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終極側衛」蘇-35的性能究竟怎麼樣?請看簡歷!

2021-01-17 大漠礪劍

2016年12月25日,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的蘇-35戰鬥機飛抵中國,此前外界的關於這筆交易的各種傳言也就此塵埃落定。

在未來一段時間,必定會有各類關於蘇-35入華的分析評論。北國防務(微信ID:sinorusdef)認為,所有的分析都應該基於對蘇-35正確的基本認識,而目前國內許多關於蘇-35的描述與真實情況是存在一定偏差的。

為此,北國防務特別邀請波蘭航空專家Piotr Butowski 先生為我們整理了一份蘇-35的「簡歷」(基本信息),Piotr Butowski 是簡氏防務和英國眾多航空雜誌的特約作者,長期進行對俄羅斯航空工業的研究,擁有自己獨特的消息來源,其研究成果被各種渠道所引用。


△網絡圖片顯示蘇-35已經抵達中國(本文所有圖片及圖注均為防務菌自己整理,與Piotr Butowski 先生無關)

①尺寸:

翼展 14.7米(加翼尖吊艙的話為15.3米)、長21.9米、高5.9米。

②重量:

常規起飛重量為25300千克(攜一定燃油和4枚空空飛彈)、最大起飛重量為34500千克。

③性能:

高海拔飛行的最大馬赫數為2.25;

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為1400千米/小時;

最大飛行高度18000米;

在1000米高度、攜帶50%油料,從時速600千米加速到1100千米需要13.8秒、從時速1100千米加速到1300千米需要8秒;

在1000米高度,攜帶50%油料的情況下,最大爬升速率為280米/秒;

滿油狀態下海平面最大飛行距離為1580千米,高空飛行距離為3600千米;加掛2個2000升外掛油箱的情況下,最大飛行距離為4500千米;

常規起飛重量的情況下,加力推力起飛距離400-450米,開減速傘著陸距離650-700米;

△首架量產型蘇-35S,目前交給中國的蘇-35塗裝與之類似

蘇-35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堪稱蘇-27「側衛」家族至今的最高成就。在俄羅斯空軍中,它與蘇-30系列戰機的定位都是作為第五代戰機PAK FA的低價位補充。

1988年初,蘇霍伊發展了蘇-27戰機的大幅升級型號——蘇-27M。上世紀90年代初,蘇-27M為了出口被授予蘇-35的編號,但並未找到客戶。最終,蘇-27M項目在生產完15架之後終止。不過,其中一架編號為「710」的飛機至今蘇-35仍在作為發動機的試驗平臺。


△最近仍在試飛的710號老蘇-35

蘇-27M項目雖然終止,但它的很多創新成果,如帶鴨翼的氣動布局、相控陣雷達以及推力矢量發動機被用在了蘇-30MK/蘇-30SM戰機上,數百架這些戰機被出口到了印度等國。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新蘇-35與此前的蘇-27M/蘇-35幾乎毫無共同點,項目啟動於本世紀最初幾年,編號為901的原型機於2008年2月19日首飛。俄羅斯空軍作為首個用戶在2009年8月訂購了首批48架飛機,2011年5月3日,首架量產型蘇-35S-1在共青城飛機製造生產聯合體首飛,此後不到1年的時間又有3架飛機下線,這4架飛機主要由於測試。

△生產線上的蘇-35

2014年2月12日,首批12架蘇-35S交付了廠家附近的第23殲擊航空團,到了2015年底,首批訂單的48架蘇-35全部交付了俄羅斯空軍的第22、23殲擊航空團、阿赫圖賓斯克第929國家試飛中心以及利佩茨克第4戰鬥訓練和飛行員培訓中心等單位。2015年12月,俄軍又增購了50架蘇-35S,交付工作持續。

