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視界|「文化衛城」的新寵:詹姆斯·西蒙美術館

2020-12-11 霍曼門業
▲詹姆斯·西蒙美術館

德國柏林市中心的博物館島,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築群,五座廟宇類建築呈現出6,000年來人類歷史的珍貴寶物。兩個世紀以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曾憧憬將這裡打造成為一座「文化衛城」。時至今日,英國建築設計大師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把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作為柏林博物館島近百年以來的第一座新建築——詹姆斯·西蒙美術館(James Simon Galerie),歷經20年的規劃,耗資1.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34億元),將傳統風格和現代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一舉獲得2020年度德國博物館建築獎(the DA MPrize)

圖文 | 霍曼·建築·細部(HAD)

詹姆斯·西蒙美術館是柏林博物館島近100年來的第一座新建築。它位於庫福爾格拉班運河和新博物館之間,作為弗裡德希·奧古斯特·施圖勒設計的佩加蒙博物館擴建部分和博物館島的新入口建築而存在。白色簡潔的柱廊外形彰顯出古典主義的氣質和美感,其建築風格氣勢磅礴,卻又於結構設計上精緻入微。

▲白色簡潔的柱廊外形
▲從南側望向詹姆斯·西蒙美術館

「一座城市地鐵站」

詹姆斯·西蒙美術館重新整合了博物館島的城市關係,增強了博物館島各館直接的可達性,並更大範圍地優化了城市空間,承擔著連接現有歷史建築的責任。

▲美術館與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相互呼應

奇普菲爾德將其描述為「一座城市地鐵站」,一塊供人們免費欣賞風景的「城市甲板」。作為博物館島的中央入口樞紐,通過考古長廊,它從地下與周圍建築相連接,一條地下通道通往新博物館,另一個大入口則直通佩加蒙博物館。

▲連通上下樓層的「考古長廊」

在狹長的基座與柱廊間設置的三段寬闊的臺階,仿佛在熱烈歡迎遊客的到來。

▲三段寬闊的臺階

當遊客從上層空間進入寬敞高聳的大廳,可以徑直通往佩加蒙博物館內的主展廳。門廳設有信息中心和票務區,與之相鄰的是一個帶有大露臺的自助餐廳。

▲美術館的入口門廳
▲連接門廳和咖啡廳之間的玻璃幕牆

露臺設計貫穿了整個建築。在這裡,您可以俯瞰庫福爾格拉班運河的醉人美景,也可以漫步於與之連通的濱河步道。

▲在露臺上可以欣賞美麗的島上景色

此外,在主入口大廳下方的夾層中還設置了配套的服務空間,如博物館商店、衣帽間、洗手間和存包室等。地下一層則設有臨時展覽廳和禮堂等功能空間。

▲館內配置了功能齊全的商店
▲臨時展覽空間

標誌性的柱廊空間

詹姆斯·西蒙美術館力求將其建築語言和博物館島的現有建築相協調。該建築從周邊開放的建築類型中提取建築元素,而建築主體的柱廊就是沿用了施圖勒設計的柱廊形式,在從古典建築語言中汲取線索的同時,也脫離了具體的柱式做法。整齊的白色柱廊從基座升起,這些細長的白色混凝土方柱成為該建築的標誌性特徵。這些白色的混凝土「火柴棍」長約9米,厚度卻不到30釐米,共有70根,與鄰近的佩加蒙博物館和舊博物館的古典柱廊立面形成呼應。柱廊空間一直延伸到新博物館,形成圍合的庭院空間。

▲長長的臨河露臺
▲白色混凝土「火柴棍」
▲巨大的石材底座和高大的混凝土柱廊
▲白色方柱呼應佩加蒙博物館的柱體設計

精巧的材料細部設計

從建築材料的各個細節運用上,無不體現建築師們對材料的高度重視。建築外立面以再生石材的材料質感,對周邊建築所使用的石灰巖、砂巖以及粉刷牆面材料進行了回應,並與之相協調。

▲美術館的白色建築獨特卻不突兀

在建築內部,一堵僅6毫米厚的半透明白色大理石牆,將乳白色的光線投入門廳;上空多孔的銅製天花板熠熠生輝;室內地面則選用了與島上建築語言十分貼合的現澆混凝土材質。

▲上空多孔的銅製天花板

而在通往一層衣帽間和盥洗室的臺階,則被設計成了一個有溫度的的木質世界;臺階上的胡桃木紋理如書頁一般溫潤細膩;博物館商店的陳設也由歐洲胡桃木製成;可容納300人的禮堂,除了統一的胡桃木紋理貼面,混凝土牆被設計成秩序排列的褶皺形態,其天花板仿佛3片木質織物般懸掛在空中;薄薄的鋼質長凳由淺色皮革裝飾;而深色的銅製窗框、門和扶手則為美術館增添了一絲歷史厚重感。

