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蛀蟲蠶食你的家庭幸福,讓孩子失去心靈家園,離婚不是最優選

2020-12-22 37度暖爸

導讀: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兒,也承擔著一部分社會責任,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後。離婚後對孩子的傷害,你想不到有多大,真正能做到兩人共同撫養,且照顧到孩子心理平衡的離異夫妻,少之又少!

文/37度暖爸

今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脫口秀演員思文錄製的一檔節目。她聊起和程璐的婚姻,坦言"小時候就覺得自己第一次結婚肯定會離,也不是很相信婚姻這個事情"。隨之自曝家裡人幾乎都離過婚,從姥姥開始便離過兩次、媽媽離了五次、小姨也離過,所以思文從心底覺得"婚姻不幸才是常態"。

溫格·朱利是美國的一位婚姻問題專家,他寫了一本書,叫《幸福婚姻法則》,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婚姻的背後,是兩個原生家庭的融合,他們生活習慣、飲食起居、思維方式都不相同,如果要細數,還要算上父母的學歷、工作環境、另一半的受教育水平、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可見,兩人的融合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不過是在芸芸眾生裡,一剎那交錯的引力,讓兩顆心互相吸引在一起。

沒有誰的婚姻可以一直優雅的延續,只是在磨合中不斷地剔除掉雞零狗碎罷了!你可以擁有離婚的勇氣,但請別輕易放棄!為何我要這麼說?

第一,離婚原因多是由家庭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進而互相攻擊、謾罵,甚至辱及雙方長輩,而後冷戰,都不肯讓步,最後感情被消磨殆盡。

第二,換一個視角來看,你如果懂得愛自己,跟誰結婚都一樣。婚內的矛盾,多是由不被滿足而引起。

第三,離婚很容易,倆人商量好籤個協議,換個本兒,還你們自由身。但是,你可曾考慮過自己是否不懂得在婚姻中如何與對方相處呢?你可曾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別說,你們要共同撫養,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別說,你們會安撫孩子的心靈,真正懂得如何做的鳳毛麟角。(此觀點不接受反駁,懂得越多越是敬畏)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婚姻觀影響巨大,就像思文說的:"我第一次結婚肯定是要離的;婚姻不好是常態。"孩子的各種價值觀都始於自己的父母親,即使你不說,孩子也會自己觀察。在你動了離婚念頭的時候,先冷靜下問問自己:真的是無可救藥了嗎?

我的一位朋友曾這樣跟我說:"我過得再不好,也堅決不離婚,因為我知道孩子沒有爸爸是什麼感受。"(他只是誇張的表達態度,他的婚姻還不錯)正是因為他從小就是在單親家庭長大,所以他才這麼說。

父母的婚姻狀態,是否幸福,積極或消極面對婚姻的態度,不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婚姻觀,也影響著孩子身心的生長和發展。因為婚姻是孩子得以穩定獲取生活資料的基礎啊!孩子所需要獲取的生活資料不僅包括物質資料,也包括了精神資料。如果這個社會,都是單親帶孩子,那也無所謂了,孩子看見其他同齡人,父母陪伴,心裡會作何感想?

關於離婚,請慎重!婚內的問題多是因為不會相處,不懂得溝通而造成的,我給你講一個我處理過的案例吧。

一對年輕小夫妻,因為一條裙子,起了爭執,而後互相攻擊,最後甚至驚動了雙方家長。當我再次給他們復盤過程的時候,兩人都感到了難堪和羞愧。

事情是這樣的:

林先生和艾小姐工作在某一線城市,收入不錯,兩人相約周末去吃飯。艾小姐穿上了一條裙子,可林先生非常不喜歡這條裙子,就催老婆去換,艾小姐也非常執拗,就是不換。林先生說:"穿這裙子,出門給我丟人""我看你就是不想帶我出去,故意找藉口"艾小姐也不甘示弱。

這件事,誰對誰錯呢?