目前,共青城飛機製造生產聯合體每年大約生產18架飛機,因為有出口訂單,2017年開始,蘇-35S數量將會根據訂單進行提升。

2015年12月,蘇-35S完成蘇-35S完成全部國家試驗,此前交付給空軍的飛機也都被升級到最終標準。

△在茹科夫斯基訓練中國飛行員的「紅色01」號蘇-35

2015年11月,中國和俄羅斯籤署了採購24架蘇-35的協議,2016年9月,中方人員開始在蘇霍伊位於茹科夫斯基的工廠進行培訓。


△蘇-35S左側垂尾特寫,其尾翼上雖然布置了不少電子設備,但相比其它俄制飛機,蘇-35S的尾翼還是相對簡潔的。,其前緣是高頻通信天線,後緣頂端為導航天線、最下方為L-150-35系統的接收天線,在垂尾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編隊航行燈

蘇-35是一架單座飛機,從外形上看,它與蘇-27非常相似,但在使用更寬大的舵面後垂尾會略低,尾椎也要更短,同時飛機也取消了機身上的減速板,垂尾舵面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剎車功能。

△尾椎特寫,尾椎上有編隊航行燈,兩邊在航行燈下方都有一個突起物,據俄媒體介紹,這兩個突起物具有電子情報收集的功能。尾椎上方和下方均為通信系統的天線,此外在飛機機首的下方和上方都有類似的通信天線

而在飛機內部,蘇-35則已經進行重新設計並使用了複合材料。飛機還使用了全新的4餘度電傳飛控系統,機上傳統的供氧裝置被氧氣發生裝置替代;蘇-35還引入了視情維修制度。

△117S發動機的矢量噴特寫,117S發動機的設計壽命為4000千小時,大修周期1000小時,其中第一次大修周期1500小時,而當前AL-31系列的改進型只能達到約1500小時的壽命。這顯然是個不小的進步,但和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有觀點認為,117S其實還可以實現更大的推力,但是為了獲得更長的壽命才確定了當前的設計,這有別於以往俄制發動機通過犧牲壽命換取性能的設計思路

蘇-35採用採用2具AL-41F-1S/117S推力矢量發動機,發動中間推力8.8噸、加力推力14噸、應急推力14.5噸;最大內部載油量11.5噸,蘇-35還有2個2000升的外掛油箱選項,但俄羅斯空天軍並沒有使用。

此外,蘇-35還有一個TA14-130-35輔助電源裝置。

△蘇-35S腹部中心掛架邊上的一個小型進氣口,在進氣口邊上還有兩個小型排氣口,飛機背部尾翼之間也有類似的進氣和排氣口。這些其實都是和TA-14-130-35配套的,在外形上這也是蘇-35S較之其它蘇-27系列飛機的一大區別。因為配備「雪豹」-E等大功率設備,蘇-35對電源供給的要求是其它蘇-27系列飛機所無法相比的,TA-14-130-35可以使蘇-35S在即使兩臺主發動機都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仍能夠保證出火控雷達外的航電設備正常運轉,而蘇-27的此類系統在類似情況下只能供緊急系統用電並儘速返航

蘇-35的火控和航電系統統一在由2部Baget-53計算機組成中央計算機系統的架構下運行,整套設備被命名為KPrNO-35(KPrNO意為「目標導航設備系統」)。

蘇-35的主要探測設備是Sh135「雪豹」無源定位系統,系統包括N135雷達、「希比內山」-M電子對抗裝置、以及4283MP型敵我識別天線等。N135是一部無源相控陣雷達,是蘇-30MKI所使用N011M雷達的升級版。相比後者,N135有更廣的工作帶寬、更大的探測距離、更強的抗幹擾能力、更高的解析度以及更大水平探測角度(+/-125°,這主要得益於改進的天線設計進而雙步進驅動的應用)。

「雪豹」系統可以同時邊掃描邊跟蹤30個空中目標,在使用需要準連續跟蹤的主動制導中程空空飛彈可以同時打擊8個目標;在使用需要目標照射的半主動空空飛彈時,能同時對付兩個目標;對地作戰模式中,可以同時對付4個地面目標。

△蘇-35的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同樣被視為此類產品的巔峰之作

在被稱作「超遠探測距離」的峰值功率輸出模式下(窄視角),「雪豹」可以再350-400千米外迎頭探測到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後向探測距離則為150千米;在常規探測模式下,探測距離大約只有一半。

