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二十四節氣 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2020-12-17 瀟湘晨報

在二十四節氣裡,如果非要選出最有詩意的一個,我首推當下這個節氣。

開場杜甫的這首《白露》詩句,語言清新、樸素,果實成熟,柑子滿樹……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圖。

如果這還不能觸動你,下面這首,一定會讓你莫名親切、感懷不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的白露,穿過蒹葭蒼蒼,奏響了仲秋的序曲,帶著柔情來到人間。

今日,白露。

暑熱漸漸散去,此時的微風徐來,竟有了一絲秋涼意。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過後,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天氣轉涼,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詩人白居易感知到這種氣候變化,在傷感之餘,亦感觸於人生無常。

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這種情懷: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也對白露情有獨鍾,將美麗壯觀的法國王宮翻譯為「楓丹白露」,秋色瑟縮,楓葉紅彤,日光奔騰,露水瑩瑩。如此詩意,叫人怎能不陶醉?

詩人當然是感性而詩意的,但對自然氣候最為敏感的,我認為非候鳥莫屬,特別是大雁。這一時節,他們發出了集體遷徙的信息,準備向南飛遷。群鳥也感知氣候變化,開始儲存食物過冬。

有智慧的古人,將之歸納為白露的「三候」。

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此時自北而南來避寒。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是燕子。燕子春分時從北方飛來,此時涼風習習,露重枝溼,它們就該走了。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秋天的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荻花在田野裡隨風飄搖,木芙蓉花團錦簇,秋海棠開得一片嫣紅,「一叢淺淡一叢濃」。還有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

誰說秋天只有蕭瑟?它分明有著不一樣的生機盎然。在白露節氣裡,讓我們充分享受美景美味!

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雨後,一陣颯爽的秋風吹過,老遠便能聞到撲鼻的香氣。

白露之際,正值仲秋,不僅花木依然錦簇繁盛,而且有的花顏色較春天更豔、更麗,可謂是金桂飄香,秋色宜人。

桂樹成林的地方,自是絕佳的好去處。倘若迷戀於桂花的風情,那麼這個時節,我推薦你一定要去彭州桂花鎮,除了空氣裡瀰漫著桂花香,還可以吃到香甜的桂花餅,品嘗到香醇的桂花酒,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蓉城大街小巷的桂花相繼盛開,走在街頭、公園或者小區內,隨處都可以聞到濃鬱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聞花香,品秋茶。喝白露茶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說起白露,不少茶客就會想到「秋白露」。古人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的說法。

在邛崍,白露時節就一定要喝邛崍黑茶,其形色美潤,成芽顯露,性醇味厚,是四川黑茶的上乘精品。

「秋葉泫露如泣」,當你早早起床,夜晚偷偷凝結的白露未嘗不是一種美景。

此時節河水的色彩,也絕對與夏天不太一樣,氤氳著蒼蒼茫茫空空蕩蕩的水墨。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白露是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

此氣節溫度下降速度逐漸加快。對於農民來說,是格外欣喜的,一個春夏的耕作,經歷風雨後,終於迎來收穫季節。

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因此,稱之為最滿足的節氣,一點也不為過。

那麼白露時不同作物如何適時收穫?「適時收穫是一項無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增產措施,不同的作物適宜收穫期不同,只有在適期內收穫才能提高產量和品質,收穫過早或過晚,不僅產量低,而且品質差。」

農業專家提醒說,白露時節尤其要預防病蟲害和低溫冷害。對於蔬菜,白露後的天氣有利於蔬菜生產,要培育好壯苗。茄果類蔬菜育苗最好在地膜覆蓋的大棚內進行,綠葉蔬菜種皮較厚要進行種子處理並浸水催芽。另外,還要做好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如茄果類主要防治猝倒病。果樹要進行修剪、施肥、採摘等,同時做好病蟲防治。不同的果樹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同對待。

還是農諺通俗易懂:早秋作物普遍收,割運打軋莫懈怠。底肥鋪足快耕耙,秸稈還田土裡埋。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種小麥。白菜蘿蔔追和澆,冬瓜南瓜摘家來。冬暖大棚忙修建,結構科學巧安排。

「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白露時節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更不可貪涼。

俗語也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在最需要養生的節氣裡,我們要注意飲食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

白露後,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加大,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健身操、廣場舞、羽毛球等,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於機體內氣血調暢。雖然這一季節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

白露時節,人們容易出現口乾、鼻幹、咽痛咽幹、皮膚乾燥等症狀,這是由於秋季乾燥,燥邪中人、傷津耗液,俗稱「秋燥」。可以多食用一些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及清淡少鹽易消化的食物。

我們熱愛秋高氣爽的日子,但也別忘記秋燥來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千年的詩意,沉澱在歷史的風韻裡。最後,我們還是以杜甫的詩句來畫個句號。

