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帶隊這些年,經常有家長問我:孩子適不適合戶外徒步?我的答應是肯定的。只要在能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我是建議家長多帶孩子戶外旅行,徒步,爬山,騎行都可以。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的城市中,很少接觸到戶外。
很多家長也擔心孩子是否能接受戶外旅行的辛苦。《苦兒流浪記》告訴我們:面對未知的世界,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成長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苦兒流浪記》主要講述小主人翁雷米被養父賣給神秘的流浪藝人維泰利斯,從此開啟了他的流浪生涯的故事,在流浪的過程中,雷米善良,好學,感恩,堅韌不拔,富有責任感的性格讓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美好。這不得不感謝給予他愛的巴伯蘭媽媽和正確引導他的維泰利斯老人。教育的本質原本就不限於形式,更在乎內在的引導。
愛是一切事物開花結果的種子顛沛流離中的堅持和探索,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所有良好的品性都需要時間的打磨一、愛是人類開花結果的種子
1.在孩子的世界裡,對愛的渴望遠超於物質
在兒童時代,對於每個孩子來說,家庭即使再貧窮,那也是自己的家,是溫暖,是瀰漫著母愛的家。小雷米的家是在法國中部最貧窮的省份中一個最破敗的村莊。可儘管如此,小雷米依舊是快樂的。
綠野蔥蔥的平川,小溪流水的河流,寬闊的牧場。還有一頭可以作為朋友的奶牛。這時的小雷米的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而這一切都是最愛他的巴伯蘭媽媽給予他的。雖然他不是巴伯蘭媽媽的親生孩子,可是這並不影響巴伯蘭媽媽對她的愛。正是因為這份富足的愛,即使在如此貧窮的家,小雷米依舊是快樂的。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從而導致成長中的某一些缺失。所以大家對孩子多一些陪伴,讓孩子感受都更多的愛,因為愛可以在孩子的心中開花結果。
2.面對選擇,孩子的首要選擇是對愛的需求
生活的變故總是猝不及防,養父熱羅姆的回歸打破了小雷米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得知自己不是他們的孩子,要被送到孤兒院那一刻,小雷米是恐懼的,他見過孤兒院的孩子生活是什麼樣,衣衫襤褸,總是被人欺負,沒有任何人來保護。
他不想成為一個沒有人愛,沒有人保護的孩子。如果有一種遇見叫命中注定,那麼遇到神秘藝人維泰利斯對於雷米說是幸運的。生活的變故讓小雷米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去沒有人保護的孤兒院,要麼跟著維泰利斯和一群可愛的小動物過一種全新的生活。比起缺少愛,小雷米還是願意去探索一下未知,畢竟孤兒院的生活他是已知的。
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往往是懵懂迷茫的,面對生活的突變,面對未知的選擇,孩子的內心世界會不斷的撕扯,打亂然後重組,這個過程中,愛是孩子內心世界重組的養料,是成長的基石,一旦坍塌,後果也可想而知。
二、顛沛流離中的堅持和探索,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1.當生活的至理名言變成現實時,接受和嘗試改變是最重要的
在現在時代,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有很好的學習環境,那些山裡的孩子為了上學,每天都要攀山越嶺走好幾個小時,面對黑暗,面對風雨,面對命運的不眷顧。他們並沒有抱怨和放棄,在清晨和在黑夜中我們依舊可以聽到他們朗朗的讀書聲和前行的背影。
在小說中維泰利斯說:「生活就是一場搏鬥,在這場搏鬥中,不是誰都能成為常勝將軍的。」雖然這句話是對的,但是真正變成現實的時候,還是讓小雷米難以接受的。現在的小雷米雖然很想念他最愛的巴伯蘭媽媽,他將可能永遠見不到她,這是多麼讓人傷心的事情。但對於眼前現實,既然選擇接受,他便不會再動其他念頭了。
對於一件不好的事情,從心理上接受往往是最難的,道理誰都懂,可是依舊過不好便是很多人的苦惱。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所以嘗試正向型的接受很重要。
2.生的漂亮是父母給的,活的漂亮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人無法選擇生的命遠,後天的正確引導照樣可以逆境翻盤。在小說中維泰利斯先是讓小雷米學習基本戲劇,真正的變成她們中的一員。這也是小雷米開啟未知世界的第一道門檻。除了照做,他沒有別的選擇。
