決。事實上,當前跨境支付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來自歐美出臺的客戶信息保護政策與合規操作。「因此,擁有海外電商收款資質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更具優勢。」他直言。
  • 跨境支付科技戰:火拼T+0結算,降低匯兌風險
    這背後,是一場圍繞跨境支付的金融科技暗戰隨之悄然升級。一站式跨境支付需求迫切「儘管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紛紛切入跨境電商結算匯兌業務,但當前跨境支付領域依然存在諸多痛點待解。」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向記者直言。
  • 非洲跨境支付調研報告
    非洲跨境支付行業發展瓶頸由於跨境匯款涉及到的不僅是國內金融資產的轉移,更有外匯結算和清算的複雜程序,以及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的風險,跨境支付行業歷來是一個嚴監管領域。據不完全統計,未納入官方記錄的跨境資金轉移規模可達前兩者的十倍之多。因非正規渠道透明度差、信息不對稱,有很大的效率改進空間。非洲數字跨境支付:創新與應用場景現有跨境匯款模式的瓶頸為技術和模式創新創造了機會。
  • 2019跨境大事件盤點④:跨境收款颳起「牌照風」,有人謀變有人應聲...
    【閱讀本專題】 1、監管再提跨境支付「牌照合規」 2019年4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了《 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對「支付業務合法資質」進行了強調。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聲稱,金融開放不等於沒有監管,金融必須持牌經營,而金融牌照必須有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