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距內空戰訓練的新手段:美使用增強現實技術生成殲-20戰鬥機

2020-12-16 OFweek維科網

2020年11月16日,美國《驅動》網站披露,近日兩家美國公司完成了一次具有相當創新性的空戰模擬測試,首次讓飛行員駕駛實裝和虛擬的人工智慧(AI)目標進行了狗鬥。測試在駕駛艙中引入增強現實(AR)技術,將虛擬目標顯示在飛行員眼前,而這次的虛擬目標是以殲-20戰鬥機為原型創建的。測試由Red 6公司與EpiSci公司聯合開展,這是美軍向戰鬥機飛行員提供AR訓練技術的第一步,該技術能夠讓他們與虛擬目標作戰。使用AR與AI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為給行員模擬真實的外軍威脅,也有助於解決一系列戰術模擬。

一、AR訓練技術實用化

1. 機載戰術增強現實系統

機載戰術增強現實系統(ATARS)由Red 6公司設計,是一種基於頭盔顯示器的系統,向真實的駕駛艙增加增強現實所需的顯示和控制系統,可以在白天和動態情況下以數字方式生成虛擬目標,讓虛擬目標融入真實世界使飛行員可以目視觀察並允許在實時飛行中與目標對抗。Red 6公司的增強現實技術,已經能夠在戶外和嚴苛的高速動態環境中工作,通過將虛擬(Virtual)和構造仿真(Constructive)資產引入真實世界,促進在視距內對合成威脅進行對抗,充分發揮了實況-虛擬-建設性(LVC)訓練的潛力。這項技術突破為空戰訓練提供了一種新的範式。

當增強現實技術能夠與戰機駕駛艙外的環境無縫融合時,它可以為飛行員提供在真實環境中感知視距內合成威脅的能力。ATARS系統被宣傳為首個「動態戶外環境」的寬視場、全彩色增強現實技術解決方案。一方面,增強現實在誕生初期不適用於戶外,而且不適用於動態環境,它只是一種室內解決方案。為了能讓AR系統適應戶外使用,Red 6創建了一個室外跟蹤系統,精確到足以在高速下實時生成圖像;另一方面,視場角及不同景深對焦能力對於AR也很重要。當前的F-35頭盔具有大約只有35度的視場,在顯示的延遲上有存在問題。Red 6已經實現了105度的視場,後續交付的產品即將達到150度的視場。人類的視場處於180度,更大的視場有助於緩解AR導致的眩暈和類似的不適。ATARS的設計為與平臺無關,AR軟體並不依賴於特定的平臺並且可以集成到任何系統中,可與空軍頭盔配合使用,下拉後顯示AR圖像。當解決好飛行員最關心的顯示技術和目標技戰術水平後,該技術有望進入飛機作戰飛行程序(OFP)或飛機的嵌入式訓練系統中,使其與機載任務系統集成在一起。

2. 虛擬化的AI目標未來,飛行員將需要與AI協同,訓練是引入該技術的理想領域。通過訓練提前讓飛行員了解、信任AI技術,能為未來使用一系列無人化裝備做更充分的準備。雖然AI控制的戰鬥機可能會在不久問世,但這套系統現在已經準備好為訓練帶來新的能力,為美軍維持、提升戰鬥機飛行員的作戰能力提供直接效益。在這場視距內對抗AI目標的狗鬥中,首次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空戰,EpiSci公司的戰術人工智慧技術展示了驅動一架高保真戰鬥機工作的能力。報導表示,EpiSci公司借鑑了之前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阿爾法機器狗」項目中經驗,在人工智慧系統中創建其戰術人工智慧技術。通過這種方式,以往只能在傳統的地面模擬器上應用的人工智慧模擬技術被引入到駕駛艙中,這樣就能讓飛行員在真正的戰鬥機裡與虛擬的殲-20作戰。