艾小姐的裙子沒有滿足林先生的心理需求,可是自己老婆的價值僅僅是通過一條裙子來體現的嗎?那麼你愛的是裙子,還是人呢?婚姻裡需要照顧彼此的感受,如果艾小姐不那麼執拗,今晚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我留給他們的話是這樣的:"婚姻內不能自我成長,只看著自己的關注點,只想著滿足自己,問題還會來的。沒有人能不斷地為了滿足對方而付出努力。"

現實中,還有多少林先生和艾小姐呢?二人在有了孩子之後,育兒觀念的差異、女性產後的身體變化、撫養孩子的壓力等因素存在,恐怕還要面對更多的問題出現。婚內不會溝通,是婚姻的頭號 大蛀蟲,還有一個導致婚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是"定位錯誤"。

多數育子家庭,將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尤其是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後,由於天性使然,更是將丈夫視為"局外人"。長此以往,能保持不出軌的男性,我認為都能稱得上優秀。

娟子,80後,和愛人一樣都是公務員,有了女兒之後,一心都放在了女兒身上。娟子自己說:"我根本不想靠近他,他晚上想要,我也就是盡義務。"丈夫長期睡客廳,婚姻名存實亡,娟子自己在去年也患上了焦慮症。

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哪怕他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堆垃圾",也絲毫不影響我們愛他。但是把所有的情感寄託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能受得了麼?她那麼小小的身體如何背負得起媽媽的所有精神世界?期望高,而現實達不到,娟子焦慮;為了孩子,推開丈夫,婚姻行走在懸崖邊,實在是得不償失。

根本的原因,就是出現了定位錯誤,在所有的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無論何時,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你們是一個共同體。沒有了這個共同體,何談育兒、養老?

結語:婚姻的涉及面實在是太廣泛了,但我仍希望有部分夫妻看到後能發現改進自己婚姻的方向,並且發生改變。婚姻關係排第一,學會溝通和表達,創造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你的孩子才能更幸福,更好的成長,老人也能更安心的養老。

你認為婚姻對孩子影響大嗎?

