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兒流浪記》又出新版了,這部風靡世界的小說究竟好看在哪呢?

2020-12-22 與Winter的五百天

我說的這個新版,可不是書。

雖然這部列入世界文學陣容的法國名著從出世,到如今已經過了將近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其經久不衰的魅力仍然是不容否定的,那個時代出現在這樣一部作品,無論對於哪一部分的讀者群體而言,都是特別受歡迎的。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好像才剛上初中,那個暑假,我讀了很多很多書,但唯獨對這本《苦兒流浪記》印象特別深,裡面的主角雷米的冒險經歷和尋親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每當他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我就為他揪心,當他最終戰勝困難和苦難,回到家人身邊的時候,才終於放下心來。

雷米尋親的故事並不陌生,《木偶奇遇記》裡的小木偶匹諾曹,也是因為尋找父親而踏上了冒險的旅程,他們有很多相同點,也因此,《苦兒流浪記》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具有現實風格的兒童成長故事,雷米和匹諾曹的根本區別在於,雷米麵對的是人類,而匹諾曹則需要面對奇幻寓言中的各種怪物。

但即使屬於一部兒童風格小說,《苦兒流浪記》仍舊獲得很多人的喜愛,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為故事裡的主人公的歷險故事所嘆服,這也證明了好故事是不分年齡段的,真正的好故事,擁有無限的讀者,因此,僅《苦兒流浪記》的翻拍,從上世紀初開始,就源源不斷。

而在去年年底,一部由法國電影公司出品的《雷米奇遇記》登上了國內的大熒幕,這部片子,實際上,就是《苦兒流浪記》的改編版本,從上世紀初的第一部法國改編版開始,兜兜轉轉,一個世紀之後,他又再次回到了法國。

雖然說主角雷米在故事裡是倫敦人,但無論是被遺棄的時候,還是成長期間,以及歷險初期,雷米都是在法國度過的,因此,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屬於典型的法式風格,和《霧都孤兒》的暗黑風格完全不同,儘管在《苦兒流浪記》裡,故事的主題是流浪和苦難,但善良、堅強的小雷米始終都有幫助他的人出現。

他們或善良或邪惡,但最終總會被善良的小雷米而打動,願意幫助他戰勝挫折,通上回家的道路,這樣的故事設定無疑讓故事充滿善意和溫暖,讓他與那些沉溺於苦難的小說區分開來,帶給人們正派和陽光的一面,尤其是雷米從社會底層掙扎生存並最終戰勝困難,並找到家人這一段,能帶給讀者們對生活極大的希望,而這種希望,才是這部小說最大的閃光點。

新版的《雷米奇遇記》,精簡了故事中的苦難經歷,把更多的視角交給了雷米和那位一直陪在他身邊的流浪藝人維塔利斯,而刪減了剩下一部分情節,被刪減的這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射了當時法國社會的歷史現狀,有諷刺,也有復刻,因此,這一部分情節的刪除,直接導致了該片在歷史層面上的缺失,而淪為了一部純粹的尋親式的劇情片。

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新版劇情中,故事從雷米被父親遺棄,被流浪藝人買下為開端,到倫敦面親,維塔利斯病死。雷米與母親相認結束,整個故事,選取了小說中比較吸引人的一部分,削弱了故事中的歷史元素和政治元素,增加了趣味性和角色塑造。

所以,在電影裡出現的小雷米和維塔利斯,都被塑造得很好,他們的過去的一些細節,都在電影中有所展現,而這些細節,恰恰成為後期故事進程中的重要元素。

比如維塔利斯的音樂家的身份,被他本人所隱瞞,因此,在被衛隊抓捕的時候,他因為不能說出自己偽裝身份的原因,而身陷大牢,後來,又是一場精彩的演出,讓維塔利斯賺到了一個金幣,讓他和雷米的旅程能走得更遠一些。