二、發展歷程

1. 技術發展Red 6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實時機上增強現實飛行員訓練系統的創業公司,於2017年底成立。創始人是前英國皇家空軍(RAF)戰鬥機飛行員,服役有10年左右的時間,畢業於戰鬥機武器學校,是第一個為美空軍駕駛F-22的非美國人。

Red 6公司的發展歷程(美國Red 6公司圖片)

在2019年2月邀請美空軍試飛員學校、空戰司令部、空軍研究實驗室等單位進行了一次地面演示,參觀了原型演示,首先證明了AR技術可以在地面上的靜態環境中起作用。第二次演示在2019年11月,目標模擬出在空中的靜態物體。這次演示在南加州天空上模擬了一個500英尺乘500英尺的立方體,並且沒有側面為了讓飛機穿過立方體。當飛機靠近時,它會變大,隨著飛機在它周圍飛行,可以觀察到尺寸變化,證明了這項技術的真正沉浸性。

然後,生成了一架KC-46加油機,進行了虛擬的空中加油訓練。測試飛機從後部進入,到達預對接位置。可以清楚的看的加油機尾部的加油硬杆,然後精確的完成了對接。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增強現實的實裝加油訓練。

2. 投資情況Red 6在過去兩年中一直通過美空軍創新工場AFWERX與美空軍合作,AFWERX是美空軍的一項計劃,目標在空軍內孵化創新技術,改變中小型企業、非傳統供應商對與空軍合作的看法,並縮短可長達十年的研製程序。Red 6於2018年1月與美空軍籤署了小型企業創新研究(SBIR)合同,與空戰司令部的訓練支持中隊合作。目前已收到SBIR的第一和第二階段合同款,總計160萬美元,同時還籌集了總計58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Red 6的技術已獲得美空軍的初步認可,被授予SBIR第三階段合同,也是第一家獲得AFWERX第三階段支持的公司。現在空軍正在準備一份價值2500萬美元的SBIR第三階段合同,有望在12月中旬前完成合同籤署。除了來自軍方的投資,2020年6月Red 6獲得了洛克希德·馬丁風險投資公司的戰略投資。洛克希德公司認為,增強現實系統可以應用於當前以及未來的飛機。這筆資金將用於加速ATARS的開發和商業化。

3. 後續計劃模擬在大型飛行編隊中的飛行場景,包括與無人駕駛的「忠誠僚機」一起飛行是一種適用AR的典型場景。ATARS系統的下一步計劃是將其部署到空軍的T-38 Talon教練機上,計劃於2020年底前開始推進,這也是首次集成到空軍平臺上。正在研究的方案之一是用於T-38的戰術編隊,目標解決在編隊訓練時用AR虛擬的飛機代替其它實裝教練機的陪伴。AR使編隊飛行訓練更安全,因為飛行員撞到另一架飛機的可能性較小。空軍越來越多地嘗試將AR和VR整合到從維護到培訓到任務計劃再到作戰的方案中。它認為飛行員可以通過數字方法快速學習,這種方法反應更快,所需的傳統資源更少,例如教練和某些專用設備。Red 6也在和AETC討論在未來飛行員訓練(PTN計劃)的下一堂課中使用該技術。PTN計劃主要依靠虛擬實境(VR)技術提升學員水平,雖然AETC目前沒有將AR整合到培訓中的計劃,但是PTN作為一個訓練技術創新計劃,有助於AR技術發揮作用。

三、用於訓練的意義

1. 應對對等威脅隨著其它大國的崛起,美國五角大樓將訓練準備工作的重點從支持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二十年地面行動轉變為大國之間的正面空中衝突。來自其它大國的下一代隱身戰鬥機及綜合防空系統也許會成為對等威脅,使美空軍可能會陷入視距內的空空對抗。目前的視距內空戰訓練存在局限性,很難模擬這些威脅能力,而且訓練方法與1950年代相差不大。

五代機之間的較量有可能會發生在視距內(網絡圖片)