△從外形上它,OLS-35的整流罩要比其它蘇-27系列飛機的要小不少

蘇-35使用的OLS-35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包含使用通用光學模組的熱成像和電視攝像機,以及雷射測距機和目標指示器。OLS-35的方位探測角度為+/-90°、俯仰探測角度-15/+60°,從尾部探測蘇-30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90千米,迎頭探測距離35千米,OLS-35可同時探測4個空中目標。蘇-35飛行員還可以使用同一廠家生產的Sura-M頭盔瞄準具。

導航方面,蘇-35使用BINS-SP-2 型慣導,以及GPS/格洛納斯衛星定位裝置。通信方面,俄軍版本使用的S-107-1通信裝置,出口版本則使用的S-108。

蘇-35擁有一套完整的自衛感知、對抗設備,在機體周身布置有6個紫外光學探測窗口,覆蓋飛機全向。出口型號的數據,探測器可以在10千米外識別到可攜式空空飛彈、30千米外識別到空空飛彈以及50千米外識別到大型地對空飛彈;機頭兩側還各有一個雷射告警探測裝置,它們能在30千米外探測到跟蹤飛機的雷射測距機。

△分別位於蘇-35S座艙前後,機首下方以及機首兩側的6個飛彈逼近告警探測裝置光學窗口。機首兩側除了飛彈逼近告警探測裝置(左)之外,還有雷射告警接收裝置。

蘇-35在機體內部裝備有L265M10「希比內山」-M電子對抗裝置,裝置包含偵察和對抗兩個子系統。機體部分的「希比內山」-M主要工作在常用的高頻波段(H-J)、如果需要還能在翼尖掛載吊艙覆蓋更多波段(E-G)。

△攜帶「希比內山」-M外掛吊艙,前往敘利亞執行任務的蘇-35S

蘇-35使用的雷達告警接收裝置是L150-35系統,它也可以為反輻射飛彈指示目標。

△位於蘇-35前緣襟翼的L-150-35型雷達告警系統的接收天線,在被敵方雷達探測和鎖定時系統就會對飛行員發出警報,L-150-35對信號的覆蓋範圍為1.2-40赫茲,比西方國家同類設備要廣。在蘇-35上L-150-35布置有4部類似天線以及其它類型天線,除了兩部如圖在前緣襟翼,還有兩部在兩個垂尾上,這樣就大致覆蓋了飛機的各個方向

蘇-35還在尾椎上布置有6個14聯裝的UV-50誘餌發射裝置。

蘇-35採用RSUO-35PS外掛武器管理系統,擁有12個武器掛點、最多可以攜帶8噸武器。蘇-35可以使用俄羅斯現有以及未來數年將投入使用的幾乎所有戰術機載武器。

△蘇-35S能使用俄羅斯現有和未來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武器

2012年7月,蘇-35S首次試射武器,型號很可能是R-73空空飛彈。

蘇-35的基本空空武器包括,R-37M遠程空空飛彈、R-77-1型中程空空飛彈以及R-74M;空對地武器包括Kh-31PM 和 Kh-58USh 反輻射飛彈,Kh-31AM,Kh-35U以及 Kh-59MK 反艦飛彈,Kh-38M 系列空對地飛彈, 250千克、 500千克以及1500千克制導炸彈。


專家解讀


英國媒體稱,目前亞洲還沒有哪個國家使用蘇-35這樣先進的戰機。一旦中國獲得蘇-35戰機,從中期來看,中國會在地區軍事力量對比中佔據絕對優勢。那麼蘇-35 究竟能為中國空軍帶來多大優勢?等到24架蘇-35全部服役,中國空軍又將如何使用這一先進戰機?

專家杜文龍 滕建群:蘇-35彌補中國空軍短板↓↓↓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或任性請隨意!


國際試飛員徐勇凌:蘇-35是中國「動力飛行」時代「敲門磚」


人們對蘇-35的關注由來已久。因此,來自評論界對蘇-35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它的先進傳感器及武器系統、超視距攻擊能力和中國究竟需不需要蘇-35這樣一些充滿思維慣性的評價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蘇-35戰機對於人類軍事航空技術層面的最大貢獻並不是這些,蘇-35戰機的真正意義在於:由矢量推力所提供的全新飛行模式,徹底改變了人類航空百年的飛行技術基礎——空氣動力飛行,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飛行模式——「動力飛行」!


