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6天共27臺折子戲的精彩展演,9月25日晚,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陝西省戲曲行當展演圓滿落幕。
連續幾日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鑼鼓鏗鏘,氣氛熱烈,演員們神採奕奕,個個亮出絕活,在展演中盡情釋放著青春風採和舞臺魅力,彰顯了新生代戲曲演員的新興力量,贏得了觀眾此起彼伏的掌聲叫好聲。演出不僅讓觀眾零距離欣賞到了代表全省戲曲最高水平的醜行戲、武戲人才培養成果,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觀眾對傳統藝術的熱情。
為了總結經驗,探討進一步推動陝西省戲曲藝術傳承和各行當全面均衡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和新舉措,25日上午,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三樓會議室舉行了2020年陝西省戲曲行當展演研討會,覃彬、康少易、賀林、李娟、徐松林、張強以及來自省戲曲研究院、易俗社、三易社、省京劇團、渭南市秦腔劇團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部分參演演員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由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郝衛主持。
評委、專家們紛紛表示,本次展演對於戲曲行當的人才培養起到了極大的鼓勵、助推作用。同時,有感於武戲演員特殊的精神品質和精彩的整體舞臺呈現,專家們紛紛難掩激動、欣喜之情,一致認為,本次行當展演推出了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和舞臺新秀,展示了陝西戲曲後繼有人的良好態勢,很多劇目和演員水平顯示出了全國水平,特別是一些瀕臨失傳的武戲劇目和武戲絕活,在本次展演中得以繼承。同時,本次展演完美地詮釋了戲曲「一棵菜」精神,各配角演員甘當綠葉,認真、負責地配合主演完成了每場的舞臺呈現;各兄弟院團積極參與,相互協助,展示了各個院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團隊協作精神;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作為底包,從演員、演奏員的調配補充,到服化道字幕後臺等的後勤保障,全力以赴予以支持,保證了每一場演出的順利進行,達到了出人出戲出成果的預期效果。
專家們在深感振奮的同時,也表示了擔憂。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戲在戲曲舞臺特別是京劇和梆子戲劇種中佔據重要位置。但當前階段,武戲行當演員數量少、院團重視程度不夠、武戲演員藝術生涯短、改行人數較多等問題,都導致了戲曲人才行當發展的失衡,武戲包括武戲演員在戲曲舞臺作品中逐漸呈現出失語和式微的態勢。因而,喚起戲曲界重視武戲演員的成長發展、充分挖掘培育青年戲曲演員,是當前迫切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的問題。
專家們呼籲:希望能夠將這種展演常態化舉辦下去,給更多青年演員提供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努力形成全社會重視戲曲、關心支持戲曲發展的局面。同時,在現在國家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戲曲外部環境越來越好的背景下,希望年輕演員們能始終葆有堅守舞臺的初心和信心,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傷痛,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訓練下,進一步苦練基本功,夯實根基,切實為承擔起戲曲傳承發展的重任做好準備。
文化要發展,關鍵在人才。近年來,陝西省不斷加大戲曲傳承發展力度和人才培養力度,出臺政策,加大投入,強化保障,促進了全省戲曲事業的長足發展。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供圖)
責編: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