戰鬥機飛行員訓練需要一定量和數量的敵機。美軍主要面臨的是目標複雜度的問題,其擁有先進的第5代機和升級後的第4代機沒有受到足夠的挑戰。全任務模擬器仍然無法以足夠的保真度複製飛行員的許多認知負擔,例如壓力。但是AR訓練技術解決了視距內的實裝訓練問題。2. 完善LVC訓練LVC訓練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訓練方式,但還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支持對視距內的訓練。當合成實體(無論是虛擬的還是構造的)一旦進入9到18公裡附近的範圍內時,飛行員便開始從「戰術」過渡到「拳頭」,然而此時透過艙蓋往外看,會發現外面什麼都沒有。目前的實裝與模擬器對抗技術可以模擬飛行員需要精通的某些超視距訓練,但是還不能適用於視距內對抗。因為沒有辦法將這些實體綜合納入飛行員的視野,飛行員只能通過傳感器完成交互,無法肉眼發現。模擬器在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非常適合重複性的訓練和任務流程驅動的訓練。但是,模擬器無法模擬飛行員在外面實際駕駛飛機時的壓力,如來自燃油bingo、持續過載、被跟蹤、生命處於危險之中時的壓力。

相關焦點

  • F-22飛行員首次與AI駕駛的虛擬殲-20空戰!
    一名前F-22戰鬥機飛行員在駕駛艙中佩戴增強現實頭盔,與一架虛擬的中國殲-20戰鬥機進行了「狗鬥」。最近,有兩家美國公司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真實的飛機與人工智慧驅動的虛擬戰鬥機之間的「狗鬥」。由Red 6公司和EpiSci公司進行的這項實驗是向美國戰鬥機飛行員提供類似技術的第一步,這將使他們能夠在增強現實(AR)訓練中與虛擬的對手作戰。
  • 前F-22飛行員首次與AI駕駛的虛擬殲-20進行空戰
    一名前F-22戰鬥機飛行員在駕駛艙中佩戴增強現實頭盔,與一架虛擬的中國殲-20戰鬥機進行了狗鬥。    美國飛行員在飛機駕駛艙中佩戴增強現實頭盔,與虛擬的殲-20戰鬥機進行了狗鬥訓練  最近,有兩家美國公司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真實的飛機與人工智慧驅動的虛擬戰鬥機之間的
  • F22前飛行員模擬與殲20空戰,結局驚人,給各國軍隊發展指明道路
    美國媒體報導,最近兩家美國公司完成了世界首次真實戰鬥機與人工智慧驅動的虛擬戰鬥機之間的空戰,邁向了將增強現實技術(AR)應用於軍事飛行員訓練的第一步。所謂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就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無縫融合的技術,通過計算機生成的視覺、聽覺乃至觸覺等感知信息來增強現實世界。增強現實(AR)與虛擬實境(VR)的不同之處在於,增強現實中環境的一部分是真實的,而虛擬實境中的環境則完全是計算機虛擬的。目前增強現實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設計和遊戲等領域。
  • 美國開啟虛實相混空戰訓練模式 飛行員開真實戰機大戰人工智慧「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兩家公司近日完成了一次相當具有創新性的空戰模擬測試,在戰機的駕駛艙中引入增強現實技術,通過戰術人工智慧讓飛行員在真實的戰鬥機中與虛擬敵機進行對戰,而這款虛擬敵機是以中國的殲-20戰鬥機為原型創建的。
  • 美國新型空戰模擬測試,真實戰機大戰人工智慧「殲20」
    11月16日,美國媒體曝出一則猛料,兩家美國公司近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全新空戰模擬測試!真實戰機大戰人工智慧「殲20」!據環球網11月17日報導,美國「驅動力」網站「戰區」專欄在11月16日報導稱,美國兩家公司近日聯合開展了一項號稱是世界上首次戰鬥機飛行員和AI(人工智慧)虛擬戰鬥機之間的空戰測試。該測試旨在培訓飛行員與虛擬對手作戰,這也是增強現實技術訓練的一部分。