30多年前,美國的X-31矢量推力驗證機完成了人類第一次「動力飛行」,美國人在該試驗機的發動機尾部安裝了三塊可偏轉的葉片,從而提供了一種推力矢量可控的動力裝置,此刻,發動機不僅僅是動力的提供者,也是飛機操控和機動飛行能力的提供者。在X-31的試驗飛行中,諸如小速度大迎角下的大角速度俯仰機動、飛機突然的方向偏轉、懸停和落葉飄等機動動作,突破了人們對於飛行的所有想像,這就是動力飛行技術所創造的奇蹟。在驚奇之餘人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樣一種超機動能力對於戰機作戰效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將動力飛行技術運用到軍機上。


蘇-35的成熟宣告了人類「動力飛行」時代的到來,由矢量推力技術所提供的動力操控,為機動飛行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任意狀態下、任意方向的機動成為現實。在空氣動力時代,由於超臨界迎角的氣流分離,所產生的諸如失速、失穩、偏離、非可控等飛行的死亡禁區,成為飛行員生命的巨大威脅;而在動力飛行時代,超臨界迎角只是一個數據概念,在矢量推力的操控下,在飛控系統-發動機一體化技術支撐下,失速、失穩、偏離和非可控等問題都一一化解,全迎角、全姿態下的穩定、精確操控易如反掌,而大角速度的機動飛行也變得得心應手。



在蘇-35引進項目初見端倪的今天,我們大可不必對24架的引進數量評頭品足,也無需對殲-20與蘇-35的作戰效能做太多的評論。對於戰機平臺技術而言,「動力飛行」技術是我們必須逾越的鴻溝,它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隱身技術、航空信息技術和武器火控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講,「動力飛行」時代相對於空氣動力飛行時代的超越,其重要性遠遠大於三代戰機對二代戰機的技術突破,我甚至認為「動力飛行技術」是四代戰機最關鍵性的技術,恰恰是因為它難以攻克,所以才對我們意義重大。


無論如何,蘇-35的引進為我們敲開了「動力飛行」時代的大門。不管對於我們的研發團隊也好,還是對於我們的作戰團隊也好,蘇-35的裝備使用都會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啟迪,也會大大促進中國矢量推力技術的發展。

空中優勢時代不會隨著三代戰機的淡出而結束。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在未來,誰佔據了「動力飛行」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空中優勢的決勝力。

蘇-35戰鬥機裝備中國空軍後,無疑會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一是完善裝備體系建設。戰鬥機是一種研製周期長、服役時間長、更新換代相對較慢、價格高昂的武器裝備,一支空軍力量,不可能只由一個型號的戰鬥機「包打天下」,從裝備體系看,往往是不同時間研製、交付的戰鬥機並存,逐步以新換舊,以保證必要的部隊規模和裝備數量;從性能體系看,往往是性能側重各異的戰鬥機相成互補,以提升整體作戰能力。美國空軍、海軍航空兵主要裝備的戰鬥機型號包括F-15、F-16、F-18、F-22、F-35等;俄羅斯空天軍主要裝備的戰鬥機型號包括蘇-24、蘇-27、蘇-30、蘇-34、蘇-35、米格-29、米格-31等。蘇-35交付後,將與殲-10、殲-11、殲轟-7和蘇-27、蘇-30等構成中國空軍的戰鬥機裝備體系。


