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文藝復興時期的另一位畫家。米開朗基羅,他在繪畫、雕塑建築方面有偉大的成就,他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這位有著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並追求英雄主義精神的藝術大師給我們留下了眾多偉大的藝術作品。包括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大衛》《摩西》《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等繪畫作品《創世紀》《最後的審判》等。
《大衛》是米開朗基羅早期的作品是美術史上最為熟悉的不朽經典之作,也是最能鮮明的反映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特點的作品。米開朗基羅以精湛的雕刻技術和充沛的熱情,把少年大衛塑造成一個成熟體魄健美的青年男子。從而極具表現力的表達了他對人的信心,對新的社會理想的熱情。從15世紀的少年大衛發展為米開朗基羅的成人大衛,仿佛象徵著從早期文藝復興轉入盛期文藝復興的歷程,體現在大衛中的是對理想的英雄形象的迷戀之情。
《摩西》這部作品鮮明地體現了米開朗基羅令人生畏的風格。這位以色列人的領袖,雖然坐在那裡,但他的肌肉強健的形體中蘊含著無比的力量和內在的緊張感,他手拿著《十誡》法版。頭部強烈的向左側扭動著威嚴而冷峻的雙眼,神情緊張,臉上充滿了警覺的敏感,似乎一旦站立就會被雷霆般的頒布從神那裡領受的《十誡》律法。威嚴的目光,具有威懾一切的氣氛。

《創世紀》這部作品呢,是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這是米開朗基羅繪畫作品之一。它分布在該教堂的整個長方形的大廳的屋頂,分為中央和周圍兩大部分以中央為主,全部繪以基督教的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其中宗教故事取材於基督教的《創世紀》。上帝創造世界的故事,故西斯廷教堂天頂畫也成為《創世紀》壁畫。壁畫歷經四年完成,畫面的實際面積達500平方米。它是美術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多為宗教人物,但他們都不是基督教所宣揚的逆來順受的奴僕和罪人,而是體態健壯具有強烈意志與力量,這顯示了米開朗基羅適用「人文主義思想」來表現。這些宗教人物的寄託,他一貫追求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和理想。
《最後的審判》,即完成西斯廷天頂壁畫的24年以來米開朗基羅。又完成一副西斯廷教堂祭壇壁畫《最後的審判》。這幅畫呢,歷經六年完成,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三層是受裁判的人群,最底層的是地獄整個構圖,是在當時一種全新的嘗試形成了一種律動的原型,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是眾多的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顯得統一和諧。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面採用了裸體的形象展示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變化,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副氣勢磅礴的壁畫表現出畫家對現實存在的罪惡的厭惡,對黑暗社會及腐敗統治者的裁判以及對正義的伸張。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