▲統一的胡桃木飾面
▲平面圖
▲剖面圖

建築概況

建築地點:Bodestrae 1-3,柏林,德國總體設計: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柏林,德國建築面積:10,900 m竣工時間:2018 年照片來源:Stephan Falk,柏林,德國

霍曼施庫博明星產品: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胡桃木紋貼面開始流行,多用於家具製造和整個牆壁表面鑲板中。詹姆斯·西蒙美術館也在整個牆面以及天花板的材料設計上使用了胡桃木紋貼面,而這一設計方案也同樣適用於此項目中所採用的大部分霍曼施庫博門品。這些門的門扇厚度為70mm,大多體量較沉,承擔著防火、防煙的功能。

▲胡桃木貼面門品與未加工的混凝土牆面
▲霍曼施庫博T30防火門與胡桃木紋的牆面
▲霍曼施庫博推拉門實現自動關閉的功能
▲霍曼提供了多用途門、鋼質防火門等。

* 部分圖片摘自 ARCHINA, ARCHGO, ARTDESIGN 網站,侵刪。

相關焦點

  • 古希臘建築賞:歐洲文化的搖籃(圖)
    第1頁:帕特農神廟 第2頁:雅典娜勝利女神神廟 第3頁:宙斯神廟  古希臘作為歐洲文明的搖籃,她的建築集中了各種藝術形式的精華,不僅代表了古希臘的文化,更當之無愧地成為歐洲文化的指明燈。  18世紀的藝術史學家柯爾曼曾在《論模仿希臘繪畫和雕塑》中說道,古希臘藝術傑作的普遍有點在於高貴的單純和肅穆的偉大。
  • 美國西蒙積極參與西部地區建築智能化建設
    擁有116年品牌歷史的美國西蒙公司一直以來引領著全球布線行業的發展方向,業務已覆蓋全球六大洲的100多個國家。西蒙公司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發展,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至今已有23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致力於為中國客戶提供最有效的創新I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應用於數據中心、區域網和智能建築領域。
  • 帶你走進雅典最著名的古建築—衛城
    古代希臘也不是歐洲建築惟一的發源地,但是,要說說歐洲建築,也不得不從古希臘建築說起,因為它對歐洲建築的影響又深又遠,從歐洲又影響到全世界,直到中國。20世紀90年代,中國建築中興起不大不小的一股風,叫「歐陸風」,這歐陸風的基本語素,是兩套「柱式」,就是愛奧尼亞柱式和多立克柱式。
  • 30座國內頂級的美術館建築!
    >OPEN 建築事務所 這座消隱的美術館,如同藏於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於是,烏鎮環湖而造的木心美術館落成,由陳丹青任館長。美術館設計遵循木心先生生前喜歡的簡約美學,由建築大師貝聿銘弟子岡本博等人設計。館內亂石與野草呼應,瘋狂又典雅。
  • 建築設計|全球6大最具藝術性美術館
    同博物館一樣,美術館也是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標誌和文化設施,肩負著積累藝術財富、傳承文化的重任。01泰特現代美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 (Tate Modern) 是英國國立美術館,它接受英國政府文化媒體與體育部的資助。除此之外,它還擁有一個董事會、多個國際委員會及基金會的支持。
  • 《希臘雅典衛城風景》聖手書生-協助拍攝
    雅典衛城(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kmsup2;,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580年。
  • 《希臘雅典衛城風景》豹子頭-協助拍攝
    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kmsup2;,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580年。衛城中最早的建築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築。
  • 雅典衛城與雅典娜
    就是後來的雅典衛城。幾個世紀以後,雅典陸續建起了許多宏大的建築物,這裡不僅有高大雄偉的宮殿金碧輝煌的廟宇,還有巨大的露天劇場寬闊的街道,更有無數造型優美的石雕像。到公元前五世紀伯裡克利統治時期,雅典衛城建起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宏偉建築群。衛城坐落於一座小山頂上,人民要進衛城首先要爬過一段長長的階梯才能到達山門的入口處。
  • 美國西蒙連續多年榮膺中國智能建築十大綜合布線品牌獎
    [導讀]素有「智能建築行業奧斯卡」之稱的中國智能建築品牌獎近日在廣州頒布了2015
  • 將固定的建築設計成「移動美術館」