二是提升體系作戰能力。空中作戰同樣注重的是體系作戰,戰鬥機往往要與擔負不同任務的其他機種,如轟炸機、預警機、電子幹擾機等配合使用,才能形成體系作戰能力。戰鬥機要為轟炸機、預警機等提供戰鬥護航,預警機、電子幹擾機要對戰鬥機進行指揮控制,要為戰鬥機提供情報信息、戰鬥保障等。中國空軍的遠洋巡航、訓練越來越多地由多機種共同參與,體系作戰能力正在不斷地提高。蘇-35的加入,將使空軍的戰鬥編隊多了一個手段,多了一種選擇。
三是提高遠程打擊能力。蘇-35最大航速達到3.5馬赫,最大航程達到3600公裡,帶副油箱的情況下達到4500公裡,比蘇-30飛得略快,飛得較遠。由於飛機發動機的可靠性提高,壽命增長,蘇-35的出動頻率也會高於蘇-30。蘇-35戰鬥機秉承了「側衛」家族的強大攻擊能力,可以執行空中攔截、對地攻擊和海上反艦等多種作戰任務。它有12個外掛點,最大武器載荷為8噸,可掛載多種型號的空空、空地、空艦飛彈。蘇-35的服役,將增強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不僅本身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強,而且其出色的空中攔截能力也可為遠程轟炸機提供遠程護航能力。

四是吸收借鑑俄空天軍經驗。俄羅斯空天軍參加過多次空戰實踐,有著豐富的實戰能力和經驗。最近一次出兵敘利亞,俄羅斯空天軍對IS進行了空中打擊,重創恐怖勢力,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了反政府武裝佔領的阿勒頗。這些實戰經驗對俄羅斯武器研製的理念、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俄羅斯武器一直以來給人一種「傻大笨粗」的錯誤印象,實際上,其設計理念往往體現著先進的作戰思想,非常符合作戰需要和戰場實際。蘇-35的引進,對我在武器裝備的設計和使用方面可以起到取長補短、兼收並蓄的借鑑作用。 


外媒預計蘇35戰機若正式入列,中國空軍將能深入東海和南海參與作戰行動。對於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可謂如虎添翼,如同獲得一份「聖誕禮物」。