維泰利斯說:「你那麼聰明,只要你肯聽我的話,踏踏實實學習,什麼事都能成功的。」還說「生活的成敗全在此」雖然那時的小雷米似懂非懂,可是後來維泰利斯一點點教他識字,識譜,他的世界另一道大門被打開,他承認維泰利斯是對的。
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是未知的,文字魅力,樂譜知識,數學邏輯這一切在孩子的世界裡基本是沒有的,只有一步步傳輸和引導,孩子的世界才會一步步被打開,堅持學習和探索,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三、所有良好的品性都需要時間的打磨
1.歷經黑暗,獨立,生死小雷米逆境求生
在長途跋涉中,有時是新奇的,有時是恐懼的。而黑暗便是恐懼的來源,經歷了那麼多生活的磨練,小雷米以為自己早就不是一個膽小,一驚一乍的小耗子了。而面對荒野中的黑暗,不明物體的來襲,莫名的恐懼讓小雷米驚恐萬分。一度讓師傅和小動物們當笑話。
經歷了這次黑暗明顯小雷米再次成長了,在師傅被所謂的當局者拘留後,他獨自扛起了養「家」的責任。儘管他並不知道怎麼辦。但為了師傅,為了可愛的小動物們,他勇敢的當起了小班主,事實證明當的還很不錯。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旅途中的困難還是時時出現,在一次暴雪中,可憐的心裡美離開了他們,這也是小雷米第一次經歷生死的離別。失去了心裡美後面的行程越發艱難。到後來師傅為泰利斯也在風雪中永遠的離開了小雷米。
在困難面前我們總是逃也逃不掉,時間越久遇到的困難越多,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也越多。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對孩子認知上的提高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心血。在經歷的風雨中,認知上的提高可以讓孩子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
2.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堅持下去時間會給予最好的答案
在小說中師傅維泰利斯去世後,小雷米暫住在阿根一家,雖然他們也很貧窮,但是被小雷米的善良勤勞所打動,他們都非常喜歡小雷米。可是好久不長,一場風雨再次打破了平靜。小雷米再次開始流浪。可是現在的他已經不怕了,歷經生死後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獨自開啟流浪後,小雷米說:「我不是鮮花,我是生長在曠野的野草,於是,我必須做好跟一切風雨雷電做鬥爭的準備。」在獨自旅途中,他遇到了馬西亞,因為同情馬西亞的遭遇,他收留了他,沒想到給他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穫,兩個小夥伴的配合表演為他們掙了一大筆錢。
他們可以去一一探望他們想探望的親人了。在走到亞力克西寄居的加斯巴爾大叔家,是在一個煤礦附近,亞力克西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煤礦工人。也因為小雷米的善良再次把他自己陷入了危險之中,亞力克西受傷了,小雷米替他下井,卻遇到了礦難。
而經歷了那麼多,小雷米早已是個處事不驚的小達人了,他用機智和勇敢協助老夫子大叔成功了營救了大家。從而也再一次證明任何成長都是有代價的,需要去經歷一些事情的。
這個時候的小雷米真的已經成長了。他的善良,感恩,責任,好學,還有堅韌不拔性格最終讓他和他的家人團聚了。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圓滿的,也證明了維泰利斯對小雷米所有的教育都是正確的。經歷一些磨難比待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給他人當玩伴要好的多。
父母的堅持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響,在小說中好心的夫人想收留小雷米作為自己孩子的玩伴,維泰利斯拒絕了,他認為這對小雷米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他應該有更好的。事實證明,後在來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小雷米的品質被時間打磨的越來越好,也最終獲得了自己的幸福。
總結:面對未知的世界孩子往往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面對生活的逆境,孩子也不知如何選擇。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歷經生活的磨練,提高他們正確的認知,保持善良,感恩,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優秀品質,終會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