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古茶寨炎家坪現千年古茶樹3百多株

2020-12-22 紅網

紅網時刻湘西8月20日訊(通訊員 龍壽兵)在神秘湘西古丈縣江洋溪境內,炎家坪是個美好的存在。

吊腳樓上,推門見霧,遠眺見棲鳳湖,風景秀麗,吊腳樓的木質建築、阿婆的背上的背簍與深山裡的天然綠意融合,構成具有湘西特色的民居山水畫卷。

高山產好茶,這裡有著千年種茶史。杜佑《通典》記載:唐代永順、龍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而炎家坪屬古溪洲,茶群如此大面積的存在,有可能為唐代貢茶產地,我們會進一步和專家聯合考察。」在一次走訪調研中,古茶樹群被古丈縣委組織部選派科技特派員發現,探尋茶群的「前世」,科技特派員尤為興奮。

炎家坪屬高望界餘脈,山高林密,人煙稀少,自古多瘴氣,歷史上一直是生蠻地界。高望界有「古丈屋脊」之稱,舊時叫高望山,意即「峰巒秀特,可以望遠」。舊時,當地村民防瘴的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多喝茶水,歷代官府倡議村人廣種茶樹,民間想而應之。10來戶的寨子全是木房,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有古茶樹,長在巖牆逢裡,盤根結節,樹齡參差不齊,形態各異,透著幽古的茶韻。

當地村民介紹,舊時,這裡是施溶溪一家姓的肖大財主的莊園,由一炎姓男子駐守,後男子娶妻生兒育女,在此地結廬,並種植茶葉,隨後漸成一寨,故名炎家坪。炎氏靠茶葉成為豪門大族後,考慮天地狹小,不足以發展,便遷徙他處。後又有宋氏遷來,至今保留宋家包這一地名。宋氏遷往他鄉後,又有曾氏、陳氏、張氏遷來,茶業種植規模發展壯大。經統計,現遺存古茶樹有3百多株。

江洋溪村是少數民族聚集貧困村,是國家稅務總局古丈縣稅務局對口扶貧點。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當前,江洋溪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正研究討論對這片古茶樹群進行保護開發。除此之外,江洋溪村還發展引進了媛小春、明日見柑橘,形成茶葉、柑橘、藥材、柚子、蜂蜜等農作物多點開花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相關焦點

