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蘇35緣何「銷聲匿跡」:怪國產側衛太優秀,殲16搶奪風採

2020-12-22 沐風揮劍論道

蘇-35戰機是俄羅斯空天軍重要戰鬥機,按照俄空天軍說法,蘇-35戰機在作戰性能僅次於最新型蘇-57戰機,而且俄空天軍訂購98架蘇-35戰機日前全部交付,在8月份在訂購30架蘇-35戰機,將俄羅斯空天軍裝備蘇-35戰機水平達到128架。可見,俄羅斯對蘇-35戰機相當看重,在蘇-57戰機未全面形成戰鬥機之際,將發揮出蘇-35戰機四代半水平,對抗F-35隱身戰機。

蘇-35戰機是俄羅斯在蘇-27戰機深度改進的重型戰鬥機,這款戰機將採用複合材料,為增加戰機空戰實力,裝備著無源相控陣雷達和俄羅斯最新金航電系統,採用兩臺F-117S發動機,部分航電設備和發動機跟目前俄羅斯蘇-57戰機相同。作為俄羅斯現役最強戰鬥機,蘇-35戰機在最大速度上也相當不錯,而且具備著超機動性都讓蘇-35戰機在四代半戰機中出類拔萃。

事實上,蘇-35戰機作為俄羅斯現階段抗衡美軍F-35的王牌戰機,在最大速度超越F-35戰機,跟美軍F-22戰機持平,再加上採用雷達波吸收材料,相對「側衛」家族早期裝備蘇霍伊戰機,蘇-35戰機具備著有限隱身性能。何況,蘇-35戰機是俄羅斯努力縮短以西方第五代戰機之間差距,結合俄羅斯最新航電設備打造戰鬥機,依賴於F-117S發動機功能相當強大,令蘇-35戰機可執行「超音速巡航」功能,在近距離格鬥空戰領域,蘇-35戰機也號稱最強戰鬥機。

最重要則是蘇-35戰機在敘利亞戰場出色表現,都讓俄羅斯對蘇-35戰機相當器重,戰爭中發揮著空中威懾作用,再加上蘇-35戰機作為俄羅斯空軍在裝備蘇-57戰機之前權宜之計,蘇-35戰機嚴格意義來說是一款非常強大的四代半戰機。在2013年,中俄兩國籤署蘇-35重大軍售合同,這也是繼蘇-27和蘇-30戰機後中國再次引進俄制戰機,採購24架蘇-35戰機。

目前,中國訂購24架蘇-35戰機全部在空軍服役,而且在2018年亮相參加南海戰鬥巡航,包括跟中國空軍轟-6K轟炸機在東海巡航。按理來說,蘇-35戰機在俄羅斯空軍地位相當重要,將跟蘇-57戰機作為高低搭配在俄空軍承擔起前線殲擊機重任,但在中國空軍蘇-35戰機地位退居二線,其地位被中國空軍殲-11B系列和殲-16代替,漸漸淡出視野,以至於「銷聲匿跡」。

中國空軍訂購蘇-35戰機:絕非上90年代打造主力空軍,動機瞅準發動機

在上90年代,中國空軍裝備蘇-27和蘇30戰機最重要則是為中國空軍打造主力機型,在當時中國空軍一再改進二代戰機,打造出殲-8戰機準三代戰機,則是在二代戰機基礎上深度改進而來,跟俄美裝備蘇-27和F-15戰機都存在著相當差距,而蘇-27戰機和蘇-30戰機裝備中國空軍扮演著主力戰機,特別是臺海危機中,蘇-27戰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俄制戰機在中國空軍發揮著頂梁柱作用,但中國在打造出殲-11B和殲-16戰機誕生後,俄制戰機比重在中國空軍日漸下降,而且中國國產「側衛」戰機堪當大用。眼下,中國空軍國產「側衛」戰機逐漸承擔起重要角色,而引進俄制蘇-35戰機最重要則是對俄制F-117S發動機感興趣。畢竟,中國打造渦扇-10發動機跟俄制AL-31發動機處在大致相當水平,但跟F-117S發動機存在著差距,整體水準達到美軍同類發動機水平,也彌補俄制發動機最大缺陷。相反,中國在「峨眉」渦扇發動機即渦扇-15發動機為裝備到殲-20戰機之前,通過消化吸收俄制F-117S技術,改進目前中國渦扇-10發動機和為繼續研發渦扇-15發動機打下基礎。

殲-20隱身戰機作為中國空軍打造新一代隱身戰機,具備著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如果採用俄制AL-31發動機或者渦扇-10發動機則存在著「小馬拉大車」,無法讓殲-20戰機得到發動機保證,而研發渦扇-15發動機目前難度相對大,再加上發動機作為航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現實情況可在俄制F-117S發動機吸收和消化,繼續改進渦扇-10發動機裝備到中國戰機,包括殲-20戰機,這也是引進蘇-35戰機根本原因。