小雷米的歌喉,的確成為了這個角色相當討喜的一個方面,而他一直留在身邊的信,則幫助他最終與母親相認,這些細節讓故事串成了一條線,變得清晰易懂,而這也和小說錯綜複雜的故事區別明顯,因此,電影和小說之間的關係其實已經不大了。

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是,《苦兒流浪記》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小說積極的風格是一點,還有一點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當雷米遇到越難克服的困難時,我們為此感到揪心,但當困難最終被克服時,我們又會對戰勝這樣巨大的困難的雷米歡欣鼓舞——事實上,雷米遇到越大的困難,在戰勝困難時,我們就會越開心。

故事的波瀾起伏也是如此,小說裡刻意強調了苦難主題,就像當時我們看小說《追風箏的人》時候那種感受一樣,苦難讓人為角色心痛,但只要苦難過去,光明到來,我們就會感受到和主角站在一起的錯覺,好像自己也經歷了一場苦難一樣。

沉重的苦難,代入感也會隨之增強。

正是因為這一點,《苦兒流浪記》才會讓我們感同身受。

不過對於《雷米奇遇記》來說的話,這樣感覺就沒有了。雖然在電影裡,我也看到了小雷米遭遇各種挫折,無論是被養父趕走,還是賣藝被捕,以及師父維塔利斯的離去等等,統統都讓我印象很深,但是這樣的苦難總是緊緊與希望貼合在一起的,養父不要雷米,流浪藝人帶走了他,賣藝被捕,也只是幾天而已,維塔利斯去世,緊接著他就被別人救起,所以這些出現在電影裡的苦難就顯得很做作,仿佛是為了製造苦難而出現的。

小雷米從始至終,從來沒有自己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兇險,在他的身邊,總會有人保護他,但是在小說裡,能保護小雷米的人太少了,很多時候,他需要自己保護自己。