  • 把殲-20技術給殲-16,殲-16就能打過F-35戰鬥機嗎?
    那麼,能否將殲-20戰鬥機上的部分先進技術拿到殲-16戰鬥機身上,讓殲-16戰鬥機具備和F-35戰鬥機對抗的能力呢?當前殲-16戰鬥機和F-35戰鬥機差在哪裡?目前中國空軍的殲-16戰鬥機能打得過F-35隱身戰鬥機嗎?
  • 殲-20最新照片曝光,已加裝機炮?總師早已察覺未來空戰的方向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2022號上的鋸齒艙門和箭頭狀艙蓋此前也出現在殲-20原型機上,這次因為改用黑色吸波塗料而被凸顯,在設計其實絲毫沒有變化。此外參考F-22的內置機炮,殲-20的那個方形散熱口尺寸也太小,不足以滿足射擊排煙需求,箭頭狀艙蓋前端也沒有避讓彈丸的凹陷造型。所以,至今仍沒任何證據表明,殲-20是一種裝備了機炮的隱身戰鬥機。
  • 像打遊戲一樣搞訓練?美軍曝光使用模擬器對抗「殲-20」戰鬥機
    環球網11月17日報導稱,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11月16日報導,近日兩家美國公司完成了號稱是世界上首次戰鬥機飛行員和AI(人工智慧)虛擬戰鬥機之間的空戰測試。這項實驗由Red 6與EpiSci公司聯合開展,目的就是利用虛擬技術提升美軍飛行員的訓練水平。
  • 殲20拋棄機炮,設計師對未來空戰有清醒認識,放棄雞肋的過時武器
    但如今殲-20早已批量服役,越來越多的高清細節照片顯示該機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裝機炮,事實上殲-20已經成為越南戰爭之後全球第一種沒有內置機炮的戰鬥機,也是全球3種五代機中唯一不裝備機炮的(F-35B/C沒有內置機炮,但有機腹機炮吊艙)。這個有趣現象背後折射出的則是我國戰鬥機設計師對未來視距內空戰的獨特考慮。
  • 帶來身臨其境的空戰體驗:殲20的飛彈訓練彈
    在珠海航展上,殲20首次公開展示了其彈艙內的新式大型藍色飛彈, 非常令人歡欣鼓舞, 但實際上這些飛彈並非實彈,而是演習用的訓練彈,在這種場合,殲20當然是不會掛實彈的。
  • 中美無人機智能空戰龍虎鬥,殲20面臨淘汰?
    自中俄部署自己的隱身戰機殲20和蘇57後,美軍剛剛建立的空軍技術優勢又被追平,不得不開始思考未來空戰的道路,但是沒想到自己還沒想出新思路,中國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人工智慧。目前全球人工智慧開發方面,只有中美開始了實用階段的探索,也只有中美可以將人工智慧率先運用於軍事領域,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空軍戰機無疑是優先使用的武器。其實美軍同樣將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思路設定在人工智慧領域,美軍也用F16戰鬥機與是人工智慧搞了「模擬對抗」,最終的結果是人工智慧獲得了完勝。
  • 美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F22王牌飛行員升空,與「殲20」首次空戰
    據美國戰區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美國 Red 6和EpiSci公司聯手開發了一個"神秘頭盔",該頭盔通過增強現實(AR)技術,來讓飛行員駕駛真實飛機與人工智慧(AI)操控的虛擬戰機進行對戰。美軍一名F-22戰鬥機飛行員佩戴這種頭盔,開始了F-22飛行員與殲-20的首次"空戰"。
  • 美國F22飛行員與AI虛擬殲20空戰,別擔心!我國早有布局
    眾所周知,訓練戰鬥機飛行員是一件難度頗高且花費不菲的事。從初級教練機感知飛行到高級噴氣式教練機體會噴氣式飛機的獨特運動軌跡,再到駕駛雙座型同類戰鬥機,熟悉戰鬥機,直至最後到單飛,沒個一兩年和幾千萬的投入成本。是絕對不可能的。
  • 殲-20隱形戰鬥機左側杆操控裝置公開,動作讓人意外,原來是這樣用的