內容來源:綜合北國防務、第一軍情、國防時空、央廣軍事


相關焦點

  • 蘇-35戰機的真實水平:平臺性能優異,但綜合性能不如殲16、殲11D
    蘇35號稱「終極側衛」,是俄羅斯對蘇27家族進行數輪改進後的集大成者,與蘇27相比,蘇35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幅提高機體強度,提高機體壽命,蘇35通過結構增重等方法將機體壽命提高到6000小時,而且可用載荷達到9G,徹底根治了蘇27家族的「軟骨病」。
  • 中國蘇35緣何「銷聲匿跡」:怪國產側衛太優秀,殲16搶奪風採
    蘇-35戰機是俄羅斯空天軍重要戰鬥機,按照俄空天軍說法,蘇-35戰機在作戰性能僅次於最新型蘇-57戰機,而且俄空天軍訂購98架蘇-35戰機日前全部交付,在8月份在訂購30架蘇-35戰機,將俄羅斯空天軍裝備蘇-35戰機水平達到128架。
  • 颱風戰機和蘇35戰機哪個更厲害?
    颱風戰機和蘇35戰機哪個更厲害?這兩種戰機並沒有直接交手對抗過,兩者的實戰記錄也都不多,性能展示也多出現在航展和軍火商的宣傳視頻中。到底孰強孰弱,真實的性能參數也無從得知。作為愛好者只能從側面聊聊了,希望有所幫助。
  • 俄羅斯實驗性戰機,一波三折的蘇霍伊鴨翼超側衛,蘇37戰機終結者
    在1980年末期,蘇聯蘇霍伊設計局決心實施一項昂貴的戰機計劃,目的則是打造滿足前線蘇聯航空兵需求,發展出裝備可調噴嘴的矢量發動機等高科技戰鬥機。但是,為降低研發成本,決定在蘇霍伊設計局著名戰機蘇-27戰機的原型機T-10S-70為基礎上打造,並且保持蘇-27戰機整體氣動布局和優異的性能。
  • 側衛時代或將終結,我國蘇27、蘇30何去何從?
    為了增強本國空軍實力,為其裝備性能優越的戰機就顯得很有必要。 為了提升我國空軍整體戰力,以滿足防空需要,中國急需一款性能優越的重型戰機,借著中蘇關係緩和的東風,中國和蘇聯達成了引進蘇27側衛戰鬥機的協議,雖然後來蘇聯走向了解體,但繼承了其主要軍事遺產的俄羅斯不僅向中國出售了蘇
  • 殲15與蘇35同屬「側衛家族」,為何外觀相似,果真出自同一廠家?
    比如說擁有蘇-27、蘇-30、蘇-35等等,而且均屬於「側衛家族」序列,也就是說這些戰機除了具備一定的打擊能力之外,同時也具備為轟炸機和預警機護航的能力。要知道蘇-27作為第三代戰機,最高飛行速度達到達到2馬赫左右,最大航程為3700公裡左右,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並且搭載了兩臺AL-31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123千牛。
  • 真正的窩裡鬥,俄軍蘇35戰機擊落蘇30,兩型機是同一個飛機廠製造
    圖片:墜機現場,可看到發動機自從誕生以來,俄羅斯的蘇-27、蘇-30和蘇-34、蘇-35系列「側衛」家族戰鬥機非常龐大,改型眾多。圖片:蘇-30M2,和MKK是一樣的但俄空天軍更青睞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生產的蘇-30SM,這種戰機就是印度的蘇-30MKI的俄自用版,特點就是帶有鴨翼,使用的是AL-31FP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
  • 中國應如何升級蘇30戰機 美媒給了3條建議
    作者署名:笑天據美國防務媒體《軍事觀察》網站報導,中國1991年訂購了蘇-27「側衛」戰機,成為該機的第一批出口客戶。此後又在1990年代後期籤訂後續訂單,訂購了更先進蘇-30戰鬥機,包括75架蘇-30MKK和24架蘇-30MK2。
  • 中美俄四代半戰鬥機,美媒給出最新排名,我國殲16反超蘇35
    自從戰爭模式發生改變以後,世界各國都認可了制空權的重要性,為了佔得先機,很多國家都在進行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但受到技術限制等原因,截至目前,僅有中美俄三國掌握完整技術,其他國家一直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面對這樣的窘境,有些國家開始「兩條腿走路」,一邊研製性能先進的隱身戰機,一邊對四代機進行升級改造,於是,四代半戰機應運而生
  • 美媒分析中國蘇-30戰機命運:走中俄兩條升級路線各有亮點
    隨後,2015年,中國又從俄羅斯訂購了24架更先進的蘇-35「4++代」噴氣式戰鬥機。此時,中國的軍用航空技術水平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已經在製造能力更強的「側衛」系列衍生型號。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是世界上服役的最先進「4++代」戰鬥機,而且中國的蘇-27改型殲-11BG戰鬥機已升級為「4+代」標準,並配備了新的相控陣雷達和航空電子設備,但其蘇-30戰機的命運卻充滿不確定性。
  • 中國當年費盡心思拿到的蘇27,當真就比印度蘇30MKI差?
