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張佳良 通訊員 李文彬
案件回放▲▲▲
「警方」打來電話
12月4日中午,內蒙古自治區某醫院的蘇主任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喂,我是某市公安局的民警。你是不是蘇某。你名下銀行卡帳戶涉嫌一起洗黑錢案件,我們公安機關正在調查。」蘇某心慌不已,她連忙解釋道:「我一個馬上退休的老大夫,這種事肯定跟我沒關係啊!」對方與蘇某核對了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之後又說道:「檢察機關已經介入調查,犯罪記錄網上都可以查到,你加我,我把查詢網址發給你。」蘇某添加該人後,點開這個人發來的網址,果然查到了自己的「犯罪記錄」。
在對方的引導下,蘇某在虛假網站裡填寫了銀行卡帳號、密碼等詳細信息,手機中還安裝了一款名為「安全防護」的軟體。「銀監會將調查你的資金來源,需將其名下資金轉到一張開通網上銀行業務的帳戶中。」蘇某想到銀行卡是自己的,也是自己操作轉帳,「安全帳戶」僅為便於調查不會有什麼問題,便進行了這項操作。蘇某每日定點3次接到「警方」的電話詢問進展,當她按要求將個人積蓄50萬元全部存入指定帳戶後,次日便發現帳戶金額已全部被取走。一臉驚恐的蘇某趕緊到公安局報警。
民警提示▲▲▲
預防詐騙要有「四不」意識
雲佳(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賽罕區分局民警):
本案中,騙子利用蘇某社會經驗較少、知識結構單一、盲目相信陌生人的特點,打著資金轉至「安全帳戶」的旗號,哄騙被害人在手機內安裝遠程操控軟體,通過觀察記錄手機內的每一步操作,在被害人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將錢全部輕鬆轉走。
電信詐騙套路多,高學歷人群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但生活常識如反詐防騙知識方面仍需多積累,預防詐騙要有「四不」意識:不輕信聲稱涉嫌洗錢、拐賣兒童、販毒等重大犯罪的電話或簡訊,不盲信資金轉入「安全帳戶」的謊言,不輕易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告知銀行帳戶、密碼等信息,不輕易點擊未知連結或安裝未知軟體。遇到詐騙也應沉著冷靜,及時報警求助。
作者/來源:閻良區人民檢察院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