    在最新公開的殲-20「威龍」隱形戰鬥機的畫面上,首次出現了飛行員在座艙內操控側杆裝置的動態鏡頭。美媒分析認為,殲-20B配備的新型航空發動機應該還是常規構型,沒有配備推力矢量噴管,但在推力方面進行了增強,還將噴管擴斂片修改成了鋸齒形狀。 美媒認為,配備了新航發的殲-20B,主要任務依舊是依託隱身優勢進行空中優勢。
  • 雖然發動機不完美,但殲20超視距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F22
    為了增強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各國也是花了大功夫在戰機的研發上,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美國的F-22和中國的殲20。 作為綜合性能算是世界第一的戰機,它是美國空軍的王牌武器,在美國空軍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也為美國軍事實力的增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如此強大的強大完美的戰機,那中國的殲20與它對比,具有什麼優勢呢?雖然發動機不完美,但其超視距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F22。
  • 米格15—殲31,回顧中國戰鬥機家族發展史
    此外,該戰機擁有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可完成目標探測、外部信息綜合處理及多目標超視距大離軸角全向攻擊等任務,可掛裝多種先進的空對空、空對地武器,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殲-20又名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制空戰鬥機。
  • 尺寸與殲7相當,暗劍無人機搭配殲20組合!空戰能力幾何倍數增長
    而對於未來戰爭中無人機的發展應用問題,我們中國有著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暗劍無人機便是我們中國對於未來無人機作戰的發展探索之一,這款被設計用來進行空戰的隱身無人機,很有可能會和殲20形成一對強力組合,在空炸能力上可以說是呈幾何倍數增長。
  • 多功能戰機與空優戰機的較量,陣風和殲11B空戰誰更強?差距明顯
    近日,印度空軍在接收了5架陣風戰鬥機後聲稱獲得了改變空戰「遊戲規則」的能力,甚至能對抗殲-20。事實上,陣風僅從定位上來講與殲-16更像,都是多功能戰鬥機,其空戰能力並不出色。很多人樂觀地認為,對付陣風不需要殲-20,甚至不需要出動殲-10C和殲-16這樣的三代半戰鬥機,只需殲-11B出馬就可以。殲-11B雖然只是三代機,卻是一款以制空作戰任務為主的機型,仍然是空軍的絕對主力,真的有實力對抗陣風嗎?法國並沒有實力同時發展多種戰鬥機,因此需要一款機型執行多種作戰任務,這也造就了陣風什麼多都能幹,但是每一項能力都不太出色的特點。
  • 殲20性能有多強?與F22在戰鬥中誰能更勝一籌?
    J-20當前的近距離格鬥能力的確不及F22。但在第三代戰鬥機之後,空戰的主流是超視距空戰。進入四代機時代之後,這種趨勢變得更加明顯。 F35戰鬥機甚至取消了格鬥彈艙。但是,近距離戰鬥的重要性降低並不意味著隱形戰鬥機不會陷入近距離戰鬥。目前,主要用於空中優勢作戰的三種隱形戰鬥機F22,J-20和Su57都具有特殊的格鬥彈艙。
  • F22首次「空戰」就碰上殲20,美軍還能淡定嗎?
    【南方+11月17日訊】據美媒報導,兩家美國公司近日展開合作,完成了號稱是軍事史上首次人類飛行員與人工智慧(AI)間的空戰對抗測試。此次活動中使用了一架「伯庫特560」型實驗性飛機,以及一架「模擬出來的」「反應靈敏的」假想敵飛機,前者負責扮演F-22,而後者要模擬的就是殲-20。儘管「伯庫特560」並不是正經的軍用飛機,但為了提高此次模擬空戰的含金量,主辦方仍然請來了美國空軍的F-22戰機飛行員親自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