  • 梵淨茶 香天下|穿越千年,沿河古茶現芳華
    這個習俗在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高山峽谷裡,已經延續了上千年。春茶開採的季節,人們都會舉行祭拜古茶樹的儀式,預示著村裡所有的古樹茶從這以後,都可以採摘了。年過八旬的姜朝順每年都會從老樹的枝條上採摘新葉,人們不知道它和兩千年前的味道是否一樣。老人說,他們家定居在榨子村有七八代人了,從小他就看到,家裡的老人也是這樣採老樹上的新芽泡水喝。
  • 古茶樹不足百棵,產茶量稀少!這3座皇家貢茶園現在變成了這樣!
    1.景邁古茶園,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茶園▼景邁古茶林稍微了解普洱茶的茶友,想必對景邁古茶園都不會陌生,景邁古茶園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有「千年萬畝古茶園」之讚譽,據考證種茶歷史在1800至2000
  • 「雲南大面積保護古茶樹第一人」的「冰島」記憶
    近日,記者專訪「雲南大面積保護古茶樹資源第一人」、曾承包了冰島老寨80%以上古茶樹的雲南省普洱茶協會副會長於翔,聽她講述她的「冰島記憶」,還原冰島茶真相。被市場追捧的狹義上的「冰島茶」,產自雲南省雙江縣勐庫鎮冰島村老寨。該村寨自明代就從易武引種普洱茶,是大葉種茶的重要基因庫。冰島茶以回甘效果持久、甜味濃厚細膩受到消費者追捧,有著「普洱茶皇后」的美譽。
  • 望謨縣郊納八步古茶——布依美人系列
    相信各位看官,到了炎熱的夏季,都會泡上一杯茶。來消除一下自己在炎熱的夏天,在外頭工作的疲勞。各位看官都知道,茶分為兩種——紅茶和綠茶。有的看官說紅茶好,有的看官說綠茶好。對於小編來說,不管是紅茶,還是綠茶,除了加工工藝之外。就口感而言,小編相對喜歡的是紅茶。這不,今天,小編向各位介紹的就是一種紅茶。
  • 刀哥說茶丨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南糯山「三寨」
    千年古寨 完美生態南糯山以完好豐茂的原始森林植被而聞名,自古以來就是瀾滄江下遊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和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南糯山植被保護完好,氣候條件優越,得以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面積廣大,有約12000多畝。主要分布在9個自然村,比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園約2900多畝,古茶園約1200多畝。姑娘寨有茶園約3500畝,古茶園約1500多畝。
  •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南糯山「三寨」
    千年古寨 完美生態南糯山以完好豐茂的原始森林植被而聞名,自古以來就是瀾滄江下遊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和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主要分布在9個自然村,比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園約2900多畝,古茶園約1200多畝。姑娘寨有茶園約3500畝,古茶園約1500多畝。半坡寨有茶園約4200畝,古茶園約3700多畝南糯山茶特點 中庸而不平庸南糯山古茶園由於分布較廣不同片區的茶的口感滋味有一定區別,但總體而言有如下特點。
  • 密林尋蹤 羅東山千年古樹茶王
    在寧洱縣梅子鎮永勝村與建設村交界的羅東山(當地人稱:樂東山)上,散落著一片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其中一株高約15米,基部徑圍約3.40米的巨大古茶樹長在林中腹地,其餘茶樹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周圍,久經千年,長勢強勁,生生不息。
  • 青年雕刻家孫文和最新力作|《古寨曉韻》
    古樹參天,寨牆巍峨。瀰漫的雲霧如棉絮輕彈,又如朵朵白雲飄落水間。隱匿在這瑰麗壯觀「雲海」之上的千年古寨,幽靜古樸,寧靜祥和。在浩淼雲煙的環抱中,奇峰怪石、古樹蒼松若隱若現,似海非海,意象萬千。▲ 《古寨曉韻》 孫文和 作坐看縷縷晨霧,靜觀嫋嫋炊煙,房前屋後宛若仙境,頗有「憑窗覽遍萬頃蒼翠,倚門望盡百裡雲海」之意。
  • 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雲南古六大茶山
    而如今興盛起來的易武小微產區,也是建立此基礎之上,茶產地多如繁星。例如「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張家灣村;八寨是指:颳風寨、丁家寨(瑤族)、丁家寨(漢族)、舊廟寨、倮德寨、大寨、曼灑寨、新寨。
  • 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且以新火試古茶
    遊牧民族由於飲食結構多肉食、奶酪,茯茶可消食解膩,古代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生活逐漸形成「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習慣,對茯茶的依賴和喜愛與日俱增。明清時期,茯茶已遠銷40多個國家。「寫茯茶的作品很多,我只圍繞四個字,『誠信』『精神』。」王海認為,一個不產茶的小縣城,卻成了茶的集散地,還把茶推向西域和國外,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這個奇蹟是由秦人寫就的,是陝商精神的體現。涇陽茯茶產業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1958年,由於運輸成本較高,政府決定將茯茶加工產業轉移至湖南安化。熱鬧了千年的涇陽茯茶自此陷入沉寂。
  • 隆林德峨鄉馬弄寨:廣西百色唯一的、最後的苗寨古木樓完整建築群
    從南寧市驅車500多公裡,我們來到苗族古木樓建築群——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鎮那地村馬弄寨。路途雖遠,但非常值得。馬弄寨是現如今被譽為「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的德峨鎮,乃至整個隆林各族自治縣保存相當完整的唯一苗寨古木樓建築群。
  • 西雙版納 茶靈行
    路上經過一片臺地茶園,明澤介紹臺地茶和古樹茶的區別。臺地茶就是人工養殖茶,並且採用無性繁殖,茶根很淺不能吸收足夠的天然養份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工施肥,產量很高。而相反,高山古樹,雲霧好茶,產量有限卻靈氣十足,正宗的高品質古樹普洱茶只選樹齡超過300年以上的古茶樹頭春鮮葉。
  • 巴達茶山:遙遠邊境「大臻古茶山大全9」
    巴達是西雙版納州野生古茶樹資源最集中的區域,2004年,雲南省和西雙版納州組織對巴達賀松大黑山考察,證實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原始古茶樹群落6000多畝。因其山脈形似大象,故又稱「象山」。2005年巴達與西定合併統稱西定鄉,目前巴達古茶山屬於西定鄉。
  • 湘西人,五一將至,送你一份古丈旅遊全攻略!
    境內有世界地質遺址——古丈金釘子、國家地質公園——紅石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望界、國家級森林公園——坐龍峽、省級風景名勝區、湘西北第一大內湖——棲鳳湖、國家AAA級景區——墨戎苗寨、峽谷溪邊美麗的苗寨——夯吾苗寨、梯田上的古建築群——巖排溪。
  • 來虎尾古寨,邂逅葵花萬葉香
    就在今年,就在2018,就在這五月,虎尾古寨想邀你來,品品這醉人的葵花萬葉香。虎尾曾問過眾花,費心綻放,可收酬勞?眾花答:為有緣人,佛系收費。因此虎尾決定,七彩花田葵花節不收998,不收88,只要9.9!
  • 什麼是臺地茶?什麼是古樹茶?
    對於剛剛接觸普洱茶的朋友來說,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臺地茶與古樹茶在概念上的區別,而不是急於品鑑兩者在「外形與內質」上的差異。臺地茶,是指那些建國後發展起來的,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密集種植,高產的茶園產出的茶葉,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由於密集種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產幹預,茶葉在品質上比古樹茶遜色很多。臺地茶的基本特點是「集中連片、高產」,伴隨的就是「噴藥施肥、中耕修剪」。該類茶人工栽培後,一直處於比較完善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藥等措施,是臺地茶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措施。
  • 普安紅集團在茶籽化石發現地普安成立
    據介紹,普安縣茶歷史源遠流長,茶文化底蘊深厚,因發現了四球古茶籽化石和20000多株四球古茶樹,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是公認的茶樹原產地之一。用史實和事實證明了世界之茶源於中國,中國之茶源於貴州,貴州之茶源於黔西南。
  • 一茶百種香 3分鐘教會你選、衝、品鳳凰單叢
    鷦[jiāo]咀[zuǐ]:古代茶葉名稱,潮州鳳凰山的鷦咀茶,即鳳凰單叢茶。近幾年,鳳凰單叢茶受到全國茶友的喜愛,北方愛喝銀花香,香氣濃鬱迷人;南方則喝蜜蘭香、銀花香、宋種等多一些。清朝時,為了提高茶葉的品質,當地茶農將當時一萬多株茶葉品質優異的古茶樹實行「單株培管」、「單株採摘」、「單株製作」而成的茶品進行「單株銷售」,所以叫「鳳凰單叢」。但茶樹也有壽命,1990年後,由原生的大茶樹進行扦插、嫁接等方式得到的後代茶苗,很好延續了原母樹的優良性狀。所以茶園大面積種植的同一個品系,統一集體採摘製做成的茶品也可以稱為單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