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進入白露節氣後,天氣少了夏的焦躁,多了幾分秋的溫馨與靜謐,可以算是一年中最可人的時節之一。此時節,氣溫逐漸下降,天氣轉涼,草木凝露,空氣溼度降低,「秋燥」出現。
「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9月7日12時8分
將迎來代表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名稱中,
以白露最有詩意。
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
就想起了《詩經》中那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名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也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
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
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白露時節
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
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因此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
「露從今夜白,月從秋夜明」
於白露之際,與暑熱告別
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
日子在朝露中悄然逝去
人生悲喜交加的往事
一點點化作記憶的星光
白露·物候
古代,人們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饈。
鴻雁來丨鴻和雁,開始列隊從北向南飛,尋找過冬之所。
玄鳥歸丨燕子等候鳥開始集體朝南遷徙,尋找過冬的樂土。
群鳥養饈丨百鳥開始儲蓄乾果,以備過冬。
白露·習俗
祭禹王:請來四方神,共享太平世
白露節氣當天,太湖畔的漁民們會舉行祭祀禹王的活動。禹王就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他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疏通三江,有效地治理了從黃河到江淮的水患。
這個祭祀活動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都會舉辦,但尤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最大,會持續一周。祭祀當天,附近的漁民會聚集在太湖中央的小島,舉行各種祭祀儀式,後來還逐漸發展成為熱鬧的廟會。人們在祭祀禹王的同時,還會祭祀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
喝得講究:窖藏五穀酒,接續白露茶
白露時節開始收穫,諺語云:「處暑高粱白露谷」。江蘇浙江一帶鄉間,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穀物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售賣。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之水釀製而得名。白露米酒的釀製除了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釀造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製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裡,裝壇待喝。如果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製),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
此外,南京人還有喝白露茶的習慣。茶樹經過夏天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其受老茶客喜歡。家中存放的春茶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好接上。
吃得精美:蒸煮十樣白,烹製帶魚飯
浙江蒼南、平陽等地,人們在白露這天要採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以滋補身體,對治療關節炎有好處。這十樣白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在字面上相應。而在文成縣,老百姓認為白露時節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飯後不胃酸。
「白露天,帶魚滿船尖。」白露節至,正是釣捕帶魚的大好時機。溫州洞頭縣等海島的漁民習慣煮帶魚飯請客。當煮飯時,將鮮活的帶魚整條放在鑊內用筏架晾著清蒸。待飯熟後,只見主人家一手抓住魚頭、一手抓住魚尾,將帶魚懸空一抖,把全身的肉撒在熱騰騰的米飯中,再用飯兜將飯粒與魚肉拌勻,這時盛過來的「帶魚飯」,其味就可想而知了。
福州有個傳統,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聽起來感覺太誇張了,但細想想卻有道理,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了。
白露·養生
增減衣服,以防受涼: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除了早晚添加衣物,睡覺時也不可貪涼。這個時節可以撤掉夏季用的涼蓆,關上空調,將薄棉被備在床頭,隨時取用。
預防體質過敏: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在飲食調節上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醃菜和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
有效防治秋燥:白露時節氣候乾燥,很多人會感到嗓子發乾,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有效防治秋燥,除了要保持居室通風外,還應該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淡茶、果汁等。入秋之後,每天喝水時,最好有兩杯蜂蜜水。用溫水把蜂蜜調開,一次一兩勺,可以加一兩片檸檬提味。喝蜂蜜水,更適合於體型較瘦的人;如果體型偏胖,最好多飲茶水,補水同時還有消脂功效。
多參加戶外活動:秋季風和日麗,應該多參加戶外活動,有助於一掃胸中鬱積,潤養肺氣以適應秋季養收的特徵。可選擇健走、打太極拳、體操、桌球、羽毛球等,以微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於機體內氣血調暢。
「如果想溫補的話,可以吃鴨肉;潤肺去燥,則可以吃點應季的秋梨、葡萄,柚子等等,同時注意多吃蔬菜。」民俗專家王娟說,脾胃虛弱的人則可以喝一點粥來養胃,「菊花茶也是『敗火』的一個不錯選擇」。
白露·詩詞
白露
【唐 •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白露為霜
【唐 • 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
應鐘鳴遠寺,擁雁度三湘。
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
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
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
白露
【唐 • 鮑溶】
清蟬暫休響,豐露還移色。
金飆爽晨華,玉壺增夜刻。
已低疏螢焰,稍減哀蟬力。
迎社促燕心,助風勞雁翼。
一悲紈扇情,再想清淺憶。
高高拜月歸,軋軋挑燈織。
盈盈玉盤淚,何處無消息。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
今日白露
天涼好秋,願君珍重
來源 | 灼見(ID:penetrat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