    將固定的建築設計成「移動美術館」·海外藝術家 李劍華在建築作品中要數公共建築最搶眼,美術館或博物館位居之首。2008年5月31日,由日本及世界多國一批老中青藝術家、建築師共同參與創作完成的「移動美術館」,沿地球多座著名城市巡展,業界甚稱:史上空前的「行為裝置藝術」展。或許,在我們眼前美術館、博物館應該是固定的建築。陳列展出的作品是通過在室內燈光、牆面空間完成的。似乎還沒有聽說過,有「移動美術館」。
  • 烏德勒支大學:雅典衛城上的帕臺農神廟可能名稱錯誤
    烏特勒支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之一,雅典衛城上的帕臺農神廟,可能不是帕臺農神廟。該名稱最初是為其他建築物保留的。這是經典考古學家Janric van Rookhuijzen(1988)在對歷史資料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
  • 滴,請查收這份成都文化建築圖鑑
    ——勒 柯布西埃 城市如一座巨大的展廳 文化建築就是其中最矚目的展品 賦予城市以精神之靈性及文化之氣韻 城市如一個巨大的容器 文化建築就是其中最耀眼的藝術裝置
  • .| 12月13日,典型的十九世紀歐洲建築風格——黑龍江省美術館
    【冰城日曆】 雲秀哈爾濱 | 12月13日,典型的十九世紀歐洲建築風格——黑龍江省美術館 2020-12-13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伯利克裡時期雅典建築:以建築藝術為媒介,推行公民教育的發展
    公共建築是伯利克裡教育公民計劃的一部分,雅典衛城和其他地方的建築、雕塑等都在無形中為雅典公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伯利克裡在實行對外擴張稱霸政策的基礎上,還積極實施發展雅典文化的政策,他的抱負不僅限於在戰爭中稱霸,還要在文化上壓制別國,成為別國的榜樣。
  •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在合美術館展出
    ▲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之所以舉辦這次建築展,一是在視覺藝術範疇,建築是不可或缺的,合美術館作為定義當代藝術的美術館,理應關注建築理論和建築實踐;二是我們當下的城市實踐需要有新的理論。同時,「共生」的思想有利於我們去解決建築的複雜性,城市的功能的矛盾性,特別是我們的城市實踐。這次建築展,和以往在美術館舉辦的建築展不太一樣的是,一是展覽不採用以建築模型為主的展陳形式,讓內容作品化,增強觀展體驗;二是不拘泥於建築的技術細節,而是著眼於建築背後整體的思想與觀念。
  • 巴比倫、波斯、雅典衛城,他畫作上的古文明,是真是假?
    雖說沒有像那些藝術品中的巴別塔那樣奇特、華麗,但卻真實地符合了當時巴比倫的建築風格與巴比倫人民的風俗習慣。▍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復原圖,圖片來自《鳥瞰古文明》書中既有像巴比倫空中花園這種對傳說中的標誌性建築的復原,也有對大眾可見的殘骸遺址進行的細緻復原。
  • 上海金臣 亦飛鳴美術館設計,三益建築設計
    虹橋商務區位於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帶,連接區域26個主要城市,依託虹橋交通樞紐和國展中心,以總部經濟和商務辦公為主體業態,酒店、商業、零售、文化娛樂為配套業態的產業格局,已成為國際化高端商務的新地標。毗鄰虹橋樞紐賦予了虹橋CBD一期發展的優勢,但同時也制約了建築空間的形態和拓展,園區內大多數建築呈現為平面肌理,統一的限高形成平緩的天際線。
  • 和美術館10月1日起試運營 佛山再添文化藝術新地標
    歷時5年建設,由美的何氏家族打造的和美術館將於10月1日起試運營。  和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美術館運用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其設計融入了光、水、風等自然元素及嶺南建築文化意境,其獨特設計將成為佛山新的文化藝術地標。
  • 閃電擊中雅典衛城 此次雷擊時間並未造成衛城古蹟受損
    閃電擊中雅典衛城 此次雷擊時間並未造成衛城古蹟受損時間:2019-04-19 10: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閃電擊中雅典衛城 此次雷擊時間並未造成衛城古蹟受損 月17日(周三)下午,大雨天氣造成了雅典衛城發生雷電襲擊事件,造成4人受傷。
  • 北京最特別的美術館,整個建築都由紅磚組成,遊客:還以為沒裝修
    要說到我國哪裡的藝術文化中心最多,那就不得不提我國的首都北京了。如果你去過北京旅遊的話,就會發現北京基本每走幾步路就會有一些類如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之類的文化設施,簡直是文藝青年們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