@37度暖爸 專注婚姻家庭與親子關係,一個不溫不火,溫度剛剛好的爸爸,如果恰巧你也喜歡我的內容,這是遇見的緣分,別錯過,點個關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個價值的傳遞者!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曹德旺:我調研了100個家庭,沒有一個是幸福的,都是生存需要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對記者提問人生觀和婚姻觀時,他說:「曾經他對一百個家庭做過幸福指數調查,發現了他們基本上都不幸福。與其說他們是愛情的結合,還不如說他們是為了生存的需要結合,為了結婚而結婚。」
  • 《夫妻那些事》揭露丁克家庭的苦與淚:不要孩子的夫妻最後離婚了
    王長水的不思進取,讓那依更加堅定不要孩子,甚至把離婚掛在嘴邊。有一次,那依不小心懷孕了,她選擇去醫院偷偷做掉,因為這件事讓王長水知道了,肯定是要她生下來的。是的,王長水一直想要孩子,只是心疼那依,便依了她。那依隱瞞懷孕事實,又是一場夫妻之間的危機。
  • 擁有幸福能力的孩子,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家庭?
    並對著爸爸大喊三聲「我愛你」。擁有這樣的小棉襖,爸爸應該很幸福吧。作為爸爸的孩子,女兒也同樣是幸福的。幸福,是一個我們常常會討論的話題,我們總會被問到,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幸福嗎?有人問,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有幸福能力的孩子?我覺得,首先這個家庭必須善良有溫度。《圓桌派》中有一期談到了「善良」這個話題,李玫瑾教授提起了2003年的黃勇案。
  • 孩子,你結婚時,千萬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
    你是不是經常會聽見身邊的同學朋友在議論關於婚姻的事情,那麼你應該也聽見有人和你說過:「千萬不要找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吧!」可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真的不適合戀愛結婚嗎?難道,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將他們的不幸帶入自己的婚姻中,再帶給自己的孩子嗎?
  •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 |孩子成為了多少人選擇懦弱的...
    以至於每次吵完架,母親都會對著咚咚一頓哭訴,哭訴男人的自私與自利,哭訴男人的無情與冷漠,哭著哭著還會說:要不是為了咚咚,早就跟她父親離婚了! 後來,在一次爭吵後,在她母親又一次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跟那個混蛋離婚了」的時候,咚咚沒忍住,終於把心裡話說了出來:「你們倒是離啊!為什麼不離婚!你離婚了我過得肯定比現在好!
  • 白冰自曝已離婚:離婚不是女人的終點,而是幸福的另一個起點
    在第一期節目開播的時候,女神白冰就自曝已經在幾年前選擇跟先生分開,要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白冰都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富太太,家庭肯定過得幸福。讓人沒想到的是白冰已經離婚多年,並且一直一個人帶著女兒,每年都在努力拍戲工作,竭盡全力給女兒最好的關愛。
  • 中年夫妻,有這三種「心靈感應」,家庭會興旺發達
    而婚姻的依存點,卻不是單純的愛,兩人之間必須要有理解與包容。 這是婚姻與戀愛的不同點,也是人們常說的「有的人,只適合戀愛,不適合結婚」的根本原因。 都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裡,若是夫妻之間是恩愛幸福的,那麼這個家庭往往都會越過越紅火。 因為,過日子和經營婚姻,其實是一個道理。
  • 離婚不是失敗,不幸福才是
    王櫟鑫發文宣布離婚,最親愛的老婆變成了最親愛的室友。沒有出軌、沒有家暴,這樣的戛然而止讓許多網友不能理解。可是婚姻就是這樣。不是所有的分開,都要有一個不可原諒的理由。有些人愛著愛著就永遠,有些人愛著愛著就算了。婚姻是賭注,有贏就有輸。在微博熱搜中,結婚和離婚的新聞比重各半。
  • 見鬼去吧系列:為了孩子好,我不能離婚!婚姻就湊合吧
    你湊合的婚姻,委屈求全的樣子,哪怕偽裝再好,孩子也會感知到的。你以為孩子不懂,孩子會幸福。其實,你的孩子並不快樂。「快樂」的樣子,幸福的表情,都是裝給你看的。因為你在偽裝,所以,孩子也會。離,對不起孩子。痛苦的原因之一。為什麼會對不起?沒有給與孩子完整的家?給孩子完整的家是你一個人就能做到的麼?不是你一個人能做到的為什麼攔在自己身上?另一半都沒有覺得,湊合的家庭生活對不起孩子,對方都沒有覺悟,要對您和孩子付出愛和真心,那到底誰對不起誰?
  • 你的家庭地位誰最重要?以某個人為主,家庭幸福嗎?下文有答案
    把娃娃的事情放得太重了,重到失去自我,失去家人。如果不是大吵之後老公一句:「我太在乎娃娃了」還不會去做放手和想辦法解決我和公婆的矛盾,以及去學正確科學的育兒方法。我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娃身上,就無法做到跳出來思考整個問題存在的前後問題,去想如何解決。就像我們寫文是為了賺錢,但是我們把精力關注在賺錢上,就失去耐心打磨我們的文筆,落得慘敗。
