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我討厭姑姑來我家,每次來弟弟都要各種搶我的玩具,還欺負我。」
當5歲的童童喊出這句話時,房間裡的所有人面面相覷,特別是小姑子一臉不可思議,童童媽媽趕緊上去抱著童童,並向眾人解釋,小孩子口無遮攔,希望小姑子不要放在心上。童童媽媽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心裡暗想,小姑子肯定以為自己經常孩子教他這樣的話,但還真不是,自己雖然很討厭小姑子,但從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任何家裡人的壞話,同時也很慶幸孩子說出了自己心裡想說而不敢說的話。是的,自己也非常討厭小姑子回來。
現在的房子是童童爸媽買的,想著童童爺爺身體不太好,就把兩位老人接過來一起住了。但出嫁的小姑子也是三天兩頭往這裡跑,每次來都是空手不說,還啥也不幹,在家裡指手畫腳,說話還陰陽怪氣,總覺得嫂子佔自己爸媽便宜。而且小姑子家的孩子也特別皮,一來就搶童童的玩具,還欺負他。想著小姑子是客人,孩子也是弟弟,童童媽媽一般都會讓童童讓著點。童童每次都很委屈,這次也是童童忍不住了,喊出了自己和媽媽共同的心裡話。
「我討厭姑姑來我家」,孩子的心裡話折射出很多家庭的暗傷
除了婆媳關係後,姑嫂關係也是出嫁的女兒最難處理的一種關係。姑嫂一個是嫁過去的,以後會成為這個家的女主人。一個是嫁出去的,曾經在這個家裡很有話語權,婚後再回娘家也是抱著家裡主人心態,想在娘家佔據更多話語權,免不了就會在娘家指手畫腳。而對嫂子來說,有這樣的姑子,家裡註定免不了腥風血雨。不喜歡出嫁的姑子經常回自己家,背後是家庭關係的錯亂,家裡媳婦說不出口的暗傷。
為什麼大部分女人都不喜歡大姑姐或者小姑子?
姑嫂之間的矛盾,很可能並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但是對於嫁出去的女孩來說,如果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很容易引起姑嫂矛盾和家庭矛盾。
① 閒來無事喜歡插手娘家的事情
很多嫁出去的女兒,界限不明,不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小家上。閒來無事,就喜歡插手娘家的事情。娘家一有風吹草動,嫁出去的女兒決定是第一個出頭的,各種提建議,做決策。就算兄嫂之間有矛盾,她也要插手,很擅長把小事化大,兩人之間的小矛盾鬧得人盡皆知。更指手畫腳指導弟妹,或者嫂子怎麼帶孩子,教育孩子,家裡大事小事都應該聽她的。愛手長腳長的姑子是家庭矛盾的一大導火索。
② 爭風吃醋
有些女孩沒出嫁的時候在家裡很受寵,爸媽,哥哥都把自己當成寶,在家裡無法無天。但等哥哥或者弟弟結婚娶媳婦,家裡多了一個女孩,寵愛自己的爸媽和哥哥都偏向了這個女孩。很多姑子心裡就不痛快了,不平衡了,在家就各種找事爭風吃醋,鬧得家裡不安寧。就算出嫁了,也要在娘家宣誓主權,就算自己出嫁了,在娘家也是說一不二的。
③ 為自己爸媽和哥弟打抱不平,道德綁架嫂子或者弟妹
很多女孩沒有出嫁前未必對自己爸媽,哥弟有多好,在家也是屬於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狀態。但家裡娶了媳婦後,媳婦在家幹的活了,這些女孩就開始為自己爸媽打抱不平了,「我爸媽這麼辛苦,你好意思讓她伺候,我哥養家不容易,你咋一點都不體諒他」。自己想盡孝就自己去做,不要打著為為自己爸媽和哥弟打抱不平的幌子,道德綁架嫂子或者弟妹。
出嫁的女兒想明白以下幾點,家庭矛盾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姑嫂之間也不例外,兩人性格不同,經歷不同,矛盾很正常。但對於出嫁的女兒來說,明白以下幾點道理,以後日子會好過很多。
1) 不要空手回娘家:當家裡的兄弟已經成家後,嫁出去的女兒再回娘家就不要空手去了。把自己當客人,多帶點禮物,禮多人不怪,不要白吃白喝。
2) 不要幹涉別人的家務事:雖然出嫁的女兒還是家裡的一份子,但對於娘家有兄嫂弟妹的家庭來說,兄嫂也是最核心的家庭成員,對自己家事有最大的發言權。所以出嫁的女兒經營好自己小家就行了,不要多幹涉別人的家務事,能幫就幫,不能幫就學會閉嘴。
3) 換位思考:生活中很多女生既是嫂子,弟妹的角色,也是姑子的角色。經常換位思考一下,對對方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少指責。家和萬事興。
生活中大部分姑嫂不說能處成閨蜜,但也可以當朋友。畢竟你好我好大家好,整個家庭才好。
【話題討論:你覺得姑嫂之間難相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