美麗的詩句亦賦予了這個時節的溫柔。我們與寂寥的杜甫一起,將思鄉之情裝點在今晚的夜色中。

酸甜苦辣的生活,無論如何,請記得以溫柔的身心來面對。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策劃 單正華 何大江 何齊鐵

文字/編輯 楊華春

製圖 曹勁松 校對 李旻

審核 單正華

圖片來源 錦觀新聞客戶端 成都農業 醉美邛崍 品鑑彭州 綠色蒲江

白露【來源:成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在二十四節氣裡,如果非要選出最有詩意的一個,我首推當下這個節氣。 開場杜甫的這首《白露》詩句,語言清新、樸素,果實成熟,柑子滿樹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圖。
  • 節氣vlog | 衛老師說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節氣vlog | 衛老師說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2020-09-07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露節氣必讀的一首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白露,是個富有詩意的節氣,植物上的露水晶瑩剔透,這是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水滴,陽光照上潔白無瑕。
  • 二十四節氣|白露: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載:「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白露習俗收清露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詞)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背過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吧?那可都是滿滿的回憶,也是祖祖輩輩留給我們的財富!中國一共有24個節氣,按照時間先後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那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白露。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白露節氣到 「三秋」要抓緊 (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明白露秋淚滴」……白露原指一種物候現象,即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木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這時的節氣稱為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明白露秋淚滴」……白露原指一種物候現象,即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木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這時的節氣稱為白露。
  • 中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劉恆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白露》
    白露 9月7日午時(11-13點)白露,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白露和寒露、霜降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因而得「白露」美名。
  • 從詩歌中尋找白露的節氣
    當提到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節氣時,首先想到的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無論是什麼,詩人在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思想時,也間接地把白鷺的節氣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 二十四節氣|白露至,農諺「幹霧露陰,溼霧露晴」什麼意思?
    ——【宋代】辛棄疾《行香子.白露園蔬》白露簡介白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09月07日-09月08日時太陽到達黃經165°時交節。它與處暑、寒露、及霜降等節氣一樣,都是表示氣候變化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線描手繪,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而在我們家鄉還有一種非常可愛的說法:白露薯,大如豬(比較誇張哈,但允分體現了人們對豐收的美好期望)。有兩種意思:一是早春種的紅薯在白露這個節氣後就可以收穫了。二就是在白露節氣前還可以種晚季紅薯,過了白露就遲了,不適合種了,因為季節過了收穫會沒那麼好,甚至沒有收穫。
  • 二十四節氣的白露,有什麼來歷,民間有何習俗
    二十四節氣的白露,有什麼來歷,民間有何習俗文/@成長新視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一、白露的由來。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每年公曆9月7日前後是白露。在古代,人們把白露分為三候,即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就是白露節氣的到來。
  • 鑑賞|「露從今夜白」,古代繪畫裡的白露時節
    今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露從今夜白」,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之後,天氣由悶熱轉向涼爽,部分草木也由青翠慢慢變成赭紅。無論是敦煌藝術中,還是古代繪畫中,對此都有描繪,其中莫高窟中唐第159窟中野鹿飛馳、閒雲舒捲;宋代蘇軾「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赤壁被一再描繪;在明清的花鳥畫中「白露垂珠,黃花繞籬」的景象日漸顯現。
  • 今天「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是什麼意思?讀完明白
    此時此刻已正式進入白露節氣,人們常說:「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來形容明媚的秋日的到來,實際上,「白露勿露身」和「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已經到達。這些說法,在進入白鹿節氣之後,與我們華北的天氣狀況非常一致。
  • 「媛夢科普」二十四節氣——白露
    白露【七月二十】飲清茶、米酒、吃龍眼白露(WhiteDews)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更是幹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本報記者 孟雨涵 攝二十四節氣歌,藏著哪些看點■本報記者 彭薇到了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意味著離冬天越來越近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對這首節氣歌朗朗上口。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這句詩是我見過最美的「白露」詩
    杜甫畫像說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才對!猶記得每年的中秋月餅盒子上,都會出現這句詩的身影,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詩的出處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那麼,可能就有小夥伴疑惑了:這首詩我知道,明明是杜甫寫了思念弟弟的詩,怎麼又扯上了題目的「最美白露詩」呢?其實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先來說說白露,何為白露?
  • 二十四節氣歌裡藏著的知識
    11月22日(周日),我們將迎來小雪節氣。進入小雪節氣,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天氣寒冷,降水狀態由雨變成雪。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對這首節氣歌朗朗上口。如今,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白露|秋風至,白露生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秋季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後,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中醫中有「秋燥」的說法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同時,適當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麥仁、糯米、芡實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潤燥的功效,穿衣方面注意添加衣物。01 白露氣候特徵秋季氣候燥、涼、爽。
  • 「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03:48「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03:48來自新華社客戶端當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此時的早晚,玉露生涼,空氣中的水汽在夜裡受冷凝結為露,為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點綴上晶瑩剔透的裝飾。新華社發(鄧龍華 攝)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