中國蘇-35戰機地位尷尬:航電系統落後

目前,中國空軍以殲-20戰機為核心,兩者在航電設備上相同配備,這跟俄制蘇-35和蘇-57戰機相類似。可是,俄羅斯在航電設備和系統落後西方也是事實,而且在全球戰機都在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情況,蘇-35戰機採用全新「雪豹」-E相控陣雷達,這款雷達依然是多模被動相控陣雷達,跟中美兩國在戰機普遍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存在著差距,蘇-35戰機堪稱蘇-27戰機魔改,只是在彌補蘇-57戰機缺陷問題。

在戰機雷達性能差距,註定蘇-35戰機生不逢時,但可貴則是蘇-35戰機裝備著俄羅斯現役最強發動機,再加上技術相對成熟,在俄羅斯空軍眼中下滑下,蘇-35戰機可彌補俄羅斯空軍戰鬥力衰落。但中國空軍在打造殲-20戰機情況,蘇-35戰機根本不可能發揮出中流砥柱作用,而且殲-16戰機採用跟蘇-35戰機相同機體和機動布局,可航電系統超出蘇-35一大截,而殲-11B系列戰機也是如此,殲-11BS戰機和殲-16戰機作為中國版「側衛」戰機,存在著航電系統互相通用局面。

殲-16和殲-11B系列戰機準備著衍射平顯,採用曲面玻璃,將為戰鬥機飛行員提供更佳開闊視野,在飛行頭盔上,殲-16戰機裝備著頭盔顯示系統(HMDS),相對Zsh-7APN瞄準頭盔更加先進。因此,蘇-35戰機被國產「側衛」戰機超越則是不爭事實。

