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種聲音,就是張愛玲的作品,最近,剛好看了她的小說《金鎖記》。
喜歡看書的人說:小說給人的體驗是最豐富的。它能讓你體驗各種刺激的,好玩的,幽默的等等,也能讓你回到過去,感受古代文明生活,更能帶你暢想未來,讓你的感受光怪陸離的世界。
通過小說我們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觀點,以及作者對世界的看法和理解,我們能從中找到共鳴,找到連接你我之間的點,感受他人經歷過的事情。它可以是美的,善的,悲的,也可以有力量的。韓國的一部非常有力量的小說《熔爐》,它改變了韓國的法律,讓人震撼。
《金鎖記》即是有力量的故事,也是一個悲涼的故事。故事開頭用兩個丫鬟的對話,從側面把主人公曹七巧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寥寥數語就把曹七巧在姜家不受待見,脾氣暴躁,說話粗俗等特點刻畫了出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曹七巧用十年的青春熬死了殘廢的丈夫,爭得大莊財富,從此成為黃金奴隸,也是她走向悲涼的開始。她鍾愛的小叔子貪戀她的財產,曹七巧為守住自己的財富,壓抑自己的情慾趕走了自己鍾愛的小叔子。作為長安、長白的母親,她想給自己孩子一個好的未來,但她因金錢導致的人格裂變和扭曲的心理又一次次撲滅了自己子女的幸福。自己親手打造的黃金鎖困住了自己,也困住了他人,為我們揭示了金錢對人的靈魂腐蝕和人性的摧殘,強烈的衝擊我們的感官引人深思。
女兒長安是曹七巧精神虐待對象。在新時代與舊思想交替的歲月裡,看著高門大戶人家都將女兒送去上學,曹七巧也送女兒上學讀書,可看到女兒變的更好時,卻跑到學校攪局,讓女兒無法面對自己昔日的同學,將女兒的上進心給扼殺掉。在女兒尋找自己幸福的路上,已經跟童世舫定了親,曹七巧卻跑出來阻攔,說自己女兒的壞話,引誘她繼續吸鴉片,詆毀女兒,導致她的婚姻無疾而終。
兒子長白亦是同理。疼惜自己的兒子給他討媳婦,卻又怕兒子取了媳婦忘了娘。一邊擠兌自己的兒媳婦,又一邊用親情和鴉片所套牢自己的兒子,最後害死自己的兒媳婦,成了又一個悲劇。曹七巧將自己情緒不滿和內心空虛,導致內心越來越扭曲,隨即將所有的一切發洩到自己的兒女身上。從姜家到自己的兒女,再到自己兒女身邊的人。曹七巧像一個漩渦,圍繞著她的人都被她所毀滅。
金錢有時候會蒙蔽人的雙眼。
小王是A公司的員工,在辦公室裡頭,女同事看飲水機水沒了,就喊:「小王,幫忙換桶水唄。」
小王:「換一次10元。」
女同事氣鼓鼓的說:「哎喲喂,這換桶水都成買賣了。」
又來一同事:「小王,幫我帶杯奶茶杯。」
小王:「得了,奶茶一杯,路費50。」
同事:「我不喝了,行嗎。」
又來一人:「小王,幫把文件送給客戶唄。」
小王:「送文件100元。」
老闆:「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小王哭喪著臉:「老闆,我就隨口這麼一說。」
小王掉錢眼裡去了,開口閉口談錢讓人生厭。
有時候金錢被視為救命錢。
在醫院會比較大的概率遇到一種情況,一位病人在急症室救治時,準備給病人用藥就得先交錢。一些貧困的人就左右為難,金錢數額對他們來說不大不小,可剛好不夠,為了這一點救命錢,卑微、掙扎也困苦的情景讓人心碎。有人說:「身上沒些錢傍身,心裡不踏實。」所以身無分文,一貧如洗的時候,當醫生問你救還是不救的時候,你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我們拼盡全力,為的就是能說一句:「錢不是問題。」
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也有人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金錢,使用金錢。真正厭惡的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人們對金錢的欲望。人的欲望像一口深不見底的井,當你以為快要填滿時,卻發現和當初一樣深!
欲望是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