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一個民族風俗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節日,因為每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都不一樣,也就讓民族節日的組成部分並不相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如今的越南也哦度有這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樣和中國一樣的節日。不過除此之外,越南也有「哈節」這樣獨特的節日,是越南人在歷史發展中獨自孕育的,所以儘管文化相似,但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節日形式,這樣讓這些國家更加富有魅力,令人更想前往旅遊。
而世界這麼多國家這麼多民族,不可避免的就有一些節日是比較奇特奇葩,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比如在我們身旁的日本就有這樣的節日存在。日本的經濟發達,教育和醫療都十分先進,因而日本有著較高的國民素養,同時歷史悠久,人文積累豐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它,擁有著大量的中國風傳統風俗,但同時也保留著屬於自己的文化和節日,就比如這個「會陽節」就是如此。
日本最「奇葩」的節日,會陽節是日本人祈求祝福的節日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日本人多數都彬彬有禮,有著嚴格的行為處事標準,對誰都需要十分禮貌,但也並不絕對,因為在一個節日中,很多日本人都會特別開放且充滿活力,而這個節日就是「會陽節」,也就是裸祭節,是一個被人稱作為日本最「奇葩」的節日。
會陽節是日本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它源於江戶時代的末期,在每個2月的第三個星期舉行,是一個擁有5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節日。這個節日的起源西大寺觀音院的建立,那時候一個來自奈良的高僧講一個寶物放在觀音像背後供奉14天,並且贈送一個家庭祈求平安和五穀豐登,而這個家庭果真在那一年平步青雲,所以往後的信徒們都來到這裡爭搶寶物,希望能夠獲得接下來一年的祝福,因此這樣的風俗也就逐漸形成,並在後面將寶物換成寶木後,這個節日也就傳承到了今天。
上萬名日本人腰纏薄布互推互摸,只為爭搶一個「寶木」
所以日本人十分看重這個節日,都希望能夠獲得圓滿的祝福和好運,於是紛紛前來這裡參加這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男性和小孩都會在腰間纏繞著一塊白色的薄布,然後就成群結夥地聚集在一塊,然後組成一個小隊去競爭那個從西大寺殿堂丟下來的寶木,而這個場景是充滿激烈的,你會在半夜的時候看到上萬名日本男性熙熙攘攘地在小鎮上奔跑和追逐,然後共同爭搶一塊木頭。因為不符合日本人特別拘謹的性格,所以這個節日也被譽為是日本最「奇葩」的節日。
整體來說,寶木總共就只有4隻,不過對於那些沒有爭搶到寶木的,他們也能夠撫摸搶到寶木的人的身體,一次來獲得一分好運。所以這個節日也理所當然成為了日本最火熱的一個節日,在寒冷的二月天中,西大寺這裡總會特別熱鬧,十分喧囂。不知道如果是你,你會想參加這樣的節日嗎?歡迎留言評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