這是電影和小說的區別,但不應該是雷米這個角色的區別,畢竟只有學會獨自去承擔痛苦和苦難,才能更好的成長,電影正是忽視了這一點,才讓整個故事變得平淡無奇,如果能夠稍微注意下故事的曲折變化的話,我想,其實它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我們其實並不怎麼反感對小說的改編,我們反感的,是那些自以為是,通過刪減小說劇情,精簡故事線來提升故事主題的行為,要麼,你就好好地拍,要麼,就好好改編,而不是刪一半留一半,進而毀掉了原著。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苦兒流浪記》:演繹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
    10月13日,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苦兒流浪記》於西安首映。影片通過創新的拍攝手法及場景運用,重現了法國經典著作中善良勇敢的主人公雷米的成長曆程,這部來自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向觀眾傳達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感悟。
  • 重現經典至善至美《苦兒流浪記》亮相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
    10月12日,入圍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作為電影節閉幕影片世界首映的法國電影《苦兒流浪記》在西安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匯集法國頂級影星——導演安託萬·布洛西耶、男主角瑪勒姆·帕坎以及具有「法國一姐」稱號的女主角維吉妮·拉朵嫣,同時影片邀請方——北京陽光卓逸影業有限公司總裁戈揮先生也蒞臨現場,共同與中國朋友們分享這部殿堂級法國電影背後的故事,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旅程。在本次發布會上,《苦兒流浪記》片花首次亮相中國,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 苦兒流浪記讀後感範文匯總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寫的一部小說。小說的主人公雷米是英國某世襲貴族家長子。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5篇苦兒流浪記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苦兒流浪記讀後感1《苦兒流浪記》講述了主人公雷米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被養父賣給了賣藝人。
  • 電影《苦兒流浪記》全球首映,法國超萌小正太在線圈媽粉!
    10月13日,法國電影《苦兒流浪記》在西安進行全球首映。感人的劇情賺走了一大票觀眾的眼淚,主人公小雷米的扮演者瑪勒姆·帕坎也以超萌的外形、精湛的演技在線圈了一波媽媽粉!有圖為證!瑪勒姆·帕坎究竟有多可愛?
  • 苦兒流浪記讀後感:困難像彈簧,遇強則強,勇敢克服就是勝利!
    當我讀了《苦兒流浪記》以後,對這點有了更深的感觸。《苦兒流浪記》是著名作家馬洛寫的一部兒童小說,講的是一個叫雷米的男孩,他被養父賣給了江湖賣藝人,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活,在流浪中,他經歷了許多的苦難,但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著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主人公雷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僅善良,而且還很勇敢。
  •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404班小記者 胡宇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作家埃克多·馬洛的作品。細細品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和小主人公雷米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的生活幸福感十足、科技發達,而他的生活非常艱苦、冷酷。    然而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主人公雷米始終抱著信念,抱著光明的希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找到了親生母親,一家團聚得到了幸福。
  • 《苦兒流浪記》:從顛沛流離中探索教育孩子的本質
    《苦兒流浪記》告訴我們:面對未知的世界,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成長比我們想像的更快。《苦兒流浪記》主要講述小主人翁雷米被養父賣給神秘的流浪藝人維泰利斯,從此開啟了他的流浪生涯的故事,在流浪的過程中,雷米善良,好學,感恩,堅韌不拔,富有責任感的性格讓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美好。
  • 永遠留在我們童年回憶中的八十年代經典動畫《咪咪流浪記》
    它就是經典動畫片《咪咪流浪記》的主題曲。動畫片《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作家埃克多·馬洛的小說《苦兒流浪記》,首播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全片共51集。《苦兒流浪記》是作家埃克多·馬洛於1878年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講述主人公小雷米由於父母的貪心和殘忍而被棄於街頭,後來跟隨唱猴戲的義大利老頭維塔利斯到處賣藝,後來又到煤礦做童工的故事。
  • 找媽媽的《尋母三千裡》與找爸爸的《咪咪流浪記》