    蘇系戰機是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拳頭產品,尤其是蘇27側衛戰鬥機性能優越,功能強大,衍生了蘇30、蘇33、蘇34、蘇35等機型,包括俄羅斯最先進的五代隱身戰機蘇57身上都有蘇27的血統傳承。當年我國費盡心思從俄羅斯引進了一批蘇27戰機,而我們隔壁的印度卻看不上蘇27,只對當時還不太成熟的蘇30MKI青睞有加。鼎鼎大名的蘇27當真就比印度蘇30MKI差嗎?俄羅斯蘇27蘇-27戰鬥機是前蘇聯時期研發的一款重型空優戰鬥機,主要針對目標是美國的F-15重型空優戰鬥機。
  • 中國都裝備蘇35戰機,自己卻還使用蘇30
    俄羅斯的戰機還真的擁有比較強大的性能,比如說蘇30、蘇35都是很優秀的戰機,中國也從俄羅斯進口了蘇35戰機來裝備自己的部隊,提升軍隊能力,可是俄羅斯的軍隊到現在主力卻還是蘇30,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在近期俄羅斯的空軍部隊又接受了一百架蘇30sm戰鬥機,其實這款戰鬥機也是從原來的蘇30mk1改進的,並且是通過提供給印度的戰機上,又重新研發製造,性能上也有所提升,現在俄羅斯開始大批量的裝配這一款機型。相信很多軍事迷們也跟我有同樣的疑問,蘇三零戰鬥機難道還能夠適應現在的發展趨勢嗎?我國都已經擁有了更高端的蘇35戰機,為什麼俄羅斯自己的軍隊還在使用蘇30系列呢?
  • 俄羅斯兩款「35」系戰機,性能其實都很優秀,蘇35能匹敵五代機
    「35」在現代戰機界是個神奇的數字,美國的F35已經於西方各國生根開花,而俄羅斯的蘇35一直是介乎於四代戰機與五代戰機之間的實力者。其實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35也是一款優秀的戰機。蘇35和米格35都是俄羅斯在針對第五代戰機問世前的軍事與市場需求開發的,是在蘇27、米格29的基礎上引入最先進技術升級的過渡性改良戰機,同屬於「四代+」戰機。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俄羅斯這兩款「35」系的戰機代表。
  • 俄終極側衛劍抵美軍咽喉,擦槍走火就差7米
    據外媒報導,美國海軍第6艦隊在近日公布的一份聲明中提到,當地時間4月15日,1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P-8A「海神」海上偵察機,在「國際空域」上空飛行時,遭到俄羅斯空天軍部隊蘇-35戰機的攔截,兩軍飛機在最接近時相隔僅25英尺(約7.62米)。
  • 堪稱中國「蘇35」的戰機,性能極強卻為何不再發展?長知識了
    堪稱中國"蘇35"的戰機,性能極強卻為何不再發展?長知識了 在2016年的時候,咱們國家通過官方渠道引進了蹤跡24架代號蘇35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又被很多人稱為三代半,從使用的廣度上來說主要還是針對制空方面,當然了對陸地海洋的打擊也有一定的能力。
  • 蘇35性能全面,我國有必要對其進行升級嗎?陣風戰機早已給出答案
    我國已有殲20,還有必要升級蘇35嗎? 最近有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稱中國有5項對蘇-35戰機的升級方案可以選擇,並且該媒體還表示,蘇-35本身就很強大了,如果升級後可能在一些性能上比肩五代機,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真的有必要對蘇-35進行升級嗎?
  • 「俄羅斯勇士」表演隊完成換裝蘇-35S重型戰機
    俄媒介紹,「勇士隊」是於2019年11月收到第一批4架蘇-35S的。自2016年起,「勇士隊」一直使用的是蘇-30SM戰機。俄研發人員表示,蘇-35S的綜合性能超過了俄羅斯現役的多數戰機及國外第四代和第四代+戰機。
  • 俄蘇35展示高超機動性,尾流噴美軍機座艙,五角大樓也自嘆不如
    據美國媒體4月19日報導,美國海軍P-8A反潛偵察機在地中海公海上空再次遭遇俄軍的蘇-35「超側衛」戰鬥機攔截,這是一周內美俄軍機在地中海上第二次相遇。蘇-35對美機的攔截飛行持續了1小時40分鐘,其距離P-8A最近時只有約8米距離,其尾噴渦流直接噴到了P-8A駕駛座艙玻璃上。
  • 蘇34鴨嘴獸好不好,憑啥底牌躋身戰場前沿?
    說起俄羅斯最出名的幾款戰鬥機,側衛家族必定擁有一席之地,現在俄羅斯所擁有的絕大部分五代機,都屬於側衛家族,尤其是蘇27和蘇35這兩款,被眾人熟知的戰鬥機,更是俄羅斯最引以為豪的高級戰鬥機,不過在整個側衛家族中,除了其他明星戰機之外,還有最默默無聞的蘇34鴨嘴獸戰機,這個戰機自誕生以來
  • 蘇35迎來頭號空空飛彈,300公裡外一發斃敵,美軍預警機有麻煩了
    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的蘇35S戰鬥機未來或將裝備R37M空空飛彈,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蘇35戰鬥機的戰鬥力。由於巨大的體積,該飛彈很難被整合到其他戰機上,即便是側衛家族也僅僅只能依靠重載掛點掛載兩枚飛彈。而R73M飛彈完美的避開了KS172的一系列缺點,大幅度縮短了彈體長度,並且能夠被納入蘇57戰機的內置武器艙內,通過此前公布的蘇57掛載方案可以看出,在隱身模式下蘇57能夠掛載4枚R37M以及兩枚R74格鬥飛彈,火力極為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