相關焦點

  • 蘇-35戰機的真實水平:平臺性能優異,但綜合性能不如殲16、殲11D
    蘇35號稱「終極側衛」,是俄羅斯對蘇27家族進行數輪改進後的集大成者,與蘇27相比,蘇35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幅提高機體強度,提高機體壽命,蘇35通過結構增重等方法將機體壽命提高到6000小時,而且可用載荷達到9G,徹底根治了蘇27家族的「軟骨病」。
  • 同屬側衛家族,殲16與蘇30對陣誰更強?兩者數據對比殲16全面碾壓
    在我國空軍當中,殲-20是我國戰鬥力最強的戰鬥機,它是我國研製的一款隱身戰鬥機。殲-20的服役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列裝五代機的國家。而在我國空軍當中第二強戰鬥機就是殲-16戰機,這款戰機在我國空軍當中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殲-16戰機是一款多用途戰鬥機,目前這款戰機在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至少160架左右。
  • 殲15與蘇35同屬「側衛家族」,為何外觀相似,果真出自同一廠家?
    比如說擁有蘇-27、蘇-30、蘇-35等等,而且均屬於「側衛家族」序列,也就是說這些戰機除了具備一定的打擊能力之外,同時也具備為轟炸機和預警機護航的能力。要知道蘇-27作為第三代戰機,最高飛行速度達到達到2馬赫左右,最大航程為3700公裡左右,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並且搭載了兩臺AL-31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123千牛。
  • 「中國雄鷹」殲16戰機
    殲16是一款多用途重型戰機,是中國空軍除殲20外現役最強戰機。殲16是我國在殲11B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一款多功能重型戰鬥機,外觀參照蘇30戰機,殲16戰鬥機保留了原本側衛系列的優秀氣動布局,機動能力自然不俗,殲16掛載能力非常強悍,最大載彈量可達12噸,可以掛載所有國產空空飛彈,是一款多功能戰鬥機,因此殲16也獲得了「炸彈卡車」的稱號。
  • 空軍海航仍有近百架蘇30,為何不升級到殲16的水平?
    隨後的殲15和殲16也與「側衛」系列戰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殲16戰鬥機,是我國對「側衛」系列戰機多年研究經驗下打造出的集大成者!可以說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對任何一款「側衛」戰機包括蘇35進行改進的能力,那麼對於性能已明顯不足的蘇30,為何遲遲不對其進行升級呢?
  • 殲16才是「最強蘇27」:搭配國產先進發動機,作戰性能超過蘇35
    實際上,在殲16戰機還未形成作戰能力時,蘇35戰機的確做過一段時間的"最強蘇27"。但是隨著殲16戰機的逐步成熟,這一稱號才易手。目前,搭配國產先進大推力發動機的殲16戰機已經大量生產,至今最少服役了5個批次,可見其性能已經成熟。
  • 中美俄四代半戰鬥機,美媒給出最新排名,我國殲16反超蘇35
    此前美媒給出了一份名單,相對而言排名還算公道,我國殲-16的排名成為其中一大亮點。 殲-16後來居上,反超俄羅斯蘇-35 在這份榜單中,我國的殲-16戰鬥機反超俄羅斯蘇-35,與美國的F-15X戰鬥機同屬第一梯隊。
  • 殲-16到底有多優秀?俄專家說出了實話:具備五代機某些特徵!
    眾所周知,中國空軍被稱為「三劍客」的機型包括殲-20、殲-10C和殲-16,其中殲-20和殲-10C都是成飛的產品,也是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戰鬥機。殲-16雖然也是沈飛在殲-11B基礎是自主研製而來的,但是仍然被看成擁有蘇凱戰機的血統。
  • 中國引進蘇27後,不能說完全吃透,青出於藍勝於藍還是沒問題的
    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引進蘇27和對其國產化,是中國空軍現代化的開端,也大大提升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水平,意義非常重大,目前這些蘇27們(包括殲11B、殲16、殲15)撐起了當前我國海空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擁有的蘇27系列數量已經超過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側衛機隊。
  • 蘇35和殲16是同一類型的戰鬥機嗎?
    蘇35側重製空,機動性比較強悍,不過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不弱;殲16側重多用途,對空作戰能力也比較強。也就是說,蘇35和殲16都是具備相當的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是一樣的。殲16戰鬥機注重多用途能力。
  • 我軍殲十和殲20都有鴨翼布局,為什麼殲16卻沒有採用?
    殲16是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在殲11BS研製經驗基礎上,廣泛吸收蘇30MKK的使用經驗,通過換裝國產先進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三代半戰機。
  • 中國殲16戰機批量服役,逐漸取代俄制蘇30戰機,後者將全部退役?
    國產的蘇-27戰機代號為殲-11,之後也延伸出殲-11B、殲-15和殲-16等多款國產戰機。如果再加上中國在本世紀初期向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的話,那麼中國空軍裝備的「側衛」戰機可以說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家,即使是俄羅斯也難以在數量上與中國相比。而隨著中國國產殲-16戰機大批量開始服役一線作戰部隊,組建取代俄制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成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的主力。
  • 中國空軍為啥不買蘇-30SM?價格太貴,且殲-16已逐漸成熟
    中國空軍為啥不買「強化版」蘇-30SM?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空軍一共採購了2批共76架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吧,並且之後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採購了一批24架蘇30-MK2。
  • 中國600架蘇27戰鬥機,十幾個型號怎麼分辨?看完你就知道了
    蘇-27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僅在中國就有十幾種型號約600架!側衛家族蘇-27SK中國裝備單座型的蘇-27SK和雙座型的蘇-27UBK,它們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前起落架是單輪,沒有空速管和翼刀殲-16殲-16則是最新型號的蘇-27系戰機,有消息說是吃透了蘇-30MKK技術研製而出的多用途戰鬥機
  • 美媒分析中國蘇-30戰機命運:走中俄兩條升級路線各有亮點
    隨後,2015年,中國又從俄羅斯訂購了24架更先進的蘇-35「4++代」噴氣式戰鬥機。此時,中國的軍用航空技術水平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已經在製造能力更強的「側衛」系列衍生型號。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是世界上服役的最先進「4++代」戰鬥機,而且中國的蘇-27改型殲-11BG戰鬥機已升級為「4+代」標準,並配備了新的相控陣雷達和航空電子設備,但其蘇-30戰機的命運卻充滿不確定性。
  • 如果當初國產殲16戰機的參考對象是蘇35會怎樣?
    殲-16戰鬥轟炸機的推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高端對地打擊機型嚴重不足的局面,大大增強了空軍的進攻能力。但受制於各方面局限性,殲-16依然有不少相當令人遺憾的先天性不足。如果其最初設計時候,可以參考蘇-35,又或蘇-30SM的話,個人認為可以提升不少戰鬥力。
  • F-15QA型「先進鷹」與蘇35,殲16,哪個更強悍?
    F-15QA、蘇35、殲16分別是美、俄、中三大航空強國打造的雙發、重型四代半戰機(我國標準三代半)。這三種戰機各有優缺,但是綜合起來看,其性能排名是F-15QA、殲16、蘇35。
  • 中國應如何升級蘇30戰機 美媒給了3條建議
    接下來在2015年,中國又訂購了24架更先進的蘇-35戰機。而這時,中國已經能夠製造改進型的「側衛」系列戰機,這些改進型的戰機在許多方面性能更優越的。但引進的90多架蘇-30戰機前景卻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裝備的蘇-30戰機數量是僅次於印度和俄羅斯,儘管該機以前曾是解放軍裝備的性能最強的戰鬥機,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蘇30的性能越來越被新型戰機甩開。
  • 倆高中組合:蘇35+殲10c;殲16+米格35,哪組威力更猛?
    其實,還是殲16和殲10C的搭配作戰能力更強,兩者之間數據鏈互通,可以實時進行信息交換與溝通,整體作戰實力較強。如果真要在「殲16+米格35」和「宿遷35+殲10C」中選一組的話,那無疑是「殲16+米格35」的作戰能力較強。重型機的作戰能力,根本就不是中型機可以比的。
  • 一眼識別全球四代半戰鬥機,殲16和蘇35隻差了一個座艙?
    四代半戰鬥機是指性能介於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除隱身性能外基本具備第五代戰鬥機性能特點的戰鬥機,其本質屬性還是四代機,但航電系統、武器系統較四代價有了大幅改進,代表機型有俄羅斯的蘇-35、美國的F-15SE、瑞典的JAS-39、中國的殲-16等等(航母艦載機未包括在內)。