    其代表作品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其中《少年筆耕》(《小抄寫員》)《尋母三千裡》 等篇目尤為知名。 【主要內容】 《咪咪流浪記》 《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作家埃克多·馬洛
  • 哪部動畫片讓你念念不忘,卻又想不起細節?是不是這部日本動畫片
    特別是那稚嫩的童聲反覆唱著「我要我要我要找我爸爸,走到哪裡也要找我爸爸……」 因為這首歌太深入人心,導致時隔近40年,當年迷戀這部動畫片的「小朋友」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但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找爸爸」。30年過去了,許多人依然沒弄明白咪咪到底找到爸爸沒有?其實小編告訴你,這部動畫片根本不是找爸爸的故事。那麼《咪咪流浪記》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呢?這部動畫片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 揭秘:《巴黎聖母院》這部離奇的愛情小說究竟有哪些看點?
    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讓一座偉大的建築風靡全球。現如今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就這樣在人們眼前湮沒在熊熊大火中。人們紛紛嘆息:卡西莫多的家沒了。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有人說它是一部現實版的《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有人說看了這部小說就明白什麼是愛情、同理和尊重,什麼是無私、永恆和高貴;一個為愛甘願赴湯蹈火犧牲自我的鐘樓怪人,讓我們看到人性美好的一面。願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能被溫柔以待。這部小說究竟有哪些看點?讓我們一起分析。愛情與欲望是人類逃不開的命運羈絆。美麗的女藝人埃斯梅拉達像精靈一樣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那種快樂和自由的氣氛感染著廣場上的人們。
  • 豆瓣8.6分,比市面上的恐怖小說好看百倍
    當瘋狂的頭號粉絲救了她最喜歡的暢銷書作家時,他們之間又會發生怎麼樣的故事呢?保羅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廣受歡迎的作品就是他的苦兒系列。可從這系列書的第三本開始,保羅就開始恨她了,本可以將苦兒謀殺掉,但他沒有。小說裡的主人公也有自己的命運要走。當苦兒出乎意料、死於意想不到的地方,雀躍萬分的保羅絕對不會去改變這個事實。
  • 電影《雷米奇遇記》將上映
    1905電影網訊法國治癒系催淚成人童話《雷米奇遇記》將在國內上映,該片於6月16日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進行展映,這場充滿了真善美的治癒系冒險收穫了觀眾的眼淚與好評。多次翻拍經典頻出 金牌陣容實現突破電影《雷米奇遇記》改編自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埃克多·馬洛創作的長篇小說《苦兒流浪記》,首次出版於1878年,後被譯為英、德、俄、日等多種文字,迄今為止仍被譽為「法國青少年最愛讀的小說之一」。直到一百多年後,它還在法國持續火爆,並多次被搬上銀幕,以飽含真善美的治癒系故事,收割觀眾的眼淚。
  • 一個人,三條狗和一隻猴子尋父80後對這部動畫仍有印象,如果你
    這部動畫可能給70後和80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仁。90後,如果你看到了,你就贏了!是的,是《咪咪流浪記》讓大陸第一位童星歌手孫佳星走紅。本動畫師成功改編法國傑作《苦兒流浪記》實際上《咪咪流浪記》是改編自法國名著《苦兒流浪記》,這部小說是由法國作者埃克杜奧馬洛創作的,他講述了富家子弟雷米被拐賣到農家找親戚的故事。
  • 找爸爸的《咪咪流浪記》,最為悲傷的一幕,彭師傅的離去讓人淚目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掀起了將世界名著改編成動畫片的熱潮。在這個背景下,寫在紙上的文字變成了生動的卡通形象。這些名作動畫在社會上被廣泛的認知和喜愛。其中還包括《咪咪流浪記》。原作是法國文學家艾克託·馬洛的《苦兒流浪記》。
  • 《雷米奇遇記》只要相信有真愛,人間處處是我家
    或許有些觀眾看到《雷米奇遇記》的片名,會略感陌生,但若要告訴你,這部影片,改編自法國作家埃克多·馬洛創作的長篇小說《苦兒流浪記》,或許知道的人會多一些,當然,對於中國觀眾而言,更為熟悉的,則是同樣由這部原著改編的動畫片《咪咪流浪記》。
  • 《雷米奇遇記》一部奇幻冒險電影,馬拉姆·帕坎和丹尼爾·奧託主演
    《雷米奇遇記》是一部奇幻冒險電影,由法國導演安東尼·布洛瑟執導,馬拉姆·帕坎和丹尼爾·奧託主演。影片改編自小說《苦兒流浪記》,講述了孤兒雷米在流浪過程中學會生活,並與街頭藝人維塔利斯同臺演出的故事。當油畫般唯美的歐陸風情投射在大銀幕上,立體環繞的童聲釋放出清朗的韻味,多重情感交織震撼,觀眾紛紛被影片打動,評價為催淚最強音。他們不僅被維塔利斯和雷米之間的相互支持和治療所感動,還因為那首刻在雷米心中的催眠曲,它最終把他帶回了家鄉。艱辛卻充滿歡笑的流浪路上,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感動陪伴與守望。
  • 全網首播電影《雷米奇遇記》天籟童聲溫暖人心
    ↑↑ 點擊上方按鈕關注我們 ↑↑全網首播電影《雷米奇遇記》天籟童聲溫暖人心歐洲版「三毛流浪記」導演:安託萬·布勒西耶主演:丹尼爾·奧圖/瑪勒姆·帕坎/維吉妮·拉朵嫣/喬納森·扎凱上線時間:2020年3月5日《雷米奇遇記
  • 好書推薦:《流浪在影視世界》一部好看有趣的諸天流詭異小說
    大家好,我是阿輝,每日推文,關注我不書荒最近阿輝正在追《流浪在影視世界》這本書,這是一本靈異類諸天流小說,剛開始便是主角進入到了靈魂擺渡的世界,以尋找自己的七魄為主線的冒險之旅。這裡我們看一下他的內容簡介:玄心正宗宗主,碩果僅存的大道士葉易修行出錯,開始了在各大靈異世界的流浪之旅。在靈魂擺渡和我主阿茶壓過腿,在無心法師和民間剪紙達人嶽綺羅剪過小紙人,和馬家後人馬小玲戰過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