  • 離婚律師不敢說的事實:房子、孩子和家庭,女人要這麼選才對
    然而這兩天劇情卻急轉直下,開始直指家庭倫理中的狗血劇情,只因女主閨蜜遭遇了孕期出軌,並且執意不想離婚。這不禁讓廣大網友感到憤怒和不解,在女人最辛苦的孕期出軌,怎麼看這男人也不能留,為何閨蜜卻不肯離婚呢?一名從業十年的離婚律師站了出來,結合過往的案例說了公道話。
  • 益·美畫鄉 | 聆聽心靈聲音 構建溫暖家庭
    益·美畫鄉 | 聆聽心靈聲音 構建溫暖家庭 2020-11-16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母離婚,孩子怕的不是父母分開了,而是自己成了多餘人
    文/秘籍君離婚,對於當今社會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也許是如今女子社會地位的提高,人們尤其是年輕一點的人說離婚就離婚,但是,好多家庭已經是育有子女的。孩子怎麼辦?又是如何的心態?可是一言難盡的。本來就是工薪階級的他們漸漸入不敷出,到最後乾脆是債臺高築,好好的一個家庭一下欠了一百多萬。小紅出於無奈,向老公提出來離婚。離婚後的孩子歸她。婚是離了,可小紅總覺得對不住孩子。因為孩子才七歲啊。她沒有給孩子說這件事。只是沒法給孩子解釋不和爸爸一起住的原因。只能敷衍著。可這種敷衍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 「女人,婚外情不是你的愛情漫遊,而是全家幸福的觸礁」
    男人出軌了,大都可以毫髮無損回歸家庭;女人有外遇,想毫髮無損回歸家庭堪比登天啊。女人婚外情,往往會名聲掃地,被老公嫌棄而被趕出家門從而利益受損,並且女人還會遭受歧視,遭人唾棄。這不公平,但又能怨得了誰呢?女人婚外情的後果遠比男人要更沉重,不僅僅對女人本身而言,對整個家庭的打擊也更為慘烈。女人婚外情,往往是全家幸福的觸礁。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八成會說出個人偏好的謬論,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很幸福的滋味。如果我問你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從沒有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後一口氣。
  • 孩子是父母離婚之間的羈絆嗎?別拿孩子當幌子,給他們帶來傷害
    隨著現代人的思想開放,離婚率越來越高,大部分人都認為合適就在一起,不合適就離婚,而離婚的最大傷害者往往是孩子。"我之所以沒有跟你離婚,還不是因為孩子,如果不是孩子,誰會跟你過下去?"這句話幾乎是不和諧家庭鬧離婚的口頭禪。父母往往都會拿孩子來當擋箭牌,來激化家庭之間的矛盾。
  • 「銀髮離婚」:忍受家暴到晚年就為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值得嗎?
    導語:偶然在網上看到這篇上海靜安區法院法官白雲講述的,離婚案件中關於家暴的一起「銀髮離婚」案件,讀完感受頗深。那些因為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不離婚的家庭,你是給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孩子真正幸福嗎?孩子的內心是否因此而遭受巨大的永遠無法治癒的創傷呢?76歲,肺癌晚期,忍受了一輩子家暴的王阿姨決定離婚「我恨他們!
  • 董花花們: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在婚姻裡委屈活成假面夫妻
    保住婚姻未必是贏,離婚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人生還長,為保住所謂的家庭完整而委曲求全一輩子,可能真錯了。日劇《最完美的離婚》裡有一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成為面具夫婦。」是的,婚姻最硬核的內涵,不應該是利益,而應該是雙方根深蒂固的愛情。
  • 趙薇「怒斥」寵溺孩子的媽媽:孩子地位越低,家庭氛圍就越好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將父母帶來的美好分散給更多的人。她的目光看到的是陽光和善意,而不是計較和得失。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地溫和善良、寧靜、心靈健康、真誠地相信人的美好,聽信教師的講話,對影響人們心靈的細微事物能敏銳感受。」相反,一對充滿戾氣和冷漠的父母所養育的家庭,目之所及,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冰原。
  • 鐵木裡克,老兵心靈的家園
    每個人,都有一座心靈的家園。心靈的家園,不是你現在的家,也不是你現在的居住地,她在遠方,她深藏在你心底,她是你歷史的一頁。       在你憂傷的時候,在你彷徨的時候,在你心無所靠的時候,亦或是你功成名就的時候,她才會從你的心底鑽出來,帶你回歸那段時光,讓你重溫那段歲月,幫你找回美好的回憶,讓你靜下心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