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四大摩託車品牌,分別是本田、鈴木、山葉和川崎(Kawasaki)。
根據2020年發布的日本摩託車銷售數據,去年日本國內摩託車總銷量為33.13萬輛。
在最暢銷的前三名摩託車車型中,川崎就佔了兩個,分別是川崎Z900RS/CAFE和川崎Ninja 400,僅次於本田Reble 250。
本田不僅是日本還是全球最大的摩託車車企,這點毋庸置疑。不過,在一些玩重型機車愛好者眼裡,川崎摩託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在介紹川崎摩託之前,那就不得不提及其母公司川崎重工。
資料顯示,川崎重工創辦於1878年,經過142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日本重工行業的佼佼者,主要製造航空宇宙、鐵路車輛、建設重機、船舶、機械設備等產品。
其中,摩託車和發動機公司是川崎重工唯一直接向普通消費者提供產品的部門,提供摩託車、沙灘車、休旅車等,產品遠銷全球各地。
在推出摩託車之前,川崎重工製造過飛機、火車、潛艇、工業機械等重工產品。相比起來,摩託車業務只是其很小的一部分產業。
大概在67年前,川崎重工通過飛機發動機技術研製生產了首批摩託車發動機,不久後便開始生產銷售摩託車整車。
需要注意的是,川崎摩託跟同行業不同,它的產品很有特色,總結起來大概就是產量小、質量和價格都高。而且它在很長的時間裡並不生產低排量的摩託車,主攻運動車、越野賽車、美式車等。
這也可以理解,一家做重工起家的公司,即使生產摩託車也是做重型機車,輕便型產品可能會不符合它的形象。要知道其發動機技術是從飛機發動機改造來的,做成低排量產品未免大材小用。
在此後的發展過程中,川崎摩託之所以會受到全球消費者追捧,除了其本身的質量之外,品牌知名度也不可或缺。
在摩託車行業,要想提高品牌知名度,首要的並不是投放廣告,而是參加各種大型賽事。
縱觀川崎摩託的崛起過程,它參加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賽事,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在70年代的世界冠軍GP越野車賽中,公司有兩款車型獲得系列冠軍。
除此之外,它的成功還要得益於在全球各地成立了銷售公司,並在重要市場建造了工廠。該策略使得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龐大的銷售網絡,對於銷量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結一下,川崎摩託的成功在於技術、質量、營銷以及渠道建設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無非就是技術,公司的兩輪技術一直處於最前沿,始終創造出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質量。
事實上,無論是本田、山葉和川崎,它們能在摩託車行業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們掌握了發動機核心技術,這才是支撐它們發展壯大的本質原因。
有意思的是,這幾家都不是純粹的摩託車企業。本田除了摩託車,汽車業務發展得也非常好;山葉不用說,它製造的鋼琴在全球都排得上號。至於川崎,在前文也說過它是一家業務廣泛的重工企業。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只要你掌握了核心技術,多元化發展根本不在話下。簡單來說,這些日企是幹一行精一行,而不是幹一行丟一行,這點跟盲目多元化有著根本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